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芳華》裡撕裂和毀滅的,究竟是什麼?

作者:魯舒天 / 微信公眾號:qspyq2015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1711篇原創首發文章

在馮小剛的新片《芳華》中,戰爭戲只占了6分鐘的時長。但在電影的新版海報上,原本解放鞋與舞鞋交織的青驄物語幾乎清一色地換成了由黃軒飾演的男主角在戰場上身著戎裝凝目佇立的倉皇一幕。它意味著某種深刻的寓意——《芳華》是關於毀滅的。

戰爭與死亡無疑是最能直接引領毀滅的存在,但關於這條線的敘事只是《芳華》的細枝末節。電影的野心不在於此,

《芳華》試圖描述一種諱莫如深卻又厄運高懸的宿命感。電影創作者別出機杼地把它揉進了舞臺簾幕的後背、姑娘衣袂的褶皺和革命青年蕩漾的春心中,然後等待著美好支離破碎、悲情接踵而至。這種無從具象更無從逃離的宿命感可化用德國作家雷馬克《西線無戰事》的那個名句來形容:“它只是試圖敘述那樣的一代人,他們儘管躲過了時代巨輪的直接碾壓,但還是在其中逝盡芳華。

“前十年、順流而下;後十年、逆流而上”

很多人說這部經歷了撤檔風波而今濤頭弄潮的革命文藝青春懷舊片是馮小剛迄今為止最好的電影,這聽上去是在讚譽,細品之下卻也五味雜陳。

文化評論家解璽璋曾如此論述在國內市場運作和電影生產方面得心應手的馮小剛及他個人色彩濃郁的“賀歲”代表作:“他的影片不再是藝術家通過重新介入社會歷史、去除俗常之蔽以恢復洞見和更高的人生關懷、重建個人與世界的關係,

而僅僅是按照一紙訂單生產的‘年貨’。在這裡,藝術家對社會歷史作自由超越的衝動,被電影投資人冷靜而精確的算計所取代。”

曾經的馮小剛熱衷於唯資本和票房馬首是瞻,

糾結於“非科班”身份的他更多是通過顛覆藝術敘事態度、使電影恢復娛樂和審美本性的方式獲取世俗與行業的承認。在那時,作為局外人的馮小剛是不理會人們從藝術角度對其作品進行的批評的。直到有一天他發現錢掙夠了,整個社會可供拍攝嚴肅認真電影的環境卻突然皮之不存,已經身為圈內大咖的名導意識到了自己的責任。然後馮小剛開始拍“現實題材”,開始常懷悲憫,
開始批行業、罵觀眾——他說《芳華》這樣的類型片國內近十年內沒有、往後也不會太多,他還告訴許知遠,一名導演能拍出《美國往事》這樣的片子才算是實現了天命。

就在使命與責任的一張一弛之間,善於避重就輕的馮小剛完成了從“前十年、順流而下”到“後十年、逆流而上”的轉換。輪到《芳華》這裡,專業評論的兩極分化凸顯了時代對於這位溯洄者的觀察。褒揚意見肯定了創作者在話語權受限的前提下寄予其間的隱性反諷,而“不買帳”的觀點則擔憂一貫討巧有餘而力度不足的馮小剛會把《芳華》拍成葉京的那部《記得少年那首歌》。後者的癥結與其說是技法與表述上的混亂,毋寧說是對於特定年代苦難記憶與虛無題旨的迷醉美化與刻意回避。雖然《芳華》裡不加節制的明媚有沖淡反詰的嫌疑,但馮小剛畢竟不是葉京,如果說電影中很難看到陳詞濫調之外的歷史觀,筆者倒更願意將其歸結為審查制度使然。過於指責《芳華》不倫不類或者隔靴搔癢的批評者,至少應當看到電影對於“人的立場”的堅守,至於對中國社會而言更真實和更深刻的表達,絕非銀幕工作者們可畢其功於一役的份內事。

革命年代的愛情

《芳華》裡最驚豔的角色不是那些愛紅妝更愛武裝的文藝女兵,而是由黃軒飾演的男主角劉峰。至少在電影版的《芳華》裡,劉峰這個角色對故事本身的承載要比嚴歌苓原著小說的權重更大。從《黃金時代》裡的駱賓基、《推拿》裡的小馬到《妖貓傳》裡的白居易,黃軒極為擅長處理沉靜感與爆發力的兩相交錯。這個雙魚座男演員的優雅是一種理想主義者與生俱來的優雅——多愁善感、無功利心、不流於俗,以及《芳華》中體現在男主角潛意識裡的“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的美好願景。

