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當代藝術如何“玩”玻璃?

上海玻璃博物館

在威尼斯北部、離主島大約1.5公里處,

有個叫穆拉諾島的地方。它由五個島組成,總共人口不到1萬,更多人叫它“玻璃島”。相傳在1291年,威尼斯政府為避免玻璃爐火引燃大面積的木制房屋,下令所有玻璃廠遷往穆拉諾島,同時禁止玻璃師們離開威尼斯,這是“玻璃島”最早的雛形。14世紀以後,威尼斯商人那裡出口玻璃製品,比如玻璃珠、玻璃鏡子等;到了16世紀,玻璃師開始研製水晶玻璃、金絲玻璃、仿寶石玻璃和彩色玻璃,
豐富的工藝為威尼斯帶來巨大的財富。

如今,“玻璃島”是威尼斯重要的旅遊景點,但在藝術史上,它的意義絕非僅此:原本陶藝出身的“玻璃藝術之父” Harvey Littleton,正是因為走訪了該島上的50多家玻璃廠,才開始投身玻璃創作和研究,並推動“玻璃藝術工作室運動”:1962年,他在托萊多藝術博物館建造了第一個玻璃吹制車間,藝術家們可以走進工作室,用小型玻璃熔爐完成作品。此舉不僅解放了玻璃材料的藝術邊界,

也催生出不少高校的玻璃項目,如威斯康辛大學、加利福利亞藝術學院、羅德島設計學院等。不完全統計,一些重要的當代玻璃藝術家,如 Dale Chihuly(美國)、Stanislav Libensky和 Jaroslava Brychtova(捷克)、Livio Seguso(義大利)和藤田喬平(日本)都曾受其影響。

說到這兒,你可能也發現了:“玩”玻璃,還是老外“玩”得久。

中國當代藝術和玻璃工藝會碰撞哪些火花呢?

由上海玻璃博物館發起的項目“退火”正試圖給出答案。過去兩年,

藝術家張鼎、楊心廣、廖斐分別用玻璃完成“黑色物質”、《玻璃腸》與《平坦》。今年,參與此項目的藝術家是林天苗和畢蓉蓉,她們將在今年年底展示新作。

上海玻璃博物館內景

退火

“原本以為挺有把握了,但事實上沒有我想像的那麼簡單,現在才摸到一點邊。”林天苗感歎。過去一個月,她和工程師們走訪了上海和周邊地區大大小小的玻璃廠,接觸到玻璃材質“無邊的可能性”。每次接觸新的物料和玻璃製作工藝,她的方案可能就會改變。“最初的幾個方案,已經消失了。”

“玻璃材質涉及的問題太廣了。”林天苗羅列了以下問題:如果玻璃裡承載液體,

那麼液體的流動的速度和方向怎麼處理?液體的粘稠度如何控制?不同玻璃的透明度及顏色有哪些可能性?如果涉及燈、電流、機械轉動、影像等,玻璃和它們關係是怎樣的……當然,這些問題只是冰山一角。“好幾次回到博物館就快睡著了,想到一個新的點子,又蹦起來記下來。”林天苗說。

事實上,每一位參與“退火”的當代藝術家都曾經歷過這樣高強度的調研。“玻璃工藝很複雜,當代藝術家很少有機會去花時間瞭解玻璃工藝,所以作品正式創作前,我們會帶藝術家跑工廠。我們提供各類材料和技術的支援,讓藝術家們能夠盡可能的實現每一個方案。”上海玻璃博物館館長張琳說。

2013年,張琳拜訪了穆拉諾島上的Berengo畫廊,該畫廊與全球當代藝術家都有緊密的合作,這令他冒出想法:為何不讓玻璃跨界當代藝術?

