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專家終於發話!老煙民突然戒煙 反而傷身?

社會上一直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突然戒煙會打亂身體平衡,反而對身體不好”!老煙民突然戒煙,身體真的會受影響嗎?

北京市控煙行動轟轟烈烈,然而很多老煙民在既往戒煙時遇到過這樣一些問題:突然不抽煙,身體反而出現各種不適!甚至社會上一直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突然戒煙會打亂身體平衡,反而對身體不好”!老煙民突然戒煙,身體真的會受影響嗎?

專家表示,煙齡在二三十年以上的老煙民,在戒煙初期,身體的確可能會出現一些不適症狀,

這是戒煙後出現的“戒斷症狀”,對健康影響不大。至於“戒煙反傷身”的確沒有科學依據。

身體不適是戒斷症狀

“戒煙早期睡不好覺,全身沒勁、焦慮煩躁,如果抽上一支煙症狀就會好點兒。”在戒煙門診,這樣的抱怨並不少見,

很多煙民為此萌生放棄戒煙的念頭。有研究顯示,吸煙者在戒煙成功之前,平均會嘗試6~9次戒煙,複吸很常見。

中日醫院煙草病學及戒煙中心肖丹教授表示,在戒煙的早期,確實可能會產生焦慮、抑鬱、唾液腺分泌增加、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礙等不適症狀,甚至有部分戒煙者還會出現體重增加,這些都屬於正常的戒斷反應。

“煙草裡的尼古丁是吸煙成癮的主要物質,煙草中的尼古丁被吸入後,

會刺激大腦中的神經細胞產生多巴胺,讓人產生愉悅感。當尼古丁被代謝掉以後,人體內的多巴胺會急劇下降,促使煙民不斷攝取尼古丁。”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支修益解釋,戒煙初期出現戒斷症狀非常常見,戒煙門診的醫護人員要向煙民解釋清楚,必要時提供戒煙藥物進行干預。

但並不會出現內分泌失調、前列腺增生等病理性的改變。相反,

吸煙才是導致內分泌失調的原因,已有證據顯示吸煙可以導致Ⅱ型糖尿病。

戒斷反應程度看煙齡

支修益表示,出現戒斷症狀的程度因人而異,這主要取決於吸煙史、每天吸煙的支數和煙齡,確定他的尼古丁依賴程度。如果是輕度依賴的煙民,戒煙初期一般並沒什麼不適反應;如果是中重度以上的尼古丁依賴,特別是每天抽煙超過20支,吸煙超過二三十年的老煙民,大腦中樞對多巴胺已經有一定的需求量了,

突然戒掉,沒有相應的干預措施,就可能出現煩躁、焦慮、心慌等戒斷症狀。

國家衛計委出版的《中國臨床戒煙指南(2015年版)》中指出,煙草依賴表現在軀體依賴和心理依賴兩方面。一般情況下,戒斷症狀可在停止吸煙後數小時開始出現,在戒煙最初14天內表現最強烈,之後逐漸減輕,直至消失。大多數戒斷症狀持續時間為1個月左右,但部分患者對吸煙的渴求會持續1年以上。

別單靠毅力“幹戒”

吸煙作為一種尼古丁依賴疾病,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種專門的疾病了,因此從某種程度說,戒煙就等於治病,不過僅憑意志力“幹戒”複吸率很高。

“以往煙民的戒煙經歷告訴我們,單靠個人毅力 幹戒 成功率不足5%。老煙民可能需要尼古丁的替代品或者戒煙藥物,幫助他們度過戒煙早期的戒斷症狀。因此老煙民要在戒煙門診的醫生指導下科學有效的戒煙。”中日醫院煙草病學及戒煙中心肖丹教授表示,尼古丁替代藥物主要是通過向人體提供尼古丁,達到代替或部分代替從煙草中獲得的尼古丁,不僅可以減輕戒煙過程中的尼古丁戒斷症狀,還能避免受到煙霧中有害物質的直接傷害,慢慢減少對尼古丁的渴求,實現戒煙。

別單靠毅力“幹戒”

吸煙作為一種尼古丁依賴疾病,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種專門的疾病了,因此從某種程度說,戒煙就等於治病,不過僅憑意志力“幹戒”複吸率很高。

“以往煙民的戒煙經歷告訴我們,單靠個人毅力 幹戒 成功率不足5%。老煙民可能需要尼古丁的替代品或者戒煙藥物,幫助他們度過戒煙早期的戒斷症狀。因此老煙民要在戒煙門診的醫生指導下科學有效的戒煙。”中日醫院煙草病學及戒煙中心肖丹教授表示,尼古丁替代藥物主要是通過向人體提供尼古丁,達到代替或部分代替從煙草中獲得的尼古丁,不僅可以減輕戒煙過程中的尼古丁戒斷症狀,還能避免受到煙霧中有害物質的直接傷害,慢慢減少對尼古丁的渴求,實現戒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