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業特色小鎮的發展要素思考

2017年11月18-19日,北京華城匯小鎮文化創意發展有限公司主辦“2017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模式創新與專案實操總裁研修班(二期)”將在北京舉行,帶您一起求真知、探灼見!特邀行業20多位一線項目操盤手齊聚,

從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 政策機遇、國家扶持、創建申報、頂層設計、盈利模式、策劃創意、規劃設計、產業導入、落地要點、操盤實踐、運營模式、IP打造、投融資模式、資源連結、專案考察等15個緯度分享。

休閒農業的發展可以用火爆來形容,人們都知道,農業週期長,投資回收慢、效益低。目前相當一部份的休閒農業企業還在虧本經營,但是休閒農業的紅利依然還有不少人象飛蛾撲火式的前赴後繼。

要想搞好休閒農業,這些你一定要知道。

休閒農業機遇再次大爆發!你會成為休閒農業的淘金者嗎?

國際經驗表明,當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時,就會形成休閒度假的消費需求,休閒消費能力顯著增強,並呈多元化趨勢。

未來20年,我國人均GDP水準將進一步提高,預計居民人均年休閒旅遊將超過5次,全國休閒旅遊市場規模將超過80億人次,呈爆發式增長態勢。

九個要素

面對市場需求,現代休閒農業園區不論專案規模、主題定位如何,必須從遊客體驗本身說起,從以下十個基本要素出發,落實到產品設計和遊客感知的各個維度,使休閒農業向深度和廣度方向發展,豐富休閒農業產品的內容,

為消費者提供高品味、多層次、全方位的休閒體驗。這樣打造出的休閒農業園,不僅特色鮮明,且農味十足。

賞——休閒農業基本的構成要素

觀光遊覽、體驗農業美必然是休閒農業基本的構成要素。專家經反復斟酌,認為“賞”比“遊”更能體現休閒農業體驗給人心靈上帶來的愉悅,而且休閒農業中“賞”的內容和方式都很廣泛,可以無限挖掘和創新。如農業嘉年華中的各類創意景觀往往是遊客聚集拍照的地方。

采——吸引遊客和盈利的抓手

採摘作為近年迅速興起的新型休閒業態,以參與性、趣味性、娛樂性強而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已成為現代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的一大特色。採摘聚人氣、帶財氣、成本低、收益高,是休閒農業園吸引遊客和贏利的抓手。農業採摘不僅類型可以豐富多樣,而且還可以深度挖掘,進行細分,比如針對兒童、情侶、殘疾人士等各類人群打造不同的採摘環境。

嘗——為消費者帶來味蕾綻放之旅

近年來,伴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方式的日益推崇,城市居民越來越崇尚鄉村美食的生態自然和簡單樸實,對於一些出遊者而言,品嘗特色鄉村美食,滿足味覺享受,就是到鄉村去的原動力。

在休閒農業中,“吃”應該超越基本的生活需求,提升為“嘗”,為消費者提供 “地產地銷”的特色美食,從食材、調料、做法、容器、飲食環境、飲食文化傳承等各方面打造不一樣的“食”體驗,體現鮮明的本地特色和不可帶走性。

學——發揮農業的教育功能

缺少科普教育的休閒農業體驗是殘缺的、不完美的,因為從城市人需求的視角來看,久居城市的人們渴望瞭解農業的奧秘及農村的生活方式,這種農村和城市的差異性、互補性是發展旅遊的基本條件。而在休閒農業中,“學”無處不在,如農業科普、農業生產勞動中滲透出的人們的智慧和勤勞、人與自然的和諧。如北京國際都市農業科技園的科普活動室,為廣大青少年提供了近距離接觸農業、瞭解農業科技的絕佳場所,真正做到了寓教於樂。

