華文網

劇烈運動後第二天肌肉疼痛是怎麼回事?還真不是乳酸引起的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有這樣一種經歷。經歷了一段劇烈運動之後,當天並沒有感覺到什麼疼痛感,但是晚上睡一覺之後,就開始疼痛難忍。到了第三天,不僅沒有減輕,反而變本加厲,

這種疼痛往往持續到5-7天才消失,很多人誤以為這是運動產生的乳酸導致的,其實不然,這種現象被稱為延遲性肌肉酸痛。

早在1902年,就有科學家提出“組織撕裂”假說,他認為運動後發生的肌肉酸痛可能是由於肌肉或結締組織撕裂所致。

後來又有學者提出,

延遲性肌肉酸痛是局部肌肉的強直痙攣,引起局部缺血,產生致痛物質P 物質,當P 物質堆積到一定程度,使肌內的疼覺神經末梢受到刺激,引發疼痛。疼痛又反射性引起肌肉痙攣,肌肉痙攣導致局部缺血加劇,出現惡性循環,導致疼痛逐漸加強。

還有一部分學者則堅持炎症學說,他們認為延遲性是由機械性損傷所導致的一系列炎症反應,鈣離子在其中起了觸發作用。

劇烈運動後,大量炎症細胞出現和聚集在肌纖維間隙內。急性炎症期,炎症細胞聚集的同時,巨噬細胞合成釋放大量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升高能夠間接啟動痛覺感受器而引起肌肉疼痛。

那麼延遲性肌肉酸痛該怎麼預防和治療呢?

1、運動時,充分做好準備活動,

把握運動訓練和體育健身活動強度量的遞進原則,有助於預防延遲性肌肉酸痛,最主要的方法是伸展活動,伸展活動能撕開酸痛肌肉的損傷粘連部位,誘發細胞膜通道的開啟,改變細胞離子濃度,提高肌肉、肌腱的柔韌性,減少損傷的可能性。

2、冷療法可降低組織溫度、抑制炎症發生、減緩神經傳導速度、收縮血管、減少水腫,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該方法常在急性損傷後的24~48h 內使用。

冷療法包括冰敷、冰按摩和冰水療法。

3、按摩和推拿均可減少組織中白細胞聚集和PGE2 的合成,減少與炎症進程有關的損傷。林威秀研究發現:按摩能減弱肌肉酸痛指數的上升趨勢,增大關節活動角度,降低CK 活性。

4、藥物治療。①服用消炎藥物。

用消炎藥可以減輕肌肉酸痛的症狀,比如阿司匹林、魯南貝特等。每日服用Vc100 mg,持續服用30天可防止和減輕肌肉酸痛。②服用營養補劑。適當服用蛋白質類的營養補劑,如支鏈氨基酸等,以維持肌肉結構,減輕延遲性肌肉酸痛的症狀,促進身體機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