有評論形容劉峰這個“活雷鋒”活得太不真實:他吃煮破了的餃子;自學手藝替女兵修表;主動幫結婚的戰友做沙發;甚至把上大學的機會都拱手讓人。文工團的女兵們恐怕也是這麼看劉峰的——一個無缺憾、無死角的楷模;一個完美的、大寫的人。然而,故事最畸形的一面也就在這裡:在女兵們看來,一個舉世罕見的好人是尤其不應犯渾的,他甚至都沒有表達正當情☆禁☆欲的權利。所以劉峰只是表露了對心儀者林丁丁的愛慕之情,就把對方嚇壞了,然後被開除、被審查、被流放。

當一種飽含虛假寄託的幻想不允許被戳破,實際上最畸形的不是被壓抑和定義的物件,而是那些掩耳盜鈴和粉飾太平的人。後者希望宏大敘事周而復始,人性壓抑如初,血統論永不褪色,所以她們只期待一個理想主義者從始至終都扭曲成她們想像中的理想主義應有的樣子。理想主義者總是被誤解成迷醉於幻夢和願景的存在,可那恰恰是偽理想主義者們的慣用籌碼。劉峰是混在偽理想主義者營帳中的真理想主義者,所以他追求切實具體的東西,比如愛情。正是在劉峰朝林丁丁邁出那一步之後,他才對存在於朝夕相伴的革命戰友之間的塑膠情誼恍然大悟——原來她們從來沒把自己當作“自己人”,原來她們的“雙標”這麼嚴重,從尚武到拜金、從集體到個人之間的辯證邏輯,道理都在她們那邊。

革命年代的告白與試探,是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發覺烏托邦現實馬腳的最佳路徑。正所謂“以大煽情揭破大煽情、以春光明媚對抗春光明媚”,一個遍佈虛無教旨的年代中理想的錯位和重置,從中作梗的不是命運的無常流轉,而是名不副實的時代精神與集體主義本身。在那個面色紅潤、高歌猛進、趕英超美的豪情萬丈的歷史縱深處,正埋葬著那些被遺忘、被忽略的無法進入敘事的渺小個體原本肆意昂揚的芳華。

撕裂與幻滅

仍有評論認為馮小剛在對《芳華》的處理上犯了左右逢源的老毛病,即所謂個人回望與莊嚴審視在同部作品中彼此抵消,原本足以“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的題旨一再作淺嘗輒止的尷尬收場。但我倒認為,即便拋開影片延遲公映的版本是否較本初的版本有所剪輯,電影的主旨也已經在不動聲色的矛盾與拉扯中邏輯盡顯:它前半部分有多美好,後半部分就有多殘酷。因此,不必苛責創作者沒有做到知無不言和言無不盡,重要的是觀眾能在電影構建的那些恍如隔世的對比後面領悟多少。

在《芳華》中,關於烏托邦的假大空、理想國的無處安放、隱秘心事的星流雲散、集體對簇擁者的分門別類,以及個體精神關於先驗主義的質疑與出逃,這一切壓抑與迸發的鋪陳都與男主人公劉峰如影隨形。文革中的劉峰是所有人靠攏的模範,但他的勞模動力並不出自對信仰的極端狂熱,電影開篇的鏡頭語言可以佐證這一點:熱心腸的劉峰幫戰友捉豬,與大街上迎面走來的抬著領袖像的遊行隊伍狹路相逢,他的逆流而過已經給出了暗示。劉峰在革命浪潮中的“不違和”,恰好是因為集體主義將他樂於奉獻的自發精神定義為“正常”;而當歷史的玩笑餘韻殆盡,劉峰的純粹與堅持就只剩下“不合時宜”這一樁形容。