耕——休閒農業的靈魂

農耕是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區別於其他休閒類產品最本質的體現。農耕文明作為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沉澱和傳統文化的核心組成,在發展現代休閒農業的過程中,應對其精髓加以繼承、弘揚和創新。在現實中,除了農耕博物館、農耕勞動體驗、親子小菜園等形式,探索更為豐富多彩的體驗方式,是休閒農業園出彩制勝的關鍵。

戲——快樂農業

輕鬆有趣的玩耍、嬉戲活動,對青少年有著強大的吸引力,也很容易將成年人帶回到無憂的童年時代,引起情感上的共鳴,延長旅遊者停留時間,提升遊客滿意度。農業是快樂的,如果我們深入挖掘,還可以營造出更多的快樂元素。如遼寧農業嘉年華里的農業體驗活動,吸引了許多遊客排隊體驗。

憩——放鬆心情、釋放壓力

休閒農業中的“憩”不僅指住宿體驗,而是從各個方面,給消費者帶來身體和心靈的放鬆與享受,契合旅遊者出遊目的。對於發展旅遊必不可少的住宿,在休閒農業中應淡化住宿設施本身的功能,植入農村文化和農業特色元素,強調鄉村特有的住宿體驗。

養——發現農業的健康功能

農村不僅可以為遊客提供新鮮的空氣,輕鬆的氛圍,原生態的食品等有利於身心健康的環境,更重要的是農業生產豐富性、完整性和前後關聯的連續性,給勞動者的生活帶來了變化和節奏,是完整人性的體現。而當今霧霾成為常態天氣,城市環境污染日益嚴重,讓很多人都無比嚮往自然的綠色,逃離城市、尋找天然氧吧,成為人們休閒的熱點。

淘——快樂“淘寶”

九個經營模式

休閒農業核心在與經營,經營到位,賺錢也是分分鐘的事情。休閒農業9大經營模式,僅供學習與參考。

1、連片開發模式

以政府投入為主建設基礎設施,帶動農民集中連片開發現代觀光農業。政府投入主要用於基礎設施,通過水、電、氣、路、衛生等基礎設施的配套和完善,引導農民根據市場需求結合當地優勢開發各種農業休閒觀光專案,供城市居民到農業觀光園區參觀、休閒與娛樂。

該模式依託自然優美的鄉野風景、舒適怡人的清新氣候、獨特的地熱溫泉、環保生態的綠色空間,結合周圍的田園景觀和民俗文化,興建一些休閒、娛樂設施,為遊客提供休憩、度假、娛樂、餐飲、健身等服務。主要類型包括體閑度假村、體閑農莊、鄉村酒店。

該模式在全國各地尤為常見。如上海市郊區、北京市郊區、南京市郊區基本上都在採用該開發模式。

2、“農家樂”模式

“農家樂”模式是指農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產的農產品及周圍的田園風光、自然景觀,以低廉的價格吸引遊客前來吃、住、玩、遊、娛、購等旅遊活動。主要類型有農業觀光農家樂、民俗文化農家樂、民居型農家樂、體閑娛樂農家樂、食宿接待農家樂、農事參與農家樂。如成都近郊郫縣友愛鎮農科村就是該經營模式的典型代表。該村原有農戶310戶,總人口650人,總耕地面積45hm2,在農業觀光旅遊發展鼎盛時期,村旅遊接待點共128個,年均接待遊客量達50萬次以上,旅遊年經營收入達2000余萬元。

目前“農家樂”模式主要提供餐飲服務,在浙江紹興縣,以娛樂(如垂釣)、農家特色餐為主的休閒農莊,占調查總數的41.3%。

3、農民與市民合作模式

在農民承包地合理流轉集中後,建立休閒農園,以“認種”方式讓城市居民委託農民代種或親自種植花草、蔬菜、果樹或經營家庭農藝,使消費者共同參與農業投資、生產、管理和行銷等各環節,與農民結成緊密聯結關係,體驗和參與農業經營和農事活動。

