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人發燒讓捂汗,西方人發燒讓冰敷,哪個是對的?

關於中國人喝熱水,外國人喝涼水,一直爭論不休,一個兒科主任和一個中醫博士,在網上吵的不亦樂乎!

你們的學是怎麼上的,連這一點都看不明白,愣是把一個物理問題搞得像醫學一樣的門派之爭,

純粹是沒事找事兒!

聽一聽連中學生都知道的道理吧!

01

和熱水和和涼水本質就是一個能量的問題。

中國人的飲食以穀物和蔬菜為主,能量少於以肉食為主的西方人,熱水就是快速補充能量的一種很好方式。所以中國人大多吃熱的東西,熱水、熱飯、熱菜等等。有利於能量及時的補充。

老外因為牛肉:乳酪、蛋糕等高熱量的東西,不需要外在的能量補充,

甚至能量超標,所以喝涼水,用身體加熱後,排出體外,本質是減少能量。如果還是不行,就要大量的運動來消耗能量。

02

不同的能量獲取存儲方式導致喝熱冷水

中國人是一個農耕民族,穩定的居住和種植,老外祖先最早是遊牧民族,到處遊走,不同的生活方式,導致喝水的不同。

中國人可以有規律時間和地點持續不斷的獲取熱水,可以喝茶,喝熱水。

老外的祖先到處游走,

除非停下來住宿,否則沒有時間來保持熱水的供應。

時間久了,就養成習慣了!

03

能量分配的不均衡,導致飲食結構不同。

中國人自古就人口眾多,吃飯一直就是個問題,選擇穀物蔬菜,那是因為食物鏈傳遞中,能量損失最少,能養活更多的人。

這也是中國能用有限的土地養活這麼多的人一個原因。

但現在人們的飲食中肉類增加很多,所以必須進口糧食大豆肉類了!

老外地廣人稀,有大量的土地飼養肉牲畜,所以不用考慮這些。

這有回到第一點,能量進入體內的多少,導致喝冷熱水了!

04

活動範圍的程度不同,

導致對環境影響和污染的不同,熱水是為了消毒衛生。

中國人在一個地方大量的繁衍,必然導致環境的不同程度的污染,間接導致水源中的細菌等增加,加熱到滾開,可以殺死病菌,有利於健康。

老外人口壓力下,出門就是森林,水源等保護幾乎沒壓力,衛生條件會好一些。

所以由於衛生條件的不同,導致需要不同的能量來處理病菌,喝熱水是一個理性的選擇。

這一點,

在中餐和西餐的廚房就有很大的區別。西餐廚房必須非常乾淨,否則生冷的東西特別容易污染,導致食物衛生問題。中餐廚房因為油煙的問題,相對會差一些,但幾乎所有的食物都是加熱完成的,細菌等被高溫殺死,結果和非常講究衛生的西餐是一樣的。一個是程序控制,一個是結果控制,效果一樣。

05

因為季節不同,導致的外在能量補充不同,中國人並不是一直和熱水,外國人也不是總喝冷水。

非常明顯的一個例子:老外生病時也和熱水,補充能量的最便捷方式。中國人在天氣熱時,喝涼開水,也是為了減少體能的能量而已。

老外的健康要求是每天8杯水,那是因為肉類食物中水分很少,需要補充水來參與新陳代謝。同樣中國人的食物中的蔬菜穀物水分含量比較多,完全按照老外的8杯水,那就是瞎鬧。

穀物蔬菜中能量少,必須大量的食用才能保證人體所需,所以中國人吃飯要好幾個菜,一桌子。

老外的肉類能量高,日常吃飯就很簡單,一個大漢堡就可以了,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了!

中國人吃的種類多,數量多,消化需要更多的能量,所以熱水是一種迅速提供高效能量的方式,我們吃飯喝茶!

反之亦然,老外喝冷水。

06

能量的供應均衡化,中國人喝涼水和老外喝熱水,成為一種常態。

世界迅速全球化,供應也便利化,食物的同質化,導致熱水冷水不再是衡量的標準。

我們的下一代已經在喝涼的牛奶和冰水了,因為他們的食譜日益西方化,肉和蛋奶占很大比列,所以改變了習慣。

這是能量的重新分佈趨勢,也是經濟發展的一個結果,更是能量流動的必然。

世界開始不再按中國人和西方人來區分,而是按照有錢人和窮人來區分了!

