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好犀利!肇慶在“世界工廠”舉辦了一場盛會,吸引400多名企業“大咖”前來……

相信小夥伴們都知道,

東莞作為“世界工廠”享譽全球,

為“中國創造”“中國智制”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業績。

昨天,咱肇慶就到這兒召開投資環境推介會啦!

12月20日下午,肇慶在東莞舉行肇慶(東莞)投資環境推介會,集中展示推介肇慶特色優勢、投資環境和產業平臺,進一步加強肇慶與東莞知名企業的對接合作,推動肇慶加快建設廣東面向大西南樞紐門戶城市,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本次推介會是2017年

肇慶市投資環境全國推介會系列的第七站,

吸引多位知名企業“大咖”出席了活動!

本次推介會參會總人數達450人,其中包括東莞市知名行業協會、商會和知名企業代表約350多人,來自智慧製造、金屬製品、金融投資、商貿物流、節能環保等多個行業領域。

想必大家都對這場推介會很感興趣,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現場有哪些精彩內容

客商看好肇慶“這裡是企業家成就夢想的福地。”

肇慶新一屆市委、市政府大刀闊斧、開拓創新、勤政務實,大力改善投資和營商環境,肇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將迎來騰飛的歷史機遇。

我對肇慶的發展充滿信心,勤上光電將紮根肇慶,建設先進基地,製造最好的LED產品,為肇慶經濟社會發展添磚加瓦。

在肇慶投資享受珠三角地區優化提質和粵東西北地方振興發展的“雙重政策疊加”,

各級政府部門實實在在、非常接地氣地為企業解決一系列實際問題,在肇慶發展營商成本低、發展空間大、發展品質好!

簽訂合作協定兩地合作前景光明

會上,肇慶市經濟和資訊化局與東莞市肇慶商會簽訂了產業發展合作框架協議。

未來,

兩地的合作將更緊密更廣泛,

必能取得更大更多合作成果。

肇慶有哪些魅力吸引這些商業大咖呢?

未來肇慶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哪些行業前景更好?

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的發展腹地

肇慶是粵港澳大灣區中面積最大的主體城市,國土面積占大灣區近3成,土地開發強度只有6.5%,僅為珠三角平均水準的三分之一。

➜ 目前可供開發的土地就達到20萬畝,

按目前大灣區城市開發的平均強度在18%左右,肇慶未來可供開發的空間將達到1725平方公里。

當前,肇慶正處於前所未有的

發展騰飛期、投資機遇期!

以全面融入大灣區一體化發展為目標,

肇慶將整合區位交通、土地、產業等資源,

對標國際營商環境、加快體制機制改革創新。

交通優勢突出

肇慶是國家公路交通樞紐和全國重要內河港口,目前已經形成“一條城軌、兩條高鐵、七條高速、一條黃金水道”縱橫交匯的交通網。

城際軌道直達廣州市中心,

高速到廣州白雲機場40分鐘,

高鐵到深圳只需1小時10分鐘,

4小時內通達周邊5個省會城市。

從肇慶出發,去哪都方便!

“十三五”時期,肇慶計畫投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1100多億元,構建“十橫八縱”全新格局,形成“廣佛肇半小時”“大灣區1小時”交通圈。

其中,謀劃中的肇深高鐵有望成為橫跨大灣區的“龍骨”,西江黃金水道擴能升級年內即將完工,特別是珠三角新幹線機場正在加快規劃建設,借勢借力積極打造臨空經濟示範區。

產業發展將更快

把“366”工程作為頭號工程、生命工程

肇慶著力打造新能源汽車、先進裝備製造業、節能環保3個超千億元產業集群,讓企業“抱團”發展。

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生命線

肇慶成立了以市委書記牽頭的招商委員會,組建12支招商小組開展招大引強、招才引智,取得了突破性成效,今年已先後在北京、杭州、廣州、深圳、佛山等全國經濟發達的中心城市開展一系列投環境推介會。