該模式最早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的蘇州未來農林大世界,當時稱為“市民農園”,將土地分割為50m2一塊,向城市居民招租;後來在不同地區演變成多種類型的經營方式,如市民種植紀念樹、紀念林、市民租賃農舍經營農家樂等。根據2006年最新調查,在蘇州旺山休閒農莊,農戶將自家住宅的一樓租給城市人來經營餐飲農家樂,租金年收入能達到5萬元。

4、產業帶動模式

如浙江稽東鎮的山娃子農莊,100元門票,除50元中餐費,遊客在離開農莊時還可帶回價值50元的一隻土雞和特色高山蔬菜。園區經營者在該基礎上,註冊自己的品牌,在自己的種養基地自種蔬菜,自養家禽,並在城裡設定銷點,或與一些企事業單位掛鉤,直銷時鮮產品。該模式深受城市民的歡迎。在浙江紹興縣的調查中,採用該模式的園區占總數的37%。

5、村鎮旅遊模式

許多地區在建設新農村的新形勢下,將休閒農業開發與小城鎮建設結合在一起。以古村鎮宅院建築和新農村格局為旅遊吸引物,開發觀光旅遊。主要類型有占民居和占宅院型、民族村寨型、占鎮建築型、新村風貌型。

如濟南市先後重點建設了l3處中心鎮和30個重點鎮,充分利用小城鎮周圍的風景名勝和人文景觀,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其中曆城區仲宮鎮、柳埠鎮等一批近郊小城鎮,已成為城市居民觀光、娛樂、度假的休閒農業基地。

又如南京市金桂園農莊開發公司,也正在南京郊區橋林鎮結合新農村建設而發展休閒農業。他們試圖先將農村居民遷移到集中居住點,以提高農民生活品質和衛生條件,然後利用空出的宅基地開發休閒農莊和庭園經濟,發展休閒農業。

6、休閒農場或觀光農園模式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城市居民已不滿足於簡單的逛公園休閒方式,而是尋求一些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生活方式。利用節假日到郊區去體驗現代農業的風貌、參與農業勞作和進行垂釣、休閒娛樂等現實需求,對農業觀光和休閒的社會需求日益上升,使我國眾多農業科技園區由單一的生產示範功能,逐漸轉變為兼有休閒和觀光等多項功能的農業園區。

主要類型有田園農業型、園林觀光型、農業科技型、務農體驗型。如北戴河“集發農業觀光園”、北京“朝來農藝園”、上海“孫橋現代農業開發區”、蘇州“未來園林大世界”、珠海農科中心示範基地等,也都吸收了國外休閒農場或觀光農園的很多經驗和設計理念。

7、科普教育模式

利用農業觀光園、農業科技生態園、農業產品展覽館、農業博覽園或博物館,為遊客提供瞭解農業歷史、學習農業技術、增長農業知識的教育活動。農業園主要類型有農業科技教育基地、觀光體閑教育、少兒教育農業基地、農業博覽園。如農業科技園區作為聯結科教單位科研成果與生產實際的重要紐帶,為農業科技成果的展示和產業孵化提供了實現的舞臺。

目前我國的一些大學或科教單位建立的農業高新技術園區,與國外的農業科技園區模式極為相似,園區的建立為科教單位和入園企業科技產業的“孵化”和“後熟”,提供了重要的基礎平臺,大大促進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和輻射推廣。

8、民俗風情旅遊模式

民俗風情旅遊模式即以農村風土人情、民俗文化為旅遊吸引物,充分突出農耕文化、鄉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開發農耕展示、民間技藝、時令民俗、節慶活動、民間歌舞等休閒旅遊活動,增加鄉村旅遊的文化內涵。主要類型有農耕文化型、民俗文化型、鄉土文化型、民族文化型。

9、休閒度假或田園綜合體模式

隨著鄉村休閒農業的發展,旅遊化步伐的加快,鄉村旅遊產品也整經歷著有“觀光”到“休閒”的發展,由觀光型向體驗型轉變。可選擇的類型有:山水田園型、生態養生型、務農參與型(牧場/農場)、農業觀光型(現代農業園區)、節目主導型等。

