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部“要收割幸福”的紀錄片

掃一掃看H5

張景採訪對象供圖

執筆: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 張敏

視頻編導:呂沁東

H5製作:中青融媒工作室

文稿編輯:蔣韡薇

-------------------------------------------

張景曾覺得,自己如同一隻“鬆鬆垮垮的拖鞋”,毫無意義。那是2014年,他40歲的時候。

那一年,公司收不回業務尾款面臨財務問題,張景每天奔波於討債路上,甚至與相交多年的朋友紅了臉。他突然意識到,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他決定放棄尾款,賣掉在北京燕郊的房子,去拍一部讓自己驕傲的紀錄片。

3年後,

有了紀錄片《尋找手藝》的故事——一個導演帶著兩個“門外漢”,驅車數十萬公里,走過全國23個省,用126天拍攝了199個“藏”在田間市井的傳統手藝人,拍攝了一部“不像紀錄片”的紀錄片。

片頭畫面像背景音樂一樣簡單,黑白鏡頭中,佈滿皺紋的手一下一下地敲打著地上的樹皮。進入正片,畫面依然是冷色調,很粗糙。兩個機位進行著近景和遠景的切換,畫面裡的主人公安靜地幹著手裡的活兒,

環境音很嘈雜,工作人員也走來走去。配音很業餘,有些地方還能聽到口音。張景自嘲“不管是剪輯方式還是畫面感覺,都很90年代”。

這部片子被13家電視臺拒絕,但卻在B站。從今年10月開始,點擊量每天上萬次,目前的點擊總量達到83.2萬次,居B站紀錄片點擊量排名第9位。

張景說,紀錄片裡所有看著業餘的鏡頭,都是“有意為之”。張景曾在中央電視臺工作,他拍攝的片子曾讓某個行業得到國家重視,

也有作品促進了行業立法……但這次,他拋掉已有的經驗,製作出這部“粗糙簡陋”的片子。到目前為止,張景只獲得了4萬元的播出費、4000元講座費和偶爾的網站廣告分成,但他說“值了”。

張景一直很愛折騰。

17歲那年,還是初中生的張景獨自騎行,從長沙騎到了北京;大學畢業後在央視工作了3年,他選擇離開,創辦了一家傳媒公司。直到3年前,他意識到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回顧前半生,他發現讓自己驕傲的都是為別人做了些什麼,比如在騎行穿越戈壁灘時,救起了奄奄一息的拾荒者,比如在北京後海游泳時救起了意外落水的行人。

他還想到了自己生長的農村。記憶裡,一位長他十幾歲的村民從小就會畫畫,村子裡白事用品上的花紋都是他畫的。張景從小就崇拜像他一樣的手藝人,用鏡頭記錄他們一直是張景的夢想。這次他決定把夢想實現,

拍一部讓自己驕傲的紀錄片。他也希望,這部片子能讓10歲的女兒看懂,明白爸爸一直想說的話:“人活著,除了錢,還需要些別的。”

2014年5月8日淩晨5點30分,在張景母親找人算出的良辰吉日,張景和他的團隊出發了。除了張景是專業導演,其餘3個同伴都沒幹過電視。何思庚,是張景買電腦時認識的,聽張景說要為這個社會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時,他紅了眼眶;喻攀是雲南香格里拉一家客棧的管理員,90後,聽張景說要拍攝手藝人紀錄片,二話不說買了機票來北京。

出發那一刻大家都是激動的,但在拍攝的第一站河北曲陽就出了狀況。當地的手工藝已經工業化,失去了拍攝的價值。在出發後第6天,助手因為家裡有事離開了團隊,何思庚和喻攀不得不變成攝影師和錄音師。

不夠專業的鏡頭掃過黃河邊上的蘆葦,掃過戈壁灘上的沙石,掃過高高矮矮的群山,最後對準了那些既不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也沒有得過任何獎項或榮譽的普通手工藝人。這些手藝只是他們生存的本領,他們從長輩處學得,卻沒有晚輩願意向他們學習。

為了找到會製作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樂器巴拉曼的手工藝人,張景團隊在新疆的戈壁灘裡徒步走了1個多小時,找到正在放羊的胡大拜爾地。因為幹農活兒,胡大拜爾地的雙手十分粗糙,但這雙手把細小的蘆葦磨成薄薄的簧片,又在蘆葦管上刻出7個洞,像笛子一樣,手指按住不同的洞可以吹奏出不同的音調。

