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醫記住這幾個穴位平日保健,病發應急都管用!

中醫是中華的瑰寶,中醫中有非常多值得大家借鑒的東西,比如說一些穴位的日常保健,只要我們平時多多的按摩,就可以更好的應對身體發生的病變,在疾病發生之前,達到很好的預防效果,

甚至當疾病發生時,作為一種應急方法,也是非常管用的。

極泉穴:治療心悸

心悸可分為虛實兩大類,虛型患者常表現為氣血不足,陰陽虧損等;實型患者常伴有上火、瘀血、口渴等現象。心悸一虛實結合,所以會出現複雜的病症。

除了口服藥物,

有心悸症狀的人還可以按壓極泉穴,以緩解不適,起到心臟保健的作用。極泉穴在腋窩頂點處,也就是腋窩的最深處,這裡是腋動脈搏動處,泉有泉眼之意,也就是說這裡是心經的源頭,心經從極泉穴開始,逐漸向下貫通至各個經脈。當出現胸悶、喘氣費力、心慌等症狀的時候就可以按揉此穴位。

太淵穴:保護心臟

太淵穴屬於手太陰肺經穴,位於手腕前區,橈骨莖突和舟狀骨之間,

腕橫紋橈側凹陷的位置。太淵穴不光對肺有很強的作用,對心臟也有非常重要的保護作用,尤其對心律不齊、心悸等有明顯的治療作用。太淵穴所處的位置和把脈的位置很相近,可以通過脈搏的情況來對此穴進行按揉。

感覺脈搏跳動不穩定時,就可對太淵穴進行揉按,一般幾分鐘便可使脈搏恢復正常。心臟不好的人或者想養心的人每天均可按揉太淵穴,

每次幾分鐘就能對心臟起到保健的作用。

內關穴:緩解心律不齊

心律不齊的原因有很多,一般來說,體內新陳代謝紊亂或異常,可能會導致心臟跳動不均勻;另外,情緒出現嚴重波動時,體內的內分泌系統會受到影響,也會出現心律不齊;還有一些心臟類疾病也會導致心律不齊,例如冠狀動脈疾病、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臟病等;還有我們食用的一些食物和藥物中含有一些特殊物質,

也會導致人體出現心律不齊,如有人飲咖啡、濃茶時就會出現心慌等症狀。

上面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了幾種關於穴位的按摩,其實除了這些之外,人身體上還有非常多的穴位,對於身體健康都是有好處的,工作之餘輕輕的按摩一下,不用花費什麼時間,身體卻變得越來越健康起來。只要我們將養生深入骨髓,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健康就變得不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