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癌症與營養有什麼關係

對於癌症患者家屬來說,治療可以交給醫院來完成,但是在治療後的營養康復上卻需要病人家屬格外操心。病人會得到免費營養平補充。而國內病人由於不具備相關營養的條件,

或者選擇補充營養的方式不恰當,往往在治療過程中,因為體質太弱而無法承受放化療的巨大負載。

癌症與營養癌腫如何影響病人的營養狀況

基本上,癌症是一組不依從身體的需要,毫無節制地繁殖的惡性細胞。由於癌腫迅速生長,消耗身體大量的能量,使新陳代謝速率加快,不斷加重身體能源的負荷。另外,腫瘤的增長亦導致體內蛋白質的合成受到阻礙,體液及電解質的平衡受到影響,

維他命與礦物質的吸收也因此而減低。同時,癌細胞產生毒素,令病人的味覺、嗅覺和胃口改變。最後,病人會出現嚴重營養不良、消瘦、虛弱、厭食,維他命C、B1、A、鐵質和鋅缺乏,器官功能因而受損,抵抗感染的能力也減弱。

治療如何影響病人的營養吸收

接受放射治療的病人,

經過數星期的療程後,會出現的副作用包括噁心、食欲不振、味覺改變或喪失、口腔潰爛、唾腺受損導致口乾舌燥及吞嚥困難等,此外,牙齒受損亦可能影響咀嚼的功能,減少攝食量。若照射腹部,則易導致腸道受損,因腸黏膜細胞對放射線十分敏感,可能造成腸道組織水腫、蠕動變差、腹瀉或潰瘍的發生。

至於化學藥物治療,大部份藥物均可能引起腸胃不適的症狀,

因而減少食物攝取量,並造成體液及電解質的不平衡,使病者的體重下降。可能發生的副作用包括口腔黏膜發炎、食道炎、胃炎、噁心、嘔吐、味覺異常、食欲減退、腹瀉、便秘或抑制免疫反應等。因此,化學治療影響進食、消化與吸收,對於病者的營養狀況有相當大的傷害性。而在手術方面,依手術部位的不同,可對病患者的營養狀況造成不同的影響,
例如:口腔、咽喉或食道的切除,會影響食物的攝取;部份或全胃切除手術,可能使熱量攝取不足、脂肪瀉(腸髒不能消化脂肪)與貧血等情況發生;小腸切除會嚴重影響消化與吸收;而大腸切除手術則可能導致水份及電解質代謝不平衡。

如何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

營養治療最好能在治療前開始,

以便病者將身體狀況改善,準備接受治療。營養治療的目的在於:補充身體所需、避免體重遽減、增強抵抗力、增強對治療的承受力和有助復原。治療的原則是維持均衡飲食、增加蛋白質和熱量的吸收。每日的食物應包括五穀、蔬果、肉類和奶類等基本食物。

病人接受治療期間,蛋白質需求量是平時的一倍半至兩倍,所以要多進食含豐富蛋白質的食物和選擇一些高質素的蛋白質,如蛋、牛奶、肉類、海產和黃豆製品。另外,病者需要增加熱量,不應減肥。若進食不足夠,身體會消耗體內的脂肪及分解肌肉組織,以彌補熱量的不足。方法是多進食澱粉質食物、糖水、甜品或營養奶。熱量低的食物如清湯、清水、茶咖啡和蔬菜,只能提供飽肚的感覺,不能滿足熱量需求量,要減少選用。

如蛋、牛奶、肉類、海產和黃豆製品。另外,病者需要增加熱量,不應減肥。若進食不足夠,身體會消耗體內的脂肪及分解肌肉組織,以彌補熱量的不足。方法是多進食澱粉質食物、糖水、甜品或營養奶。熱量低的食物如清湯、清水、茶咖啡和蔬菜,只能提供飽肚的感覺,不能滿足熱量需求量,要減少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