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名門望族——喬姓,莫非全來自喬家大院?

相推文惠;邑號神君。

學先經術;望重曰嚴。

功德君想問問你,

提到喬姓,你第一想到的是什麼?

快速回答哦!

是不是喬家大院呢?

難道現今所有的喬姓成員,

都來自喬家大院嗎?

非也非也,欲知詳情,

請聽功德君為你娓娓道來!

源于 姬姓

相傳黃帝葬於橋山,

橋山在今陝西黃陵縣北,

有沮水穿山而過,山呈橋形,

因名橋山。

今山上有黃帝塚,

立有“古軒轅黃帝橋陵”之碑。

黃帝支庶子孫留守黃帝陵墓,

世代相因,遂以山名命族,

傳說中的“橋山”

源於 橋姓

漢時,橋玄官居太尉,

其五世孫橋勤,任北魏平原內史,

從孝文帝入關。

西魏取代北魏,

橋勤之孫橋達為丞相宇文泰臣屬,

宇文泰後被其子北周孝閔帝宇文覺追尊為文帝。

宇文泰命改橋姓為喬姓,意取高遠。

其後天下橋姓幾乎都改成了喬姓。

源于 外族基因的流入

秦漢時期,喬氏為北方匈奴貴族中四大姓族,

喬氏也稱丘林氏,世代為匈奴國輔政卿相,

匈奴喬姓在東晉末十六國春秋時頗為顯赫,

族人繁衍興旺,在各國中多任達官顯宦;

匈奴之屬稽胡中也有喬姓。

北方匈奴喬姓進入中原,

改變了漢族原有喬姓的結構和比重。

直到清朝前,

幾乎沒有再發生過外族用喬姓的事件。

清滿洲八旗中有喬姓,

世居遼陽,原本出自漢人,

入旗滿化,也有改用滿姓喬佳氏,

後來除一部分稱滿族外,

多數與漢族混居成喬姓漢族,

因此喬姓的歷史又向前延續了300年。

匈奴入侵

喬姓圖騰解說:

喬是高而上部彎曲。會意字,上下結構,上面從“夭”,下部從“高”省筆,表示高而上曲之意。甲骨文中的喬字,乃是在“高”字的上端增加一個“彎鉤”,表示主幹挺直,上部可向外擴展,示意基礎十分高大和牢固後可以向外延伸、彎曲和跨越,

整體保持平衡,有高遠之意。

下面跟著功德君來瞭解三位“喬姓牛人”:

元代雜劇家、散曲作家--喬吉

喬吉,一稱喬吉甫,字夢符,號笙鶴翁,又號惺惺道人。太原人,流寓杭州。他的雜劇作品,見於《元曲選》、《古名家雜劇》、《柳枝集》等集中。散曲作品據《全元散曲》所輯存小令200餘首,套曲11首。散曲集今有抄本《文湖州集詞》1卷,李開先輯《喬夢符小令》1卷,及任訥《散曲叢刊》本《夢符散曲》。

南宋大臣--喬行簡

喬行簡(1156—1241)字壽朋,浙江東陽人。南宋大臣。宋光宗紹熙年間進士,宋理宗時曾任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進知樞密院事、右丞相、左丞相,晚年至平章軍國重事,並被封為魯國公。著有《周禮總說》、《孔山文集》。

優秀共產黨員--喬石

喬石(1924年12月——2015年6月),原名蔣志彤,浙江定海人,1940年參加工作,同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十四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原書記,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

當代姓氏排行榜上最新資料顯示喬姓按人口數量在中國排行第一百零八位,在河南和山東地區有一定的影響。當代喬姓人群大約占了全國人口的0.14%,總人口大約有170多萬。

好了,故事講完了。你有什麼想跟功德君說的嗎?歡迎留言!功德君在這裡等著你哦!

◆無論貧富、貴賤,為人民、為國家◆

◆克己修行、建功立業均是功德◆

◆如果您也有故事,請留言講給功德君◆

喬行簡(1156—1241)字壽朋,浙江東陽人。南宋大臣。宋光宗紹熙年間進士,宋理宗時曾任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進知樞密院事、右丞相、左丞相,晚年至平章軍國重事,並被封為魯國公。著有《周禮總說》、《孔山文集》。

優秀共產黨員--喬石

喬石(1924年12月——2015年6月),原名蔣志彤,浙江定海人,1940年參加工作,同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十四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原書記,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

當代姓氏排行榜上最新資料顯示喬姓按人口數量在中國排行第一百零八位,在河南和山東地區有一定的影響。當代喬姓人群大約占了全國人口的0.14%,總人口大約有170多萬。

好了,故事講完了。你有什麼想跟功德君說的嗎?歡迎留言!功德君在這裡等著你哦!

◆無論貧富、貴賤,為人民、為國家◆

◆克己修行、建功立業均是功德◆

◆如果您也有故事,請留言講給功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