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西漢的故事——從漢初史實看“劣幣驅逐良幣”之虛妄

西漢的故事——從漢初史實看“劣幣驅逐良幣”之虛妄華說

閑來亂翻書,

無意中讀到西漢初年的一段往事,是關於當年貨幣流通的故事。翻閱之下,忽然想起那個被廣泛稱引的“格雷欣定律”——“劣幣驅逐良幣”,不由拍案而起,發生于西漢初年的這段往事,真是一個絕好的實證,證明著所謂的“劣幣驅逐良幣”論之虛妄和無稽。

說起來,“劣幣驅逐良幣”可算是為數不多的為大眾所熟知,並被廣泛引用的經濟學理論之一。該定律描述了一種現象:當那些低於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鑄幣——“劣幣”進入流通領域之後,

人們就傾向於將那些足值貨幣——“良幣”收藏起來。最後,良幣將被驅逐,市場上流通的就只剩下劣幣了。因為這一現象最早被英國的財政大臣格雷欣(1533-1603)所發現,故又稱之為“格雷欣定律”。

事實果真如此麼?我們先看這個西漢的故事。

秦滅漢興。在貨幣上,承襲了秦朝的制度。一開始是直接用秦錢,但不久即有變化。

《史記•平准書》上說,“於是為秦錢重難用,更令民鑄錢。”《漢書•食貨志》的記載是,“漢興,以為秦錢重,難用,更令民鑄莢錢。”但到了高後(即呂後)二年,又有變革。“高後二年,行八銖錢。”(《史記•平准書》)。整個的這一過程,東漢學者應劭有一個概括:“本秦錢。質如周錢,文曰半兩,重如其文。即八銖也。漢以其太重,更鑄莢錢。今民間名榆莢錢是也。民患其太輕。至此複行八銖錢。”

事情的經過並不複雜。西漢一開始是直接沿用了秦朝的貨幣,

“半兩”錢為八銖。但隨後認為太重了,重新鑄造了“莢”錢。順便說一句,顯然當時的統治者並不知道貨幣發行的原理,所以允許百姓私鑄。(“更令民鑄錢。”)但是,這新鑄的“莢”錢儘管輕了許多(應劭說只有四株),卻仍然號稱“半兩”。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實踐之後,終因“民患其太輕”,重新啟用了八銖錢。

不言而喻。從“劣幣”、“良幣”的角度來看,雖然都號稱“半兩”,“莢”錢是毫無疑問的“劣幣”,

而八銖錢則是毫無疑問的“良幣”。在這兩種貨幣同時流通的情況下,人們會作出的怎樣的選擇?“民必信其重者,而疑其輕者;信其鑄造精良者,而疑其鑄造粗惡者。”(呂思勉)因此,劣幣持有者很難將手中的劣幣用出去。在舉一例罷,南朝的鵝眼、綖環錢,竟然 “入水不沈,隨手破壞”。貨幣粗劣至此,也算是一大奇跡。結果呢,人們堅決將其拋棄,甚至寧願用穀帛等實物代替。
可見,與所謂的“劣幣驅逐良幣”正相反,倘若沒有外力的干預,最終的結果,必然是“良幣驅逐劣幣”。

退一步,即便由於政府等強制力量的推行,“劣幣”得以發行流通。“劣幣”在實際生活之中的運用,必然是在其面值基礎上大打折扣。易言之,“劣幣”即使能夠用出去,也只能按照劣幣的“真實”價值而非“法定”價值與對方進行交易。而“劣幣”的推行,後果大抵也很嚴重。《史記•平准書》記載說,西漢初年行莢錢之後,“物踴騰,糶米至石萬錢,馬一匹則百金。”很明白,這是典型的通貨膨脹景象。

由此可見,在交易雙方對貨幣的重量或者成色知根知底的情況下,“劣幣驅逐良幣”不可能發生的。倘若“格雷欣定律”要發揮效率,只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願意接受“劣幣”者不知就裡。用經濟學術語說,是“資訊不對稱”。但是,只要有市場,這種資訊最終總是會傳遞出來,為參與其中者所熟知,因此,即便是有所謂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出現,也只可能是短期的,或者局部的。從長期來看,“良幣驅逐劣幣”是一種常態。

“天下熙煕,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格雷欣時代的人們亦不會例外。格雷欣爵士以為“劣幣”出而“良幣”藏,未免將當時的人們看傻了。然而正如俗話所常說得的那樣:“這世界,誰比誰傻呀。”

話糙理不糙。

2009-2-10

西漢初年行莢錢之後,“物踴騰,糶米至石萬錢,馬一匹則百金。”很明白,這是典型的通貨膨脹景象。

由此可見,在交易雙方對貨幣的重量或者成色知根知底的情況下,“劣幣驅逐良幣”不可能發生的。倘若“格雷欣定律”要發揮效率,只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願意接受“劣幣”者不知就裡。用經濟學術語說,是“資訊不對稱”。但是,只要有市場,這種資訊最終總是會傳遞出來,為參與其中者所熟知,因此,即便是有所謂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出現,也只可能是短期的,或者局部的。從長期來看,“良幣驅逐劣幣”是一種常態。

“天下熙煕,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格雷欣時代的人們亦不會例外。格雷欣爵士以為“劣幣”出而“良幣”藏,未免將當時的人們看傻了。然而正如俗話所常說得的那樣:“這世界,誰比誰傻呀。”

話糙理不糙。

20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