四個盈利點

投資最重要的就是盈利,找到休閒農業引爆點,打造一本萬利的盈利模式,才能持續盈利賺錢!那休閒農業的盈利點有哪些?下面就讓農業君為大家說說。

1、親子文化

親子農業是在農業生產的基礎上進行延伸開發的,具有引導城市家庭體驗鄉村氛圍和田園生活的功能。發展親子農業旅遊必須真真實實將農業生產經營好,如果將農業生產表演化,那就勢必失去鄉村旅遊的原汁原味,削弱鄉村旅遊對外來遊人的應有魅力。

2、養生健康文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環境的惡化,以及人們生活消費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人將精力投入到自身的健康上,養生便成了一種時尚的追求。因而,很多企業家逐漸將目光轉向鄉村,將康體養生帶入田園,賦予休閒農業新的功能,開拓休閒農業發展的新途徑,於是,休閒農業養生開始出現在人們視線。

3、養老文化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為家庭為兒女操勞一輩子的老人們,是時候該享受了。休閒農業的目標人群不能只鎖定年輕人,年輕人有工作,也僅僅在節假日才會有時間去休閒,而老年人卻是隨時可以的。給休閒農業加入養老元素,將是休閒農業的又一條新途徑。

4、鄉愁

當前休閒農業的火熱發展,正是城市人尋覓鄉愁的一個表現。因此,作為目前在鄉村日漸流行起來的新興產業,休閒農莊發展必須堅持以“以人為本、以遊客情懷歸宿”為出發點,讓遊客在鄉村中找到記憶,從而真切體會到鄉土文化的歸宿感。

休閒農業已經成為下一個農業金礦!雖然,挖金子人的心態各不一樣,但那些玩一票就走的人永遠余財富無緣。

休閒農業作為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體,在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帶動農民就業增收、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傳承中華農耕文明、建設美麗鄉村、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方便城鄉居民品味農耕文化、樂享田園生活、體驗休閒勞作、感知民俗風情,農業部向社會推介一批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和景點,城鄉居民出行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選擇,樂享吃、住、行、遊、購、學、觀、教、娛的高品質體驗。

田園綜合體與特色小鎮天然契合,從市場前景來說,以田園綜合體為理念打造的特色小鎮將具有超前的市場定位和市場規模。而推進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培育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發展戰略。隨著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和住建部聯合發文,力推全國特色小鎮建設以來,各地都把特色小鎮提上了重要日程,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創建是時下全國各地政府和投資界都非常關注的一個發展方向和熱點話題。如何建設好、發展好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是順應時代趨勢的大問題。