製作巴拉曼比想像的簡單,但製作過程中要不停調試,所以一般都是民間藝人自用自製,要求手藝人自己也會吹奏。如今,會吹奏這個傳統樂器的人越來越少,更別說製作了,連胡大拜爾地的兒子都吹不響巴拉曼。

出發之前,張景就決定要扔掉所有拍攝紀錄片的經驗,不做任何前期調研,不預設拍攝場景,不列採訪提綱。他從摞起來兩米多高的《國家地理》雜誌中找出所有有關手工藝和古村落的資料,逐一進行瞭解,再篩選出感動到自己的手藝,標記好大概的位置,列到清單上。帶著這些300個目的地的清單,他們邊走邊問,語言不通就用肢體語言,走錯了就退回去再找。

在張景的鏡頭裡,手藝人露出淳樸的微笑,沒有停下手裡的活兒。這是張景要追求的效果,在螢幕上,他看過太多表情木訥、神色緊張的手藝人,他說這是演出來的手藝人,而他想記錄手藝人真正的樣子。

坎溫老人已經80多歲了,每天都坐在牆角做傘。屋外的蟲鳴伴著老人鋸木頭的聲音,在潮濕的南方,昏暗的光線讓畫面更加壓抑靜默。

這已經是坎溫老人第三次繃線失敗了,老人嘴裡發出了“咦”的聲音,他看看手裡的線,卻沒有放慢動作,繼續繃線。繃線是做油紙傘中一個重要步驟,用線將傘骨連接,傘才能形成基本的形狀。

第一次繃線失敗時,鏡頭後面的張景差點笑出聲,“竟然還能失手?”第二次失敗的時候,張景沒有笑,靜靜等待著老人的反應。第6次失敗的時候,張景的眼眶紅了,他忍著不讓眼淚掉下來。第8次的時候,老人終於把線繃好了。“坎溫老人的堅持就是一種傳統的精氣神,戳中了我心裡的某個地方”。

在拍攝中,張景一次次被震撼、被改變,感覺自己在這些手藝人面前被一次次揉碎再粘起來。

在西藏拍攝雕刻佛像的手藝人土旦時,他淡淡告訴張景,每年都會捐錢給寺廟,“有時捐金子,有時捐佛像,有的時候就免費給寺廟幹活兒。有錢的時候就這樣子,沒錢的時候也沒辦法。”那一刻,張景突然感覺無形的耳光抽打在自己臉上。在他心裡,他一直覺得自己做了件很偉大的事情,他要拯救手藝人。他始終相信,這部片子賣給電視臺不會賠錢,還有賺錢的可能性。他不得不承認,在內心深處,他仍把這次拍攝當成一次投機。那一瞬間,張景感覺自己的靈魂被看穿,做偉大紀錄片的幻覺被毫不留情地戳破,他無地自容。

從那以後,張景放棄了賺錢的想法,他告訴自己,用心記錄這些手藝人就好。在雪山腳下、尼洋河邊,他寫下這樣的詩送給女兒:

我在72道彎,種下層層麥浪/為的是給你收穫一顆豐碩的青稞種子/我踏遍尼洋河畔/為的是給你尋找一枚純真的黑色暖石/看,青稞黃了又綠/聽,祥雲一片牽著一片/親愛的姑娘,等你出嫁的時候,請讓我握過你的雙手/左手,送你那把青稞種子/右手,送你那枚黑色暖石/而我躺在地上/做你通往幸福的橋樑。

4個月後,張景帶著厚厚的素材回到北京,他用兩年時間剪了十幾個版本,文稿來來回回改了30多遍,配音也是他自己,一共錄了10多遍。

張景沒有想到,這部用心拍攝、充滿樸實和感動的片子遭到十幾家電視臺拒絕。張景的一位師兄看完片子後說,隨便找個行業裡的新人都能秒殺你的攝影技術、配音技術。

那些被拒絕的日子裡,張景在自家閣樓上的工作間度過很多難眠的夜晚。樓下是熟睡的女兒和妻子,眼前是剪輯時給他靈感的文學小說、在他困惑時給他力量的《道德經》,面對螢幕上一幀一幀跳過的畫面,看著手邊越來越多的帳單,他沮喪而且委屈。“這些手藝人能感動我,為什麼不能感動他們?”張景開始懷疑,做這件事到底有沒有價值,自己拋棄專業拍攝手法是不是正確的方式?

