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舌尖上的年味:徽州過年美食大盤點

不知不覺12月已經快走完了,馬上就要迎來新的一年,農曆新年也即將到來。說到過年首先想到的就是貼對聯,除此之外還能立馬想到過年的美食,一起看看安徽過年那些必不可少的美味佳餚吧!

頂市酥

頂市酥是用炒熟的上好芝麻研粉和糖加料製成的糕點,用紅紙包裹。有"紅包"之意。在徽州一帶,這些美食會被放在"錫格子"裡,非常有特色。頂市酥入口即化,餘味綿長,從南宋至今經久不衰。在老徽州人的記憶裡,拜年不帶上盒頂市酥,可是不受主人待見的~

寸金糖

一寸見方的金黃色小圓棍兒,酷似小金條,"寸金"之名形象貼切,又飽含"寸金難買寸光陰"的警世之意。內夾心是咸桂花拌碎桔餅的餡,中間層是糖皮兒,外裹芝麻,吃起來香甜嘣脆,既不粘牙,又帶著芝麻、桂花、桔餅的香味,物美價廉,是徽州鄉間年節裡最受歡迎的應景小吃之一。

徽墨酥

徽墨酥造型是一般徽墨墨錠的標準尺寸:長6釐米、寬4釐米、厚1釐米的長方體,酥體從外到內烏黑油亮,芳香四溢。品嘗時口感絕佳:油酥柔韌,不待咀嚼先自生津融化而滑入;唇齒留香,那香味中散發的全是大自然的清幽馨香;甜而不膩,大有"添一分就膩味減一分則乏味"之美感。或作早點佐餐,或作茶點品茗,

或作禮品贈友,或作食補健身。徽墨酥讓人常憶徽州行,讓人常聞山野香。

臘肉

在安徽,醃制的臘肉是最常見的年味代表,江淮大地均有醃制臘肉的習俗。用臘肉製作的"刀板香"是徽州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徽州人待客的一道主菜。

伏嶺玫瑰酥

伏嶺玫瑰酥是久負盛名的傳統糕點,產於績溪縣伏嶺村,因其內有玫瑰花作為輔料,具有玫瑰花香而得名。以細白糖、芝麻、麵粉、飴糖等為主料,輔以玫瑰花、青梅、桔餅、紅綠絲。芝麻手工脫殼,炒熟後碾細過篩拌上細白糖烘乾成麻屑,用小量的飴糖和拌有麻屑的上等麵粉分層卷疊起來,

按一定規格切成塊後,表面再均勻地撒上細白糖、玫瑰花、切細的青梅、桔餅、紅綠絲等。把已製成切塊的玫瑰酥,按比例切成四塊,然後包裝,每盒10小包。製成的玫瑰酥,外觀潔白如玉,絲絲點點的玫瑰花、桔餅、青梅等若隱若現,宛如翡翠瑪瑙嵌于白玉之中。該產品始產於清代,經久不衰。

徽州裹粽

提起"徽州裹粽",更多的回憶是在寒冬臘月而非端午,來歷據說與胡宗憲抗倭有關,取高山箬葉包制,用棕樹葉撕條捆紮,其形酷似枕頭。老徽州人愛在新春裡娶親搬新房,總要從房頂上撒下幾個這種四個角的粽子,意在"四方平安"、"四季如意"。最別具風味的是灰汁粽,糯米用草木灰浸泡濾水裹制而成,手藝繁複,是外婆們的拿手好戲。而暖陽底下,外婆火銃籃子上烘煨的灰汁粽散發著草木香氣,綿軟茲實,是小孫孫們最溫暖的童年。

掛麵圓子

掛麵圓子是合肥人過年常備的一道美食。

關於掛麵圓子有很多民間傳說,楚莊王時期莊墓人如何喜愛掛麵圓子,2000多年的歷史太過久遠,民間流傳最廣的是:清末李鴻章壽宴,臺灣巡撫劉銘傳曾以掛麵圓子賀壽,並賦詩一首"掛麵圓子加烘糕,臺灣治理正操勞,禮輕仁義重如山,如同千里送鵝毛。今天這道掛麵圓子晶瑩剔透,味道鮮美,綿軟又有筋道,含在口裡別無所求,吃完後回味無窮,真是無比享受。

徽州裹粽

提起"徽州裹粽",更多的回憶是在寒冬臘月而非端午,來歷據說與胡宗憲抗倭有關,取高山箬葉包制,用棕樹葉撕條捆紮,其形酷似枕頭。老徽州人愛在新春裡娶親搬新房,總要從房頂上撒下幾個這種四個角的粽子,意在"四方平安"、"四季如意"。最別具風味的是灰汁粽,糯米用草木灰浸泡濾水裹制而成,手藝繁複,是外婆們的拿手好戲。而暖陽底下,外婆火銃籃子上烘煨的灰汁粽散發著草木香氣,綿軟茲實,是小孫孫們最溫暖的童年。

掛麵圓子

掛麵圓子是合肥人過年常備的一道美食。

關於掛麵圓子有很多民間傳說,楚莊王時期莊墓人如何喜愛掛麵圓子,2000多年的歷史太過久遠,民間流傳最廣的是:清末李鴻章壽宴,臺灣巡撫劉銘傳曾以掛麵圓子賀壽,並賦詩一首"掛麵圓子加烘糕,臺灣治理正操勞,禮輕仁義重如山,如同千里送鵝毛。今天這道掛麵圓子晶瑩剔透,味道鮮美,綿軟又有筋道,含在口裡別無所求,吃完後回味無窮,真是無比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