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思考:如何在體驗設計中營造「驚喜感」

在體驗設計中營造「驚喜感」的方式千千萬萬,本文作者舉例分享了幾點,一起來看看~

在平時的設計工作中,我們有時候會陷入一種「千篇一律的平淡」式苦惱,覺得類似的產品基本都是差不多的資訊架構、佈局風格、介面元素……自己按照各種方法推導下來的結果也難逃窠臼;而如果想要做一點不一樣的創新突破,又容易走進「為設計而設計」的誤區,非但不能討得合作方和用戶的歡心,還會招來類似「為啥不按 xx 產品那樣做」的質疑。

過去幾個月來,我一直在試圖驅動自己多思考怎麼賦予自己的設計以更多的「驚喜感」。首先要明確的是,「打破常規」只是「創造驚喜」的充分非必要條件,相比盲目追求「為了不一樣而不一樣」,嘗試有邏輯多維度的聯想發散,帶給了我更多有意思又具備一定說服力的靈感啟發,下文中就我就舉近期幾個思考的例子來說明。

1. 諧音聯想

在背單詞、想文案、譯商標時,「諧音聯想法」經常被有意無意地用到,

很多流行一時的網路用語也源於一些內涵的諧音詞彙。而在設計工作中,諧音聯想則可以幫助我們把一些抽象或無味的詞彙,視覺化成生動有趣的形象。

前段時間組隊參加部門的 Hackathon 活動,需要設計一個類似「壓力指標」的資料圖表,最開始的時候我想到的是視覺化成氣壓計、儀錶盤之類的形象,比較直觀和常見,但也偏於平庸、沒什麼驚喜感。

轉機發生在一次用拼音輸入「壓力值」的時候,無意間瞥到輸入法的建議列表中給出了「鴨梨」一詞,瞬間想到幾年前的流行網路用語「鴨梨山大」,於是我想:為什麼不直接把壓力值視覺化成一個梨子的形象呢?還可以進一步拓展:壓力值越高梨子個頭越大,給梨子加上各種微表情,可以像「切水果」一樣切碎梨子來「釋放壓力」等……這下可比氣壓計儀錶盤之類有趣多了,方案也得到了小組內夥伴的一致肯定(雖然還是遺憾地沒能獲獎哈哈~)。

2. 行為聯想

動效設計研究是我這半年來一個主要的專業沉澱方向,也沒少搜集體驗各種介面動效設計案例,但感覺大部分的動效設計還是停留在諸如「讓體驗銜接更流暢」、「吸引你的注意力」之類的階段,對於深層次一點的有溫度、有情感的動態行為挖掘並不太深入。

之前聽公司裡一位資深設計專家的分享時,

他舉了一個設計案例,為了在產品中體現出「主動積極」的商務禮儀設計語言,為左右切換 Banner 的箭頭入口做了一個小動效,當滑鼠 Hover 到箭頭附近時,後者會主動向滑鼠靠近,就像商務場景中對方主動來向你握手一樣。雖然只是一個很小的細節,但卻能給人以觸動。

最近在做對話式交互產品的案例搜集工作,在 Dribbble 上看到了一個 Google 用來招聘實習生的作品,是一個類似 Google Allo 的對話介面,效果如下:

雖然對話氣泡出現的動效用在實際產品設計中,會顯得略於浮誇,但這卻給了我一個啟發,是不是可以考慮給對話氣泡賦予一些有情感的動效呢?比如當我給這個氣泡的內容點了贊,氣泡會感到「高興」而蹦蹦跳跳一下;當我覺得氣泡裡的回答沒有任何幫助,氣泡會因為「沮喪」而癱軟成一團爛泥;當我表達了憤怒生氣的情緒時,氣泡會因為「害怕」而瑟瑟發抖……把設計的物件看成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再去思考怎麼賦予它的行為以意義,也許可以更好地幫我們做出「觸動人心」的動效設計。

3. 通感聯想

「通感」是我們在中學時就學過的一種修辭手法,「將人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不同感覺互相溝通、交錯,彼此挪移轉換,將本來表示甲感覺的詞語移用來表示乙感覺,使意象更為活潑、新奇」。

在體驗設計中我們同樣可以運用「通感」,不過受限於平臺,嗅、味、觸覺的施展空間不大,大部分情況下主要都依賴視覺與聽覺元素的轉換。比如說給用戶操作以回饋的場景,大部分設計可能只考慮了視覺一個維度,可能做出水波擴散、煙花綻放、漫天彩紙片飛舞一類的特效,如果再加上符合感覺的對應趣味音效,也許就能把氛圍渲染得更上一層樓了;而對於FM、音樂播放機一類的應用,則可以反過來把聲音具象為視覺元素,比如把聲波具象為一輪輪擴散的漣漪,挖掘聲音中的情感等……

當然,可以在體驗設計中營造「驚喜感」的方式千千萬萬,以上幾點不過是冰山一角罷了,只是因為最近恰好有用到一些,所以歸納記錄下來,也歡迎大家一起來分享你們用過的有意思的聯想案例哦~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 @鴻影 原創發佈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效果如下:

雖然對話氣泡出現的動效用在實際產品設計中,會顯得略於浮誇,但這卻給了我一個啟發,是不是可以考慮給對話氣泡賦予一些有情感的動效呢?比如當我給這個氣泡的內容點了贊,氣泡會感到「高興」而蹦蹦跳跳一下;當我覺得氣泡裡的回答沒有任何幫助,氣泡會因為「沮喪」而癱軟成一團爛泥;當我表達了憤怒生氣的情緒時,氣泡會因為「害怕」而瑟瑟發抖……把設計的物件看成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再去思考怎麼賦予它的行為以意義,也許可以更好地幫我們做出「觸動人心」的動效設計。

3. 通感聯想

「通感」是我們在中學時就學過的一種修辭手法,「將人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不同感覺互相溝通、交錯,彼此挪移轉換,將本來表示甲感覺的詞語移用來表示乙感覺,使意象更為活潑、新奇」。

在體驗設計中我們同樣可以運用「通感」,不過受限於平臺,嗅、味、觸覺的施展空間不大,大部分情況下主要都依賴視覺與聽覺元素的轉換。比如說給用戶操作以回饋的場景,大部分設計可能只考慮了視覺一個維度,可能做出水波擴散、煙花綻放、漫天彩紙片飛舞一類的特效,如果再加上符合感覺的對應趣味音效,也許就能把氛圍渲染得更上一層樓了;而對於FM、音樂播放機一類的應用,則可以反過來把聲音具象為視覺元素,比如把聲波具象為一輪輪擴散的漣漪,挖掘聲音中的情感等……

當然,可以在體驗設計中營造「驚喜感」的方式千千萬萬,以上幾點不過是冰山一角罷了,只是因為最近恰好有用到一些,所以歸納記錄下來,也歡迎大家一起來分享你們用過的有意思的聯想案例哦~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 @鴻影 原創發佈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