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如果國寶會說話》何尊海報展國之重器

12月24日,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曝光了一張國寶何尊的海報,其大氣簡潔的字體設計,莊嚴肅穆的國之重器圖像,“何以為尊,我有中國”一語雙關的文案內容一展大國風采和華夏豪情。但“我有中國”裡面的“中國”一詞與我們當今的祖國中國是否是一個意思呢?2018年1月1日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將揭開“中國”的秘密。

何尊作為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家一級文物,是中國西周早期一個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貴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於陝西省寶雞市寶雞縣賈村鎮(今寶雞市陳倉區),收藏於中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身為三千多歲的“老古董”,它自身所蘊含的歷史文化資訊影響深遠,其尊身底部所記載的12行122字銘文,可謂字字如金,其中不僅首次出現了“德”字,體現了周朝以德治國的理念,更是首次出現了“中國”二字。

在華夏民族形成的初期,由於受天文地理知識的限制,人們總是把自己的居域視為“天下之中”,即“中國”,而稱他族的居域為東、南、西、北四方。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副院長認為,在古代,“國”的本意指城、邦,並非國家;“中國”原意為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它並不是一個專有名詞,歷史上的“中國”也不等於今天“中國”的範圍。那何尊銘文“餘其宅茲中國”中的“中國”到底指向何方呢?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將請何尊開“尊口”解密“中國”,一展華夏豪情。

在何尊身上,集中體現了工匠人的巧思、周朝的治國理念等豐富的資訊。意義重大的“中國”一詞,在千年的歲月裡,到底經歷了怎樣的故事?見證了怎樣的“國寶的誕生”?《如果國寶會說話》將用一集5分鐘的時間,帶領觀眾搭乘何尊的歷史時光機,穿越三千年,領略何尊的前世今生。

百集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由中央電視臺和國家文物局聯合攝製,央視紀錄頻道承制,分四季播出,每季25集,每集5分鐘,將於2018年1月1日在央視紀錄頻道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