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曾是歐洲第一強國,被德國不費一兵一卒吞併,獲99%民眾支持

在歐洲,有這樣一個強國,幾乎全歐洲的皇室都是他們的親戚,就連一戰二戰強大的德國也曾是名義上屬於他們統治,這個國家就是奧地利。

在殖民時代開始前,奧地利可謂是歐洲霸主,

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它廣闊的領土包括現在的奧地利、捷克、匈牙利、斯洛維尼亞、斯洛伐克、克羅埃西亞、北義大利、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和波蘭的加利西亞等廣大地區,不可謂不強大。

隨著民族主義的興盛和普魯士的崛起,奧地利逐漸走向沒落。

1866年,一場德意志邦聯的老大地位的戰爭爆發,一方是普魯士,一方是奧地利,結局自然是沒落的奧地利黯然退場,新興的普魯士一躍成為德意志邦聯最強國。

不過德國人和奧地利人同屬日爾曼民族,在一戰後,德國和奧地利都有意要合併成一個國家,可惜,協約國為了削弱戰敗的德國,在《凡爾賽條約》嚴令禁止兩國合併。

1933年,隨著德國納粹党的奪權,德奧合併問題又被德國人擺上檯面,納粹德國認為,奧地利是日爾曼人,理所應當在德國的統治下。不過,德國人很強勢,但這時的奧地利外交部長陶爾斐斯已經不同意這件“親事”。只是,這位強硬的外交部長,一年後就被自己國內的納粹黨給暗殺了。

正所謂,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命運的齒輪逐漸偏向一戰穀底中復活的德國。1936年7月,德國和奧地利簽訂了一份秘密協定,協定中規定德國尊重奧地利的主權,但奧地利承認自己是一個德意志國家,而且德國通過這份協議,基本控制了奧地利的內政和外交。

兩年後,

隨著奧地利國內納粹黨的崛起,越來越多的呼聲要求奧地利加入德國,德國自然也希望奧地利早日回歸他們的懷抱,於是德國強迫奧地利進行公投。但是當時奧地利的總理許士尼格為了奧地利的獨立,他做了一個決定,那就是只允許24歲以上的公民進行投票,這樣可以排除更多的納粹青年。

看到許士尼格的做法,德國怒了,開始大肆宣揚奧地利政府被暴徒包圍,並以此為藉口,

派兵前往奧地利“鎮壓”。

不過,德國軍隊進入奧地利前一天,奧地利的納粹党已經成功奪權,而且,當德國軍隊進入奧地利的時候,奧地利民眾對他們夾道歡迎,就好像看到自己軍隊一樣自豪。一位德國人是這樣回憶的:“在奧地利的城市和鄉村,德國人驅車經過時,隨處受到人們的揮手致意。”

1938年4月10日,在德國軍隊的注視下,奧地利進行了一場全民公投,決定是否加入德國。雖然之前,兩國發生過一些不愉快,但是卻有99%的民眾支持加入德國。

德國人驅車經過時,隨處受到人們的揮手致意。”

1938年4月10日,在德國軍隊的注視下,奧地利進行了一場全民公投,決定是否加入德國。雖然之前,兩國發生過一些不愉快,但是卻有99%的民眾支持加入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