課程精要

田園綜合體與特色小鎮產業政策、產業趨勢、申報審批及規則解讀

田園綜合體:解決土地和融資問題的新思路

特色小鎮與田園綜合體創建的問題思考及申報審批政策解讀

特色小鎮運營開發與商業模式設計

田園綜合體與特色小鎮運營模式創新及實踐

對中國“逆城市化”的思考及實踐

特色小鎮—為子孫留下文化財

田園東方“田園綜合體”實踐與探索

旅遊小鎮的IP融合之路

田園綜合體與特色小鎮IP打造、核心價值提煉及運營創新

臺灣休閒農業的打造及在中國田園綜合體中的實踐意義

田園綜合體的發展模式解析與農場實踐

奧倫達部落-一場始於度假終於社區的生活實踐

田園綜合體與特色小鎮投融資創新模式與實踐

特色小鎮如何獲得開發性金融支持

開發性金融與以可持續發展為導向的特色小鎮PPP模式

“PPP模式”如何助力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建設

主要案例

奧倫達部落

中國首家幸福系統運營商,始於度假終於社區的實踐

藍城理想小鎮

生活內容、生活場景、生活品質和人文內涵接近于天堂的理想小鎮

田園東方

國內首個田園綜合體,三生、三產的有機結合與關聯共生

課程安排

3天時間 9節課程 交流晚宴 標杆專案考察

10%行業高瞻遠矚+10%政策導向解讀+10%投融資及運營要點+30%的內容業態+40%特色小鎮與田園綜合體實戰案例

本次研修班主要內容

第一板塊:田園綜合體與特色小鎮產業政策、產業趨勢、申報審批及規劃解讀(住房城建設部村鎮設司 司長 曾擔任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副院長 李兵弟; 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農業發展與投資所主任郭文軍; 中國最佳主流設計師,十佳金牌規劃師,親自參與操盤國內百餘個特色小鎮項目 高志)第二板塊:田園綜合體與特色小鎮運營模式創新及實踐(藍城集團執行總裁 傅林江; 投資50億傾力打造的國內首個田園綜合體項目創始人 無錫田園東方董事長 張誠; 80後女大學生如何斬獲2.1億財政補貼,如何成功打造山東唯一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專案 宋娜;寶苞農場--靠農業做到10億的農場專案)第三版塊:歡迎晚宴+文旅,田園綜合體,特色農業小鎮創新IP資源連結會(圓桌對話、專案路演、自由交流、洽談合作)第四版塊:田園綜合體與特色小鎮專案IP打造、核心價值提煉及運營創新(李永萍:原臺北市副市長 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協會 榮譽理事長,被業界成為臺灣“文創教母” )第五板塊:田園綜合體與特色小鎮專案投融資創新模式解讀及實踐(眾安集團投資中心特色小鎮小組組長 顧春娟;四大神盤之一奧倫達部落盛諾投資管理集團 負責人 王利泉)

體現鮮明的本地特色和不可帶走性。

學——發揮農業的教育功能

缺少科普教育的休閒農業體驗是殘缺的、不完美的,因為從城市人需求的視角來看,久居城市的人們渴望瞭解農業的奧秘及農村的生活方式,這種農村和城市的差異性、互補性是發展旅遊的基本條件。而在休閒農業中,“學”無處不在,如農業科普、農業生產勞動中滲透出的人們的智慧和勤勞、人與自然的和諧。如北京國際都市農業科技園的科普活動室,為廣大青少年提供了近距離接觸農業、瞭解農業科技的絕佳場所,真正做到了寓教於樂。

耕——休閒農業的靈魂

農耕是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區別於其他休閒類產品最本質的體現。農耕文明作為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沉澱和傳統文化的核心組成,在發展現代休閒農業的過程中,應對其精髓加以繼承、弘揚和創新。在現實中,除了農耕博物館、農耕勞動體驗、親子小菜園等形式,探索更為豐富多彩的體驗方式,是休閒農業園出彩制勝的關鍵。

戲——快樂農業

輕鬆有趣的玩耍、嬉戲活動,對青少年有著強大的吸引力,也很容易將成年人帶回到無憂的童年時代,引起情感上的共鳴,延長旅遊者停留時間,提升遊客滿意度。農業是快樂的,如果我們深入挖掘,還可以營造出更多的快樂元素。如遼寧農業嘉年華里的農業體驗活動,吸引了許多遊客排隊體驗。

憩——放鬆心情、釋放壓力

休閒農業中的“憩”不僅指住宿體驗,而是從各個方面,給消費者帶來身體和心靈的放鬆與享受,契合旅遊者出遊目的。對於發展旅遊必不可少的住宿,在休閒農業中應淡化住宿設施本身的功能,植入農村文化和農業特色元素,強調鄉村特有的住宿體驗。

養——發現農業的健康功能

農村不僅可以為遊客提供新鮮的空氣,輕鬆的氛圍,原生態的食品等有利於身心健康的環境,更重要的是農業生產豐富性、完整性和前後關聯的連續性,給勞動者的生活帶來了變化和節奏,是完整人性的體現。而當今霧霾成為常態天氣,城市環境污染日益嚴重,讓很多人都無比嚮往自然的綠色,逃離城市、尋找天然氧吧,成為人們休閒的熱點。

淘——快樂“淘寶”