“說實話,我之前並不瞭解當代藝術。所以,我找到了朋友李力,請她當策展人,來選擇合適的藝術家。”張琳還記得香格納畫廊創始人何浦林第一次來玻璃博物館的場景,“勞倫斯參觀了以後,對玻璃很感興趣,很快地就答應了。”

張鼎《黑色物質》2014 ~ 2015 126×126×126cm 黑色玻璃, 氧化鋼板

楊心廣的《玻璃腸》方案圖 (圖片由上海玻璃博物館提供)

上海玻璃博物館內景 2016“退火”展覽現場

圖為楊心廣的《玻璃腸》(圖片由上海玻璃博物館提供)

2015年,上海玻璃博物館舉辦張鼎個展“黑色物質”。在張鼎的作品中,那些黑色的、看不清內部的玻璃球,既表達出玻璃堅硬、通透卻緻密的物理性,同時傳達力的作用:它們既支撐著每一層的黑色平面,也為其中保留了輕盈的空間。2016年,該項目正式命名“退火”,廖斐和楊心廣汲取了玻璃不同的特性,完成截然不同的作品:楊心廣的作品《玻璃腸》不大,每一顆玻璃球整齊連接成一條曲線,表現了玻璃小巧、精緻卻堅韌的一面;廖斐的《平坦》則借助玻璃的平滑、規整、透明的屬性,藝術家以疊加的形式,打造出和觀眾、和光線、和場館的互動性。

“玻璃可以璀璨華麗、宏大、沉重;它同樣也可以很個性、脆弱、敏感,表達很私密的情感,玻璃方向性非常豐富。”林天苗說。

由於“黑色物質”的順利舉辦,上海玻璃博物館已決定,將“退火”作為常設專案,每年邀請兩位元藝術家參與,其作品將作為館藏保留下來。“如果說,第一次跨界是一個單獨項目,那現在,我們更明確了自己的目標。我們要建立當代藝術的館藏。”張琳說,為此,他已簽下“退火”的五年協議,目前已初步確認參展藝術家。

據館方公佈的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上海玻璃博物館自有藏品896件,其中,中國古玻璃藏品29件、西方古玻璃藏品33件;當代藝術品(設計作品) 356件;紙質藏品18件,玻璃器皿460件。“退火”的合作藝術家,將為了館方填補“當代藝術”館藏的空白。

廖斐作品《平坦》概念圖 (圖片由上海玻璃博物館提供)

玻璃,能否成為當代藝術新語言?

玻璃作為日常材料,卻很少在國內當代藝術領域使用;國內外玻璃大師的作品,也主要以視覺傳達為主,偏向設計和工藝。

有著豐富藝術創作經驗的林天苗也坦言:“在參與‘退火’之前,幾乎沒有接觸過玻璃。”

據林天苗和張琳總結,造成這類局面的原因,大致有三個:首先,玻璃工藝複雜,藝術家難以在短期內充分掌握;其次,不同玻璃、工藝造價不同,部分大型作品的製作週期以年為單位計算;再次,在文化領域,玻璃被視為工藝美術,它與當代藝術強調的思想性和哲學性相左。

此次協助林天苗“退火”項目的葉睿雋舉例說明玻璃工藝的複雜性。“玻璃工藝大致分熱工藝、冷工藝,主要的熱工藝有鑄造和燈工,冷工藝有切割和打磨。每一種工藝的用途和效果都不一樣:鑄造通常用於製作大件,燈工多用來做精美的小件。目前,很少有工廠同時精通熱工藝和冷工藝,所以要調研很多廠家。另外,即使是同一種工藝,不同廠家做出的效果也不同,有些表面相對精緻,有些比較粗放和概念化。藝術家要根據作品的規劃,選擇最合適的。”

與此同時,玻璃材料也突破了藝術家常有的創作經驗。林天苗告訴雅昌藝術網:“想要用玻璃,就必須制定最精確的方案,差一毫米都不行。上次看到一個玻璃球,單價造價30萬,製作工期要一年。我馬上就要反應能不能(通過)打孔等技術,來節省成本和製作週期。”林天苗說,遇上玻璃,她也有“必須妥協的時候”。

上海玻璃博物館內景 2016“退火”展覽現場

圖為廖斐作品《平坦》(圖片由上海玻璃博物館提供)

不過,最令林天苗觸動的,還人們對於玻璃的認知局限:“中國傳統陶瓷文化很大程度上代替了玻璃文化的發展。現代文化中,(我們)把玻璃看作工藝美術的範疇,當代藝術比較摒棄工藝性。不過實際上,當代藝術是沒有邊界的,玻璃的可能性也是無邊的。”

