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聶建輝|在光影江湖裡不斷潛行的美術人

立足影視 · 介入生活 · 思考文化

影人穀,一處有氧的幽谷

貌不驚人的他走在大街上就是個路人甲

多數朋友在片場見他時都是墨鏡加普通衣衫

我們不用欣賞他的外表

單看螢幕上那些由他打造的經典影視場景

就足夠讓我們心生敬意!

一個在現實與理想之間行走的電影人!

他,便是聶建輝。

自2007年創作短劇《灰色狀態》以來,10年時間,聶建輝參與了30多部影視劇的美術指導。

其中不乏我們熟悉的作品。

2013年由梁家輝、林志玲、鄔君梅、鐘欣桐主演的電影《王牌》,

2014年韓兆、潘長江、買紅妹主演的院線喜劇電影《鬥地主》,今年大熱的高分喜劇懸疑網劇《殺不死》,電視劇《大年初一立春》、《風鈴渡》、《老字型大小傳奇》等,聶建輝都在其中擔任美術總監、美術指導工作。

其作品榮獲第27屆中國電視飛天獎、戲曲電視劇二等獎、中央電視臺優秀數字電影獎、五個一工程獎,美國聖地牙哥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影片獎等。

聶建輝和徐克

他幾乎和圈內的很多大牌都合作過,卻從未有過區別對待,用他自己的話講:我接戲從來不看腕兒大小,只看作品是否有份量,好的劇本我會用心去對待。

這樣的影視情懷,讓我對這位幕後“美術老大”頗為好奇。

有幸的是,小谷在反應冀商傳奇的電視劇《老字型大小傳奇》殺青後,在北京採訪了這位美術大咖,暢聊之後,立刻就被這位才氣逼人又特立獨行的大叔給迷著了~

(01)

從繪畫到身份多變的藝術家

1970年,聶建輝出生在河北槁(gǎo)城,從小就是個“畫畫王”。學生時代,他就被大家稱呼為“老聶”,因為大家覺得他既親切又文藝。

中學時代,學校不重視美術,按老聶的話來講“一節像樣的美術課都沒有”,因為自己數理化實在太爛,上課根本就聽不懂,就喜歡畫畫,“當時的理想就是以後做個畫家。”

1985年,家人送他去了以河北師大名義的美術班,開始了專業系統的美術學習,

那時候他才知道數學不好還能考藝術院校,小心靈又燃燒起了希望。

他在1987年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舞臺美術系,結果不敢巧兒,那年舞美系不招生,考生們紛紛轉考表演系,這可把沒學過表演的老聶給整懵了!

“那時考電影學院太好考了,87年那會兒考題是唐山大地震,放一個凳子幾個椅子你就自己隨便表演一個節目,我那時十七八歲,沒學過表演就沒敢考,結果後來才發現當年舞美系的考生都考上表演系了,李亞鵬就是其中一個!哎呀,辜負了我一身霹靂舞絕技,哈哈哈哈····”

後來,老聶考上了河北工藝美術學校,學習染織設計,“說白了就是畫地毯、繡花”,四年下來,感覺上了一個假大學,但也磨練了老聶的意志……

學生時期的聶建輝

1992年,老聶畢業後,在工作包分配的浪潮下去了槁城文化館,後來又兩次借調到政府和市委工作。

從畫地毯、繡花到政府端茶倒水,風華正茂的老聶不甘心在年輕時就安逸的像個老幹部,“我這個人性子直,不想走仕途,我本身就不是幹這個的料,大院裡上班不讓穿短褲根本不是我的風格呀····”老聶哈哈一樂。

於是,懷揣夢想的他果斷另闢蹊徑,在1995年創建了自己的“灰馬龍設計工作室”,連名片上都印上了“設計師”三個大字。

除了廣告、室內設計,老聶還熱心於他的繪畫事業。

“那時除了搞裝修設計,同時也畫畫,最早畫西畫,後來畫國畫,身份別提有多亂

了!糾結其中一直不能定性,空虛和矛盾心理時常圍繞。”

亂歸亂,只要做自己,總能活的心安理得。

2001年,在北京舉辦的中國獲獎藝術作品博覽會上,他憑藉油畫《逃》、《女演員》奪得金獎,2003年,他的作品先後入選法國巴黎《當代藝術展》和《河北藝術聯展精品集》。