九個經營模式

休閒農業核心在與經營,經營到位,賺錢也是分分鐘的事情。休閒農業9大經營模式,僅供學習與參考。

1、連片開發模式

以政府投入為主建設基礎設施,帶動農民集中連片開發現代觀光農業。政府投入主要用於基礎設施,通過水、電、氣、路、衛生等基礎設施的配套和完善,引導農民根據市場需求結合當地優勢開發各種農業休閒觀光專案,供城市居民到農業觀光園區參觀、休閒與娛樂。

該模式依託自然優美的鄉野風景、舒適怡人的清新氣候、獨特的地熱溫泉、環保生態的綠色空間,結合周圍的田園景觀和民俗文化,興建一些休閒、娛樂設施,為遊客提供休憩、度假、娛樂、餐飲、健身等服務。主要類型包括體閑度假村、體閑農莊、鄉村酒店。

該模式在全國各地尤為常見。如上海市郊區、北京市郊區、南京市郊區基本上都在採用該開發模式。

2、“農家樂”模式

“農家樂”模式是指農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產的農產品及周圍的田園風光、自然景觀,以低廉的價格吸引遊客前來吃、住、玩、遊、娛、購等旅遊活動。主要類型有農業觀光農家樂、民俗文化農家樂、民居型農家樂、體閑娛樂農家樂、食宿接待農家樂、農事參與農家樂。如成都近郊郫縣友愛鎮農科村就是該經營模式的典型代表。該村原有農戶310戶,總人口650人,總耕地面積45hm2,在農業觀光旅遊發展鼎盛時期,村旅遊接待點共128個,年均接待遊客量達50萬次以上,旅遊年經營收入達2000余萬元。

目前“農家樂”模式主要提供餐飲服務,在浙江紹興縣,以娛樂(如垂釣)、農家特色餐為主的休閒農莊,占調查總數的41.3%。

3、農民與市民合作模式

在農民承包地合理流轉集中後,建立休閒農園,以“認種”方式讓城市居民委託農民代種或親自種植花草、蔬菜、果樹或經營家庭農藝,使消費者共同參與農業投資、生產、管理和行銷等各環節,與農民結成緊密聯結關係,體驗和參與農業經營和農事活動。

該模式最早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的蘇州未來農林大世界,當時稱為“市民農園”,將土地分割為50m2一塊,向城市居民招租;後來在不同地區演變成多種類型的經營方式,如市民種植紀念樹、紀念林、市民租賃農舍經營農家樂等。根據2006年最新調查,在蘇州旺山休閒農莊,農戶將自家住宅的一樓租給城市人來經營餐飲農家樂,租金年收入能達到5萬元。

4、產業帶動模式

如浙江稽東鎮的山娃子農莊,100元門票,除50元中餐費,遊客在離開農莊時還可帶回價值50元的一隻土雞和特色高山蔬菜。園區經營者在該基礎上,註冊自己的品牌,在自己的種養基地自種蔬菜,自養家禽,並在城裡設定銷點,或與一些企事業單位掛鉤,直銷時鮮產品。該模式深受城市民的歡迎。在浙江紹興縣的調查中,採用該模式的園區占總數的37%。

5、村鎮旅遊模式

許多地區在建設新農村的新形勢下,將休閒農業開發與小城鎮建設結合在一起。以古村鎮宅院建築和新農村格局為旅遊吸引物,開發觀光旅遊。主要類型有占民居和占宅院型、民族村寨型、占鎮建築型、新村風貌型。

如濟南市先後重點建設了l3處中心鎮和30個重點鎮,充分利用小城鎮周圍的風景名勝和人文景觀,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其中曆城區仲宮鎮、柳埠鎮等一批近郊小城鎮,已成為城市居民觀光、娛樂、度假的休閒農業基地。

又如南京市金桂園農莊開發公司,也正在南京郊區橋林鎮結合新農村建設而發展休閒農業。他們試圖先將農村居民遷移到集中居住點,以提高農民生活品質和衛生條件,然後利用空出的宅基地開發休閒農莊和庭園經濟,發展休閒農業。

