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年終專特稿|熱詞:日本修憲

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電2017年,日本政府繼續謀劃一件“大事”。

3月上旬,日本首相官邸迎來一位訪客。短暫寒暄後,首相安倍晉三向他吐露修憲新策略——保留憲法第九條的核心內容,只求加入自衛隊地位表述。

新策略顛覆以往,令這名與安倍關係密切的保守派議員吃驚。離開首相官邸時,安倍的那句話一直縈繞耳旁:“只要這個能幹成,修憲的目標就能實現”。

2017是安倍的“豪賭”之年,而他幸運地贏了一把。在多重醜聞、東京都議會選舉失敗的疊加打擊下,安倍帶領的執政聯盟依然在10月22日舉行的眾議院選舉中獲勝。安倍本人有望繼續執政到2021年,成為日本憲政史上執政時間最長的首相。

2017年9月28日,民眾在日本東京參加抗議活動。(新華/美聯)

二次上臺至今,安倍執政已有五年。“修憲”目標從未動搖。2017年,安倍給出修憲時間表,又借選舉確保國會三分之二修憲勢力,修憲之局已基本做好。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煥利給出日本2017年度熱詞——“修憲”,

指出安倍還將在修憲問題上穩紮穩打,並且有望在2021年任期結束前達成修憲目標。

根據日本修憲相關程式,修憲動議首先需在國會眾參兩院獲得三分之二以上議員贊成,而後在60至180天內舉行全民公投,獲得有效投票半數以上贊成方可通過。經10月眾議院選舉一戰,自民黨和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掌握超三分之二議席,參議院三分之二以上修憲贊成勢力繼續維持,

加上希望之党和日本維新會等保守政黨對修憲表現積極,修憲派勢力得以進一步鞏固。

按照安倍在今年5月提出的修憲時間表,自民黨會在年內拿出修憲方案,力爭2020年實施新憲法。日媒推測,安倍政權將在明年發起修憲動議。

《讀賣新聞》12月上旬開展的民意調查顯示,支援在明年春季國會召開期間或其後提交修憲動議的受訪者達到57%,而反對提交修憲草案的為31%。

此外,贊同安倍將自衛隊寫入憲法第九條的受訪者達到49%,超過39%的反對者。

張煥利認為,在確保修憲勢力和修憲的大方向上,“安倍不成問題,但同樣贊成修憲的選民有不同說法,這讓安倍不能放心。安倍在修憲上還會穩紮穩打,在2021年結束任期之前,他應該有可能實現修憲目標。”

日本自民党修憲推進本部12月20日召開全體會議,自民黨內部在如何修改憲法第九條問題上顯露分歧。

首相安倍試圖溫和推進,在保留第九條原內容的基礎上增加有關自衛隊的內容,另一派則要求刪除放棄戰爭條款。

張煥利說,安倍修憲的意義,並不在於它具體修改了什麼“只要改了一個字,就是重大的推進。七十年沒改過一個字的憲法,安倍改了,這也就打開了日本政界今後堂而皇之繼續修改憲法的大門”。

中日關係近期出現改善勢頭。張煥利就此指出,安倍執意推動修憲將給兩國關係帶來影響,“修憲之後,日本真的變樣了。不僅對亞洲,從長遠來講對美國不一定有利。”雖然安倍希望改善對外關係不假,但“他不會為了改善日中關係而在中國關切的歷史認識、東海以及南海問題上有所改變,也不會放棄對華圍堵的一貫方針。”

修憲是安倍的夙願,如今局已設好,安倍能否再勝一局,日本國民的態度將是關鍵之一。

安倍執意推動修憲將給兩國關係帶來影響,“修憲之後,日本真的變樣了。不僅對亞洲,從長遠來講對美國不一定有利。”雖然安倍希望改善對外關係不假,但“他不會為了改善日中關係而在中國關切的歷史認識、東海以及南海問題上有所改變,也不會放棄對華圍堵的一貫方針。”

修憲是安倍的夙願,如今局已設好,安倍能否再勝一局,日本國民的態度將是關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