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冬天開車前到底要不要熱車?

冬天來了,論壇裡又到了開撕的季節,年輕的車主是老司機們爭搶的對象,他們帶來了老司機們最愛的那個話題:冬天開車前到底要不要熱車?

這個問題幾乎每年都會有人提問,是每個冬季都必須尊重的儀式,當一個新鮮的司機提出了它,就意味著今年的汽車互懟大賽又開始了......

它的答案可謂是眾說紛紜,

有人說不用熱,也有說必須熱幾分鐘的,有人說要原地熱,也有說要跑著熱的,有人說要用踩油門熱,也有說只能怠速熱的......

作為一個老司機,咕咚實在是看不下去,大家被各種各樣的傳言誤導,所以今天就來和大家科普一下,關於熱車的那點小事。

首先我們要明確,“冬天開車前需不需要熱車”和“開車前應不應該熱車”其實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問題。先說“冬天開車前需不需要熱車”以前老司機都說冬天開車前要熱車,是因為以前車的發動機上都有一個零件部——化油器。

顧名思義,它是用來霧化汽油的裝置,

平時我們都說汽車“燒汽油”,但實際上發動機燒的不是經常見到的液體汽油,而是氣態霧狀的。這就像洗澡一樣,我們不會拿著主水管直接對著身體沖,那樣水的壓力太大根本吃不消,而且還十分浪費,可以用一個花灑霧化控制一下。

直接燒液態汽油,燃燒過於迅速劇烈無法控制,發動機的強度和車主的錢包都受不了。所以化油器的崗位至關重要,是發動機正常工作的保證。但是化油器有個很大的毛病——腎虛,每到冬天,怕冷的化油器就手腳冰涼,幹活不利索不給力,汽油的霧化效果變得很差,發動機無法正常啟動。

所以化油器在低溫環境下工作前都要做很久的熱身運動,別的零部件還耐得住性子幫它取暖,

這就是以前冬季的“熱車”了——其實是化油器。

由於化油器總是掉鏈子,後來被一位猛男取代了——噴油嘴,相比起來,噴油嘴可以迅速霧化汽油,再精確按量噴出,突出一個“快准狠”,這就是現在車上的電噴技術。

早在2001年,我國就全面停止銷售化油器汽車了,所以老一輩們的“冬季要熱車的經驗”已經成了時代的記憶,不再適用了。既然非必要是不是冬天就不用熱車,可以點火後就直接一腳油門,絕塵而去呢?這就要先說上面的第二個問題了。

我們都知道發動機工作時,過度摩擦會加劇零部件磨損、減少壽命,所以需要用機油潤滑,發動機90%的磨損,都是在機油缺失或者潤滑效果不良時產生的。

機油平時住在發動機最底部,需要時被泵抓上來工作,在發動機熄火後,零部件統統下班開溜,不再迫切需要潤滑油,一部分機油也就借助重力的作用,慢慢落回家裡休息。

所以當車輛長時間沒有啟動,發動機的一些地方,尤其是上半部分缺少機油,為了保護各個零件部,應該先等機油重新回到零件表面,全面覆蓋形成一層穩定的油膜,這就是現在的“熱車”,其實並不是為了“讓發動機變熱”,而是要保證機油回位前,不讓零部件劇烈工作。

關於熱車的說法,網上的很多說法都是錯誤的,其實熱車就像是做菜,要溫火慢燉勤翻炒,才能做出美味佳餚。

首先,原地轟油門熱車這種行為,和直接把食材丟火裡沒什麼區別,就是“機油未到、零件先嗨”的典型例子,對發動機有巨大的損害。那是不是應該原地怠速熱車?有的車主就這樣認為,點火後等幾分鐘,覺得發動機會自己漸入佳境,甚至有人盯著發動機水溫表看,溫度沒過低溫線說啥都不走,這也是錯誤的。這就像炒菜時把菜往鍋裡一扔,倒點油開個小火就不再管了,過一會就會發現,菜有的地方沒怎麼熟,有的卻已經糊了。

原地怠速是車輛的最低工作狀態,此時發動機僅僅能維持自己的不熄火,燃燒不夠充分,廢氣的污染劇增不說,還極容易產生積碳,危害無窮。

事實上,在正常的環境溫度下,只需要20秒左右,機油就會全部回到工作崗位,根本沒必要長時間原地熱車,上車打火後,系好安全帶,調下坐姿,再開個導航,就差不多可以踩油門走了。

這裡倒是有個季節上的區別,我們在生活中可能注意過,食用油在低溫時感覺很粘稠、甚至會結塊,放在鍋裡高溫加熱下,就變成了平時那樣滑溜溜的。機油也一樣,流動性在低溫下會變差一點,相對動作遲緩、到崗慢。理論上冬天嚴寒下多熱一小會車能更好地保護零件,但其實也就是多搓下手的功夫,30秒足夠了。

那既然原地長時間熱車不可取,是不是就應該直接上車,為所欲為隨便開呢?當然不是,人做運動還要慢慢熱身呢,否則就容易受傷,發動機憑什麼剛睡醒就要野馬脫韁?

