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國資系P2P平臺值得信賴嗎?

最安全靠譜的理財產品是什麼?銀行理財?這樣想你就錯了。近日,招商銀行爆出10億產品違約,投資人千萬利息消失無蹤!

一位招商銀行私人銀行客戶爆料稱,其在招商銀行北京分行首體支行的客戶經理介紹下,於2013年投資的理財產品,在2017年9月份遭遇違約。投了3年一分錢利息都沒有不說,甚至連本錢都可能拿不回來。雖然一直在喊著打破保本保息,但在很多人心裡面,一直認為銀行理財是最安全的,沒想到現在連銀行理財也違約了。

其實,作為資金中間商,銀行理財產品違約,往往只是一個開端。違約潮或許不是危言聳聽,任何理財產品都不例外。在網貸圈也是如此,不同於2014年那一波投資擔保倒閉潮,今年最有可能風險爆雷的,恰恰是具有“國資背景”的。

先看看大資料,截至2017年年底,國資企業通過多級股權層級結構,參股或控股的P2P網貸平臺有224家,其中正常運營P2P網貸平臺176家,轉型的平臺有2家,停業及問題平臺46家。

在具有背景或已上線銀行存管的停業及問題平臺中,偽國資係數量最多,占樣本總數的70.49%。偽“國資系”成為重災區,也就是投資者迷戀的所謂“國資背景”。

或許你心裡會問:“民營的也有倒閉的,國有融資平臺倒閉,這跟違約有什麼關係?”如果你有這樣的疑慮,那就看看以下政策:1.打破剛性兌付;2.中央不會為地方債務兜底。說明白點,地方政府以前瘋狂舉債,如今不能直接發債後,

開始通過各種融資平臺來融資,這就使得固有企業、金融機構攪在一起,亂象叢生。

所以,國資平臺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靠譜,在當下這個關鍵時期,選平臺還是要選擇房易貸這樣迎合監管又有銀行存管的平臺才是關鍵,選平臺不要在看國資不國資的,一不小心踩個偽國資,到時候真是吃不了兜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