▲西江日報記者 劉春林 攝

把創新“1133”工程作為靈魂工程

肇慶大力發展都市型創新產業,高水準打造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力爭2020年創建成為國家創新型城市。

★ 未來5年力爭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000家,引育10家理工類為主的本科高校、30家新型研發機構、30家高水準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及眾創空間。

肇慶新區崛起

舉全市之力建設肇慶新區,

這是肇慶發展的希望工程。

目前肇慶新區正加快實施千億基礎設施項目,確保2020年實現“初見新城”,努力爭創國家級新區。

面向未來,

肇慶新區瞄準四大目標:

★ 創新高地。大力發展總部與創新經濟,構建以創新為主要引領的經濟體系和經濟支撐,打造成為大灣區重要的創新產業基地。

★ 生態家園。30平方公里原生態的河湖水系,巍巍連綿的鼎湖山脈,讓現代文明與生態自然的交互交織。

★ 產業新城。重點發展環保科技、高端電子、健康醫療、裝備製造、電商物流、商貿會展等主導產業。

★ 智慧城市。發展雲計算、大資料等核心產業,全面構建新區物流網體系,打造大灣區智慧物流基地,為未來智慧產業預留發展空間。

肇慶新區的未來

絕對讓人眼前一亮!

看完這些

是不是對肇慶未來的發展

懷著滿滿的期待呢?

交通優勢突出

肇慶是國家公路交通樞紐和全國重要內河港口,目前已經形成“一條城軌、兩條高鐵、七條高速、一條黃金水道”縱橫交匯的交通網。

城際軌道直達廣州市中心,

高速到廣州白雲機場40分鐘,

高鐵到深圳只需1小時10分鐘,

4小時內通達周邊5個省會城市。

從肇慶出發,去哪都方便!

“十三五”時期,肇慶計畫投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1100多億元,構建“十橫八縱”全新格局,形成“廣佛肇半小時”“大灣區1小時”交通圈。

其中,謀劃中的肇深高鐵有望成為橫跨大灣區的“龍骨”,西江黃金水道擴能升級年內即將完工,特別是珠三角新幹線機場正在加快規劃建設,借勢借力積極打造臨空經濟示範區。

產業發展將更快

把“366”工程作為頭號工程、生命工程

肇慶著力打造新能源汽車、先進裝備製造業、節能環保3個超千億元產業集群,讓企業“抱團”發展。

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生命線

肇慶成立了以市委書記牽頭的招商委員會,組建12支招商小組開展招大引強、招才引智,取得了突破性成效,今年已先後在北京、杭州、廣州、深圳、佛山等全國經濟發達的中心城市開展一系列投環境推介會。

▲西江日報記者 劉春林 攝

把創新“1133”工程作為靈魂工程

肇慶大力發展都市型創新產業,高水準打造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力爭2020年創建成為國家創新型城市。

★ 未來5年力爭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000家,引育10家理工類為主的本科高校、30家新型研發機構、30家高水準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及眾創空間。

肇慶新區崛起

舉全市之力建設肇慶新區,

這是肇慶發展的希望工程。

目前肇慶新區正加快實施千億基礎設施項目,確保2020年實現“初見新城”,努力爭創國家級新區。

面向未來,

肇慶新區瞄準四大目標:

★ 創新高地。大力發展總部與創新經濟,構建以創新為主要引領的經濟體系和經濟支撐,打造成為大灣區重要的創新產業基地。

★ 生態家園。30平方公里原生態的河湖水系,巍巍連綿的鼎湖山脈,讓現代文明與生態自然的交互交織。

★ 產業新城。重點發展環保科技、高端電子、健康醫療、裝備製造、電商物流、商貿會展等主導產業。

★ 智慧城市。發展雲計算、大資料等核心產業,全面構建新區物流網體系,打造大灣區智慧物流基地,為未來智慧產業預留發展空間。

肇慶新區的未來

絕對讓人眼前一亮!

看完這些

是不是對肇慶未來的發展

懷著滿滿的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