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微健康」脂肪長在哪最可怕呢

脂肪一定要有,因為它能為我們提供能量、保護器官、參與代謝。

但,如果脂肪太多,那可就是“油膩膩”的負擔了!

“油膩”的人生註定坎坷多啊!那麼脂肪長在哪最可怕呢?

長在肚子上!!!

因為腹部是我們很多器官的重要集中地,長在肚子上,意味著可能內臟脂肪超標!

人體通過飲食等方式獲得的脂肪,按照在身體分佈的位置,可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皮下脂肪。它們接近皮膚,可以用手指捏起來,能幫人體保溫,但若積累過多,會成為讓我們看起來“月半”的元兇。

另一類是內臟脂肪。它們藏得很深,將腹腔內的臟器,如肝、胰、胃、腸道等包裹起來或填塞于周圍。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內臟脂肪。

一定量的內臟脂肪其實是人體必需的,它們對內臟起著支撐、穩定和保護的作用。但如果脂肪長在肚子上,導致內臟脂肪儲蓄過多時,就可能引起各種健康危機。

1. 長在肝臟上:脂肪肝

脂肪肝可不是脂肪包裹在肝臟的表面,而是充斥在肝細胞裡面。這些脂肪會損害肝臟細胞,造成脂肪性肝炎,而且這類肝細胞還會招來免疫系統的攻擊,引發炎症,造成肝臟纖維化,並逐漸形成肝硬化甚至肝癌。

脂肪肝可不是胖人的專利,瘦人也會得脂肪肝。不合理的減肥,會讓身體其它部位儲存的脂肪、蛋白變成脂肪轉入肝臟內,

如果此時又缺少脂代謝時必要的酶類,脂肪就會在肝臟滯留,這就是瘦人也得脂肪肝的主要原因。

2. 堆在血管上:動脈硬化

血液中的脂肪類物質,統稱為血脂。如果血脂過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積,逐漸形成小“斑塊”增多增大,堵塞血管,就出現了我們熟悉的腦梗、心梗,甚至會危及生命!

3. 堆在心臟上:脂肪心

心臟太“油膩”,可能會要命!脂肪心在醫學上稱為心肌脂肪浸潤,

大量的脂肪組織沉積在心外膜下,並廣泛浸潤到心肌纖維之間,導致心肌纖維萎縮,甚至部分消失,嚴重可讓人猝死。脂肪心與肥胖、飲酒過度和慢性酒精中毒等脫不開關係。

4. 堆在腎臟上:腎病

有國外有研究顯示,肥胖患者中約33.7%伴有慢性腎臟疾病。腎臟就像一個“篩子”,通過尿液將人體每日產生的廢物、毒素排出體外。脂肪大量包裹腎臟,

會導致腎臟迴圈不暢。而且脂肪細胞可以分泌特殊的細胞因數,影響腎小球內血管的舒縮,增加腎小球內壓力,促使腎小球肥大,腎組織纖維化。

內臟肥胖有4個表現

內臟肥胖在身體內部,即使看起來並不算胖,它們也可能 “超重”了。這類人在醫學上被稱為腹型肥胖、中心性肥胖或蘋果型肥胖。

如果有下面這4個表現,你很可能已經出現了內臟肥胖。

1.肚子凸起,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男人有“將軍肚”或女人有“游泳圈”。

2.嘗試了各種瘦腰方法,腰圍還是無法減下去,而且減肥總反彈。

3.內臟脂肪不斷擠壓腸胃,會影響消化功能,導致常年便秘。如果按科學方法測量,男性腰圍>90釐米,女性腰圍>85釐米的,都應懷疑患上了典型的“內臟脂肪型”肥胖。

4.腰臀比超標。腰臀比就是腰圍和臀圍(臀部最隆起的部位測得的身體周徑)的比值,男性>0.9、女性>0.8時,內臟脂肪超標的可能性比較大。

當然,判斷內臟脂肪是否超標,最精確的方法是在醫院裡做電腦斷層掃描、磁場共振影像儀或者超聲波測試。

教你幫內臟“瘦身”

