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歌手”馬雲和他的娛樂事業 真正的全能藝人

很多年前,當我還是個愛喝雞湯的小青年時,有一陣喜歡看李開複的書,那時他還在穀歌。

有個學長,當時創業小有成就了,不屑地說,嗨,那都是公關行為!我似懂非懂點了點頭,

感覺邏輯有點不對,但又無法否認他的觀點。

這次馬雲和王菲合唱,有人說唱的不好,有人說資本裹挾了什麼,我又想起了這件事。

因為“矮大緊”高曉松專門寫了一篇長文推薦,我幾天前就跑去聽了這首歌。

王菲當然唱的好,但是略顯乏味,因為她二十年來一直是這麼唱的,而且由於技巧好,過於完美了,反而感覺不到那點真。

而馬雲的嗓音,據說是喝了二兩酒之後的發揮,其實要算不過不失,

沒有多少技巧或者技巧不純熟,一聽就知道是業餘水準,但反而感覺真實親切,就像你在卡拉OK廳裡面那個和女友失戀又和好了的兄弟,或是剛剛接了個大單心情不錯的哥們。

歌手馬雲

無論如何,這對組合是有足夠新鮮感和話題孵化空間的,所以很快上了各種頭條。畢竟在這個秋冬交接,最是沉悶的時候,能有一點有趣的談資也不錯。純粹因為好奇,我搜索了一下“歌手馬雲”的作品。

錄音室自然是有要求的,工業化的要求,所以馬雲的嗓音裡也還真有一點不經常面對麥克風的人的戰戰兢兢。但如果去搜蝦米——一早已經被阿裡音樂收購的品牌——裡面“馬雲”其實是一個有接近十首作品的“歌手”了。

2016年的雲棲大會,他唱了一首《海闊天空》,嗓子破,粵語像是狗啃的,節奏全踩在錯的點上。

可能因為阿裡老大的影響力太大,沒過半首歌,

連一開始穩如泰山的鋼琴手都開始淩亂了,可以想見當時觀眾是多麼一臉的汗。

但是2017年的雲棲蝦米音樂節,歌手馬雲脫胎換骨了。

這次他和李健合唱了一首《傳奇》——這首歌王菲唱過,也不知道是不是為馬菲配打頭陣,還是討好天后的小伎倆。

和李健合唱的時候,跟和王菲合唱的時候一樣,馬雲的聲音始終流露出一股濃濃的鄉土味,這個詞也是他自己說的。

《傳奇》裡面,李健唱第一段,

哀怨纏綿,餘韻悠長,但是同樣的,職業歌手的感覺太強烈了,直到第二段馬雲出來,嗓子仍然很破,但是比前一年大有進步。

最值得聽的其實是他自己獨唱的《當我想你的時候》,不說比原唱汪峰要好吧,但是真氣從之,感情和內在力量都出來了,沒覺得比李健王菲差哪去了。

《當我想你的時候》

所以馬雲在汪峰這裡找到了自己的路子,他還真的是可以唱點搖滾。我推薦大家都去聽一聽。

當然應該還有一個原因,這首歌唱的是獨唱,馬雲可以放開來了,跟著自己的感覺走。而跟職業歌手搭配在一起,他永遠是被帶著走的“小弟”,他自己的特點出不來,技巧又不如人,缺點滿滿。

不過話說回來,可以看出,從2016年到2017年,歌手馬雲是下過點功夫的,所以高曉松說,馬雲一年跑多少趟飛機,總是拿著手機在那練習,在那唱,此言當非虛。

今年年初的時候,微信就流傳一個馬雲唱京劇紅燈記的視頻,實際上他父親就是一位曲藝專家。百度詞條是這麼形容馬雲父親馬來法的:

馬來法(1939年—),浙江杭州人,浙江省曲藝家協會第四、五屆主席,阿裡巴巴創始人馬雲之父。

1999年7月退休後,馬來法一直在從事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曲藝類專案的保護工作,至今已撰寫、發表相關論文10餘篇。

其中,《浙江曲藝的生態現狀及思考》獲第五屆中國曲藝牡丹獎理論獎,他本人也榮獲首屆浙江省精神家園守護者榮譽獎。

虎父無犬子。馬雲在歌唱事業上的濃厚興趣和“天賦”,起碼應有一半得益于家學吧。

馬雲和父親馬來法

一盤大棋

八卦馬菲配的人,不一定都留意到這個組合的話題是為電影《功守道》作宣傳。

而這出才20分鐘的電影,度娘說,是“由文章執導、編劇,李連傑監製,馬雲領銜主演,袁和平、洪金寶、程小東、鄒市明、朝青龍、托尼·賈、向佐、劉承羽、佟大為、李晨、黃曉明等主演”。

看來,馬雲領銜的不只是唱歌,還有演藝事業。

這部電影準備在雙十一播出。那麼問題來了,以今時今日的淘寶和天貓銷量,馬雲至於要親自上陣做公關嗎?

