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鄭志剛用“野心”打造K11,用“初心”推廣中國藝術原創力

鄭志剛——K11連接中國藝術與世界的平臺

K11締造者鄭志剛——野心與初心

文/徐甯

作為香港新世界集團第三代代表人物,人稱跨界文化企業家的鄭志剛與其創辦的K11,引領了過去五年中國商業地產的趨勢與方向,

而我關心的是,未來五年以及更遠的將來,鄭志剛要把 K11帶到何方,為年輕一代創造一個什麼樣的王國?2017年11月上海藝術季期間,鄭志剛在K11上海辦公室接受了我的獨家專訪。

樓下的K11藝術購物中心,K11藝術基金會(K11 Art Foundation(KAF)),正在舉辦一個非常先鋒的展覽“.com/.cn”,十幾個年輕藝術家以互聯網媒體為視角,展現科技、資訊對人類生活的改變。

上海K11正在舉辦展覽“.com/.cn”期間。圖片版權及攝影:YT。

2013年,就是在這裡,鄭志剛將新世界大廈改造成為中國內地第一家K11藝術購物中心。開啟了藝術與商業融合的全新業態,創造了一種博物館零售的商業模式,一舉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商業人物,也是新零售、新文化推手。而他的信心,一方面來自新世界集團的龐大資產與土地儲備,

另一方面則源自他2008年在香港九龍啟動的項目:將一個過氣的商業項目,改造為“世界上第一個藝術購物中心”——香港尖沙咀K11,並取得不俗表現。

我在2014年採訪過鄭志剛,那時K11上海一炮而紅,K11正計畫全國性擴張,鄭志剛向我描繪了他心目中的藍圖:一個融合商業、藝術、生態、科技的生態系統。

四年前以“生態系統”來構建自己的商業邏輯與發展路線,是一件超前但極具體戰的事。鄭志剛認為,K11是一個極具前瞻性的品牌,是關注更年輕的人,更具創造力的時代的平臺。藝術、人文、自然,是K11最重要的三個元素,而其真正“共融”,才是這個生態最有價值的地方。

香港K11 Natural入口。圖片提供:K11。

在創造K11之前,鄭志剛對人文與歷史充滿熱情。他在哈佛大學時主修文學,畢業後隻身去了日本,在斯坦福大學下屬的研究中心認真地做一位文藝青年,研究日本文化、哲學和藝術。之後,他開始對數字與投資興味盎然,曾就職瑞銀、高盛,活躍於金融界。直到受家族之命,

以全新理念參與新世界商業帝國的運營,並創造出K11,成為集團最耀眼的新業務版塊。

香港K11內部,藝術、休閒、商業於一體的空間。圖片提供:K11。

K11在過去幾年創造了耀眼的成績:面積僅3.8萬平方米的K11上海,創造了單月100萬人流的紀錄,成為上海潮人的聚集地;K11舉辦的“莫内特展”,購票觀眾超過40萬人次,成為中國最成功的藝術展覽之一;而隨著2017年11月2日武漢K11的開幕,一連串的K11開幕計畫將在廣州、瀋陽、北京落地。

即將開幕的瀋陽K11與已經開幕的武漢K11,圖片提供:K11。

K11以全新模式獨樹一幟,也因此培養了很多新的競爭對手。在中國2017年新開業的購物中心中,展覽、博物館、冰雪體驗中心、健康中心甚至動物園等都紛紛進入商場。逛商場,看展覽已經成為新商業地產的標配,但同時也產生了新的審美疲勞。K11下一步將如何突圍呢?

鄭志剛說,回顧過去五年,他描繪的K11藍圖都實現了,但他並不會因此變得保守或穩健。他 正在打通實體零售與互聯網的界限,打造一個線上線下融合的創意生態系統。這是未來的K11,也是他個人價值觀的體現,“我希望能為年輕一代創造一個夢想國度,人們可以在這裡探索未來的生活方式與精神信仰。這是我建立K11的初心,也是一直支撐我探索未來,對世界保持好奇心的原因。”

以下是徐甯於上海K11採訪鄭志剛實錄

YT創始人徐甯(左)與K11 Art Foundation創辦人及榮譽主席鄭志剛(右),圖片版權及攝影:YT。

徐寧:2013年的時候,我們在K11香港見面,你和我講在接下來的幾年,你會做一個規劃,打造一個K11藝術和商業結合的平臺。現在回過頭看,你當時有畫一個藍圖麼,你會告訴你的團隊怎麼去做?

