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如何區分普洱茶的“黴變”與“白霜”?

三分原料, 七分工藝

好茶葉一定源於好工藝和好生態

——非著名茶人陳曉雷

有的茶友將普洱茶買回去存放一段時間後,拆開來喝時會發現茶餅表面有一層白白的東西,一時不免大驚失色:這些東西是什麼?這茶還能喝嗎?

如果茶友遇到這樣的情況,也不必心慌,普洱茶表面出現白色的東西,一般有以下兩種情況:

一 茶葉氧化酵素出現的結晶

俗稱單寧,味苦、具有消炎作用。屬於茶葉轉化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學理上稱這種轉化為自然氧化作用。

所以白霜並非外來黴菌,是發酵過程中的正常程式。白霜產生的過程中,單寧酸也慢慢發生轉變,茶湯漸漸由青黃轉為橙黃,三到五年內再由黃轉紅。

二 茶葉黴變了

黴變的普洱茶不論是茶餅表面還是撬開裡面都會有白色且灰綠色的一團團或一片一片的帶絮團狀東西附著在茶葉上面。

如何區分“黴變”與“白霜”?

正常的白霜。普洱茶在倉儲良好的情況下,

不止茶葉表面,連帶內部都會有一層薄薄的白色物質,這種白色物質必須分佈均勻、大小均勻、不集塊、不聚巢。聞起來沒有黴味,也沒有其它刺鼻的氣味,出現這種情況的普洱茶一般都是有些年份的。

發黴的普洱茶。黴變的普洱茶,黴點分佈不均、大小不一、嗅之一股黴味,令人很不舒服。

如果茶友發現茶餅已經長出了綠色或者黑色的長毛,這就屬於嚴重變質,不建議飲用。

當然,如果茶友對於白霜的鑒定依然沒有十分把握的話,也可以請自己比較信任的懂茶的朋友幫忙鑒定。畢竟喝什麼茶的前提都是不能傷身。

更多普洱茶專業知識,請添加守興昌茶藝師董董個人號:qczm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