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十萬個為什麼:互聯網到底是怎麼來的?

2014年11月19日,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由中國宣導並舉辦。那麼,互聯網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1972年的阿帕網(示意圖)

有人說互聯網是萬網之網,以說明它是由許多網路連接在一起構成的大網路。今天我們可以在互聯網上流覽網頁、收發電子郵件、和千里之外的人玩遊戲或聊天,都得益于這張大網。這張連接了約20億人的大網,最初卻是出於軍事目的而開發的。

20世紀60年代,世界上兩個超級大國蘇聯和美國在互相競爭,整個世界都籠罩在核戰爭的陰影之下。

當時,電腦已經成了重要的軍事工具,被用於軍隊的指揮系統當中。為了避免軍隊指揮系統失效,美國國防部提出了一個設想,計畫把位於不同地理位置的電腦連接起來。這樣做的初衷是考慮到就算其中某些電腦被毀掉,其他的電腦也依然能夠説明指揮官們調動軍隊。這項計畫在1967年獲得批准,由國防部的高等研究計畫署負責執行,因此被叫作“高等研究計畫署網路”,
簡稱“阿帕網”。它就是今天互聯網的前身。

當時,電腦互聯的理論基礎已經成熟了。早在1961年,麻省理工學院的倫納德·克蘭羅克就發表了一篇論文,提出了電腦資訊傳遞的包交換理論。包交換理論是今天互聯網資料交換的基礎。它的大體思路是,把要傳輸的內容分割成許多小塊,把這些小塊沿著不同的路徑發送到目的地,再重新組合起來。

有了理論基礎之後,

阿帕網的進展很順利。但是,要把電腦連接起來,還需要解決一個重要問題。當時的電腦使用的是不同的作業系統,可以理解成它們都在說著不同的語言。為了讓電腦都理解彼此所說的話,就需要一個翻譯。這種翻譯被叫作IMP--介面資訊處理機。1968年,介面資訊處理機研發成功,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該連接哪些電腦了。

首批入選的電腦都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位於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

以及門羅公園的斯坦福研究院。後來,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和猶他大學也加入進來,1969年,阿帕網的實驗宣告成功。到了1971年,已經有15台不同地區的電腦連接在阿帕網上,而且數量還在不斷增長。這個網路開始廣泛地用於科研和軍事用途,讓那些不在一起工作的人們也能頻繁地聯絡。但是,當時的阿帕網還存在一個大問題:它不能和別的網路通信。
由於每個網路都有自己的語言,因此阿帕網與它們之間還無法進行對話。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電腦科學家嘗試開發新的電腦通信協定,讓遵循這種協定的電腦都能自由溝通。1973年,傳輸控制協議(TCP)誕生,並在五年後,更名為傳輸控制協定/互聯網協定(TCP/IP)。

1975年,阿帕網的實驗結束,網路管理權移交給了美國國防部通信處。同一時期,大量的新網路紛紛湧現,對於網路之間互聯的呼聲越來越高。1982年,阿帕網正式停用。但它留下的TCP/IP作為互聯網的通用協議沿用至今。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工作人員正在操作電腦。電腦螢幕上顯示的是某地區局域網的橋接器(左)與路由(右)

對於網路之間互聯的呼聲越來越高。1982年,阿帕網正式停用。但它留下的TCP/IP作為互聯網的通用協議沿用至今。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工作人員正在操作電腦。電腦螢幕上顯示的是某地區局域網的橋接器(左)與路由(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