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個野菜營養豐富,吃法也是多種多樣,你吃過嗎?

藜蒿,學名狹葉艾,又名蘆蒿、水蒿、青艾等,屬於一種野生植物,一般野生的均長在湖泊草灘岸邊附近。江西省鄱陽湖沿岸一帶最多,湖南省西北部,安徽省西南部,湖北省東南部一些湖泊草灘上也有,

現一般是人工種植,比較著名的種植帶有,南京的江心洲藜蒿基地,滁州橋頭藜蒿基地。

本草綱目草部第十五卷記載:藜蒿氣味甘甜無毒,主治五脹邪氣,風寒濕脾,補中益氣,長毛髮,久食輕身,耳聰目明,防衰。中醫認為其除食用之外還有清熱、利濕、殺蟲之功能。

江西省盛產,湖南省西北部,安徽省西南部,湖北省東南部一些湖泊草灘上也有。

藜蒿營養豐富,每100g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質3.6g,鈣730mg,硫胺素0.0075mg、磷102mg、胡蘿蔔素1.39mg、抗環血酸49mg、鐵2.9mg。它生育期間病蟲害少,基本不施農藥;藜蒿嫩莖味道清香,肉質脆嫩,可作主食或者配料,可熟食,亦可涼拌,色味極佳;一年種植可以多年受用,特別是春秋兩季,可以批量供應。因此,隨著人們菜譜的變化,

經過人工栽培的藜蒿走近瞭解尋常百姓家,也步入了高檔次的賓館、酒店。一般藜蒿畝產鮮莖4000kg-5000kg,效益較高。

江西人做藜蒿比較擅長,江西的藜蒿炒臘肉以其“脆嫩爽口,醇香柔潤”的特點,而入選“十大贛菜”之一,是中國的名菜之一。

藜蒿,又名蔞蒿、蘆蒿、香艾蒿、艾蒿、水艾、小艾、水蒿、柳蒿芽、狹葉蒿等。

為菊科蒿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莖和嫩莖供食用,營養豐富,可涼拌或炒食。原產于亞洲,日本、朝鮮、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均有分佈,我國東北、華北和中南地區及雲南等地野生於荒灘、荒坡或岸邊、溝邊及田間。早春是藜蒿盛產的季節。藜蒿很早以前就被列為野蔬上品,我國自古即有採集食用之習慣。藜蒿除作為特色蔬菜食用外,
還具有藥用價值,肥厚的根狀莖還可供作釀酒的原料以及家畜飼料等。

藜蒿抗逆性強,很少發生病蟲害,農藥污染少,為天然綠色食品,因為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近幾年,江蘇、雲南、浙江等地人工栽培逐漸增多。被譽為“藜蒿第一村”的陽新縣興國鎮寶塔村,

2009年藜蒿種植規模為12000畝左右,總產量2500萬千克左右。採用保護地栽培,從9月下旬一直可採收至翌年4月份,畝產可達4000-5000千克,不僅產量比露地栽培提高30%,而且產值增加。許多地方形成了藜蒿產業,不僅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增加收入,還增添了蔬菜種子花色品種,豐富了居民的菜籃子,帶來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較高的經濟效益。

每年採摘季節,你如站在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的鄱陽湖邊堤壩上望去,對面的鄱陽湖灘上,稀稀疏疏的人在低頭摘著什麼,這些人就是湖口縣當地的“藜蒿客”。每年的二三月份,鄱陽湖邊碧綠的藜蒿密密地瘋長著。“藜蒿客”們就開始行動了,小小藜蒿為當地百姓帶來了較為可觀的經濟收入。

藜蒿雖好,卻要辛苦那些辛勤的“藜蒿客”摘取才能端上飯桌。雨水不多,作業比較方便。往年的春雨瀝瀝,作業就更辛苦。每天清晨,湖口縣西門老渡口的渡船裡就坐滿了來自湖口縣雙鐘鎮一帶的“藜蒿客”。100多人的隊伍去鄱陽湖對岸的湖攤上去摘藜蒿,摘藜蒿人多以中年女性為主,也有年輕人,遇上雙休日,還帶上小孩子。一般一去就是一天,帶上食物。只有少數是中午回來的。一天下來,手腳麻利的能摘上百斤。