油畫肖像《女演員》,國畫作品《鐘聲》,工作之餘的速寫手稿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畫畫的孤寂始終困擾著他,老聶愈加認識到一個現實問題,那就是畫畫不賺錢,養不了自己一輩子!他迫切需要找到一份能養家糊口的職業,不得不暫時向生活低頭,他開始對“畫家”有了新的認知:

“感覺現在畫畫都是名利場的東西,變得有點貶義了,畫家們都到處參加各種筆會表演,遊蕩在各種社交活動中,我覺得有點丟人現眼,你看有些高尚純粹的人,他們就是畫畫搞創作,走自己的路,我是欣賞這類人的···”

現在的老聶不參加任何協會不參加各種畫展,這是聶建輝在經歷生活後的一份觸動,除非是自己真想辦個展或和朋友聯展,否則就像一張名片,終究是無趣的。

“我這人啊,年輕的時候就是強,不喜歡的東西,堅決不碰 !”老聶說這段話的時候,表情特逗,憤青的樣子引得小谷連連哈笑。

(02)

棄“畫”從“影”

半路出家的野和尚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想沉澱和鬥爭後,終於,在2007年,兒時玩過電影遊戲的老聶有了做電影的想法,並在當年付出行動。

一來是想轉型實現自己心底的那點兒小願望,二來是想用鏡頭語言表達出畫筆無法實現的內心感受,“哎呀,那感覺···像強迫症一樣,撓的我直癢癢!”

繪畫只需要紙和筆,而電影的難度可大多了,怎麼辦呢?現學現賣!

“我那時的執行力也是一流,腦子裡天天就想這事,於是花了三四天時間寫了個短劇,叫《灰色狀態》,第二天我就開始行動了,找朋友幫忙,找設備,嘿,你別說,軌道搖臂、攝影機、這樣的專業設備都上了,並且雇了十多輛車啊,在那個年代這可是高配啊···”

老聶一樂,繼續道:“當時我從河北傳媒大學找了幾個演員,他們問我有沒有分鏡頭,我一愣!當時還不懂什麼是分鏡頭,於是晚上回到家就上網查分鏡頭,連夜把分鏡頭腳本畫出來,第二天就開始拍!”

就這樣,聶建輝用2萬塊錢拍了四部短片,都在河北電視臺播出了,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拍片的嘗試。

聊到這兒,老聶話鋒一轉,“要是放現在拍,一部短劇至少要花20萬,創作環境和工作團隊都不是當年那樣單純啦,想做成點事沒有點神經勁兒還真不成···”

拍短劇的經歷使聶建輝小有名氣,開始有製片主任找上門,邀請他到由河北廠和央視合拍的8集評劇電視劇《成兆才》劇組擔任美術指導。

機會來得如此突然,把老聶激動得夠嗆,當時不走腦就答應了,“沒問題,肯定行!”

可回過頭來才發現,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電視劇可不比短劇,難度一下子增加了好幾倍啊,“美術指導都做什麼?我當時可對這個毫無概念。不過凡事都有第一次啊,萬事都相通,沒幹過也得幹!不懂就問,不會就學!”

“當時我帶了兩個副美術,他們也沒幹過,跟我說怕弄砸了,我說沒事我心裡有數,然後領著他們一邊琢磨一邊幹···”

《成兆才》視頻截圖

就這麼著,老聶頂著壓力,很快“畫”出了一版令中央台、河北廠、導演都滿意的美術置景方案。後來,《成兆才》獲得27屆中國飛天獎二等獎,初戰告捷,算是對自己成果的最佳認可。

第二年,中央台策劃了一部10集戲曲電視劇《楊三姐出嫁》,製片方又找到老聶。

這次他不但出色完成任務,而且比《成兆才》更有想法,創造性的將實景和舞臺搭景結合融入了美術設計中,讓整部作品畫面更具質感。

“《楊》和《成》的不同風格變化,是兩部作品呈現出不一樣的效果,後來《楊》獲了個五個一工程獎,《成兆才》獲了飛天二等獎,嘿,兩個戲都獲獎了,算幸運!”

憑著這兩部戲獲獎的經歷,聶建輝開始真正走上了電影美術指導的路子。

部分作品海報

隨著口碑的積累,聶建輝的戲越接越多,不知不覺,肩上的擔子就重了起來,他開始意識到美術指導在影視劇生產過程中的重要性:“真正的美術指導你一定要把自己當成導演才行,一個場景裡機位在哪怎樣運動,燈光位置和演員走戲的位置,你都要清楚,甚至理解劇本劇情這場戲怎麼拍你都要知道。腦子裡的畫面要配合導演和攝影師拍攝,不同的搭景營造的畫面效果不一樣,這可馬虎不得···”

秉承著“做任何事都必須做到最好,否則就不做”的信念,老聶的執著漸漸變成了“癡”。

“有時候為了做好心中的場景,熬夜加班到三四點都是家常便飯,到現在我耳朵都不好使,一直耳鳴,因為沒辦法,你接到一部戲從理解劇情到熟悉劇情和場景的關係,就要用心做好每一個環節,一定要對得起別人對你的的信任!”