鄭志剛:其實我要做的是一個生態,這個生態是一個K11的生態,這個生態裡面有藝術基金會和商業體。

基金會是孵化中國當代藝術與文化的軟實力,而商業的部分是讓文化普及化,讓群眾可以接觸到什麼是藝術、什麼是設計,認識到我們的原創力。

武漢K11內的“藝術宣言”。圖片提供:K11

無論是基金會還是商業體,都是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我們可以孵化精神上的內容,也可以以“接地氣”的方法讓大眾可以摸到什麼是藝術、什麼是文化。

將藝術、文化、藝術融合起來之後,K11就變成一種可以持續發展的模型。這個模型是全球都沒有做過的。K11這個品牌從2008年我創立後,馬上就要走入他的第10年。這些年來,非常感恩和感謝好朋友、客群的支持。希望所有人在走入這個“博物館零售”概念的空間中,隨時隨地都能感受到藝術在不同形式中的表達。

上海chi K11美術館“.com/.cn”展覽現場。圖片版權及攝影:YT。

徐寧:在5年前我聽你講的時候,作為一個媒體人,我都覺得你提出來的是一個全新的概念,無法想像。這5年中,你會不會有很多時候覺得你的目標和你的結果很難達成統一?你如何控制你的目標不偏離?

鄭志剛:其實我覺得是要找到一個平衡點。我們從精神內容的保護,我們有一個專門的團隊去負責策展;同時,我們也有一個商業的團隊,去思考商業上如何和文化的內容進行結合。兩個方面的結合其實不容易,我們這十年的挑戰其實是對人才的培育。我對整個生態的地圖其實是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寫下來,放在我的保險櫃裡,但我也用了這九年的時間,讓我的團隊去感受什麼是K11。他不只是一個商業品牌,更是一個商業創新、有社會責任的一個品牌。

鄭志剛(左4)、MoMA首席策展人Klaus Biesenbach(左3)與K11團隊。圖片版權與攝影:YT。

徐寧:K11開幕之後,有著各種各樣有趣的、轟動的事件、展覽、合作,你自己來看,你覺得最成功的一點是什麼?

鄭志剛:我覺得最滿意的一點是我可以做到擁有很多粉絲的客群,他們來消費、來看展覽、去享受文化和藝術之旅。這個客群是非常喜歡K11這個品牌和K11本身的一種靈魂。這是讓我感到非常自豪的一點。

十年前,在我的初心裡,是要打造一個多元文化區,這個多元文化區是一個創意搖籃。這個創意搖籃需要人的加入,而我們落地後,我們的粉絲慢慢形成了這個基礎。

觀眾在“.com/.cn”展覽中互動。圖片版權及攝影:YT。

徐寧:你怎麼看待所有的地產商向K11學習要把“藝術”裝進商業空間裡這個行為?

鄭志剛:首先很感謝其他的朋友看得起我們K11。很多人的確在模仿我們,把藝術、商業、文化融合的這種手段。這可能不是因為我們是最好的,但因為我們的確非常新鮮、業態比較獨特,也對新一代的客群有著吸引力。

但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和靈魂在於我們的K11藝術基金會。這也是我們的初心——讓當代中國的藝術、文化、軟實力全球化。全球化的時候,最重要的是需要和國外的一些文化機構搭建橋樑。我在7、8年前就開始做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和蓬皮杜、巴黎東京宮、MoMA、紐約新美術館、英國ICA、蛇形畫廊等等成為了很好的合作夥伴。

在上海K11中展示了K11 ART FOUNDATION的組成結構。圖片版權及攝影:YT。

除了展覽以外,我們還會做很多的學術交流,藝術駐場計畫便成為了非常重要的一環。這個計畫讓我們中國的藝術家可以去到國外的美術館去駐場3個月、4個月,去寬闊他們的視野;反之,我們也支持西方的藝術家來到中國,去瞭解中國。他們回到本國也會做一些對中國的問題、對國際的問題的回復。這是對於文化原創力非常有價值的,對於藝術家的成長也是非常大的幫助。

觀眾在上海chi K11美術館中體驗K11 Art Foundation 及紐約新美術館聯合舉辦 “我們之後”群展。圖片提供:K11。

徐寧:K11目前在全國佈局,比如剛剛開業的武漢,以及即將開業的瀋陽。這樣的城市和北京、上海還是挺不同的,那麼在這些城市中,K11會有什麼樣的不同呢?

鄭志剛:其實每個城市都有它的本地文化和藝術。城市是一種空間,空間是需要去探索、體驗的。很多時候因為我們太忙,沒有看到我們周邊的空間、周邊的人。所以K11在每個城市的落地是想表達——K11來了,K11讓大家可以慢活一點,去享受城市這個空間、城市的文化的細節。武漢我們有著一種科技的氣氛,而瀋陽又有著和老工業以及深厚的文化結合所碰撞出的火花。我們也會邀請到很多的本地藝術家去討論不同城市的面貌。

武漢K11開幕時的“流動的藝術館”。圖片提供:K11。

徐寧:你現在每天要處理很多事情,你平時是如何去做資訊的判斷和選擇呢?