而命運,在這時給了他一個驚喜。

張景一位正面臨著財務危機、萌生自殺念頭的同學看了《尋找手藝》後點燃了對生活的希望,發動當地4所學校的2000多名孩子觀看這部紀錄片,還做了份有關片子的調查問卷。在收上來的914份問卷中,《尋找手藝》的綜合得分竟然達到8.33分,看過的同學大多數都覺得很好看、很溫暖。

問卷中稚嫩的字跡讓張景跌落到谷底的信心重新燃起。他決定回到拍攝的初心,即使市場不接受這部片子也無所謂,他計畫把自己的導演手記整理出書,等到拍攝第二部片子的時候親手送給所有被他採訪的手藝人,也算給這件事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真和養號是兩位造紙的老人,她們從小就生活在貴州大山裡,對著鏡頭,她們羞澀靦腆地說“這下我的名字能到北京了”,播放到這裡時,螢幕被滿滿的彈幕遮蓋,“已經到達北京”“已經到達上海”“已經到達內蒙古”……

幾位網友輾轉聯繫到張景,希望能買幾把油紙傘。而再次聯繫到坎溫老人的家人,卻聽到老人已經去世的消息,這段畫面成為老人以及他的手藝留在世界上的最後一段影像資料。

張景說,他從來沒有想去搶救這些手藝,也沒有想過要成為這些手藝最後的記錄者,但坎溫老人的事讓他突然覺得自己似乎為老人、為傳統手工藝做了一點有意義的事。

張景一直期待著這樣的畫面,當真和養號兩位老人看到她們的照片和名字被帶到北京甚至全國,而且還收到了和自己有關的書,臉上一定是幸福溫暖的笑容。手藝人幸福了,張景就會覺得自豪,“與其說去給他們送大家對手藝的肯定,不如說是我要去收割幸福”。

責編:黃易清

90後,聽張景說要拍攝手藝人紀錄片,二話不說買了機票來北京。

出發那一刻大家都是激動的,但在拍攝的第一站河北曲陽就出了狀況。當地的手工藝已經工業化,失去了拍攝的價值。在出發後第6天,助手因為家裡有事離開了團隊,何思庚和喻攀不得不變成攝影師和錄音師。

不夠專業的鏡頭掃過黃河邊上的蘆葦,掃過戈壁灘上的沙石,掃過高高矮矮的群山,最後對準了那些既不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也沒有得過任何獎項或榮譽的普通手工藝人。這些手藝只是他們生存的本領,他們從長輩處學得,卻沒有晚輩願意向他們學習。

為了找到會製作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樂器巴拉曼的手工藝人,張景團隊在新疆的戈壁灘裡徒步走了1個多小時,找到正在放羊的胡大拜爾地。因為幹農活兒,胡大拜爾地的雙手十分粗糙,但這雙手把細小的蘆葦磨成薄薄的簧片,又在蘆葦管上刻出7個洞,像笛子一樣,手指按住不同的洞可以吹奏出不同的音調。

製作巴拉曼比想像的簡單,但製作過程中要不停調試,所以一般都是民間藝人自用自製,要求手藝人自己也會吹奏。如今,會吹奏這個傳統樂器的人越來越少,更別說製作了,連胡大拜爾地的兒子都吹不響巴拉曼。

出發之前,張景就決定要扔掉所有拍攝紀錄片的經驗,不做任何前期調研,不預設拍攝場景,不列採訪提綱。他從摞起來兩米多高的《國家地理》雜誌中找出所有有關手工藝和古村落的資料,逐一進行瞭解,再篩選出感動到自己的手藝,標記好大概的位置,列到清單上。帶著這些300個目的地的清單,他們邊走邊問,語言不通就用肢體語言,走錯了就退回去再找。

在張景的鏡頭裡,手藝人露出淳樸的微笑,沒有停下手裡的活兒。這是張景要追求的效果,在螢幕上,他看過太多表情木訥、神色緊張的手藝人,他說這是演出來的手藝人,而他想記錄手藝人真正的樣子。

坎溫老人已經80多歲了,每天都坐在牆角做傘。屋外的蟲鳴伴著老人鋸木頭的聲音,在潮濕的南方,昏暗的光線讓畫面更加壓抑靜默。

這已經是坎溫老人第三次繃線失敗了,老人嘴裡發出了“咦”的聲音,他看看手裡的線,卻沒有放慢動作,繼續繃線。繃線是做油紙傘中一個重要步驟,用線將傘骨連接,傘才能形成基本的形狀。

