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醫院紛紛取消內科門診!讓不讓人好好看病了?

11月1日,寧波市第一醫院宣佈,將首先試行取消大內科普通門診,但保留大外科普通門診。其次,嚴格控制門診量,針對專家、專科、專病門診,根據疾病特點進行門診量限號,每半天門診量不超過50號。

其實,寧波並非首家進行“減肥”的醫院,此前北京、上海、東莞,貴州、青海也開始了取消三級醫院門診的系列動作。

門診瘦身

人們不禁要問,這到底要幹什麼,還讓不讓人好好看病了?

恰恰相反,逐步取消內科門診,就是讓大家能好好看病,

尤其是“偏基社”(偏遠、基層、社區)等地地區的大眾和病患,有望在家門口旁邊就醫。

一減一增,真正發揮大醫院的功能

醫院本該這樣

現實卻是這樣

和許多地方醫院一樣,寧波此次大手術中,不僅有減法,也有加法。寧波市第一醫院計畫增加全科門診和專科門診,以滿足就醫需求。

一直以來,三甲醫院聚集在省城或發達城市,全省或全市,不管是城區還是鄉村,有個大病小病,急病慢病等紛紛跑來三甲醫院就醫。

也不能完全怪就醫者,基層社區衛生醫療缺失或不足,難以滿足需要,另外基層的醫生設備等讓人不放心。

湧向省城大城市的三甲醫院就一點不奇怪了。造成結果是,許多三甲醫院不堪重負,醫生超負荷運轉,醫療資源更加顯得緊張。有些疾病,根本不需要來三甲醫院,有些人,也根本不需要來三甲醫院,但由於上述等種種原因,上大醫院成為就醫的奇觀,也是頑疾。

三甲醫院本來擔負著治療研究重病,大病和公共衛生的指責,但要面對洶湧的一般就醫潮,已經嚴重束縛三甲醫院的長期發展,

對大醫療沒什麼好處,對患者和公眾健康長期也不是好事。

如寧波市第一醫院一樣,三甲取消內科(因為內科經常是慢性病,健康管理比來醫院治療更重要),增加全科門診和專科門診(這些才是就醫的絕大多數病例),給自己減負的同時,也在提升應對更多普通患者的需求。

二,好醫生下社區,首診在基層

全科醫生,某種程度是百科醫生

多數人生活在中小城市,多數人生活在社區。

要解決看病難,就是要優質醫療資源有序有效下沉,實現首診在基層。

未來的就醫肯定是這樣:大病重病,首診基層後直接送到大醫院。而一般般的常見疾病,占了90%就醫人數的小病輕病被首先導流在基層就醫。二甲、乃至三甲大醫院人滿為患的情況有望減輕,患者和醫院實現了有效、節約的對接配置。

未來增加全科門診,能否解決看病難

未來的醫院門診是這樣:大醫院普通門診要逐步萎縮至消失,普通門診資源回歸中小醫院至社區醫院,下大決心把醫療衛生重點放到基層去,未來衛生工作主戰場在基層和社區。

未來的醫生是這樣的:全科醫生大量增加,就如物管人員一樣,聚集在社區,他們對90%的疾病都有瞭解,更加注重醫患之間的有效溝通,時間能夠長些。

三,醫藥代表轉戰基層?

但願不再是夢想

如果門診逐漸壓縮或有些門診乾脆取消,那大醫院豈不是失去了一塊肥肉?

據廣州市的資料,2014年醫院門診次均看病費用250.7元,三級醫院的費用比平均數只高不低,按照日均門診量一萬人次計算,取消門診後醫院每日至少減收250萬元,這意味著大醫院將失去一個重要的收益來源。

其實,醫院的收入掛號是小頭,藥品以及以藥養醫才是大頭。另外,患者公眾對疾病和疾病治療有著太多的誤解,開藥多(營養藥也多)、輸液多、反復來醫院多,這才造成了醫療費用的巨量。

紓解大醫院的就醫量,做強縣以上的醫療,以及逐步砍掉以藥養醫的機制,作為公立醫院的三甲醫院的醫生醫院才能解放出來,正常健康運轉。

大醫院醫生錢太多,可有命花嗎?天天超負荷看病,有幾個醫生喜歡受得了。真正的大頭是醫院。有個醫生朋友就說,個體醫生收入其實受到了醫院限制和分配,並非看病多開藥多,你個人就可以無限增加收入。此外,部分醫院已經開始限制門診醫生開抗生素的處方權

大醫院每年的注射液和各類藥品,是醫療收入的大頭,也是藥企和醫藥代表每年重點進攻的對象。為這事,多少藥企和醫藥代表像蒼蠅一樣盯著大醫院,也有多少醫生栽了跟頭。

有個玩笑話說,分診醫療是否成功,就看有多少醫藥代表在基層。如果未來幾年內,醫療資源真正下沉,醫藥代表也大批量“紮根基層”,或許不見得是壞事。

二甲、乃至三甲大醫院人滿為患的情況有望減輕,患者和醫院實現了有效、節約的對接配置。

未來增加全科門診,能否解決看病難

未來的醫院門診是這樣:大醫院普通門診要逐步萎縮至消失,普通門診資源回歸中小醫院至社區醫院,下大決心把醫療衛生重點放到基層去,未來衛生工作主戰場在基層和社區。

未來的醫生是這樣的:全科醫生大量增加,就如物管人員一樣,聚集在社區,他們對90%的疾病都有瞭解,更加注重醫患之間的有效溝通,時間能夠長些。

三,醫藥代表轉戰基層?

但願不再是夢想

如果門診逐漸壓縮或有些門診乾脆取消,那大醫院豈不是失去了一塊肥肉?

據廣州市的資料,2014年醫院門診次均看病費用250.7元,三級醫院的費用比平均數只高不低,按照日均門診量一萬人次計算,取消門診後醫院每日至少減收250萬元,這意味著大醫院將失去一個重要的收益來源。

其實,醫院的收入掛號是小頭,藥品以及以藥養醫才是大頭。另外,患者公眾對疾病和疾病治療有著太多的誤解,開藥多(營養藥也多)、輸液多、反復來醫院多,這才造成了醫療費用的巨量。

紓解大醫院的就醫量,做強縣以上的醫療,以及逐步砍掉以藥養醫的機制,作為公立醫院的三甲醫院的醫生醫院才能解放出來,正常健康運轉。

大醫院醫生錢太多,可有命花嗎?天天超負荷看病,有幾個醫生喜歡受得了。真正的大頭是醫院。有個醫生朋友就說,個體醫生收入其實受到了醫院限制和分配,並非看病多開藥多,你個人就可以無限增加收入。此外,部分醫院已經開始限制門診醫生開抗生素的處方權

大醫院每年的注射液和各類藥品,是醫療收入的大頭,也是藥企和醫藥代表每年重點進攻的對象。為這事,多少藥企和醫藥代表像蒼蠅一樣盯著大醫院,也有多少醫生栽了跟頭。

有個玩笑話說,分診醫療是否成功,就看有多少醫藥代表在基層。如果未來幾年內,醫療資源真正下沉,醫藥代表也大批量“紮根基層”,或許不見得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