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封建王朝的皇帝為何是“天子”“陛下”“朕”“九五之尊”

天子是對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稱呼,封建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和政權,自稱其權力出於神授,是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是天帝的兒子,故稱天子。

秦始皇 嬴政

“陛下”是 臣下對君主的尊稱,秦以後只用以稱皇帝,陛為宮殿最高臺階的意思,而“下”則代表距離很近的意思,所謂群臣與天子言,因距離遠,先呼立陛側近臣與之言,由彼上達,陛下之稱,即由此而來,“陛下”一詞是對皇帝心胸寬闊,廣開言路,的讚譽。

漢武帝 劉徹

“朕”一般意義上的解釋就是秦朝以前大家都可以自稱朕,而到了秦始皇以後只能是皇帝專用”,而這個朕字到底什麼意思,許多人說不很清楚,“朕”就是“我”或者“我的”的意思,因為皇帝是“唯我獨尊”的,所以“朕”字只能用於皇帝對自己的稱呼。

唐太宗 李世民


另外“朕”字又具有“徵兆”“朕兆”的意思,所以有人說“天子所以貴者,但以聞聲,群臣莫得見其面,故號曰‘朕’這裡用的“朕”字就是“一般人看不見摸不透,神龍見首不見尾,莫測高深”的意思,能顯示出皇帝的威嚴。

宋太祖 趙匡胤


九五之尊如何解釋?因為中國古代把數字分為陽數和陰數,奇數為陽,偶數為陰。陽數中“九”為最高,而“五”在古代普遍代表著“首”或者“魁首”的意思,在九個數字中“五”也正好居正中,又有“中流砥柱,支撐天地”的含義,因而“九”和“五”最能象徵帝王的權威,所以在古時候平常百姓可以單獨的使用“九或者五”如果必須同時使用九五那就要慎之又慎,

要不然會有殺身之禍,所以只有皇帝才能稱之為“九五之尊”。

明太祖 朱元璋

​ 

封建皇帝們宣揚自己生下來就有許多瑞徵,還有所謂“天子氣”,人們還把他們比作龍,稱為“真龍天子”,封建階級宣揚天子“受命于天”,

是上天委任于人間的代理人,佛教中將化生到淨土天界的神慶人物稱為"天",因此天帝之子便是“天子”。

清聖祖 康熙 愛新覺羅玄燁


也有人認為將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稱為“天子”始于周代,儒經《尚書》中說,天神改變了他對自己的長子、大國商國君主的任命。因此,天子的含義,乃是天的長子或嗣子,即後世所說的太子。

東漢光武帝 劉秀

“天子之說”隨時代變遷與發展而不斷進化,漢代司馬遷作《史記》,說從堯舜開始,夏代、商代、周代、秦代的君主,都是黃帝的後裔。因此,這些君主都是名副其實的、血統意義上的天神之子,而他們經過世代的積累德行,做了天子,是非常合理的。但是漢代開國皇帝劉邦,出身平民,他的父親都沒有名字,就更加找不到他以前的世系。所以司馬遷對於他能夠做天子非常不理解,猜想他大概是天派遣的大聖人,不然的話,不會在幾年的時間裡就取得政權,做了天子。漢代儒者為了找到劉邦的天神血統,經歷了近200年的努力。最後,儒者賈逵在《左傳》中找到,堯的後代中有一個叫劉累的,曾經做過夏代的臣子,而劉邦就是劉累的後代,這樣,劉邦就可以通過堯,上溯到黃帝,被認為是具有天神血統的人。

元太祖 成吉思汗

劉邦之後,王莽、曹丕做皇帝,也都要把自己的血統上溯到舜,再上溯到黃帝,以證明自己做天子的合理性。 然而封建階級統治者要證明自己有天神的血統是個非常困難的事,之後由於天神觀念的變化,黃帝等也不再被承認是天神,而只承認他們是人帝,即使能夠找到黃帝的血統也失去了意義,這時候,出來了感生帝說,感生帝說是漢代儒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後世也造成了重要的影響。感生帝說的要點是,皇帝的祖先,都是感受了天上五帝之一的精氣而降生的。精氣就是靈魂,也就是說,皇帝的祖先,都是得到了天帝賦予的靈魂而降生的,所以他是天之子,從南北朝後期開始,國家正式把感生帝列為祭祀對象,至於五帝中哪一位是當朝皇帝的感生帝,則由儒者根據五行理論加以推算。 宋代張載又改進了關於天子的學說。他認為,天地降生了人,因而它是我們大家的父母。但是,皇帝是我們父母的宗子,即嗣子,大臣等都是宗子的管家。所有的人皆為同胞,所有的物皆為朋友。這樣,不需要感生帝說,天子也有了合法的地位,而其地位卻是不容置疑的。

因此,天子的含義,乃是天的長子或嗣子,即後世所說的太子。

東漢光武帝 劉秀

“天子之說”隨時代變遷與發展而不斷進化,漢代司馬遷作《史記》,說從堯舜開始,夏代、商代、周代、秦代的君主,都是黃帝的後裔。因此,這些君主都是名副其實的、血統意義上的天神之子,而他們經過世代的積累德行,做了天子,是非常合理的。但是漢代開國皇帝劉邦,出身平民,他的父親都沒有名字,就更加找不到他以前的世系。所以司馬遷對於他能夠做天子非常不理解,猜想他大概是天派遣的大聖人,不然的話,不會在幾年的時間裡就取得政權,做了天子。漢代儒者為了找到劉邦的天神血統,經歷了近200年的努力。最後,儒者賈逵在《左傳》中找到,堯的後代中有一個叫劉累的,曾經做過夏代的臣子,而劉邦就是劉累的後代,這樣,劉邦就可以通過堯,上溯到黃帝,被認為是具有天神血統的人。

元太祖 成吉思汗

劉邦之後,王莽、曹丕做皇帝,也都要把自己的血統上溯到舜,再上溯到黃帝,以證明自己做天子的合理性。 然而封建階級統治者要證明自己有天神的血統是個非常困難的事,之後由於天神觀念的變化,黃帝等也不再被承認是天神,而只承認他們是人帝,即使能夠找到黃帝的血統也失去了意義,這時候,出來了感生帝說,感生帝說是漢代儒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後世也造成了重要的影響。感生帝說的要點是,皇帝的祖先,都是感受了天上五帝之一的精氣而降生的。精氣就是靈魂,也就是說,皇帝的祖先,都是得到了天帝賦予的靈魂而降生的,所以他是天之子,從南北朝後期開始,國家正式把感生帝列為祭祀對象,至於五帝中哪一位是當朝皇帝的感生帝,則由儒者根據五行理論加以推算。 宋代張載又改進了關於天子的學說。他認為,天地降生了人,因而它是我們大家的父母。但是,皇帝是我們父母的宗子,即嗣子,大臣等都是宗子的管家。所有的人皆為同胞,所有的物皆為朋友。這樣,不需要感生帝說,天子也有了合法的地位,而其地位卻是不容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