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國資系P2P平臺研究:10家入圍百億級俱樂部

2016年以來,P2P平臺頻頻跑路,國資背景的出現,給了投資人莫大鼓舞,

國資系平臺一度風光無限。

然而,國資系在2017年迎來了大退潮,繼“光大系”、“華信系”崩盤之後,媒體曝出“宋基系”、“華宇系”涉嫌買賣國資背景,新起來的“糧庫系”、“網點系”也相繼被挖出,隨著和平影視董事長吳傳平、瑞寶力源原董事長劉琅被抓之後,偽國資系平臺徹底失去國資背景的光環。

網貸天眼檔案顯示,國資系平臺共191家,其中在運營平臺154家,問題平臺37家。經過詳細的核查後我們發現,

真正嚴格意義上的國資系平臺只有50家。

統計結果顯示,50家國資系平臺中,廣東地區14家,北京地區9家,上海5家,安徽、江蘇、江西各3家,重慶、遼寧各2家,其它地區一家。

國資系平臺中累計成交額突破200億的平臺有5家,分別是開鑫貸、東方匯、聚寶匯、麻袋理財、民貸天下。累計成交在50億至200億之間的平臺共9家,累計成交在10億至50億之間的平臺共20家,累計成交在10億以下的平臺9家,

未披露累計成交額的平臺7家。網貸天眼注意到,未披露累計成交額的平臺中,彩麒麟、隴金匯、鄭投網、金財富的控股股東均是當地國資委或國資委直屬企業。

在註冊資本方面,16家國資系平臺實繳註冊資本達到1億元,其中,聚寶匯以31.6億元的實繳註冊資本拔得頭籌。另外,彩麒麟、融通資產、貸融貸2016年企業年報顯示,實繳註冊資本為0元。

今年以來,被稱為網貸四大邪教的“光大系”、“華信系”、“和平系”、“中房系”相繼倒下,但“華宇系”、“網點系”、“糧庫系”又迅逐崛起。網點系11家平臺中,2家已暴雷,但還有9家平臺在運1營,並且都以國資名義進行宣傳。

據網貸天眼此前報導,“華宇系”共有16家平臺,分別為景騰金融(問題平臺)、一起理財、中航生意貸、互融寶、ok貸、中鐵錢莊、星月創投、財團網(問題平臺)、新新貸、卓金理財、誠匯通、金統貸(問題平臺)、邦邦理財、金匯微金、分秒金融、有融網。

然而,最高人民法院已將中國華宇經濟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華宇)列為全國失信人名單。比較尷尬的是,國資背景竟成老賴。天眼查資料顯示,中國華宇屬於私人股份有限公司級,公司目前狀態是“已告解散”。

事實上,在國企改革的大力推進下,真正的央企、國企平臺越來越少,

一些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供銷合作社等,雖然工商資料顯示非民營企業,但這並不意味著其就是國有企業,還有平臺以XX基金會,XX研究會作為國資背景,事實上,這些都是民政部註冊的社會組織,並非平臺宣傳的國資背景。

那麼,偽國資系平臺都有哪些特點?

1、國資背景很差。例如,商業網點、供銷社、華信電子、投促會等,雖然有國資因素或國資背景,但經過多年發展已無實際業務。因此,這類國資背景只是空有其表,並不會成為投資人眼中的“保護神”。

2、批量入股網貸平臺。網貸天眼梳理發現,真正意義上的國資企業,肯定不會大量入股P2P平臺。能夠形成XX系的國資背景,一般自有業務經營慘澹,甚至已完全淪為空殼。因此,這種即便不是買賣背景,也涉嫌玩資本騰挪的遊戲。

3、平臺與國資背景關係久遠。很多平臺雖然宣稱國資背景,但需要一層一層的查下去,最後發現國資股東與平臺已是“遠房親戚”,中間隔著四五層,有的甚至七八層關係,這種背景無論從實力還是信譽,已遠遠達不到國資背景的分量。

因此,這類國資背景只是空有其表,並不會成為投資人眼中的“保護神”。

2、批量入股網貸平臺。網貸天眼梳理發現,真正意義上的國資企業,肯定不會大量入股P2P平臺。能夠形成XX系的國資背景,一般自有業務經營慘澹,甚至已完全淪為空殼。因此,這種即便不是買賣背景,也涉嫌玩資本騰挪的遊戲。

3、平臺與國資背景關係久遠。很多平臺雖然宣稱國資背景,但需要一層一層的查下去,最後發現國資股東與平臺已是“遠房親戚”,中間隔著四五層,有的甚至七八層關係,這種背景無論從實力還是信譽,已遠遠達不到國資背景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