鄭志剛:我是一個非常有好奇心的人,我會看很多書、收集很多資訊,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候,我也會有好奇心去問很多問題,所以很多朋友都會覺得我很煩。

對於我來說,我要去吸收、我要去學習新的東西,這是最重要的。科技、文化、藝術、設計、建築這些我都稱不上是專家,但從整體的生態上來說,我需要瞭解每一環背後的故事。當我瞭解之後,我自然就可以去解決問題。

K11及K11 Art Foundation(KAF)創辦人鄭志剛先生與策展人及參展藝術家合影。圖片提供:K11。

徐寧:在K11不斷成熟之後,別人對你的要求也會提高,你會感到壓力麼?

鄭志剛:其實我是感恩的。因為我有非常好、非常棒的團隊幫助我。所謂成功或者不成功,對我來說都是一種稱號。對我來說,不要忘記我的初心,我想堅持我的好奇心,這個才是最重要的。我最擔心有一天我不好奇了,我有一天不探索了,或者我沒有力氣去探索了、去好奇了。

我不擔心我的業務是不是有壓力,或者要和自己去競爭。因為我知道,如果我對世界的人和物以及背後的故事持續的探索,保持我的初心,我是可以有我自己的原創力和創造力,這是最重要的。

鄭志剛在上海K11入口處。圖片版權及攝影:YT。

購票觀眾超過40萬人次,成為中國最成功的藝術展覽之一;而隨著2017年11月2日武漢K11的開幕,一連串的K11開幕計畫將在廣州、瀋陽、北京落地。

即將開幕的瀋陽K11與已經開幕的武漢K11,圖片提供:K11。

K11以全新模式獨樹一幟,也因此培養了很多新的競爭對手。在中國2017年新開業的購物中心中,展覽、博物館、冰雪體驗中心、健康中心甚至動物園等都紛紛進入商場。逛商場,看展覽已經成為新商業地產的標配,但同時也產生了新的審美疲勞。K11下一步將如何突圍呢?

鄭志剛說,回顧過去五年,他描繪的K11藍圖都實現了,但他並不會因此變得保守或穩健。他 正在打通實體零售與互聯網的界限,打造一個線上線下融合的創意生態系統。這是未來的K11,也是他個人價值觀的體現,“我希望能為年輕一代創造一個夢想國度,人們可以在這裡探索未來的生活方式與精神信仰。這是我建立K11的初心,也是一直支撐我探索未來,對世界保持好奇心的原因。”

以下是徐甯於上海K11採訪鄭志剛實錄

YT創始人徐甯(左)與K11 Art Foundation創辦人及榮譽主席鄭志剛(右),圖片版權及攝影:YT。

徐寧:2013年的時候,我們在K11香港見面,你和我講在接下來的幾年,你會做一個規劃,打造一個K11藝術和商業結合的平臺。現在回過頭看,你當時有畫一個藍圖麼,你會告訴你的團隊怎麼去做?

鄭志剛:其實我要做的是一個生態,這個生態是一個K11的生態,這個生態裡面有藝術基金會和商業體。

基金會是孵化中國當代藝術與文化的軟實力,而商業的部分是讓文化普及化,讓群眾可以接觸到什麼是藝術、什麼是設計,認識到我們的原創力。

武漢K11內的“藝術宣言”。圖片提供:K11

無論是基金會還是商業體,都是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我們可以孵化精神上的內容,也可以以“接地氣”的方法讓大眾可以摸到什麼是藝術、什麼是文化。

將藝術、文化、藝術融合起來之後,K11就變成一種可以持續發展的模型。這個模型是全球都沒有做過的。K11這個品牌從2008年我創立後,馬上就要走入他的第10年。這些年來,非常感恩和感謝好朋友、客群的支持。希望所有人在走入這個“博物館零售”概念的空間中,隨時隨地都能感受到藝術在不同形式中的表達。

上海chi K11美術館“.com/.cn”展覽現場。圖片版權及攝影:YT。

徐寧:在5年前我聽你講的時候,作為一個媒體人,我都覺得你提出來的是一個全新的概念,無法想像。這5年中,你會不會有很多時候覺得你的目標和你的結果很難達成統一?你如何控制你的目標不偏離?

鄭志剛:其實我覺得是要找到一個平衡點。我們從精神內容的保護,我們有一個專門的團隊去負責策展;同時,我們也有一個商業的團隊,去思考商業上如何和文化的內容進行結合。兩個方面的結合其實不容易,我們這十年的挑戰其實是對人才的培育。我對整個生態的地圖其實是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寫下來,放在我的保險櫃裡,但我也用了這九年的時間,讓我的團隊去感受什麼是K11。他不只是一個商業品牌,更是一個商業創新、有社會責任的一個品牌。

鄭志剛(左4)、MoMA首席策展人Klaus Biesenbach(左3)與K11團隊。圖片版權與攝影:YT。

徐寧:K11開幕之後,有著各種各樣有趣的、轟動的事件、展覽、合作,你自己來看,你覺得最成功的一點是什麼?