理想主義者劉峰之所以能在人生前段感受到歲月靜好,只因他現實步伐的一絲不苟正與象徵世界的整齊有序無縫重合。實際上在大多數人那裡,烏托邦只是一場浮誇躍進的人為建構,那裡面充斥著無法整合的複雜經驗。對於劉峰來說,他對於未來的想像以及人際關係的期待並不複雜,他認為文工團戰友之間應該互相關愛、幫助、學習、進步;他認為無怨無悔地對一個人好,她就一定能感受到自己的真誠;他甚至認為紅旗下陰暗的角落也可以通過自我的隱忍與犧牲完成恰如其分的填補。劉峰並沒有錯,只不過是單純與善良限制了他的想像力。

劉峰一直將林丁丁看作是和自己一樣的人,不止是林丁丁,文工團裡的所有人以及這裡的一切存在在劉峰眼中都是彼岸之花的現實綻放。所以劉峰無怨無悔地犧牲奉獻,永遠是衝鋒在前的姿態。直到他向暗戀之人投去一次擁抱,才發現一個理想主義者孤苦伶仃的後脊背簡直涼入骨髓。對於林丁丁來說,“活雷鋒”只是一個烏托邦的符號,它的光芒四射在現實主義者的字典裡是有時效性的——在革命浪潮中,她比劉峰更認可那個平滑完整、不含雜質的虛假映射;在浪潮退散後,她亦能夠毫無心理負擔地面對社會轉型與個人前途上“姓社姓資”的拷問。

林丁丁們和劉峰的區別就在於:前者是“性善論者”,而劉峰是“性善者”。“性善論者”只是頌揚“人性善”,她們號召真正的“性善者”完成對於烏托邦的獻祭,而這個過程絲毫不妨礙她們實踐“人性惡”。被侮辱與被傷害的何小萍最先發現了歌舞昇平的現實場裡遍佈著的殘忍與不公正,直到被劉峰善待,她才頭一遭感受到了人性的溫度。所以當劉峰遭遇文工團的排擠,何小萍寧願被那個曾經試圖融入的集體徹底放逐,毅然決然地步其後塵。

在“流氓事件”發生後,何小萍去男兵宿舍幫劉峰整理衣物,她看到後者將他那滿載榮譽的獎品用箱子騰了出來,準備扔掉。兩人接下來的這段看似漫不經心的對話尤為值得注意:

何小萍:我有什麼能幫你的?

劉峰:你幫我把這箱東西扔了。

何小萍:都還能用呢!

劉峰:印上字了怎麼用啊?

何小萍:都是好字啊!

劉峰:那你拿去吧,只要你不嫌難看。

曾經的標準與期許,早已在現實境遇虛假而深刻的背離之下皮開肉綻。什麼是好,什麼是壞,那時的劉峰已經心中有數。相比後來的身患殘疾,精神家園的轟然破碎對於理想主義者來說才是更重的挫傷。一個最純粹的靈魂,遭遇了最污穢的謊言。劇團裡的現世安穩和戰場上的慷慨赴死對於劉峰來說全都是偽命題,只因悲愴與荒誕的始作俑者正是覆蓋了他青春底色的整個時代。

值得紀念的是芳華本身,而非芳華里遭遇的一切。電影裡的劉峰和何小萍在提醒著我們,不要等到身心俱損的時候才徹底弄清楚前述概念中易被曲解的含混。只要碾壓一切的敘事依然存在,芳華早逝就一定會成為某種無從繞過的永恆。那樣的時候,每一代人都能從這部電影裡看到自己的影子。

作者92年生人,金牛座。秦朔朋友圈專欄作者。專注影視文化評論。

代表作:

許知遠和馬東促席對作,年輕人卻只看到“尬聊”

這個時代欠《二十二》的,不止一張電影票

從《建軍大業》到《戰狼2》,主旋律的商業化與商業化的主旋律

在這場流動的油畫盛筵裡,我看到了梵古心中的那團火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輪到《芳華》這裡,專業評論的兩極分化凸顯了時代對於這位溯洄者的觀察。褒揚意見肯定了創作者在話語權受限的前提下寄予其間的隱性反諷,而“不買帳”的觀點則擔憂一貫討巧有餘而力度不足的馮小剛會把《芳華》拍成葉京的那部《記得少年那首歌》。後者的癥結與其說是技法與表述上的混亂,毋寧說是對於特定年代苦難記憶與虛無題旨的迷醉美化與刻意回避。雖然《芳華》裡不加節制的明媚有沖淡反詰的嫌疑,但馮小剛畢竟不是葉京,如果說電影中很難看到陳詞濫調之外的歷史觀,筆者倒更願意將其歸結為審查制度使然。過於指責《芳華》不倫不類或者隔靴搔癢的批評者,至少應當看到電影對於“人的立場”的堅守,至於對中國社會而言更真實和更深刻的表達,絕非銀幕工作者們可畢其功於一役的份內事。