當然不是。來看製作人高曉松的身份,他在歌曲發佈一年多前,有一個顯著的身份轉換,不一定每個人都注意到。

去年9月,阿裡巴巴大文娛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俞永福在內部發表公開信,宣佈高曉松離任阿裡音樂董事長,轉而出任阿裡娛樂戰略委員會主席,宋柯接任阿裡音樂董事長,由楊偉東兼任阿裡音樂CEO。

當然這有一個背景,就是2016年初馬雲把高曉松和宋柯這兩個頂尖音樂製作人招攬到門下,執掌阿裡星球。阿裡星球是馬雲在收購了兩個播放機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之後的動作,野心很大。

當時宋柯寫了一篇長文,說明高宋二人從恒大音樂轉投阿裡的原因。裡面雖然沒有論及細節,但多少透露了一點阿裡星球要做的事情。

宋柯說:“馬老師不是能忽悠,這不是拍大股東馬屁,馬老師確實是一個非常有角度的人,這個你不佩服不行。那個眼光比我們一直窩在音樂這麼小的一個行業裡來看,那肯定角度高度都不同嘛!

“阿裡音樂這10個月過來,回頭一看,來對了。倒不是說阿裡音樂要怎麼樣,而是說,至少從職業生涯來講,你過50了,不換一個角度去思考點問題?

“在平臺角度跟一個生產角度是倆角度,完全不是一回事兒。首先從人生的道路上來說,就挺物有所值的。”

這番話裡面重點只有兩個。一個是拍馬雲的馬屁,第二個就是說明,阿裡星球要做的不是內容,而是平臺。

那麼奇怪了,找高宋這兩個做內容的人去做平臺,馬雲咋想的?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使用者生產內容……

從公佈的資料看,“阿裡星球想要打造的是,一個接合明星、粉絲、商家的泛娛樂生態圈”。

所以我大膽推測,從高宋這對製作人的身份來看,使用者原創音樂很有可能曾在馬雲的考慮之列,這一點如果成功,將遠遠超越在流量上佔有優勢的同類產品QQ音樂,酷狗和網易雲。

阿裡音樂洗牌,高曉松調崗之後沒多久,去年年底,阿裡星球的音樂服務宣佈停止,因此這一個想法是否真的在馬雲的佈局裡,暫時不得而知。

而從去年9月高曉松離開阿裡音樂,成為阿裡娛樂戰略委員會主席這個變動來看,一方面,高從管理職位轉型至戰略崗位。

另一方面,阿裡音樂並未完全放棄(從宋柯仍任阿裡音樂董事長,只不過真正的管理交給了CEO楊偉東可以看到),只不過是很可能把佈局併入到更大的大娛樂一盤棋中。

值得一提的是所謂的阿裡大文娛。“阿裡巴巴集團大文娛工作領導小組”直接管理8個具體業務部門:阿裡影業、合一集團、阿裡音樂、阿裡體育、UC、阿裡遊戲、阿裡文學、數字娛樂事業部。

他說:“相信阿裡音樂加入阿裡大文娛之後,定能如虎添翼,風生水起,成為中國流行音樂重要的創造者、推動者、傳播者。未來我將和阿裡大文娛的八千同事共同努力,立足中國,融入世界。

“回想少年入行時的理想:縱橫四海,改造行業。二十多年過去,如今乘著互聯網大時代的東風,終於揚帆入海,破浪遠航。”

多麼意氣風發,可是一年多過去了,這個改造行業的步伐顯得有點拖遝,還不如馬菲配的《風清揚》來得快來得直接,不過,說不定這只是初試啼聲呢。

不管怎樣,阿裡音樂這盤大棋並未走完,而是加入了一盤更大的棋中。馬雲下的這盤大娛樂棋,雖然略感艱澀,相信很快就會揭曉。

娛樂和社交這兩個方向上,阿裡是明顯落後於騰訊的,後者佔據著天然的優勢。

馬雲曾經試圖借支付寶趕超社交方面的劣勢,顯然已經失敗,現在又希望借大娛樂牌趕超,甚至不惜親自披掛上陣,多少有點用力過猛的感覺。所以他的佈局如何,能否真的落實,這是一個懸念。

無論如何,這份用心,這份創造力對得起這個時代。作為受眾,我們起碼應該慶倖的是,還有很多意外值得期待,不然,世界豈不是太過沉悶了?

微信就流傳一個馬雲唱京劇紅燈記的視頻,實際上他父親就是一位曲藝專家。百度詞條是這麼形容馬雲父親馬來法的:

馬來法(1939年—),浙江杭州人,浙江省曲藝家協會第四、五屆主席,阿裡巴巴創始人馬雲之父。

1999年7月退休後,馬來法一直在從事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曲藝類專案的保護工作,至今已撰寫、發表相關論文10餘篇。

其中,《浙江曲藝的生態現狀及思考》獲第五屆中國曲藝牡丹獎理論獎,他本人也榮獲首屆浙江省精神家園守護者榮譽獎。

虎父無犬子。馬雲在歌唱事業上的濃厚興趣和“天賦”,起碼應有一半得益于家學吧。

馬雲和父親馬來法

一盤大棋

八卦馬菲配的人,不一定都留意到這個組合的話題是為電影《功守道》作宣傳。

而這出才20分鐘的電影,度娘說,是“由文章執導、編劇,李連傑監製,馬雲領銜主演,袁和平、洪金寶、程小東、鄒市明、朝青龍、托尼·賈、向佐、劉承羽、佟大為、李晨、黃曉明等主演”。

看來,馬雲領銜的不只是唱歌,還有演藝事業。

這部電影準備在雙十一播出。那麼問題來了,以今時今日的淘寶和天貓銷量,馬雲至於要親自上陣做公關嗎?