目前,玻璃藝術的學術話語權主要在西方,僅美國就有紐約康寧玻璃博物館、華盛頓玻璃博物館和托萊多藝術博物館等。其中,康寧玻璃博物館於2015年已開設“當代藝術與設計新館”,新館容納了26000平方英尺的作品展示空間,以及可容納500人同時觀看熱玻璃表演的劇場。7年裡走訪8次康寧博物館的張琳表示,海外玻璃博物館體系已很完善,目前,讓玻璃跨界當代藝術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採取專案合作,館方或提供專案經費、玻璃原料和工藝支援,作品由藝術家完成。根據雙方不同的需求,它可以是商業合作,也可以作為館藏保留;二是館方建立收藏團隊,直接在全球網路購買玻璃作品。

對此,林天苗表示,國內外藝術家處理玻璃藝術的側重點各有所長:“國際上,很多藝術家是從設計以及高超工藝水準的角度去詮釋玻璃,新的設計館就是很好的實例,這取決於西方成熟的玻璃產業鏈。而國內當代藝術家要將工藝性和思想性恰到好處地結合在一起,讓當代作品既有很強的觀念又有新美學的視覺,是很難做到的,但它是可以‘取勝’的地方。”

藝術家林天苗(圖片由上海玻璃博物館提供)

對話林天苗:

“退火”打開我另一種工作狀態

雅昌藝術網:是什麼契機讓您瞭解並參與“退火”項目?

林天苗:主要有兩個原因。

我一直對工藝性的材料如何和當代藝術相結合感興趣,尤其是玻璃是一種即古老又當代的材料,很誘惑我,當策展人李力邀請我參與“退火”項目,我把手頭所有項目統統放下,清零思緒滿懷激情地全心投入進來了。

另外,我兒子王上做“中國私立美術館-獨立調查訪談”,採訪了上海玻璃博物館館長張琳,看過他的長達兩萬文字口述採訪,瞭解到玻璃博物館是用長期、透明做公益事業的理念去做博物館,能把運營情況、組建關係和財務報表透明地放在網上,在國內是很少見的,被博物館健康的運用模式而感動。同時被他們為創造性的實現每個展覽內容的工作激情、頑強精神和國際水準的要求而感動。這恰恰與整體社會好大喜功、虛誇短視的風氣和心態,形成鮮明對比和反差,讓我看到美術館事業健康發展的希望。

雅昌藝術網:您目前的方案是什麼?

林天苗:最近去過很多工廠,看不同的玻璃工藝的可能性,具體實施方案一直在變化中。

但作品觀念總體方向沒大變化,總是圍繞著生命本體的“自轉”,以及和它所處的社會、政治、環境、文化等領域的“公轉”規律去思考,強調“自轉”與“公轉”在作品中的“相遇”,在二者相互“凝視”、“瞭解”的過程中,更容易辨認自身的需求和欲望,進而把我們的主體意識變成客體意識,又由“客體”意識變回“主體”,模擬生命體驗。

雅昌藝術網:您的方案為什麼一直在變?

林天苗:由於工藝的不同,實施的可能性一直在變化。過去一年一直在和玻璃博物館溝通,原本覺得自己挺有把握了,但發現遠不是我想像的簡單。

液體的流動的速度、方向?液體的粘稠度如何控制?不同玻璃的透明度及顏色有哪些可能性?涉及燈、玻璃、電流、機械轉動、影像等等很多關係,總之,涉及的問題實在太廣了。

面對我的問題,工程師們的反應也很有趣,我能從他們眼中看到猶豫,一位廠長說“可能吧?”“我們可能?或者?”這樣的話,我總是說“請你回答yes or no,千萬別猶豫”,他被我直接逗樂了。

另外,就算把所有技術問題都想清楚了,還要看看專案的預算,我看到過一個玻璃球,單個造價30萬,而且要花一年的時間製作,是必須的退火工藝要求,我馬上就要反應能不能(通過)打孔等技術,來節省成本和製作週期。

總之會發現,這是整個團隊一起的合作,不同領域的工程師也會相互爭論,他們聲音大,又用上海話說,我上海話不靈,就只能聽他們講。這一個月,我基本天天這樣過的,非常興奮,晚上回到博物館馬上就改方案,工作強度和思考的密度非常大,即使如此,我也才剛剛摸到了門。

雅昌藝術網:遇到玻璃這種材質,您需要“妥協”的部分,比往常多一些?