革命年代的愛情

《芳華》裡最驚豔的角色不是那些愛紅妝更愛武裝的文藝女兵,而是由黃軒飾演的男主角劉峰。至少在電影版的《芳華》裡,劉峰這個角色對故事本身的承載要比嚴歌苓原著小說的權重更大。從《黃金時代》裡的駱賓基、《推拿》裡的小馬到《妖貓傳》裡的白居易,黃軒極為擅長處理沉靜感與爆發力的兩相交錯。這個雙魚座男演員的優雅是一種理想主義者與生俱來的優雅——多愁善感、無功利心、不流於俗,以及《芳華》中體現在男主角潛意識裡的“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的美好願景。

有評論形容劉峰這個“活雷鋒”活得太不真實:他吃煮破了的餃子;自學手藝替女兵修表;主動幫結婚的戰友做沙發;甚至把上大學的機會都拱手讓人。文工團的女兵們恐怕也是這麼看劉峰的——一個無缺憾、無死角的楷模;一個完美的、大寫的人。然而,故事最畸形的一面也就在這裡:在女兵們看來,一個舉世罕見的好人是尤其不應犯渾的,他甚至都沒有表達正當情☆禁☆欲的權利。所以劉峰只是表露了對心儀者林丁丁的愛慕之情,就把對方嚇壞了,然後被開除、被審查、被流放。

當一種飽含虛假寄託的幻想不允許被戳破,實際上最畸形的不是被壓抑和定義的物件,而是那些掩耳盜鈴和粉飾太平的人。後者希望宏大敘事周而復始,人性壓抑如初,血統論永不褪色,所以她們只期待一個理想主義者從始至終都扭曲成她們想像中的理想主義應有的樣子。理想主義者總是被誤解成迷醉於幻夢和願景的存在,可那恰恰是偽理想主義者們的慣用籌碼。劉峰是混在偽理想主義者營帳中的真理想主義者,所以他追求切實具體的東西,比如愛情。正是在劉峰朝林丁丁邁出那一步之後,他才對存在於朝夕相伴的革命戰友之間的塑膠情誼恍然大悟——原來她們從來沒把自己當作“自己人”,原來她們的“雙標”這麼嚴重,從尚武到拜金、從集體到個人之間的辯證邏輯,道理都在她們那邊。

革命年代的告白與試探,是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發覺烏托邦現實馬腳的最佳路徑。正所謂“以大煽情揭破大煽情、以春光明媚對抗春光明媚”,一個遍佈虛無教旨的年代中理想的錯位和重置,從中作梗的不是命運的無常流轉,而是名不副實的時代精神與集體主義本身。在那個面色紅潤、高歌猛進、趕英超美的豪情萬丈的歷史縱深處,正埋葬著那些被遺忘、被忽略的無法進入敘事的渺小個體原本肆意昂揚的芳華。

撕裂與幻滅

仍有評論認為馮小剛在對《芳華》的處理上犯了左右逢源的老毛病,即所謂個人回望與莊嚴審視在同部作品中彼此抵消,原本足以“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的題旨一再作淺嘗輒止的尷尬收場。但我倒認為,即便拋開影片延遲公映的版本是否較本初的版本有所剪輯,電影的主旨也已經在不動聲色的矛盾與拉扯中邏輯盡顯:它前半部分有多美好,後半部分就有多殘酷。因此,不必苛責創作者沒有做到知無不言和言無不盡,重要的是觀眾能在電影構建的那些恍如隔世的對比後面領悟多少。

在《芳華》中,關於烏托邦的假大空、理想國的無處安放、隱秘心事的星流雲散、集體對簇擁者的分門別類,以及個體精神關於先驗主義的質疑與出逃,這一切壓抑與迸發的鋪陳都與男主人公劉峰如影隨形。文革中的劉峰是所有人靠攏的模範,但他的勞模動力並不出自對信仰的極端狂熱,電影開篇的鏡頭語言可以佐證這一點:熱心腸的劉峰幫戰友捉豬,與大街上迎面走來的抬著領袖像的遊行隊伍狹路相逢,他的逆流而過已經給出了暗示。劉峰在革命浪潮中的“不違和”,恰好是因為集體主義將他樂於奉獻的自發精神定義為“正常”;而當歷史的玩笑餘韻殆盡,劉峰的純粹與堅持就只剩下“不合時宜”這一樁形容。