拍攝期間經常出現在置景現場指導工作

拍戲受傷的聶建輝還沒有康復就到片場工作了

(03)

做戲好比做人

專業可以差一點,人品一點不能差

能在影視美術領域走這樣長,除了有過硬的專業技能外,還離不開好人品的加持。

有一次,老聶因為檔期衝撞,有部戲的製片人只好臨時找別人來負責美術,結果那人因缺乏經驗導致進度滯後,老聶知道後二話沒說便來幫他,親自帶他到現場勘察、畫設計圖。

“美術並不容易,首先要熟讀劇本,先讓自己站在導演角度考慮問題才能做好這項工作,否則你做的東西導演不能用怎麼行呢?”

電視劇《老字型大小傳奇》中元貞昌酒坊設計圖與實景對比

“劇本是靈魂,畫面是生命!”你別看他說這番話時有點小傲嬌,當真到別人誇他時,他反而謙遜起來了——

“我想大概是因為我幹過裝修設計,所以清楚材料的工藝和屬性,碰到搭景我就能輕鬆掌控預算。然後也搞過繪畫,設計這方面比較拿手,再加上拍過短片,知道影視劇的生產過程,如果沒有這些經驗,我也幹不好這行的···”

抗戰題材電視劇《風鈴渡》部分場景設計圖

《風鈴渡》人物造型概念圖

他坦言自己最喜歡做的還是年代戲,為什麼呢?就因為一個“真”字!自己做著安心,觀眾看著也舒心。

“我們那時候做戲,都追求一個真字,什麼都要查資料,哪個朝代有哪些建築和服裝道具的樣式,必須和歷史一樣!這個不能犯錯啊!一旦錯了,老百姓就要指出來···現在呢?做美術忒輕鬆了,觀眾淨看演員去了,自然也就不需要那麼精細了,所以才出了不少神劇····”

說到這,他沉下聲音,語氣微歎:“美術其實和電影一樣都是遺憾的藝術,想得很美但不現實,其實人生也如此····”

誰能想到這個國軍軍官是美術老大客串的?

(04)

“人生就是一場敢死的過程,

我在路上一路高歌播種收穫”

拋開前半生的浮躁,步入後半生的聶建輝,更願意以一種中庸姿態去面對,他說一切得回歸到“生活”兩個字上。

進入不惑之年 ,他更願意把自己的時間留給家庭。按老聶的話來講,影視行業離婚率高,有些人就算事業再成功,生活上也如同亂麻牽扯精力,終留遺憾。

“這行業太多人舍家丟業在外面拍戲,和家人聚少離多,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每年春節回家,跟家人一起吃飯多好啊。我不是很喜歡那些過年還不回家的人,我覺得那樣的人很失敗,當然確實回不了家的另說。我想儘量讓我的人生在任何方面都不要有太多遺憾,我是個重感情的人。”

說這些話時,老聶不是開玩笑,而是真的在做!

只要拍戲有空閒,他就會立刻開車回家與親人小聚,哪怕家裡沒事,他也要回去。

“走到現在,我很感謝我的父母和妻子,因為有他們的理解包容,我才可以天南地北到處跑,所以,我怎能在他們逐漸變老的生命中缺席呢?”

年輕的時候脾氣大性子急,現在反而願意當起老幹部,把牛脾氣收一收。“過得去就過去吧···人啊,要越活越簡單才行!”

在拍戲看景途中拍照是必須的

“我喜歡每天擠出一點時間開車去兜風,喜歡草原的遼闊和空曠地帶,聽著悠揚的音樂,享受孤獨的思考,那滋味,要一個人品…”

這位風中的少年也經常練書法,按他的話來講,這也是一種放空,要不人生挺無聊的。

就像他所說的:“不忘初心做自己,人生就是一場趕死的過程,我們要在路上一路高歌!”

