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直擊滄州90後“捐髓”全過程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在這裡來自滄州的90後小夥劉沖將上演一場生命接力……”4月5日上午十點半,網易河北正式開啟“我是家鄉代言人·我為美麗河北點贊之捐髓是背上打孔嗎?主播帶你直擊捐髓全過程”直播,

讓廣大網友直觀感受“生命接力全過程”,消除心中疑慮,呼籲更多愛心人士成為一名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來點燃血液病患者重生的希望。

專家解密 捐髓真相消除網友心中疑慮

對於廣大網友提出的“捐髓就是在志願者背上打孔抽骨髓質疑,來自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血液科主治醫生溫樹鵬對此做出了權威解答。

溫醫生主要負責接待志願者的採集工作,具有多年臨床經驗。在直播現場溫主任向廣大網友介紹到,捐髓即捐獻造血幹細胞,在過去因為沒有先進的技術,真的可以說是捐獻骨髓,把骨髓從人體的骨頭裡面抽出來,對於捐獻者來說十分痛苦,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現在的醫院配備了單采機,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通常通過外周血採集造血幹細胞,

也就是說,採集的過程是類似于獻成分血的方式,把血液匯出體外,通過單采機分離出造血幹細胞,同時,將分離之後的血液再輸回體內,並不需要通過穿刺到骨縫中去直接獲取捐獻者的骨髓,免除了穿刺帶來的痛苦。在整個過程中,採集者躺在單采室內保持相對靜止的狀態約3-4小時即可完成整個採集過程。

此外,中華骨髓庫河北分庫主任陳日新補充到,

現在社會上對捐獻者的影響,至多是在“動員”和“採集”時腰腿有些不適。採集後這些症狀就會消失,完全恢復正常。從國際上來看,骨髓移植實施以來已順利捐獻了100多萬例,目前還沒有發現對捐獻者造成傷害的例子。

昔日捐獻者再聚首 為家鄉代言為美麗河北點贊

“我們都是曾經成功捐獻過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今天特意趕來為小英雄劉沖點贊”半月前剛剛捐獻過的河北省首例捐髓博士生呂欣說道。

今天採集室內聚集了四位昔日的“捐髓英雄”,年齡最大的已經55歲,每一位捐獻者再講起自己的捐獻事蹟時,都非常的驕傲和自豪,感到茫茫人海中能和患者配型成功,救人一命就好像中了彩票一樣開心和幸福。

“今天我們就是河北的代言人,

在此我們一起為美麗河北點贊,為英雄河北點贊,同時真誠地呼籲大家能通過此次直播對捐髓有充分的認識和瞭解,然後加入到志願者行列,來挽救更多的血液病患者,讓他們可以有重生的希望。”第227例捐獻者劉振林面對鏡頭大聲地說道。

在經過近4個小時的採集後,劉沖將一袋裝有215ml的造血幹細胞懸液交到前來取“生命種子”的北京某醫院的趙護士手上。而他也將成為河北省第324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

而他也將成為河北省第324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