理想主義者劉峰之所以能在人生前段感受到歲月靜好,只因他現實步伐的一絲不苟正與象徵世界的整齊有序無縫重合。實際上在大多數人那裡,烏托邦只是一場浮誇躍進的人為建構,那裡面充斥著無法整合的複雜經驗。對於劉峰來說,他對於未來的想像以及人際關係的期待並不複雜,他認為文工團戰友之間應該互相關愛、幫助、學習、進步;他認為無怨無悔地對一個人好,她就一定能感受到自己的真誠;他甚至認為紅旗下陰暗的角落也可以通過自我的隱忍與犧牲完成恰如其分的填補。劉峰並沒有錯,只不過是單純與善良限制了他的想像力。

劉峰一直將林丁丁看作是和自己一樣的人,不止是林丁丁,文工團裡的所有人以及這裡的一切存在在劉峰眼中都是彼岸之花的現實綻放。所以劉峰無怨無悔地犧牲奉獻,永遠是衝鋒在前的姿態。直到他向暗戀之人投去一次擁抱,才發現一個理想主義者孤苦伶仃的後脊背簡直涼入骨髓。對於林丁丁來說,“活雷鋒”只是一個烏托邦的符號,它的光芒四射在現實主義者的字典裡是有時效性的——在革命浪潮中,她比劉峰更認可那個平滑完整、不含雜質的虛假映射;在浪潮退散後,她亦能夠毫無心理負擔地面對社會轉型與個人前途上“姓社姓資”的拷問。

林丁丁們和劉峰的區別就在於:前者是“性善論者”,而劉峰是“性善者”。“性善論者”只是頌揚“人性善”,她們號召真正的“性善者”完成對於烏托邦的獻祭,而這個過程絲毫不妨礙她們實踐“人性惡”。被侮辱與被傷害的何小萍最先發現了歌舞昇平的現實場裡遍佈著的殘忍與不公正,直到被劉峰善待,她才頭一遭感受到了人性的溫度。所以當劉峰遭遇文工團的排擠,何小萍寧願被那個曾經試圖融入的集體徹底放逐,毅然決然地步其後塵。

在“流氓事件”發生後,何小萍去男兵宿舍幫劉峰整理衣物,她看到後者將他那滿載榮譽的獎品用箱子騰了出來,準備扔掉。兩人接下來的這段看似漫不經心的對話尤為值得注意:

何小萍:我有什麼能幫你的?

劉峰:你幫我把這箱東西扔了。

何小萍:都還能用呢!

劉峰:印上字了怎麼用啊?

何小萍:都是好字啊!

劉峰:那你拿去吧,只要你不嫌難看。

曾經的標準與期許,早已在現實境遇虛假而深刻的背離之下皮開肉綻。什麼是好,什麼是壞,那時的劉峰已經心中有數。相比後來的身患殘疾,精神家園的轟然破碎對於理想主義者來說才是更重的挫傷。一個最純粹的靈魂,遭遇了最污穢的謊言。劇團裡的現世安穩和戰場上的慷慨赴死對於劉峰來說全都是偽命題,只因悲愴與荒誕的始作俑者正是覆蓋了他青春底色的整個時代。

值得紀念的是芳華本身,而非芳華里遭遇的一切。電影裡的劉峰和何小萍在提醒著我們,不要等到身心俱損的時候才徹底弄清楚前述概念中易被曲解的含混。只要碾壓一切的敘事依然存在,芳華早逝就一定會成為某種無從繞過的永恆。那樣的時候,每一代人都能從這部電影裡看到自己的影子。

作者92年生人,金牛座。秦朔朋友圈專欄作者。專注影視文化評論。

代表作:

許知遠和馬東促席對作,年輕人卻只看到“尬聊”

這個時代欠《二十二》的,不止一張電影票

從《建軍大業》到《戰狼2》,主旋律的商業化與商業化的主旋律

在這場流動的油畫盛筵裡,我看到了梵古心中的那團火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