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二戰美國用核彈逼降日本後,為何不打擊蘇聯?

自1904年日俄戰爭到1945年二戰日本投降,42年間,日本以彈丸之地,先後同俄羅斯、中國、法國、英國、印度、澳大利亞等幾十個國家宣戰併發到戰爭,直到二戰末期,更是喊出了一億玉碎的口號,

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在美國投下原子彈後就投降了,那美國為什麼不以核武器為後盾,直接同蘇聯開戰呢?畢竟蘇聯被二戰重創,實力沒有美國強大,難道俄羅斯鷹的戰爭意志比日本更強大嗎?我分析了一下,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販原因:

一、樹立西方文明世界霸主地位。二戰中,歐洲損失慘重,但根基仍在,而且像英法這些國家當世界老大當習慣了,不會老老實實認美國當老大。

所以美國需要時間收拾這些刺頭,並且留下蘇聯這個現實的威脅隨時向歐洲施加壓力。

二、人心思定。二戰從1939年持續到1945年,共找了六年,計有5500萬-6000萬人死亡,1.3億人受傷,合計死傷1.9億人。戰爭末期,士兵厭戰情緒普遍存在,美國持續發動戰爭,從國外到國內壓力太大。


三、沒有核彈投送裝置。儘管核彈威力巨大,但美國當時沒有合適的投送工具,如果以飛機投送,以蘇聯的軍事實力,成功希望不大。

四、美國人小看了蘇聯的科研實力。美國評估蘇聯至少在十年內無法成功試爆核彈,但蘇聯在美國之後四年內就成功試爆了核彈“鐵克瓦”,打破了美國的核壟斷,徹底打亂了美國的全球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