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楊斌:漫談新形勢下法官如何”三省吾身”

全面依法治國,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為國家審判機關,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服務保障法治社會建設,是人民法院神聖的歷史使命。法官員額制改革已經全面落實,全國法院有12萬余名最優秀的人才被吸收到辦案一線。在新形勢下,如何指導法官“吾日三省吾身”,在找准自己的價值定位、提高自身能力、適應外部環境等三方面進行理性地思考,
對提高法官的整體素質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大有裨益。

一思:價值定位對不對

如何找准、找好自己的定位,是人生價值取向的關鍵。

樹立遠大的理想,為國家利益計,為社會利益計,實現的人生價值就大。若為個人利益計,為小團體利益計,實現的人生價值就小。法官不能像商人一樣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

法律賦予法官行使公權力,法官的價值定位已經和國家利益、社會利益、群眾利益休戚與共。每一個法官,只有以人民為中心進行價值定位,才能在司法過程中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憂,才能在“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上不斷靠近。

作為入額法官,在獲得這份職業的同時,如果沒有正確認識到自己的人生價值,

那麼他可能只會機械地辦案,能成為一名“司法民工”,卻達不到案結事了的社會效果,也不能成為像黃志麗那樣“有溫度”的法官;甚至可能偏離正確的人生軌道,踩“紅線”、越“底線”、闖“雷區”,亂用審判權,損害當事人利益,損害公平正義。

法官面對的誘惑太多、太大,有沒有全面地、持續地抵抗力,關鍵在於是否對廉政紀律心存敬畏,是否對法官這份職業心存自豪感。每一個法律工作者都夢寐以求實現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自我超越的需求。

好法官居中裁判、釋法析理,是公平正義的守護者,被社會的認同和尊重度肯定要高於其他法律工作者。

法官對自己的價值定位,決定了一生的每一個精彩瞬間,有溫度、有高度的價值定位才能閃耀出絢爛的色彩。

二思:知識儲備夠不夠

大浪淘沙,方顯英雄本色。法官員額制改革遴選出來的法官雖是本法院的佼佼者,

但建立智慧型法院、智慧型法官才是改革的真正目標,若我們的員額法官思想僵化,故步自封,不注重學習,不注重創新,不注重科技應用,很可能在下一輪的改革中被淘汰出局。

法官的專業知識就是法律,面對浩如煙海、層出不窮的法律,怎麼把枯燥無味的法律條文,變成個案法律適用中信手拈來的職業自信,需要一個不斷學習,不斷理解,不斷融會貫通的過程。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資訊、技術、網路等領域的發展,不斷增多的新型案件,考驗著法官們的智慧。人工智慧和大資料這些高端的科技已經給法院和法官帶來了更多的便捷,全國法院已經建成的全程錄音錄影的科技法庭,有的法院正在建立的辦案流程同步告知、案件資訊同步查詢、庭審聽證同步直播、司法活動同步監督等智慧系統,無疑給採取人海戰術,憑經驗辦案的法院和法官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考驗著法官的知識儲備能否適應智慧型法院需要。

入額只是起點,目標永遠在路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愛德格•富爾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那些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法官應當高瞻遠矚,加強知識儲備,提高工作技能,莫等到黔驢技窮的時候,再來被動“充電”,機會永遠是青睞有準備的人。

三思:抗壓能力強不強

法官掌握著生殺予奪的審判權力,每每都會成為電影電視劇裡令人敬仰的高大形象。但現實中,法官會為複雜案件的處理冥思苦想,會為了達到案結事了而苦口婆心地做當事人的工作,會因某些當事人的糾纏而焦慮不安等。面對各種壓力,法官表現出了鮮為人知的一面:身心疲憊、工作熱情減退、職業榮譽感缺乏等。法官員額制全面實施之後,“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的司法責任制改革也精准落地,法官的壓力不止山大,真正考驗法官抗壓能力的時候才剛剛開始。

一是面臨新的審判任務的壓力。法官員額制改革之前,案多人少的矛盾已經非常突出,改革之後因為法官助理和司法輔助人員在短時間之內還不能按要求配備到位,法官將面臨新的“一肩挑”的重任,其工作任務之重、工作量之多、工作要求之嚴、工作壓力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超負荷地工作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一線辦案法官的工作常態。有的法官因為取消了裁判文書的簽發,而畏手畏腳;有的院領導原來長期沒有辦理案件,對完成新的審判任務不太適應,精神壓力增加。

二是面臨社會公眾更大的期望值的壓力。司法改革對法官素質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社會公眾對實現公平正義的期望也越來越高。由於社會公眾和法官對法律認知的不同,以及社會公眾對法官職業的瞭解不夠,導致以當事人為主的社會公眾對某一判決結果或某些司法行為產生誤解。譬如,在刑事審判中,被告人想要的結果是罪越輕越好,其他社會公眾則要求重典治亂,法官卻要在規範化量刑的基礎上兼顧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在民事審判中,原告不止需要一個滿意的輸贏結果,還要真正實現自己的權益,不能空調白判,而法官居中裁判,更倚重的是法律關係,得出一個是非結論,沒有更多考慮以後的執行兌現問題。不可否認,少數法官的司法不公、不廉等行為影響了社會公眾的預期,但大部分沒有實現的社會預期都是欠合理的。