當然不是。來看製作人高曉松的身份,他在歌曲發佈一年多前,有一個顯著的身份轉換,不一定每個人都注意到。

去年9月,阿裡巴巴大文娛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俞永福在內部發表公開信,宣佈高曉松離任阿裡音樂董事長,轉而出任阿裡娛樂戰略委員會主席,宋柯接任阿裡音樂董事長,由楊偉東兼任阿裡音樂CEO。

當然這有一個背景,就是2016年初馬雲把高曉松和宋柯這兩個頂尖音樂製作人招攬到門下,執掌阿裡星球。阿裡星球是馬雲在收購了兩個播放機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之後的動作,野心很大。

當時宋柯寫了一篇長文,說明高宋二人從恒大音樂轉投阿裡的原因。裡面雖然沒有論及細節,但多少透露了一點阿裡星球要做的事情。

宋柯說:“馬老師不是能忽悠,這不是拍大股東馬屁,馬老師確實是一個非常有角度的人,這個你不佩服不行。那個眼光比我們一直窩在音樂這麼小的一個行業裡來看,那肯定角度高度都不同嘛!

“阿裡音樂這10個月過來,回頭一看,來對了。倒不是說阿裡音樂要怎麼樣,而是說,至少從職業生涯來講,你過50了,不換一個角度去思考點問題?

“在平臺角度跟一個生產角度是倆角度,完全不是一回事兒。首先從人生的道路上來說,就挺物有所值的。”

這番話裡面重點只有兩個。一個是拍馬雲的馬屁,第二個就是說明,阿裡星球要做的不是內容,而是平臺。

那麼奇怪了,找高宋這兩個做內容的人去做平臺,馬雲咋想的?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使用者生產內容……

從公佈的資料看,“阿裡星球想要打造的是,一個接合明星、粉絲、商家的泛娛樂生態圈”。

所以我大膽推測,從高宋這對製作人的身份來看,使用者原創音樂很有可能曾在馬雲的考慮之列,這一點如果成功,將遠遠超越在流量上佔有優勢的同類產品QQ音樂,酷狗和網易雲。

阿裡音樂洗牌,高曉松調崗之後沒多久,去年年底,阿裡星球的音樂服務宣佈停止,因此這一個想法是否真的在馬雲的佈局裡,暫時不得而知。

而從去年9月高曉松離開阿裡音樂,成為阿裡娛樂戰略委員會主席這個變動來看,一方面,高從管理職位轉型至戰略崗位。

另一方面,阿裡音樂並未完全放棄(從宋柯仍任阿裡音樂董事長,只不過真正的管理交給了CEO楊偉東可以看到),只不過是很可能把佈局併入到更大的大娛樂一盤棋中。

值得一提的是所謂的阿裡大文娛。“阿裡巴巴集團大文娛工作領導小組”直接管理8個具體業務部門:阿裡影業、合一集團、阿裡音樂、阿裡體育、UC、阿裡遊戲、阿裡文學、數字娛樂事業部。

他說:“相信阿裡音樂加入阿裡大文娛之後,定能如虎添翼,風生水起,成為中國流行音樂重要的創造者、推動者、傳播者。未來我將和阿裡大文娛的八千同事共同努力,立足中國,融入世界。

“回想少年入行時的理想:縱橫四海,改造行業。二十多年過去,如今乘著互聯網大時代的東風,終於揚帆入海,破浪遠航。”

多麼意氣風發,可是一年多過去了,這個改造行業的步伐顯得有點拖遝,還不如馬菲配的《風清揚》來得快來得直接,不過,說不定這只是初試啼聲呢。

不管怎樣,阿裡音樂這盤大棋並未走完,而是加入了一盤更大的棋中。馬雲下的這盤大娛樂棋,雖然略感艱澀,相信很快就會揭曉。

娛樂和社交這兩個方向上,阿裡是明顯落後於騰訊的,後者佔據著天然的優勢。

馬雲曾經試圖借支付寶趕超社交方面的劣勢,顯然已經失敗,現在又希望借大娛樂牌趕超,甚至不惜親自披掛上陣,多少有點用力過猛的感覺。所以他的佈局如何,能否真的落實,這是一個懸念。

無論如何,這份用心,這份創造力對得起這個時代。作為受眾,我們起碼應該慶倖的是,還有很多意外值得期待,不然,世界豈不是太過沉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