第一次繃線失敗時,鏡頭後面的張景差點笑出聲,“竟然還能失手?”第二次失敗的時候,張景沒有笑,靜靜等待著老人的反應。第6次失敗的時候,張景的眼眶紅了,他忍著不讓眼淚掉下來。第8次的時候,老人終於把線繃好了。“坎溫老人的堅持就是一種傳統的精氣神,戳中了我心裡的某個地方”。

在拍攝中,張景一次次被震撼、被改變,感覺自己在這些手藝人面前被一次次揉碎再粘起來。

在西藏拍攝雕刻佛像的手藝人土旦時,他淡淡告訴張景,每年都會捐錢給寺廟,“有時捐金子,有時捐佛像,有的時候就免費給寺廟幹活兒。有錢的時候就這樣子,沒錢的時候也沒辦法。”那一刻,張景突然感覺無形的耳光抽打在自己臉上。在他心裡,他一直覺得自己做了件很偉大的事情,他要拯救手藝人。他始終相信,這部片子賣給電視臺不會賠錢,還有賺錢的可能性。他不得不承認,在內心深處,他仍把這次拍攝當成一次投機。那一瞬間,張景感覺自己的靈魂被看穿,做偉大紀錄片的幻覺被毫不留情地戳破,他無地自容。

從那以後,張景放棄了賺錢的想法,他告訴自己,用心記錄這些手藝人就好。在雪山腳下、尼洋河邊,他寫下這樣的詩送給女兒:

我在72道彎,種下層層麥浪/為的是給你收穫一顆豐碩的青稞種子/我踏遍尼洋河畔/為的是給你尋找一枚純真的黑色暖石/看,青稞黃了又綠/聽,祥雲一片牽著一片/親愛的姑娘,等你出嫁的時候,請讓我握過你的雙手/左手,送你那把青稞種子/右手,送你那枚黑色暖石/而我躺在地上/做你通往幸福的橋樑。

4個月後,張景帶著厚厚的素材回到北京,他用兩年時間剪了十幾個版本,文稿來來回回改了30多遍,配音也是他自己,一共錄了10多遍。

張景沒有想到,這部用心拍攝、充滿樸實和感動的片子遭到十幾家電視臺拒絕。張景的一位師兄看完片子後說,隨便找個行業裡的新人都能秒殺你的攝影技術、配音技術。

那些被拒絕的日子裡,張景在自家閣樓上的工作間度過很多難眠的夜晚。樓下是熟睡的女兒和妻子,眼前是剪輯時給他靈感的文學小說、在他困惑時給他力量的《道德經》,面對螢幕上一幀一幀跳過的畫面,看著手邊越來越多的帳單,他沮喪而且委屈。“這些手藝人能感動我,為什麼不能感動他們?”張景開始懷疑,做這件事到底有沒有價值,自己拋棄專業拍攝手法是不是正確的方式?

而命運,在這時給了他一個驚喜。

張景一位正面臨著財務危機、萌生自殺念頭的同學看了《尋找手藝》後點燃了對生活的希望,發動當地4所學校的2000多名孩子觀看這部紀錄片,還做了份有關片子的調查問卷。在收上來的914份問卷中,《尋找手藝》的綜合得分竟然達到8.33分,看過的同學大多數都覺得很好看、很溫暖。

問卷中稚嫩的字跡讓張景跌落到谷底的信心重新燃起。他決定回到拍攝的初心,即使市場不接受這部片子也無所謂,他計畫把自己的導演手記整理出書,等到拍攝第二部片子的時候親手送給所有被他採訪的手藝人,也算給這件事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真和養號是兩位造紙的老人,她們從小就生活在貴州大山裡,對著鏡頭,她們羞澀靦腆地說“這下我的名字能到北京了”,播放到這裡時,螢幕被滿滿的彈幕遮蓋,“已經到達北京”“已經到達上海”“已經到達內蒙古”……

幾位網友輾轉聯繫到張景,希望能買幾把油紙傘。而再次聯繫到坎溫老人的家人,卻聽到老人已經去世的消息,這段畫面成為老人以及他的手藝留在世界上的最後一段影像資料。

張景說,他從來沒有想去搶救這些手藝,也沒有想過要成為這些手藝最後的記錄者,但坎溫老人的事讓他突然覺得自己似乎為老人、為傳統手工藝做了一點有意義的事。

張景一直期待著這樣的畫面,當真和養號兩位老人看到她們的照片和名字被帶到北京甚至全國,而且還收到了和自己有關的書,臉上一定是幸福溫暖的笑容。手藝人幸福了,張景就會覺得自豪,“與其說去給他們送大家對手藝的肯定,不如說是我要去收割幸福”。

責編:黃易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