三是面臨優勝劣汰的績效考核的壓力。法官員額制改革的目的是通過優化人員結構、科學分類管理和精確劃分職能,推動建立分類科學、結構合理、分工明確的法院人員管理制度,為推進法院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打下堅實基礎。在這種背景下,建立“有進有出”“能上能下”的員額退出機制已是大勢所趨,對於只拿待遇不願盡責、擔當不夠不敢盡責、能力不足不能負責、違紀違法懲戒問責的法官,能不能繼續留在員額裡,還得績效考核說了算。

如今,法官不好當是不爭的事實,當好法官就得直面各種不同的壓力。要想不被壓力擊垮,首先要做好自己,建立心理優勢,抗壓能力就會越來越強;其次要找准適合自己的排解壓力的方法,譬如向親朋好友傾訴得到理解、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受到好評、適當體育鍛煉放鬆身心等,把壓力減少到可以承受的範圍。

亞里斯多德說過,人生最終的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於生存。願法官們都能通過博學、慎思、勤學、篤行,達到理想的彼岸。

(道縣人民法院院長楊斌)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資訊、技術、網路等領域的發展,不斷增多的新型案件,考驗著法官們的智慧。人工智慧和大資料這些高端的科技已經給法院和法官帶來了更多的便捷,全國法院已經建成的全程錄音錄影的科技法庭,有的法院正在建立的辦案流程同步告知、案件資訊同步查詢、庭審聽證同步直播、司法活動同步監督等智慧系統,無疑給採取人海戰術,憑經驗辦案的法院和法官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考驗著法官的知識儲備能否適應智慧型法院需要。

入額只是起點,目標永遠在路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愛德格•富爾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那些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法官應當高瞻遠矚,加強知識儲備,提高工作技能,莫等到黔驢技窮的時候,再來被動“充電”,機會永遠是青睞有準備的人。

三思:抗壓能力強不強

法官掌握著生殺予奪的審判權力,每每都會成為電影電視劇裡令人敬仰的高大形象。但現實中,法官會為複雜案件的處理冥思苦想,會為了達到案結事了而苦口婆心地做當事人的工作,會因某些當事人的糾纏而焦慮不安等。面對各種壓力,法官表現出了鮮為人知的一面:身心疲憊、工作熱情減退、職業榮譽感缺乏等。法官員額制全面實施之後,“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的司法責任制改革也精准落地,法官的壓力不止山大,真正考驗法官抗壓能力的時候才剛剛開始。

一是面臨新的審判任務的壓力。法官員額制改革之前,案多人少的矛盾已經非常突出,改革之後因為法官助理和司法輔助人員在短時間之內還不能按要求配備到位,法官將面臨新的“一肩挑”的重任,其工作任務之重、工作量之多、工作要求之嚴、工作壓力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超負荷地工作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一線辦案法官的工作常態。有的法官因為取消了裁判文書的簽發,而畏手畏腳;有的院領導原來長期沒有辦理案件,對完成新的審判任務不太適應,精神壓力增加。

二是面臨社會公眾更大的期望值的壓力。司法改革對法官素質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社會公眾對實現公平正義的期望也越來越高。由於社會公眾和法官對法律認知的不同,以及社會公眾對法官職業的瞭解不夠,導致以當事人為主的社會公眾對某一判決結果或某些司法行為產生誤解。譬如,在刑事審判中,被告人想要的結果是罪越輕越好,其他社會公眾則要求重典治亂,法官卻要在規範化量刑的基礎上兼顧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在民事審判中,原告不止需要一個滿意的輸贏結果,還要真正實現自己的權益,不能空調白判,而法官居中裁判,更倚重的是法律關係,得出一個是非結論,沒有更多考慮以後的執行兌現問題。不可否認,少數法官的司法不公、不廉等行為影響了社會公眾的預期,但大部分沒有實現的社會預期都是欠合理的。

三是面臨優勝劣汰的績效考核的壓力。法官員額制改革的目的是通過優化人員結構、科學分類管理和精確劃分職能,推動建立分類科學、結構合理、分工明確的法院人員管理制度,為推進法院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打下堅實基礎。在這種背景下,建立“有進有出”“能上能下”的員額退出機制已是大勢所趨,對於只拿待遇不願盡責、擔當不夠不敢盡責、能力不足不能負責、違紀違法懲戒問責的法官,能不能繼續留在員額裡,還得績效考核說了算。

如今,法官不好當是不爭的事實,當好法官就得直面各種不同的壓力。要想不被壓力擊垮,首先要做好自己,建立心理優勢,抗壓能力就會越來越強;其次要找准適合自己的排解壓力的方法,譬如向親朋好友傾訴得到理解、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受到好評、適當體育鍛煉放鬆身心等,把壓力減少到可以承受的範圍。

亞里斯多德說過,人生最終的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於生存。願法官們都能通過博學、慎思、勤學、篤行,達到理想的彼岸。

(道縣人民法院院長楊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