科學的做法就是用低速行駛來熱車,這樣熱車相比原地怠速就像做菜時多了翻炒等工序,受熱更加均勻不會糊,口感味道也能更上一層樓。車剛出發時,應該先低轉速緩行一小會,轉速2000轉左右更佳,最好不要超過3500轉,等發動機水溫上來後,就可以正常駕駛了。

最後總結:對現在的汽車而言,化油器沒了,冬天和別的季節沒什麼太大區別,不存在一定要熱車才能走的說法。車輛久置後都應該“熱車”以保護發動機,所以正確的做法就是打火後保持幾分鐘低速行駛,一般出庫後就可以正常行駛了。

早在2001年,我國就全面停止銷售化油器汽車了,所以老一輩們的“冬季要熱車的經驗”已經成了時代的記憶,不再適用了。既然非必要是不是冬天就不用熱車,可以點火後就直接一腳油門,絕塵而去呢?這就要先說上面的第二個問題了。

我們都知道發動機工作時,過度摩擦會加劇零部件磨損、減少壽命,所以需要用機油潤滑,發動機90%的磨損,都是在機油缺失或者潤滑效果不良時產生的。

機油平時住在發動機最底部,需要時被泵抓上來工作,在發動機熄火後,零部件統統下班開溜,不再迫切需要潤滑油,一部分機油也就借助重力的作用,慢慢落回家裡休息。

所以當車輛長時間沒有啟動,發動機的一些地方,尤其是上半部分缺少機油,為了保護各個零件部,應該先等機油重新回到零件表面,全面覆蓋形成一層穩定的油膜,這就是現在的“熱車”,其實並不是為了“讓發動機變熱”,而是要保證機油回位前,不讓零部件劇烈工作。

關於熱車的說法,網上的很多說法都是錯誤的,其實熱車就像是做菜,要溫火慢燉勤翻炒,才能做出美味佳餚。

首先,原地轟油門熱車這種行為,和直接把食材丟火裡沒什麼區別,就是“機油未到、零件先嗨”的典型例子,對發動機有巨大的損害。那是不是應該原地怠速熱車?有的車主就這樣認為,點火後等幾分鐘,覺得發動機會自己漸入佳境,甚至有人盯著發動機水溫表看,溫度沒過低溫線說啥都不走,這也是錯誤的。這就像炒菜時把菜往鍋裡一扔,倒點油開個小火就不再管了,過一會就會發現,菜有的地方沒怎麼熟,有的卻已經糊了。

原地怠速是車輛的最低工作狀態,此時發動機僅僅能維持自己的不熄火,燃燒不夠充分,廢氣的污染劇增不說,還極容易產生積碳,危害無窮。

事實上,在正常的環境溫度下,只需要20秒左右,機油就會全部回到工作崗位,根本沒必要長時間原地熱車,上車打火後,系好安全帶,調下坐姿,再開個導航,就差不多可以踩油門走了。

這裡倒是有個季節上的區別,我們在生活中可能注意過,食用油在低溫時感覺很粘稠、甚至會結塊,放在鍋裡高溫加熱下,就變成了平時那樣滑溜溜的。機油也一樣,流動性在低溫下會變差一點,相對動作遲緩、到崗慢。理論上冬天嚴寒下多熱一小會車能更好地保護零件,但其實也就是多搓下手的功夫,30秒足夠了。

那既然原地長時間熱車不可取,是不是就應該直接上車,為所欲為隨便開呢?當然不是,人做運動還要慢慢熱身呢,否則就容易受傷,發動機憑什麼剛睡醒就要野馬脫韁?

科學的做法就是用低速行駛來熱車,這樣熱車相比原地怠速就像做菜時多了翻炒等工序,受熱更加均勻不會糊,口感味道也能更上一層樓。車剛出發時,應該先低轉速緩行一小會,轉速2000轉左右更佳,最好不要超過3500轉,等發動機水溫上來後,就可以正常駕駛了。

最後總結:對現在的汽車而言,化油器沒了,冬天和別的季節沒什麼太大區別,不存在一定要熱車才能走的說法。車輛久置後都應該“熱車”以保護發動機,所以正確的做法就是打火後保持幾分鐘低速行駛,一般出庫後就可以正常行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