林天苗:多太多了,我最開始的那幾個方案,基本上就都消失了。前幾天,一些老工程師看到第一個方案時,依然覺得它非常好。妥協有的時候讓你很心痛,但沒有辦法必須捨棄。

玻璃是沒有邊界的,它考驗藝術家的綜合能力

雅昌藝術網:您之前有過用玻璃實現作品的經驗嗎?

林天苗:之前基本上沒有接觸過玻璃,在兩年前,我就逐步對機械傳動和生命體的規律性☆禁☆感興趣,並一直推進此類型的作品,只是我用的是以前比較容易改變的材料。但玻璃和它們不同,想要用玻璃,就必須在制定最精確的方案,差一毫米都不行。我一旦有新的想法,就要跳起來馬上改,否則這個想法就會消失。

雅昌藝術網:如何看待玻璃這種材質?

林天苗:它可以璀璨華麗、宏大、沉重;它同樣也可以很個性、脆弱、敏感,表達很私密的情感,玻璃方向性非常豐富。使用玻璃的確考驗藝術家開放的觀念、思想的深度,以及整體的控制、實施、整合、綜合的能力,同時耐心、韌性也是必不可少的。玻璃的可能性太大了,但正因為它沒有邊界,會讓你迷失,你要控制好你自己。

雅昌藝術網:玻璃工藝非常複雜,大體分為熱工藝(鑄造、燈工)、冷工藝(切割、打磨),每種工藝能達到不同的效果,您準備用哪些工藝?

林天苗:我可以在一個作品裡用上所有的工藝,也可以完全都放棄,手段不是特別重要,最重要的是怎麼能讓它表達你最初的一個觀念想法,控制力和實施力是非常考驗藝術家的。

藝術家以思想性去“玩”玻璃

雅昌藝術網:目前,國內使用玻璃來實現作品的當代藝術家並不多。玻璃更被用於製作一些設計品和工藝品。您認為,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林天苗:中國傳統陶瓷文化很大程度上代替了玻璃文化的發展。在現代文化中,又把玻璃看作是工藝美術的範疇,當代藝術強調思想性和哲學性,比較摒棄工藝性,所以,當代藝術對玻璃材料的使用也比較少。

國際上,很多藝術家是從設計以及高超工藝水準的角度去詮釋玻璃,新的設計館就是很好的實例,這取決於西方成熟的玻璃產業鏈。目前,國內很少能夠達到作品需求的工作坊或工廠。

當代藝術家將工藝性和思想性恰到好處地結合在一起,讓當代作品既有很強的觀念又有新美學的視覺,是很難做到的。一旦“迷上”玻璃這種材質,不斷探索它的工藝可能性,忘記做作品觀念的初衷,會被它帶“坑裡”的。

雅昌藝術網:藝術家們對玻璃的認識,是否存在很多的空間?

林天苗:有無邊無際的空間,寬闊的方向。西方有很多藝術家強調工藝性,比如表現材質本身的華麗、漂亮、璀璨、細膩,但可能會陷入追求玻璃工藝的怪圈裡。我們對玻璃工藝性的把握不佔優勢,但我們更強調思想性,它能打破了我們對玻璃材質的慣性思考,可能會有更多“遙遠”的嫁接,會產生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雅昌藝術網:您認為,當代藝術遇到玻璃工藝會產生哪些可能性?

林天苗:可能性是沒有邊界的。

作者:彭菲

編輯:張麗敏

放心收藏,全球見證,掃碼立即送鑒

“玻璃工藝很複雜,當代藝術家很少有機會去花時間瞭解玻璃工藝,所以作品正式創作前,我們會帶藝術家跑工廠。我們提供各類材料和技術的支援,讓藝術家們能夠盡可能的實現每一個方案。”上海玻璃博物館館長張琳說。

2013年,張琳拜訪了穆拉諾島上的Berengo畫廊,該畫廊與全球當代藝術家都有緊密的合作,這令他冒出想法:為何不讓玻璃跨界當代藝術?

