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啟真新論|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讓馬克思主義美學在開源中實現傳承與創新

編者按: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更加需要傾聽思想的聲音。浙江大學頭條號特別開闢【啟真新論】 板塊,收錄浙江大學各領域專家學者獨家觀點。本期,我們推出的是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讓馬克思主義美學在開源中實現傳承與創新》一文。

觀點的碰撞,智慧的交鋒,我們也期待聽到您的聲音!投稿郵箱:zdxmt@zju.edu.cn。

文化是國家的靈魂,承載著興國運強民族的使命。歷史表明,社會大變革、經濟大轉型的時代,一定是文明大發展、文化大繁榮的時代。

文藝復興時期如此,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如此,數次科技革命時期如此。

當前,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革命和教育革命的會聚發展,特別是大資料、互聯網與智慧型機器人融合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以及腦科學和智慧科學推動的第二次機器革命,人類文化的產生、傳播與體驗方式將發生前所未有的改變。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如何進一步傳承與創新馬克思主義美學,

是中國大學以及全球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者必須積極回應並首先解決的歷史使命。

回溯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我們可以發現,文化之所以吸引人、影響人、感染人,關鍵在於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關鍵在於開源發展、與時俱進的特質。

一是深挖馬克思主義美學的時代內涵,實現文化源頭的開源。文化的生命力在於創新。我們需要推進馬克思主義美學典籍、內涵、方法的整理和研究,深刻把握其時代特徵,充分彰顯其時代意義,全面體現其時代價值,不斷為馬克思主義美學注入時代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辦法。我們可以進一步整合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創新資源,發揮大學傳媒院系、藝術館、研究中心的功能,

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世界多樣文明的瑰寶中傳承美學遺產、萃取思想精華,形成高品位的文化源頭。

二是推進馬克思主義美學的大眾普及,實現傳播方式的開源。文化的影響力在於傳播。我們需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美學文化底蘊、哲學價值、情感體驗的傳播與推廣,

主動適應傳播技術變革的趨勢,主動適應受眾多元文化的需求,主動適應文化走向世界的使命,不斷為馬克思主義美學的普及尋求更接地氣的表達形式、更抵人心的傳播方式、更見實效的推廣模式。我們可以進一步對接海內外智庫和宣傳發聲平臺,助推馬克思主義美學向大眾普及推廣的工作,形成強輻射的傳播機制。

三是提升馬克思主義美學的育人體驗,實現傳播物件的開源。文化的感染力在於育人。我們需要發揮馬克思主義美學的道德指引優勢、行為規範優勢、精神塑造優勢,使馬克思主義美學融入大學的全人教育目標、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體驗與公民的終身學習追求。我們可以進一步開展藝術、哲學等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科研合作,聯合優勢學科、高水準人才的力量,將對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研究成果轉化為培養人才、教化社會的育人資源,形成全覆蓋的育人體系。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啟了新征程,我們正從文化大國邁向文化強國。作為社會主義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馬克思主義美學,正在關切審美現實和推動文化發展方面顯示出強大的活力。

本文作者:吳朝暉,系浙江大學校長

攝影:王磊

本文編輯:周亦穎 李靈

三是提升馬克思主義美學的育人體驗,實現傳播物件的開源。文化的感染力在於育人。我們需要發揮馬克思主義美學的道德指引優勢、行為規範優勢、精神塑造優勢,使馬克思主義美學融入大學的全人教育目標、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體驗與公民的終身學習追求。我們可以進一步開展藝術、哲學等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科研合作,聯合優勢學科、高水準人才的力量,將對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研究成果轉化為培養人才、教化社會的育人資源,形成全覆蓋的育人體系。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啟了新征程,我們正從文化大國邁向文化強國。作為社會主義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馬克思主義美學,正在關切審美現實和推動文化發展方面顯示出強大的活力。

本文作者:吳朝暉,系浙江大學校長

攝影:王磊

本文編輯:周亦穎 李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