鄭志剛:我覺得最滿意的一點是我可以做到擁有很多粉絲的客群,他們來消費、來看展覽、去享受文化和藝術之旅。這個客群是非常喜歡K11這個品牌和K11本身的一種靈魂。這是讓我感到非常自豪的一點。

十年前,在我的初心裡,是要打造一個多元文化區,這個多元文化區是一個創意搖籃。這個創意搖籃需要人的加入,而我們落地後,我們的粉絲慢慢形成了這個基礎。

觀眾在“.com/.cn”展覽中互動。圖片版權及攝影:YT。

徐寧:你怎麼看待所有的地產商向K11學習要把“藝術”裝進商業空間裡這個行為?

鄭志剛:首先很感謝其他的朋友看得起我們K11。很多人的確在模仿我們,把藝術、商業、文化融合的這種手段。這可能不是因為我們是最好的,但因為我們的確非常新鮮、業態比較獨特,也對新一代的客群有著吸引力。

但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和靈魂在於我們的K11藝術基金會。這也是我們的初心——讓當代中國的藝術、文化、軟實力全球化。全球化的時候,最重要的是需要和國外的一些文化機構搭建橋樑。我在7、8年前就開始做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和蓬皮杜、巴黎東京宮、MoMA、紐約新美術館、英國ICA、蛇形畫廊等等成為了很好的合作夥伴。

在上海K11中展示了K11 ART FOUNDATION的組成結構。圖片版權及攝影:YT。

除了展覽以外,我們還會做很多的學術交流,藝術駐場計畫便成為了非常重要的一環。這個計畫讓我們中國的藝術家可以去到國外的美術館去駐場3個月、4個月,去寬闊他們的視野;反之,我們也支持西方的藝術家來到中國,去瞭解中國。他們回到本國也會做一些對中國的問題、對國際的問題的回復。這是對於文化原創力非常有價值的,對於藝術家的成長也是非常大的幫助。

觀眾在上海chi K11美術館中體驗K11 Art Foundation 及紐約新美術館聯合舉辦 “我們之後”群展。圖片提供:K11。

徐寧:K11目前在全國佈局,比如剛剛開業的武漢,以及即將開業的瀋陽。這樣的城市和北京、上海還是挺不同的,那麼在這些城市中,K11會有什麼樣的不同呢?

鄭志剛:其實每個城市都有它的本地文化和藝術。城市是一種空間,空間是需要去探索、體驗的。很多時候因為我們太忙,沒有看到我們周邊的空間、周邊的人。所以K11在每個城市的落地是想表達——K11來了,K11讓大家可以慢活一點,去享受城市這個空間、城市的文化的細節。武漢我們有著一種科技的氣氛,而瀋陽又有著和老工業以及深厚的文化結合所碰撞出的火花。我們也會邀請到很多的本地藝術家去討論不同城市的面貌。

武漢K11開幕時的“流動的藝術館”。圖片提供:K11。

徐寧:你現在每天要處理很多事情,你平時是如何去做資訊的判斷和選擇呢?

鄭志剛:我是一個非常有好奇心的人,我會看很多書、收集很多資訊,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候,我也會有好奇心去問很多問題,所以很多朋友都會覺得我很煩。

對於我來說,我要去吸收、我要去學習新的東西,這是最重要的。科技、文化、藝術、設計、建築這些我都稱不上是專家,但從整體的生態上來說,我需要瞭解每一環背後的故事。當我瞭解之後,我自然就可以去解決問題。

K11及K11 Art Foundation(KAF)創辦人鄭志剛先生與策展人及參展藝術家合影。圖片提供:K11。

徐寧:在K11不斷成熟之後,別人對你的要求也會提高,你會感到壓力麼?

鄭志剛:其實我是感恩的。因為我有非常好、非常棒的團隊幫助我。所謂成功或者不成功,對我來說都是一種稱號。對我來說,不要忘記我的初心,我想堅持我的好奇心,這個才是最重要的。我最擔心有一天我不好奇了,我有一天不探索了,或者我沒有力氣去探索了、去好奇了。

我不擔心我的業務是不是有壓力,或者要和自己去競爭。因為我知道,如果我對世界的人和物以及背後的故事持續的探索,保持我的初心,我是可以有我自己的原創力和創造力,這是最重要的。

鄭志剛在上海K11入口處。圖片版權及攝影: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