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老中醫都說濕毒是百病之源,趕緊自己排排身體上的濕氣

由於現代人喜歡吃冷飲、吹空調,而且又缺乏運動,身上的濕氣普遍都比較重。濕邪長期侵入,就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很多不良的影響,嚴重的還會患上風濕骨病。

說起濕氣,讓我想起我的一個朋友,她有一次貼了黃飛鴻黑旗膏,掀下來的時候居然能明顯看到自己的濕氣被排出來。因為那張照片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所以我還保存下來了。大家有看到上面的小水珠麼?

經常感到身體無力,是濕氣重的一大表現。其實大部分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濕氣,

濕氣是引起很多疾病的溫床,那麼濕氣重按摩哪些穴位?大家可以試試按摩下面這幾個穴位。

祛濕穴位推薦

承山穴

承山穴是最有效的祛除人體濕氣的穴位,效果跟紅豆薏米粥不相上下。因為承山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上,

膀胱經主人體一身之陽氣,所以,刺激它能振奮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濕氣。

承山穴取穴:稍稍用力踮起腳尖,小腿後側肌肉浮起的尾端即為承山穴。

委中穴

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經。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去濕通道,委中穴便是這個通道上的排污口,

如果這裡不通暢,濕氣排不出去,可能會導致關節炎。所以平時可拍打此處5~10分鐘至淤斑痧點顯出,每一至兩周拍打一次。

委中穴取穴:採用俯臥的取穴姿勢,委中穴位於膕橫紋中點,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腱中間,即膝蓋裡側中央。

豐隆穴

豐隆穴是臨床“祛痰”的主要穴位,

具有祛濕滌痰的作用,配合足三裡長期堅持按摩能清除濁濕。

豐隆穴取穴:豐隆穴在小腿外側,膝眼與外踝尖間的中點,也就是外踝尖上8寸的位置,距離脛骨前緣兩橫指的距離。

天樞穴

天樞穴屬於胃經,又聯繫大腸,最能通腸道、排宿便,

是名副其實的減肥大穴。按摩此穴可促使濕邪、毒邪從糞便排出。

取穴: 取仰臥的姿勢,天樞穴位於肚臍左右兩邊兩寸處。

足三裡穴

足三裡穴作為健脾胃的第一要穴,對消化系統疾病均有效果,除濕氣當然也有這個穴位了。按摩足三裡穴可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疏風化濕、扶正祛邪。

足三裡穴取穴:足三裡位於小腿前外側,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處。

按摩時長要注意

按摩時間不可太短:按摩需要把穴位打開才能發揮效果,若時間太短,療效不佳。

按摩時間不能過長:按摩時間太長,會引邪入內,還會出現按摩疲勞症等弊端。

不要在同一部位長時間按壓,注意分散開,一個部位最多按摩10分鐘。

除了以上小編給大家推薦的這幾個除濕穴位外,平時還要注意多運動。生命在於運動,在運動中稍微出些汗,有助於加速人體新成代謝,排出毒素。


足三裡穴取穴:足三裡位於小腿前外側,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處。

按摩時長要注意

按摩時間不可太短:按摩需要把穴位打開才能發揮效果,若時間太短,療效不佳。

按摩時間不能過長:按摩時間太長,會引邪入內,還會出現按摩疲勞症等弊端。

不要在同一部位長時間按壓,注意分散開,一個部位最多按摩10分鐘。

除了以上小編給大家推薦的這幾個除濕穴位外,平時還要注意多運動。生命在於運動,在運動中稍微出些汗,有助於加速人體新成代謝,排出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