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千古中醫千古事」—藥王孫思邈,博採眾長創先河(連載二)

與此同時,當地有一些富人患有另一種怪病,他們身體浮腫,

肌肉疼痛,全身乏力。孫思邈診斷後認為他們所患的是腳氣病。孫思邈琢磨開了:“為什麼窮人容易患夜盲症,而富人卻容易患腳氣病呢?這很可能和飲食有關係。”他仔細比較了窮人和富人的飲食,發現富人多食用精米白麵,而窮人多吃五穀雜糧。他推測,富人所患的腳氣病可能是由於缺乏粗糧所含的某種維生素所引起的。

於是,孫思邈提出一個奇效簡便的防治方案:用防己、細辛、犀角、蓖麻葉等含有維生素乙1的藥物來治療;用含有維生素乙1的谷皮煮湯調粥常服來預防。不到幾個月,當地的腳氣病患者都被治好了。他的這種治療方法在世界醫學史也是非常先進的,比歐洲早了整整1000年。

注重醫德的孫思邈將傳統中醫所提倡的“醫為仁術”精神具體化,

他反對醫生利用治病的方式謀取私利,認為“人命之重,有貴千金。”他在所著的《大醫精誠》一書中寫道:“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寥寥數語,便將孫思邈的高尚醫德表現的淋漓盡致。

不僅如此,孫思邈還提出“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的思想,

作為衡量良醫的標準。意思是說,醫家在為患者治病時既要膽大心細,遇事靈活機變,又要心胸坦蕩,不貪名、不奪利。他在名著《千金方》中,“大醫精誠”的醫德規範放在了極其重要的位置,進行專門論述。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孫思邈本人便是一位德藝雙馨的醫家。

年過百歲的孫思邈依然精神矍鑠,視聽不衰,他的養生之術頗受世人關注。崇尚養生的他將儒家、道家以及古印度佛家的養生思想和中醫學的養生理論相結合,

提出的許多切實可行的養生方法。如心態要保持平衡,不要一味追求名利;飲食應有所節制,不要暴飲暴食;氣血應注意疏通,不要懶惰呆滯不動;生活飲食起居要有節律,不要違反自然規律;提出“冬不蒙頭,夏不露腹”的四季保健方法。在一千多年後的今天,他的這些養生觀念已經深入人心。

孫思邈參考前人的醫藥文獻,結合自己數十年的臨證心得,掌握了很多驗方和治病之法,並將這些成果寫入醫學著作中。他認為“人命之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因此將自己最為重要的兩部著作分別命名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後人將它們合稱為《千金方》。

《千金方》被譽為我國最早的醫學百科全書,如同一枚勳章,見證了孫思邈在醫學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孫思邈繼承和發展了張仲景的傷寒論學說,將他的六經辨證學說發展為方劑主治與臨床表現相結合的分類診斷方法;他創造性的使用了全新的醫療技術,如蔥葉導尿術、食管異物剔除術等,開創了鐘儀式上的先河;在針灸方面,他繪製彩色三人明堂圖,促進了針灸學的發展;他還在煉丹生涯中,記錄了我國最早的火藥配方——硫磺伏火法;他重視婦幼保健,強調為婦幼設立專科的意義,為現在婦科和兒科的創建奠定了基礎。

備受世人矚目的《千金方》對後世影響很大,甚至漂洋過海傳到日本朝鮮等國家。古代日本曾多次出版過《千金方》,並將它列為從醫者的經典教科書。宋代郭思曾高度評價《千金方》說:“世皆知此書為醫經之寶”;清代醫學家徐大椿也認為這部書“用意之奇,用藥之功,亦自成一家,有不可磨滅之處”。

隨著《千金方》的流傳,孫思邈也廣為人知,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高度評價和崇敬,被後世尊稱“藥王”。唐太宗李世民稱讚孫思邈為“鑿開徑路,名魁大醫。羽翼三聖,調和四時。降龍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師”。

[結語]

原創作品,轉載需注明出處。

如果您覺得本文有什麼不妥之處,歡迎您在評論區裡指出,您的建議是我們進步的最大動力。您也可以把您關心的疾病問題發在評論區,小編會整合後做相關分享,期待您的留言與意見!

監製/編輯:溫馨

單位:仁醫堂名醫館

如同一枚勳章,見證了孫思邈在醫學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孫思邈繼承和發展了張仲景的傷寒論學說,將他的六經辨證學說發展為方劑主治與臨床表現相結合的分類診斷方法;他創造性的使用了全新的醫療技術,如蔥葉導尿術、食管異物剔除術等,開創了鐘儀式上的先河;在針灸方面,他繪製彩色三人明堂圖,促進了針灸學的發展;他還在煉丹生涯中,記錄了我國最早的火藥配方——硫磺伏火法;他重視婦幼保健,強調為婦幼設立專科的意義,為現在婦科和兒科的創建奠定了基礎。

備受世人矚目的《千金方》對後世影響很大,甚至漂洋過海傳到日本朝鮮等國家。古代日本曾多次出版過《千金方》,並將它列為從醫者的經典教科書。宋代郭思曾高度評價《千金方》說:“世皆知此書為醫經之寶”;清代醫學家徐大椿也認為這部書“用意之奇,用藥之功,亦自成一家,有不可磨滅之處”。

隨著《千金方》的流傳,孫思邈也廣為人知,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高度評價和崇敬,被後世尊稱“藥王”。唐太宗李世民稱讚孫思邈為“鑿開徑路,名魁大醫。羽翼三聖,調和四時。降龍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師”。

[結語]

原創作品,轉載需注明出處。

如果您覺得本文有什麼不妥之處,歡迎您在評論區裡指出,您的建議是我們進步的最大動力。您也可以把您關心的疾病問題發在評論區,小編會整合後做相關分享,期待您的留言與意見!

監製/編輯:溫馨

單位:仁醫堂名醫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