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漫談三國:張飛的功與過都在酒裡

上篇說到了許攸向曹操獻計火燒烏巢,當時烏巢的守將淳於瓊因醉酒不能抵敵,軍糧盡被曹軍燒毀,致使袁紹官渡之戰兵敗。在因酒誤事這點上,張飛相比淳於瓊可以說不分伯仲,

最後都因酒丟了性命,這也是小編看三國倍感惋惜之處。

張飛在桃園結義之前,就是以屠豬賣酒為業,這個職業有個好處,就是能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張飛又是豪爽任性之人,這一點從他變賣家產資助劉備起兵就能看出來,通常性情豪爽的人喝起酒來更加豪爽,

張飛是每飲必醉,愛喝酒不能說是缺點,但不加控制就成了致命缺點。

劉備佔領徐州之時,曹操矯詔讓劉備去攻打袁術,劉備在張飛保證不飲酒的情況下,才留張飛駐守徐州,哪知劉備剛走,張飛就把承諾忘於腦後了。沒了約束的張飛,聚眾狂飲,還逼迫曹豹陪飲,曹豹不願飲酒,結果被張飛痛打五十鞭。呂布正好是曹豹的女婿,聞知岳父被打,怒而發兵攻下徐州,

張飛被趕了出來。

劉關張漂泊數年好不容易得了一城,因為張飛的一頓酒又得而復失,這下可坑苦了劉備,劉備家眷陷入呂布之手,兄弟三人也無家可歸了。張飛雖為不世猛將,但缺乏自控能力使其難當大任,治人先治己,不能有效管理自己的人,

也管理不好其他人,即使再有能力領導也不敢用。

三國中很多英雄人物都栽倒在酒、金錢、女色這三樣上面。呂布因錢財殺丁原陷己於不義,董卓因貂蟬遭呂布弑殺,結局都不太好。關羽面對貂蟬也曾動心,但最後卻來了個月下斬貂蟬,說明關羽的自控能力非常人可比,能夠主動防禦對己不利的誘惑因素。這也是劉備更加信任和重用關羽的原因。

後來張飛在宕渠山攻打張郃,張郃自知不敵張飛,故閉寨不出戰。張飛叫陣無效,於是便在山前飲酒大罵。張飛飲酒誤事的名聲早已聲名遠播,連張郃都知道了,見張飛天天喝酒,心中暗喜,於是帶兵偷襲張飛,哪知卻中了張飛的伏兵之計,張飛大敗張郃,攻下對方營寨,

立下大功。

張飛這回故意暴露自己的弱點,成功的利用自身弱點麻痹對方。說明張飛對自己的缺點心知肚明,好與壞的轉換,全在於人對自身的控制與運用,只有戰勝自己,才能戰勝別人。而張郃認為張飛飲酒會誤事,這種思維定式也是人常犯的錯誤,張飛的計謀正是利用了人的這種思維習慣,誘使張郃進入埋伏圈。

關羽失荊州敗走麥城,被東吳所殺,劉備興舉國之兵伐吳,張飛也是憤怒的要為關羽報仇,然而張飛因心中怒火終日飲酒,隨意鞭打士卒,夜裡醉臥床上時被士卒所殺。在行軍打仗之時,應該時刻保持清醒才對,張飛再次表現出了自製力差的弱點,不過這次的代價太過沉重,導致張飛直接丟了性命,復仇未成,一代猛將因酒隕落,實在是不值。可見良好的自控能力是多麼重要。

關羽失荊州敗走麥城,被東吳所殺,劉備興舉國之兵伐吳,張飛也是憤怒的要為關羽報仇,然而張飛因心中怒火終日飲酒,隨意鞭打士卒,夜裡醉臥床上時被士卒所殺。在行軍打仗之時,應該時刻保持清醒才對,張飛再次表現出了自製力差的弱點,不過這次的代價太過沉重,導致張飛直接丟了性命,復仇未成,一代猛將因酒隕落,實在是不值。可見良好的自控能力是多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