如果體檢發現“內臟脂肪超標”,或者通過以上方法初步判斷自己內臟“肥胖”了,建議馬上用下面的方法給它們“瘦身”。

1、練習腹式呼吸

可採取仰臥位,吸氣時,最大限度地向外擴張腹部,胸部保持不動。呼氣時,最大限度地向內收縮腹部,胸部保持不動。

2、控制主食攝入量

飲食上,要控制食物總攝取量。可用豆製品代替部分肉類,用適量紅薯代替一部分米飯等主食。例如吃了紅薯,就相應少吃點米飯,不是吃了米飯的基礎上再多吃幾個紅薯。

如果消化不良,建議諮詢醫生或營養師後調整飲食方案。這樣既不至於讓你們餓肚子,也能控制飲食。

3、吃清淡

飲食清淡一些,少油、少鹽、少糖,告別大油大肉的模式,每天保證一斤蔬菜。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正常人每人、每日的鹽攝入量不要超過5克,中國營養學家建議不超過6克。對於腎臟、肝硬化腹水、心力衰竭、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人群應該攝入鹽更少,每天應控制在3克以內。光是控制調味中鹽的用量是不夠的,不可忽視的是很多食物內,包括零食、飲料、調味品(如醬油,鹹菜)中也含有不少鹽。

4、每天運動至少半小時

平時建議適當多做有氧運動,例如慢跑、散步等。內臟脂肪超標者每天應進行半小時至一小時的運動,如跑步、游泳、騎車等。球類運動在消耗能量的同時還能促使腎上腺素分泌,有助脂肪分解。

即便是沒有腹型肥胖的人群,若工作忙、常久坐、應酬多、心情差,也應按照上述方法調整自己的生活,防患於未然。生活方式調整一段時間後無效者,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進一步的治療。

1.肚子凸起,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男人有“將軍肚”或女人有“游泳圈”。

2.嘗試了各種瘦腰方法,腰圍還是無法減下去,而且減肥總反彈。

3.內臟脂肪不斷擠壓腸胃,會影響消化功能,導致常年便秘。如果按科學方法測量,男性腰圍>90釐米,女性腰圍>85釐米的,都應懷疑患上了典型的“內臟脂肪型”肥胖。

4.腰臀比超標。腰臀比就是腰圍和臀圍(臀部最隆起的部位測得的身體周徑)的比值,男性>0.9、女性>0.8時,內臟脂肪超標的可能性比較大。

當然,判斷內臟脂肪是否超標,最精確的方法是在醫院裡做電腦斷層掃描、磁場共振影像儀或者超聲波測試。

教你幫內臟“瘦身”

如果體檢發現“內臟脂肪超標”,或者通過以上方法初步判斷自己內臟“肥胖”了,建議馬上用下面的方法給它們“瘦身”。

1、練習腹式呼吸

可採取仰臥位,吸氣時,最大限度地向外擴張腹部,胸部保持不動。呼氣時,最大限度地向內收縮腹部,胸部保持不動。

2、控制主食攝入量

飲食上,要控制食物總攝取量。可用豆製品代替部分肉類,用適量紅薯代替一部分米飯等主食。例如吃了紅薯,就相應少吃點米飯,不是吃了米飯的基礎上再多吃幾個紅薯。

如果消化不良,建議諮詢醫生或營養師後調整飲食方案。這樣既不至於讓你們餓肚子,也能控制飲食。

3、吃清淡

飲食清淡一些,少油、少鹽、少糖,告別大油大肉的模式,每天保證一斤蔬菜。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正常人每人、每日的鹽攝入量不要超過5克,中國營養學家建議不超過6克。對於腎臟、肝硬化腹水、心力衰竭、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人群應該攝入鹽更少,每天應控制在3克以內。光是控制調味中鹽的用量是不夠的,不可忽視的是很多食物內,包括零食、飲料、調味品(如醬油,鹹菜)中也含有不少鹽。

4、每天運動至少半小時

平時建議適當多做有氧運動,例如慢跑、散步等。內臟脂肪超標者每天應進行半小時至一小時的運動,如跑步、游泳、騎車等。球類運動在消耗能量的同時還能促使腎上腺素分泌,有助脂肪分解。

即便是沒有腹型肥胖的人群,若工作忙、常久坐、應酬多、心情差,也應按照上述方法調整自己的生活,防患於未然。生活方式調整一段時間後無效者,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進一步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