這些藜蒿女摘藜蒿分為兩種,一種是為了生計,摘取了賣錢,賣給酒店或小販。一種是摘來自己家裡炒著吃的。這部分人以年紀稍大,家境較好的老太太為主,在家裡閑著也是閑著,就隨著大部隊來摘。一者鍛煉鍛煉身體,二者弄點原汁原味的野菜。原先是老百姓生活條件不好,就到野外弄些蒿子回來吃,現在是返璞歸真了。

天氣嚴寒,藜蒿凍死了不少,生得自然比往年晚。藜蒿稀缺時候,也就是每年的元宵前後幾天,藜蒿很嫩,屬於品質好的上品,除去葉子後可以賣到15元一斤。現在農曆3月了,價錢下來了。野生的一般在元宵前後開始上市,短短二三周就少了,因為長老了。

船到對岸的鄱陽湖梅家洲渡口後,大家就開始為採摘做準備,三四個蛇皮袋壓在腰間帶子下麵,手握一把彎彎的鐮刀。大家各自向草洲走去,個個身形矯健,動作麻利。放眼望去,二十幾號人分散開來,揮動著手中的鐮刀,刷刷刷地割。梅家洲一帶有一大片草洲上全是藜蒿,九江縣新港鎮一帶沿鄱陽湖向星子縣方向,這樣的草洲有很多。藜蒿女經驗豐富,專挑那些葉子青翠發亮的割,割取的藜蒿又粗又嫩。

每年採摘季節,你如站在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的鄱陽湖邊堤壩上望去,對面的鄱陽湖灘上,稀稀疏疏的人在低頭摘著什麼,這些人就是湖口縣當地的“藜蒿客”。每年的二三月份,鄱陽湖邊碧綠的藜蒿密密地瘋長著。“藜蒿客”們就開始行動了,小小藜蒿為當地百姓帶來了較為可觀的經濟收入。

藜蒿雖好,卻要辛苦那些辛勤的“藜蒿客”摘取才能端上飯桌。雨水不多,作業比較方便。往年的春雨瀝瀝,作業就更辛苦。每天清晨,湖口縣西門老渡口的渡船裡就坐滿了來自湖口縣雙鐘鎮一帶的“藜蒿客”。100多人的隊伍去鄱陽湖對岸的湖攤上去摘藜蒿,摘藜蒿人多以中年女性為主,也有年輕人,遇上雙休日,還帶上小孩子。一般一去就是一天,帶上食物。只有少數是中午回來的。一天下來,手腳麻利的能摘上百斤。

這些藜蒿女摘藜蒿分為兩種,一種是為了生計,摘取了賣錢,賣給酒店或小販。一種是摘來自己家裡炒著吃的。這部分人以年紀稍大,家境較好的老太太為主,在家裡閑著也是閑著,就隨著大部隊來摘。一者鍛煉鍛煉身體,二者弄點原汁原味的野菜。原先是老百姓生活條件不好,就到野外弄些蒿子回來吃,現在是返璞歸真了。

天氣嚴寒,藜蒿凍死了不少,生得自然比往年晚。藜蒿稀缺時候,也就是每年的元宵前後幾天,藜蒿很嫩,屬於品質好的上品,除去葉子後可以賣到15元一斤。現在農曆3月了,價錢下來了。野生的一般在元宵前後開始上市,短短二三周就少了,因為長老了。

船到對岸的鄱陽湖梅家洲渡口後,大家就開始為採摘做準備,三四個蛇皮袋壓在腰間帶子下麵,手握一把彎彎的鐮刀。大家各自向草洲走去,個個身形矯健,動作麻利。放眼望去,二十幾號人分散開來,揮動著手中的鐮刀,刷刷刷地割。梅家洲一帶有一大片草洲上全是藜蒿,九江縣新港鎮一帶沿鄱陽湖向星子縣方向,這樣的草洲有很多。藜蒿女經驗豐富,專挑那些葉子青翠發亮的割,割取的藜蒿又粗又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