6、休閒農場或觀光農園模式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城市居民已不滿足於簡單的逛公園休閒方式,而是尋求一些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生活方式。利用節假日到郊區去體驗現代農業的風貌、參與農業勞作和進行垂釣、休閒娛樂等現實需求,對農業觀光和休閒的社會需求日益上升,使我國眾多農業科技園區由單一的生產示範功能,逐漸轉變為兼有休閒和觀光等多項功能的農業園區。

主要類型有田園農業型、園林觀光型、農業科技型、務農體驗型。如北戴河“集發農業觀光園”、北京“朝來農藝園”、上海“孫橋現代農業開發區”、蘇州“未來園林大世界”、珠海農科中心示範基地等,也都吸收了國外休閒農場或觀光農園的很多經驗和設計理念。

7、科普教育模式

利用農業觀光園、農業科技生態園、農業產品展覽館、農業博覽園或博物館,為遊客提供瞭解農業歷史、學習農業技術、增長農業知識的教育活動。農業園主要類型有農業科技教育基地、觀光體閑教育、少兒教育農業基地、農業博覽園。如農業科技園區作為聯結科教單位科研成果與生產實際的重要紐帶,為農業科技成果的展示和產業孵化提供了實現的舞臺。

目前我國的一些大學或科教單位建立的農業高新技術園區,與國外的農業科技園區模式極為相似,園區的建立為科教單位和入園企業科技產業的“孵化”和“後熟”,提供了重要的基礎平臺,大大促進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和輻射推廣。

8、民俗風情旅遊模式

民俗風情旅遊模式即以農村風土人情、民俗文化為旅遊吸引物,充分突出農耕文化、鄉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開發農耕展示、民間技藝、時令民俗、節慶活動、民間歌舞等休閒旅遊活動,增加鄉村旅遊的文化內涵。主要類型有農耕文化型、民俗文化型、鄉土文化型、民族文化型。

9、休閒度假或田園綜合體模式

隨著鄉村休閒農業的發展,旅遊化步伐的加快,鄉村旅遊產品也整經歷著有“觀光”到“休閒”的發展,由觀光型向體驗型轉變。可選擇的類型有:山水田園型、生態養生型、務農參與型(牧場/農場)、農業觀光型(現代農業園區)、節目主導型等。

四個盈利點

投資最重要的就是盈利,找到休閒農業引爆點,打造一本萬利的盈利模式,才能持續盈利賺錢!那休閒農業的盈利點有哪些?下面就讓農業君為大家說說。

1、親子文化

親子農業是在農業生產的基礎上進行延伸開發的,具有引導城市家庭體驗鄉村氛圍和田園生活的功能。發展親子農業旅遊必須真真實實將農業生產經營好,如果將農業生產表演化,那就勢必失去鄉村旅遊的原汁原味,削弱鄉村旅遊對外來遊人的應有魅力。

2、養生健康文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環境的惡化,以及人們生活消費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人將精力投入到自身的健康上,養生便成了一種時尚的追求。因而,很多企業家逐漸將目光轉向鄉村,將康體養生帶入田園,賦予休閒農業新的功能,開拓休閒農業發展的新途徑,於是,休閒農業養生開始出現在人們視線。

3、養老文化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為家庭為兒女操勞一輩子的老人們,是時候該享受了。休閒農業的目標人群不能只鎖定年輕人,年輕人有工作,也僅僅在節假日才會有時間去休閒,而老年人卻是隨時可以的。給休閒農業加入養老元素,將是休閒農業的又一條新途徑。

4、鄉愁

當前休閒農業的火熱發展,正是城市人尋覓鄉愁的一個表現。因此,作為目前在鄉村日漸流行起來的新興產業,休閒農莊發展必須堅持以“以人為本、以遊客情懷歸宿”為出發點,讓遊客在鄉村中找到記憶,從而真切體會到鄉土文化的歸宿感。