如今書法好的演員極少,老聶自然是難得的手替

場景裡的美術字自然也是老聶的拿手手藝

簡單,自在,用心,在聶建輝看來,宇宙是平衡的,做人也需要一個平衡。

所以他不貪婪,不再糾結身外瑣事。

就像他始終信奉的:

“我就是我,你就是你,自己沒必要做到什麼高度,認真做好每件事,時間久了別人自然認可你,你瞧人這輩子一共活幾年?總不能老是去想那些爛七八糟的雜事。年輕時候苦逼,到八十歲中了五百萬彩票,你說是該高興死還是被氣死?要是我肯定被氣死,為什麼二十歲時沒中彩票啊?八十歲中了你還能用嗎?所以啊,還是現實點吧,注重人生的過程,不注重結果,因為結果都是死嘛····”(笑)

對於如今影視行業裡有夢想的年輕人,老聶心中還是有很多想說的話。

“他們(年輕人)可能只是在一方面表現的不錯,比如說:氣氛圖場景概念圖的軟體運用和表現手法上有些優勢,但在整體把握上不夠,一些老美術從各個方面都可以對接的很好,現在很多院校都有了電影美術專業,也有學校叫我去講課,我覺得不適合自己沒去,我也沒想過培養徒弟和傳播經驗,覺得年輕人學東西還要勇於去實踐吧!只要自己想做,就及時去做,別留遺憾!遲早會淌出適合自己的路來。”

這樣的美術老大,除祛才華,其內心竟是這樣自在如一,踏入中年,依然灑脫奔放,這,不正是我們很多人所嚮往的嗎?

李亞鵬就是其中一個!哎呀,辜負了我一身霹靂舞絕技,哈哈哈哈····”

後來,老聶考上了河北工藝美術學校,學習染織設計,“說白了就是畫地毯、繡花”,四年下來,感覺上了一個假大學,但也磨練了老聶的意志……

學生時期的聶建輝

1992年,老聶畢業後,在工作包分配的浪潮下去了槁城文化館,後來又兩次借調到政府和市委工作。

從畫地毯、繡花到政府端茶倒水,風華正茂的老聶不甘心在年輕時就安逸的像個老幹部,“我這個人性子直,不想走仕途,我本身就不是幹這個的料,大院裡上班不讓穿短褲根本不是我的風格呀····”老聶哈哈一樂。

於是,懷揣夢想的他果斷另闢蹊徑,在1995年創建了自己的“灰馬龍設計工作室”,連名片上都印上了“設計師”三個大字。

除了廣告、室內設計,老聶還熱心於他的繪畫事業。

“那時除了搞裝修設計,同時也畫畫,最早畫西畫,後來畫國畫,身份別提有多亂

了!糾結其中一直不能定性,空虛和矛盾心理時常圍繞。”

亂歸亂,只要做自己,總能活的心安理得。

2001年,在北京舉辦的中國獲獎藝術作品博覽會上,他憑藉油畫《逃》、《女演員》奪得金獎,2003年,他的作品先後入選法國巴黎《當代藝術展》和《河北藝術聯展精品集》。

油畫肖像《女演員》,國畫作品《鐘聲》,工作之餘的速寫手稿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畫畫的孤寂始終困擾著他,老聶愈加認識到一個現實問題,那就是畫畫不賺錢,養不了自己一輩子!他迫切需要找到一份能養家糊口的職業,不得不暫時向生活低頭,他開始對“畫家”有了新的認知:

“感覺現在畫畫都是名利場的東西,變得有點貶義了,畫家們都到處參加各種筆會表演,遊蕩在各種社交活動中,我覺得有點丟人現眼,你看有些高尚純粹的人,他們就是畫畫搞創作,走自己的路,我是欣賞這類人的···”

現在的老聶不參加任何協會不參加各種畫展,這是聶建輝在經歷生活後的一份觸動,除非是自己真想辦個展或和朋友聯展,否則就像一張名片,終究是無趣的。

“我這人啊,年輕的時候就是強,不喜歡的東西,堅決不碰 !”老聶說這段話的時候,表情特逗,憤青的樣子引得小谷連連哈笑。

(02)

棄“畫”從“影”

半路出家的野和尚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想沉澱和鬥爭後,終於,在2007年,兒時玩過電影遊戲的老聶有了做電影的想法,並在當年付出行動。

一來是想轉型實現自己心底的那點兒小願望,二來是想用鏡頭語言表達出畫筆無法實現的內心感受,“哎呀,那感覺···像強迫症一樣,撓的我直癢癢!”

繪畫只需要紙和筆,而電影的難度可大多了,怎麼辦呢?現學現賣!