以後可能就是,窮人喝熱水,富人喝涼水了!因為人均的能源占比不同。

07

同樣的問題還有發燒感冒用熱毛巾還是用冰毛巾

感冒了我們喜歡用熱毛巾蓋頭,西方用冰毛巾降溫,其實都只過是一個物理問題,只是解決的方式不同。

我們由於飲食的結果原因,希望迅速補充能量,然後利用能量帶走水分降溫,西方則是利用身體的高溫傳遞給冰塊毛巾能量,達到降溫的目的.

我們喝熱水姜湯利用外在能量補充,然後蒙被子發汗退燒,西方則是直接用降低體表的溫度來退燒。這就是體內能量的不同導致採用不同的方式。

一個是用身體的所有機能參與,一個是局部的直接作用,沒有對錯,但哪一種消耗自身能量少,很顯然是前者。

喝熱水就是這個道理!

能量守恆是少數幾個被公認的定理,他幾乎涵蓋了方方面面,解釋很多問題,但初中我們就學習了,還是不能活學活用,這不能不說,我們的退步。

西醫的碎片化理論和注重試驗的驗證方式,使得不能全面的看問題。中醫的通盤考慮本來是很好,但凡夫俗子不能體會它的博大精深,用玄乎的理論,而不是可以驗證的事例反駁,蒼白無力。

只有跳出現有的思維格局,看問題,熟路同歸,一個硬幣的兩個面而已。

一個初中生都能解釋的道理,兩個高級知識份子搞不清楚,不知道是不是現代教育的悲哀?

喝不喝熱水,看你缺不缺要不要及時補充能量,隨意而已!

外國人也不是總喝冷水。

非常明顯的一個例子:老外生病時也和熱水,補充能量的最便捷方式。中國人在天氣熱時,喝涼開水,也是為了減少體能的能量而已。

老外的健康要求是每天8杯水,那是因為肉類食物中水分很少,需要補充水來參與新陳代謝。同樣中國人的食物中的蔬菜穀物水分含量比較多,完全按照老外的8杯水,那就是瞎鬧。

穀物蔬菜中能量少,必須大量的食用才能保證人體所需,所以中國人吃飯要好幾個菜,一桌子。

老外的肉類能量高,日常吃飯就很簡單,一個大漢堡就可以了,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了!

中國人吃的種類多,數量多,消化需要更多的能量,所以熱水是一種迅速提供高效能量的方式,我們吃飯喝茶!

反之亦然,老外喝冷水。

06

能量的供應均衡化,中國人喝涼水和老外喝熱水,成為一種常態。

世界迅速全球化,供應也便利化,食物的同質化,導致熱水冷水不再是衡量的標準。

我們的下一代已經在喝涼的牛奶和冰水了,因為他們的食譜日益西方化,肉和蛋奶占很大比列,所以改變了習慣。

這是能量的重新分佈趨勢,也是經濟發展的一個結果,更是能量流動的必然。

世界開始不再按中國人和西方人來區分,而是按照有錢人和窮人來區分了!

以後可能就是,窮人喝熱水,富人喝涼水了!因為人均的能源占比不同。

07

同樣的問題還有發燒感冒用熱毛巾還是用冰毛巾

感冒了我們喜歡用熱毛巾蓋頭,西方用冰毛巾降溫,其實都只過是一個物理問題,只是解決的方式不同。

我們由於飲食的結果原因,希望迅速補充能量,然後利用能量帶走水分降溫,西方則是利用身體的高溫傳遞給冰塊毛巾能量,達到降溫的目的.

我們喝熱水姜湯利用外在能量補充,然後蒙被子發汗退燒,西方則是直接用降低體表的溫度來退燒。這就是體內能量的不同導致採用不同的方式。

一個是用身體的所有機能參與,一個是局部的直接作用,沒有對錯,但哪一種消耗自身能量少,很顯然是前者。

喝熱水就是這個道理!

能量守恆是少數幾個被公認的定理,他幾乎涵蓋了方方面面,解釋很多問題,但初中我們就學習了,還是不能活學活用,這不能不說,我們的退步。

西醫的碎片化理論和注重試驗的驗證方式,使得不能全面的看問題。中醫的通盤考慮本來是很好,但凡夫俗子不能體會它的博大精深,用玄乎的理論,而不是可以驗證的事例反駁,蒼白無力。

只有跳出現有的思維格局,看問題,熟路同歸,一個硬幣的兩個面而已。

一個初中生都能解釋的道理,兩個高級知識份子搞不清楚,不知道是不是現代教育的悲哀?

喝不喝熱水,看你缺不缺要不要及時補充能量,隨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