“說實話,我之前並不瞭解當代藝術。所以,我找到了朋友李力,請她當策展人,來選擇合適的藝術家。”張琳還記得香格納畫廊創始人何浦林第一次來玻璃博物館的場景,“勞倫斯參觀了以後,對玻璃很感興趣,很快地就答應了。”

張鼎《黑色物質》2014 ~ 2015 126×126×126cm 黑色玻璃, 氧化鋼板

楊心廣的《玻璃腸》方案圖 (圖片由上海玻璃博物館提供)

上海玻璃博物館內景 2016“退火”展覽現場

圖為楊心廣的《玻璃腸》(圖片由上海玻璃博物館提供)

2015年,上海玻璃博物館舉辦張鼎個展“黑色物質”。在張鼎的作品中,那些黑色的、看不清內部的玻璃球,既表達出玻璃堅硬、通透卻緻密的物理性,同時傳達力的作用:它們既支撐著每一層的黑色平面,也為其中保留了輕盈的空間。2016年,該項目正式命名“退火”,廖斐和楊心廣汲取了玻璃不同的特性,完成截然不同的作品:楊心廣的作品《玻璃腸》不大,每一顆玻璃球整齊連接成一條曲線,表現了玻璃小巧、精緻卻堅韌的一面;廖斐的《平坦》則借助玻璃的平滑、規整、透明的屬性,藝術家以疊加的形式,打造出和觀眾、和光線、和場館的互動性。

“玻璃可以璀璨華麗、宏大、沉重;它同樣也可以很個性、脆弱、敏感,表達很私密的情感,玻璃方向性非常豐富。”林天苗說。

由於“黑色物質”的順利舉辦,上海玻璃博物館已決定,將“退火”作為常設專案,每年邀請兩位元藝術家參與,其作品將作為館藏保留下來。“如果說,第一次跨界是一個單獨項目,那現在,我們更明確了自己的目標。我們要建立當代藝術的館藏。”張琳說,為此,他已簽下“退火”的五年協議,目前已初步確認參展藝術家。

據館方公佈的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上海玻璃博物館自有藏品896件,其中,中國古玻璃藏品29件、西方古玻璃藏品33件;當代藝術品(設計作品) 356件;紙質藏品18件,玻璃器皿460件。“退火”的合作藝術家,將為了館方填補“當代藝術”館藏的空白。

廖斐作品《平坦》概念圖 (圖片由上海玻璃博物館提供)

玻璃,能否成為當代藝術新語言?

玻璃作為日常材料,卻很少在國內當代藝術領域使用;國內外玻璃大師的作品,也主要以視覺傳達為主,偏向設計和工藝。

有著豐富藝術創作經驗的林天苗也坦言:“在參與‘退火’之前,幾乎沒有接觸過玻璃。”

據林天苗和張琳總結,造成這類局面的原因,大致有三個:首先,玻璃工藝複雜,藝術家難以在短期內充分掌握;其次,不同玻璃、工藝造價不同,部分大型作品的製作週期以年為單位計算;再次,在文化領域,玻璃被視為工藝美術,它與當代藝術強調的思想性和哲學性相左。

此次協助林天苗“退火”項目的葉睿雋舉例說明玻璃工藝的複雜性。“玻璃工藝大致分熱工藝、冷工藝,主要的熱工藝有鑄造和燈工,冷工藝有切割和打磨。每一種工藝的用途和效果都不一樣:鑄造通常用於製作大件,燈工多用來做精美的小件。目前,很少有工廠同時精通熱工藝和冷工藝,所以要調研很多廠家。另外,即使是同一種工藝,不同廠家做出的效果也不同,有些表面相對精緻,有些比較粗放和概念化。藝術家要根據作品的規劃,選擇最合適的。”

與此同時,玻璃材料也突破了藝術家常有的創作經驗。林天苗告訴雅昌藝術網:“想要用玻璃,就必須制定最精確的方案,差一毫米都不行。上次看到一個玻璃球,單價造價30萬,製作工期要一年。我馬上就要反應能不能(通過)打孔等技術,來節省成本和製作週期。”林天苗說,遇上玻璃,她也有“必須妥協的時候”。

