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二戰日本為何不進攻蘇聯:反倒選擇挑戰美國,自取滅亡?

二戰期間,當德國納粹傾其所有進攻蘇聯時,日本身為盟友卻未傾盡全力幫助德國進攻蘇聯,說不定二戰會是另一結果。日本不幫德國進攻蘇聯也就算了,但為何要去挑戰工業強國美國?日本這是要作死?

其實並不然,日本正因為清楚自己的現實情況,才考慮挑戰美國。日本其實當時力量也不弱,他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海軍力量,國內工業經濟也發展迅速,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這些來看,日本挑戰美國,並非是一場無把握之戰。

而且,另一方面,美國參與二戰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日本與其被動接受,不如主動偷襲美國,贏得一絲先機。我們要知道,當時的日本已經深陷中國的泥潭之中,不能輕鬆作戰,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放手一搏,說不定會有轉機。重要的是,日本這是為資源而戰。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地域狹窄,國土面積狹小,土地貧瘠,資源十分匱乏。隨著國內工業的迅速發展,日本企圖建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
如果能奪取歐美的一些資源豐富的殖民地,那就解決他們的大難題了。精明的日本人想出各種算計企圖降低偷襲珍珠港的可能性。首先,他們選定1941年的12月8日淩晨,因為這天是周日,也是美國的休息日,大多數人都在休息,防守也最為鬆懈。同時,他們還對香港發起攻擊,與偷襲珍珠港相互照應,實現效應最大化。保險起見,他們選擇聲東擊西,小心躲避美軍巡邏機偵查,
派潛艇搜索前行,以免洩露機密。這些算計讓日本成功偷襲珍珠港,卻也成功讓美國記恨上他。羅斯福總統在珍珠港被偷襲第二天,宣佈“12月7日是美國的國恥日”,從此,日本迎來滅頂之災。

日本如果知道會是如此結果,恐怕會在德國進攻蘇聯時義無反顧的支持,

而不是不自量力挑戰美國。或許,日本選擇在當初和德國納粹一樣不顧一切進攻蘇聯,德國不會成為戰敗國,日本也不會因為偷襲美國珍珠港而被美國記恨,更不會有美國的兩顆殺傷力巨大的原子彈,我們今天的生活也不一定會是如此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