休閒農業已經成為下一個農業金礦!雖然,挖金子人的心態各不一樣,但那些玩一票就走的人永遠余財富無緣。

休閒農業作為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體,在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帶動農民就業增收、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傳承中華農耕文明、建設美麗鄉村、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方便城鄉居民品味農耕文化、樂享田園生活、體驗休閒勞作、感知民俗風情,農業部向社會推介一批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和景點,城鄉居民出行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選擇,樂享吃、住、行、遊、購、學、觀、教、娛的高品質體驗。

田園綜合體與特色小鎮天然契合,從市場前景來說,以田園綜合體為理念打造的特色小鎮將具有超前的市場定位和市場規模。而推進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培育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發展戰略。隨著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和住建部聯合發文,力推全國特色小鎮建設以來,各地都把特色小鎮提上了重要日程,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創建是時下全國各地政府和投資界都非常關注的一個發展方向和熱點話題。如何建設好、發展好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是順應時代趨勢的大問題。

課程精要

田園綜合體與特色小鎮產業政策、產業趨勢、申報審批及規則解讀

田園綜合體:解決土地和融資問題的新思路

特色小鎮與田園綜合體創建的問題思考及申報審批政策解讀

特色小鎮運營開發與商業模式設計

田園綜合體與特色小鎮運營模式創新及實踐

對中國“逆城市化”的思考及實踐

特色小鎮—為子孫留下文化財

田園東方“田園綜合體”實踐與探索

旅遊小鎮的IP融合之路

田園綜合體與特色小鎮IP打造、核心價值提煉及運營創新

臺灣休閒農業的打造及在中國田園綜合體中的實踐意義

田園綜合體的發展模式解析與農場實踐

奧倫達部落-一場始於度假終於社區的生活實踐

田園綜合體與特色小鎮投融資創新模式與實踐

特色小鎮如何獲得開發性金融支持

開發性金融與以可持續發展為導向的特色小鎮PPP模式

“PPP模式”如何助力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建設

主要案例

奧倫達部落

中國首家幸福系統運營商,始於度假終於社區的實踐

藍城理想小鎮

生活內容、生活場景、生活品質和人文內涵接近于天堂的理想小鎮

田園東方

國內首個田園綜合體,三生、三產的有機結合與關聯共生

課程安排

3天時間 9節課程 交流晚宴 標杆專案考察

10%行業高瞻遠矚+10%政策導向解讀+10%投融資及運營要點+30%的內容業態+40%特色小鎮與田園綜合體實戰案例

本次研修班主要內容

第一板塊:田園綜合體與特色小鎮產業政策、產業趨勢、申報審批及規劃解讀(住房城建設部村鎮設司 司長 曾擔任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副院長 李兵弟; 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農業發展與投資所主任郭文軍; 中國最佳主流設計師,十佳金牌規劃師,親自參與操盤國內百餘個特色小鎮項目 高志)第二板塊:田園綜合體與特色小鎮運營模式創新及實踐(藍城集團執行總裁 傅林江; 投資50億傾力打造的國內首個田園綜合體項目創始人 無錫田園東方董事長 張誠; 80後女大學生如何斬獲2.1億財政補貼,如何成功打造山東唯一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專案 宋娜;寶苞農場--靠農業做到10億的農場專案)第三版塊:歡迎晚宴+文旅,田園綜合體,特色農業小鎮創新IP資源連結會(圓桌對話、專案路演、自由交流、洽談合作)第四版塊:田園綜合體與特色小鎮專案IP打造、核心價值提煉及運營創新(李永萍:原臺北市副市長 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協會 榮譽理事長,被業界成為臺灣“文創教母” )第五板塊:田園綜合體與特色小鎮專案投融資創新模式解讀及實踐(眾安集團投資中心特色小鎮小組組長 顧春娟;四大神盤之一奧倫達部落盛諾投資管理集團 負責人 王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