上海玻璃博物館內景 2016“退火”展覽現場

圖為廖斐作品《平坦》(圖片由上海玻璃博物館提供)

不過,最令林天苗觸動的,還人們對於玻璃的認知局限:“中國傳統陶瓷文化很大程度上代替了玻璃文化的發展。現代文化中,(我們)把玻璃看作工藝美術的範疇,當代藝術比較摒棄工藝性。不過實際上,當代藝術是沒有邊界的,玻璃的可能性也是無邊的。”

目前,玻璃藝術的學術話語權主要在西方,僅美國就有紐約康寧玻璃博物館、華盛頓玻璃博物館和托萊多藝術博物館等。其中,康寧玻璃博物館於2015年已開設“當代藝術與設計新館”,新館容納了26000平方英尺的作品展示空間,以及可容納500人同時觀看熱玻璃表演的劇場。7年裡走訪8次康寧博物館的張琳表示,海外玻璃博物館體系已很完善,目前,讓玻璃跨界當代藝術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採取專案合作,館方或提供專案經費、玻璃原料和工藝支援,作品由藝術家完成。根據雙方不同的需求,它可以是商業合作,也可以作為館藏保留;二是館方建立收藏團隊,直接在全球網路購買玻璃作品。

對此,林天苗表示,國內外藝術家處理玻璃藝術的側重點各有所長:“國際上,很多藝術家是從設計以及高超工藝水準的角度去詮釋玻璃,新的設計館就是很好的實例,這取決於西方成熟的玻璃產業鏈。而國內當代藝術家要將工藝性和思想性恰到好處地結合在一起,讓當代作品既有很強的觀念又有新美學的視覺,是很難做到的,但它是可以‘取勝’的地方。”

藝術家林天苗(圖片由上海玻璃博物館提供)

對話林天苗:

“退火”打開我另一種工作狀態

雅昌藝術網:是什麼契機讓您瞭解並參與“退火”項目?

林天苗:主要有兩個原因。

我一直對工藝性的材料如何和當代藝術相結合感興趣,尤其是玻璃是一種即古老又當代的材料,很誘惑我,當策展人李力邀請我參與“退火”項目,我把手頭所有項目統統放下,清零思緒滿懷激情地全心投入進來了。

另外,我兒子王上做“中國私立美術館-獨立調查訪談”,採訪了上海玻璃博物館館長張琳,看過他的長達兩萬文字口述採訪,瞭解到玻璃博物館是用長期、透明做公益事業的理念去做博物館,能把運營情況、組建關係和財務報表透明地放在網上,在國內是很少見的,被博物館健康的運用模式而感動。同時被他們為創造性的實現每個展覽內容的工作激情、頑強精神和國際水準的要求而感動。這恰恰與整體社會好大喜功、虛誇短視的風氣和心態,形成鮮明對比和反差,讓我看到美術館事業健康發展的希望。

雅昌藝術網:您目前的方案是什麼?

林天苗:最近去過很多工廠,看不同的玻璃工藝的可能性,具體實施方案一直在變化中。

但作品觀念總體方向沒大變化,總是圍繞著生命本體的“自轉”,以及和它所處的社會、政治、環境、文化等領域的“公轉”規律去思考,強調“自轉”與“公轉”在作品中的“相遇”,在二者相互“凝視”、“瞭解”的過程中,更容易辨認自身的需求和欲望,進而把我們的主體意識變成客體意識,又由“客體”意識變回“主體”,模擬生命體驗。

雅昌藝術網:您的方案為什麼一直在變?

林天苗:由於工藝的不同,實施的可能性一直在變化。過去一年一直在和玻璃博物館溝通,原本覺得自己挺有把握了,但發現遠不是我想像的簡單。

液體的流動的速度、方向?液體的粘稠度如何控制?不同玻璃的透明度及顏色有哪些可能性?涉及燈、玻璃、電流、機械轉動、影像等等很多關係,總之,涉及的問題實在太廣了。

面對我的問題,工程師們的反應也很有趣,我能從他們眼中看到猶豫,一位廠長說“可能吧?”“我們可能?或者?”這樣的話,我總是說“請你回答yes or no,千萬別猶豫”,他被我直接逗樂了。

