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代空調“霸主”春蘭股份,為何會一度隕落為ST春蘭?

說起格力電器和董明珠,在中國恐怕是家喻戶曉,可你知道麼,空調行業曾經的霸主,是春蘭空調。

在最輝煌的時候,春蘭空調獨佔30%的空調市場,曾被格力視為“偶像”。

但世事難料,

由於多元化的失敗,這家公司最終由盛轉衰,並逐步淡出了大眾的視野。

空調“霸主”

春蘭的前身,叫做“泰州冷氣廠”,是一個瀕臨破產的國有小企業。

轉機來自於1989年。當年,陶建幸臨危受命擔任廠長,並進行了股份制改革,次年,春蘭股份實現扭虧為盈。

由於恰逢中國家電業的黃金期,

春蘭股份迎來了高速發展。1994年,公司實現銷售額53億元,成功登陸A股(代碼:600854)。

相比之下,格力電器同年的銷售額,只有6億元,只相當於春蘭股份的零頭。

搭乘上資本快車後,春蘭股份高歌猛進,到2004年時,春蘭空調的市場保有率,依然佔據第一的寶座。

當時的春蘭空調火到什麼程度呢?格力電器創始人朱江洪曾在媒體上公開表示“作為春蘭的粉絲,格力一直在模仿春蘭。

成敗皆在多元化

或許是因為上市後有了錢,春蘭股份在1994年開始了多元化之路。

春蘭最早試水的領域,是摩托車。當時公司推出了“春蘭虎”、“春蘭豹”兩個系列產品,到1997年上半年時,銷售額已近10億元,資料靚麗。

首戰告捷,春蘭嘗到了甜頭,再也停不住多元化的腳步:洗衣機、冰箱、汽車底盤……但問題也隨之而來。

1996年,家庭轎車項目,拿不到“准生證”;

1997年,0.8微米積體電路專案,無法收購電子部“908工程”;

2000年,液晶顯示器專案,因自身原因主動放棄……

在一輪輪折騰的過程中,春蘭股份元氣大傷,主營的空調業務也開始急轉直下。到2007年,公司的淨虧損竟高達1.98億元。

到2008年,由於2005年至2007年連續三年虧損,公司股票被上交所暫停上市。

雖然後來通過置入房地產項目,

ST春蘭實現了摘帽,但公司卻早已失去了空調的“霸主”地位。

2016年中報顯示,春蘭股份空調業務收入只剩下0.63億元。

相比之下,格力電器同期的空調業務收入,竟高達419.8億元。

換句話說,目前春蘭股份空調業務的銷售額,只相當於曾經的“追趕者”格力電器的零頭了。

一代空調王者竟淪落至此,不禁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