“我那時的執行力也是一流,腦子裡天天就想這事,於是花了三四天時間寫了個短劇,叫《灰色狀態》,第二天我就開始行動了,找朋友幫忙,找設備,嘿,你別說,軌道搖臂、攝影機、這樣的專業設備都上了,並且雇了十多輛車啊,在那個年代這可是高配啊···”

老聶一樂,繼續道:“當時我從河北傳媒大學找了幾個演員,他們問我有沒有分鏡頭,我一愣!當時還不懂什麼是分鏡頭,於是晚上回到家就上網查分鏡頭,連夜把分鏡頭腳本畫出來,第二天就開始拍!”

就這樣,聶建輝用2萬塊錢拍了四部短片,都在河北電視臺播出了,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拍片的嘗試。

聊到這兒,老聶話鋒一轉,“要是放現在拍,一部短劇至少要花20萬,創作環境和工作團隊都不是當年那樣單純啦,想做成點事沒有點神經勁兒還真不成···”

拍短劇的經歷使聶建輝小有名氣,開始有製片主任找上門,邀請他到由河北廠和央視合拍的8集評劇電視劇《成兆才》劇組擔任美術指導。

機會來得如此突然,把老聶激動得夠嗆,當時不走腦就答應了,“沒問題,肯定行!”

可回過頭來才發現,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電視劇可不比短劇,難度一下子增加了好幾倍啊,“美術指導都做什麼?我當時可對這個毫無概念。不過凡事都有第一次啊,萬事都相通,沒幹過也得幹!不懂就問,不會就學!”

“當時我帶了兩個副美術,他們也沒幹過,跟我說怕弄砸了,我說沒事我心裡有數,然後領著他們一邊琢磨一邊幹···”

《成兆才》視頻截圖

就這麼著,老聶頂著壓力,很快“畫”出了一版令中央台、河北廠、導演都滿意的美術置景方案。後來,《成兆才》獲得27屆中國飛天獎二等獎,初戰告捷,算是對自己成果的最佳認可。

第二年,中央台策劃了一部10集戲曲電視劇《楊三姐出嫁》,製片方又找到老聶。

這次他不但出色完成任務,而且比《成兆才》更有想法,創造性的將實景和舞臺搭景結合融入了美術設計中,讓整部作品畫面更具質感。

“《楊》和《成》的不同風格變化,是兩部作品呈現出不一樣的效果,後來《楊》獲了個五個一工程獎,《成兆才》獲了飛天二等獎,嘿,兩個戲都獲獎了,算幸運!”

憑著這兩部戲獲獎的經歷,聶建輝開始真正走上了電影美術指導的路子。

部分作品海報

隨著口碑的積累,聶建輝的戲越接越多,不知不覺,肩上的擔子就重了起來,他開始意識到美術指導在影視劇生產過程中的重要性:“真正的美術指導你一定要把自己當成導演才行,一個場景裡機位在哪怎樣運動,燈光位置和演員走戲的位置,你都要清楚,甚至理解劇本劇情這場戲怎麼拍你都要知道。腦子裡的畫面要配合導演和攝影師拍攝,不同的搭景營造的畫面效果不一樣,這可馬虎不得···”

秉承著“做任何事都必須做到最好,否則就不做”的信念,老聶的執著漸漸變成了“癡”。

“有時候為了做好心中的場景,熬夜加班到三四點都是家常便飯,到現在我耳朵都不好使,一直耳鳴,因為沒辦法,你接到一部戲從理解劇情到熟悉劇情和場景的關係,就要用心做好每一個環節,一定要對得起別人對你的的信任!”

拍攝期間經常出現在置景現場指導工作

拍戲受傷的聶建輝還沒有康復就到片場工作了

(03)

做戲好比做人

專業可以差一點,人品一點不能差

能在影視美術領域走這樣長,除了有過硬的專業技能外,還離不開好人品的加持。

有一次,老聶因為檔期衝撞,有部戲的製片人只好臨時找別人來負責美術,結果那人因缺乏經驗導致進度滯後,老聶知道後二話沒說便來幫他,親自帶他到現場勘察、畫設計圖。

“美術並不容易,首先要熟讀劇本,先讓自己站在導演角度考慮問題才能做好這項工作,否則你做的東西導演不能用怎麼行呢?”