另外,就算把所有技術問題都想清楚了,還要看看專案的預算,我看到過一個玻璃球,單個造價30萬,而且要花一年的時間製作,是必須的退火工藝要求,我馬上就要反應能不能(通過)打孔等技術,來節省成本和製作週期。

總之會發現,這是整個團隊一起的合作,不同領域的工程師也會相互爭論,他們聲音大,又用上海話說,我上海話不靈,就只能聽他們講。這一個月,我基本天天這樣過的,非常興奮,晚上回到博物館馬上就改方案,工作強度和思考的密度非常大,即使如此,我也才剛剛摸到了門。

雅昌藝術網:遇到玻璃這種材質,您需要“妥協”的部分,比往常多一些?

林天苗:多太多了,我最開始的那幾個方案,基本上就都消失了。前幾天,一些老工程師看到第一個方案時,依然覺得它非常好。妥協有的時候讓你很心痛,但沒有辦法必須捨棄。

玻璃是沒有邊界的,它考驗藝術家的綜合能力

雅昌藝術網:您之前有過用玻璃實現作品的經驗嗎?

林天苗:之前基本上沒有接觸過玻璃,在兩年前,我就逐步對機械傳動和生命體的規律性☆禁☆感興趣,並一直推進此類型的作品,只是我用的是以前比較容易改變的材料。但玻璃和它們不同,想要用玻璃,就必須在制定最精確的方案,差一毫米都不行。我一旦有新的想法,就要跳起來馬上改,否則這個想法就會消失。

雅昌藝術網:如何看待玻璃這種材質?

林天苗:它可以璀璨華麗、宏大、沉重;它同樣也可以很個性、脆弱、敏感,表達很私密的情感,玻璃方向性非常豐富。使用玻璃的確考驗藝術家開放的觀念、思想的深度,以及整體的控制、實施、整合、綜合的能力,同時耐心、韌性也是必不可少的。玻璃的可能性太大了,但正因為它沒有邊界,會讓你迷失,你要控制好你自己。

雅昌藝術網:玻璃工藝非常複雜,大體分為熱工藝(鑄造、燈工)、冷工藝(切割、打磨),每種工藝能達到不同的效果,您準備用哪些工藝?

林天苗:我可以在一個作品裡用上所有的工藝,也可以完全都放棄,手段不是特別重要,最重要的是怎麼能讓它表達你最初的一個觀念想法,控制力和實施力是非常考驗藝術家的。

藝術家以思想性去“玩”玻璃

雅昌藝術網:目前,國內使用玻璃來實現作品的當代藝術家並不多。玻璃更被用於製作一些設計品和工藝品。您認為,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林天苗:中國傳統陶瓷文化很大程度上代替了玻璃文化的發展。在現代文化中,又把玻璃看作是工藝美術的範疇,當代藝術強調思想性和哲學性,比較摒棄工藝性,所以,當代藝術對玻璃材料的使用也比較少。

國際上,很多藝術家是從設計以及高超工藝水準的角度去詮釋玻璃,新的設計館就是很好的實例,這取決於西方成熟的玻璃產業鏈。目前,國內很少能夠達到作品需求的工作坊或工廠。

當代藝術家將工藝性和思想性恰到好處地結合在一起,讓當代作品既有很強的觀念又有新美學的視覺,是很難做到的。一旦“迷上”玻璃這種材質,不斷探索它的工藝可能性,忘記做作品觀念的初衷,會被它帶“坑裡”的。

雅昌藝術網:藝術家們對玻璃的認識,是否存在很多的空間?

林天苗:有無邊無際的空間,寬闊的方向。西方有很多藝術家強調工藝性,比如表現材質本身的華麗、漂亮、璀璨、細膩,但可能會陷入追求玻璃工藝的怪圈裡。我們對玻璃工藝性的把握不佔優勢,但我們更強調思想性,它能打破了我們對玻璃材質的慣性思考,可能會有更多“遙遠”的嫁接,會產生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雅昌藝術網:您認為,當代藝術遇到玻璃工藝會產生哪些可能性?

林天苗:可能性是沒有邊界的。

作者:彭菲

編輯:張麗敏

放心收藏,全球見證,掃碼立即送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