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對話香港90後青年:愛讀習近平的書,熱衷“新四大發明”

“習近平主席的青春奮鬥故事讓我獲益匪淺,給我的社區基層工作很大啟發。”“祖國變化太大了,高鐵很方便,我們還為此拍了一個微電影呢。”謝曉虹,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90後青年,

和以往大家對香港青年人的印象不同,她愛看習近平的書,對“新四大發明”更是如數家珍。從小喜歡中國文化,10年前就曾來到內地交流參觀,親眼見證了祖國的發展。如今,她還是“香港青賢智匯”的創會主席,致力於講好“一國兩制”的故事,她說:“我們香港學生也是反對‘港獨’的,兩地學生在這方面目標都是清晰一致的。只是很多同學不願公開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那我們現在就要團結大家,
讓大家‘敢想敢言’、‘發光發亮’。”

謝曉虹在“‘一國兩制’實踐中的青年思潮與青年工作”主題沙龍上發言。

12月15日,“‘一國兩制’實踐中的青年思潮與青年工作”主題沙龍在京舉行。謝曉虹作為會上唯一一位土生土長的香港青年社團領袖,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成長故事,

和為“一國兩制”在香港更好落實所做的工作。

謝曉虹畢業於香港協恩中學,“我們學校是香港傳統的英文學校,涉及中國文化的課程並不多。但是我從小就喜歡中國文化,很早就開始讀《論語》《莊子》……我的本科和碩士也都是讀的中文系。”這些經歷讓謝曉虹有點“不一樣”,“我從小就有一種家國情懷,這是其他教育不能給我的。”

2007年,17歲的謝曉虹參加了“愛我中華”火車團,

第一次來到內地參觀交流。此後,她積極參加各種交流活動,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東學聯換屆、臺灣五都選舉……2016年,她還代表香港參加了“二十國集團青年會議”。用她的話說,自己的成長和祖國的發展是同頻共振的。而正是這種經歷讓她對祖國的發展變化更加感同身受,她對中國青年網記者說:“10年來變化很大,比如說深圳,每一次過去都不一樣。現在不是說我們國家有‘新四大發明’嗎?高鐵、支付寶、網購、共用單車。
這些都是最近幾年才出現的,香港人都覺得很新鮮、很吃驚,現在大家都不用卡了,都是微信支付,也會參加雙十一的瘋狂購物。日常生活中確實在享受祖國發展帶來的便利性。”

然而,這些行為遭到過不少質疑和“港獨”的攻擊。2012年,她因組織參加“愛我中華”交流團登上某家媒體頭版,被“港獨”批判是“洗腦團”的組織人。對此,謝曉虹沒有懼怕,

她發表文章大膽回擊。通過這件事她也反思,在香港,缺少為“一國兩制”、為正能量勇敢發聲的青年團體。2014年,謝曉虹選擇到基層社區工作,想看一看香港基層民眾的真實生活和真實感受。兩年的社區工作,更加堅定了她“扶青為民”的決心,2016年,她創辦“香港青賢智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更多香港青年人一起為“一國兩制”的落實發展做出貢獻。前不久,謝曉虹和香港“就是敢言”計畫一起參與攝製的微電影《高鐵的愛情故事》上線,通過電影去講述即將在廣深港高鐵實施的“一地兩檢”便民政策,廣受香港青年歡迎。

在採訪中,謝曉虹多次提到一本書——《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書中的一些精彩段落她更是張口就來。她說:“奮鬥的青春最美麗。這本書就是展現習近平主席的青春歲月是怎樣度過的,他很喜歡看書學習,在很艱苦的環境下依然堅持不懈。他也在思考,年輕人應該為國家做一些什麼事情。這些對於香港青年來說,是很有啟發的。現在我們的生活水準提升了,但是我們的家國情懷有沒有提升呢?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反思,習近平的這本書就是一個榜樣,告訴我們無論在什麼環境下,都要有為國家奮鬥的心。”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當時在讀中學六年級(高三)的她看到這句話,很受觸動,從此成為自己的座右銘。今天,再回顧自己的初心,謝曉虹說:“堅定擁護‘一國兩制’,然後把我們成功的故事、成功的經驗,把我們在香港看到的真實故事,在兩岸四地很好地傳播。對世界不同的人、不同的青年,講述我們過去二十年,和未來更多年的‘一國兩制’的偉大歷史。”

通過電影去講述即將在廣深港高鐵實施的“一地兩檢”便民政策,廣受香港青年歡迎。

在採訪中,謝曉虹多次提到一本書——《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書中的一些精彩段落她更是張口就來。她說:“奮鬥的青春最美麗。這本書就是展現習近平主席的青春歲月是怎樣度過的,他很喜歡看書學習,在很艱苦的環境下依然堅持不懈。他也在思考,年輕人應該為國家做一些什麼事情。這些對於香港青年來說,是很有啟發的。現在我們的生活水準提升了,但是我們的家國情懷有沒有提升呢?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反思,習近平的這本書就是一個榜樣,告訴我們無論在什麼環境下,都要有為國家奮鬥的心。”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當時在讀中學六年級(高三)的她看到這句話,很受觸動,從此成為自己的座右銘。今天,再回顧自己的初心,謝曉虹說:“堅定擁護‘一國兩制’,然後把我們成功的故事、成功的經驗,把我們在香港看到的真實故事,在兩岸四地很好地傳播。對世界不同的人、不同的青年,講述我們過去二十年,和未來更多年的‘一國兩制’的偉大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