電視劇《老字型大小傳奇》中元貞昌酒坊設計圖與實景對比

“劇本是靈魂,畫面是生命!”你別看他說這番話時有點小傲嬌,當真到別人誇他時,他反而謙遜起來了——

“我想大概是因為我幹過裝修設計,所以清楚材料的工藝和屬性,碰到搭景我就能輕鬆掌控預算。然後也搞過繪畫,設計這方面比較拿手,再加上拍過短片,知道影視劇的生產過程,如果沒有這些經驗,我也幹不好這行的···”

抗戰題材電視劇《風鈴渡》部分場景設計圖

《風鈴渡》人物造型概念圖

他坦言自己最喜歡做的還是年代戲,為什麼呢?就因為一個“真”字!自己做著安心,觀眾看著也舒心。

“我們那時候做戲,都追求一個真字,什麼都要查資料,哪個朝代有哪些建築和服裝道具的樣式,必須和歷史一樣!這個不能犯錯啊!一旦錯了,老百姓就要指出來···現在呢?做美術忒輕鬆了,觀眾淨看演員去了,自然也就不需要那麼精細了,所以才出了不少神劇····”

說到這,他沉下聲音,語氣微歎:“美術其實和電影一樣都是遺憾的藝術,想得很美但不現實,其實人生也如此····”

誰能想到這個國軍軍官是美術老大客串的?

(04)

“人生就是一場敢死的過程,

我在路上一路高歌播種收穫”

拋開前半生的浮躁,步入後半生的聶建輝,更願意以一種中庸姿態去面對,他說一切得回歸到“生活”兩個字上。

進入不惑之年 ,他更願意把自己的時間留給家庭。按老聶的話來講,影視行業離婚率高,有些人就算事業再成功,生活上也如同亂麻牽扯精力,終留遺憾。

“這行業太多人舍家丟業在外面拍戲,和家人聚少離多,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每年春節回家,跟家人一起吃飯多好啊。我不是很喜歡那些過年還不回家的人,我覺得那樣的人很失敗,當然確實回不了家的另說。我想儘量讓我的人生在任何方面都不要有太多遺憾,我是個重感情的人。”

說這些話時,老聶不是開玩笑,而是真的在做!

只要拍戲有空閒,他就會立刻開車回家與親人小聚,哪怕家裡沒事,他也要回去。

“走到現在,我很感謝我的父母和妻子,因為有他們的理解包容,我才可以天南地北到處跑,所以,我怎能在他們逐漸變老的生命中缺席呢?”

年輕的時候脾氣大性子急,現在反而願意當起老幹部,把牛脾氣收一收。“過得去就過去吧···人啊,要越活越簡單才行!”

在拍戲看景途中拍照是必須的

“我喜歡每天擠出一點時間開車去兜風,喜歡草原的遼闊和空曠地帶,聽著悠揚的音樂,享受孤獨的思考,那滋味,要一個人品…”

這位風中的少年也經常練書法,按他的話來講,這也是一種放空,要不人生挺無聊的。

就像他所說的:“不忘初心做自己,人生就是一場趕死的過程,我們要在路上一路高歌!”

如今書法好的演員極少,老聶自然是難得的手替

場景裡的美術字自然也是老聶的拿手手藝

簡單,自在,用心,在聶建輝看來,宇宙是平衡的,做人也需要一個平衡。

所以他不貪婪,不再糾結身外瑣事。

就像他始終信奉的:

“我就是我,你就是你,自己沒必要做到什麼高度,認真做好每件事,時間久了別人自然認可你,你瞧人這輩子一共活幾年?總不能老是去想那些爛七八糟的雜事。年輕時候苦逼,到八十歲中了五百萬彩票,你說是該高興死還是被氣死?要是我肯定被氣死,為什麼二十歲時沒中彩票啊?八十歲中了你還能用嗎?所以啊,還是現實點吧,注重人生的過程,不注重結果,因為結果都是死嘛····”(笑)

對於如今影視行業裡有夢想的年輕人,老聶心中還是有很多想說的話。

“他們(年輕人)可能只是在一方面表現的不錯,比如說:氣氛圖場景概念圖的軟體運用和表現手法上有些優勢,但在整體把握上不夠,一些老美術從各個方面都可以對接的很好,現在很多院校都有了電影美術專業,也有學校叫我去講課,我覺得不適合自己沒去,我也沒想過培養徒弟和傳播經驗,覺得年輕人學東西還要勇於去實踐吧!只要自己想做,就及時去做,別留遺憾!遲早會淌出適合自己的路來。”

這樣的美術老大,除祛才華,其內心竟是這樣自在如一,踏入中年,依然灑脫奔放,這,不正是我們很多人所嚮往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