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老師,請不要懷疑自己每一天的努力!|精選

感謝您關注中國教育報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中國教育報”關注我們

這篇文章授權轉載自“教師博覽”(ID:jsblzzs)微信公號。

老師,請不要懷疑每一天的努力

/ 福州教育研究院 何捷 /

參加名師觀摩活動,我在台下和一線老師坐在一起,一邊聽課一邊評議。

名師的課上得非常精彩,但身邊的一線老師對自己卻浮起了淡淡的哀傷。

一線教師懷疑著——我每天所做的事,所上的課,是否有意義?我所執教的,是否是真正的語文?

大家都看得出在名師課堂上,孩子呈現出來的狀態是非常讓人欣賞的,所展現出來的,是應有的語文素養。

例如,面對文本,小孩特別能分析,說得頭頭是道;面對問題,小孩特別能探究,合作得井井有條;面對一個疑難,小孩特別有精神,各抒己見,層層深入,最終又能達成共識……

一線老師發現名師課堂上的學習,有明顯的發展與變化,名師在“一個點”上做得很足,在“一種能力”訓練上做得很到位,

感覺到這樣教,一課一得,真好。

再一想自己,落差產生,疑惑產生:為什麼在自己日常的教學中,在每一天的課堂上,很少看到這樣的成長或是變化?為什麼在自己的日常教學中,總是做著諸如“聽寫默寫”“背誦記憶”“課文串講”等粗淺的事?

當然,排除自己和名師之間的距離,也先不談名師執教時的光環效應,更不去衡量自己的執教能力,文本分析能力,設計能力,

執行能力……但,似乎自己平時的執教真的,落空了。

有意思的是,我還發現身邊不少一線教師,在朋友圈力曬出的都是“閱讀會”“實踐活動”“課本劇表演”“歡呼得獎”的場景,很少見發出教學常態畫面,以至於流覽朋友圈容易產生錯覺——日常教學如此豐富。可能是真相不堪,也無法引人關注,那些連自己都覺得“沒什麼”的場景,已經開啟了“自動遮罩”功能。

聽課後,本來應該是奮發向上的,

如今卻成了沮喪失望;每日執教,原本是積累功德,卻被我們自己忽視遺忘,真令人擔憂。

因此,我鼓足勇氣和大家分享曾經的故事,我想告訴親愛的一線朋友:每一天你所做的,都是有意義的。名師的執教,僅是給予你的加持。

我在一線連續不斷執教21年,

回憶那數千個日子,每一次進入課堂所做的和大家差不多。

真的,不要懷疑,我每天也都在聽寫默寫、背誦記憶、課文串講等,此外就是帶著小孩讀書,對課文進行分段概括,針對某些關鍵語句進行講解、分析,最後一件事絕對不能少——完成課後練習,並且嚴格抓訂正。

練習一遍,改一遍,訂正一遍,再改一遍。直到所有的題目都訂正完畢後,這一課才教完。期末複習的時候,重新來一遍。有的時候,偶然有創意,我自己也很歡喜。但如常的教學,好像是我們逃不掉的業。日復一日,如同做工。

直到有一天,北京市特級教師來福州講學,教育局安排到我的學校借班上課,用的就是我的班。特級老師的課上得非常好,大家都說這才是真正的語文課,而且同事們都給我點贊,說在這節課上,孩子表現出來的能力真的能夠展示他們的素養。

重要的是,大家還說:看來你每天教得不錯啊。我很高興,那時,我是一個十年左右教齡的年輕教師,平時做了什麼,如何做更好,我沒有想法。有的就是不斷教,不斷練,有點枯燥。因為除了這樣往前走之外,我也沒有別的更好的方法。現在才明白——

語文,其實是很樸素的。

一線老師們,我們日復一日教學,雖然枯燥,但是請不要懷疑,小孩每天都在一點一滴地積累。每節課上小孩和文字接觸,和文章打交道,我們在素養大廈上疊加一塊塊磚。砌磚的,就是教師和小孩,砌磚的工作,原本就是枯燥單調。

語文,期待的可能僅是一次頓悟。

平日裡懵懵懂懂,突然間語出驚人;看上去波瀾不驚,暫態間翻江倒海。所有的變化都是力量蓄積到一定程度後的反應。只不過,反應本身也在等待時機。

日常教學,蓄積的就是這種突變的爆發力。日常教學樣態統一,所以爆發的時機並不合適;名師執教時有了變化,容易誘導力量噴薄而出。我們要堅信一線教學中,教師帶著小孩進入最為原始的反復打磨,其實已經開始邁向那不期而遇的頓悟。

每一次的意外,都來源於日常的真實。

其實,這裡還有一個“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差距。例如,你看到臺上芭蕾舞演員那樣曼妙的身姿,但是卻看不到她卻有一雙你看都不想看的恐怖的腳;

又如,你看到電影畫面中演員翻飛騰挪、飛簷走壁,但是背後卻有一根你看不到的鋼絲,還有設備將其如貨物般吊起。把特技剝除後,剩下的只是和你一樣的人在藍背景前做著各種讓人發笑的動作。

每一個好看的背後,都有無數難看的樣子。二者,無法割裂的。一線教師不要懷疑自己……

平時我們所做的,只是很樸素而已。但也不否認,有難看的成分。難看的,錯誤的,就是我們要盡力避免的。

例如,抄詞要不要,可以有,但不要超過三遍;背誦默寫要不要,可以有,但不要精准到“一字不錯”;串講串問可以有,但不要至始至終。你總得有點變化才好,否則自己也會感到無聊……日常教學,把握的原則很簡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當你的小孩走上台去,和來借班的名師一起上課時,軍功章上有你的一半。

這篇文章,獻給我親愛的一線朋友。

不要羡慕別人,扎扎實實做好自己每一天該做的事。學習名師,看看他人在提升語文素養上做的和我們有哪些不同,發現遺漏,為了小孩及時彌補。

讓我們每一天的課堂,都與精彩不期而遇,至少,讓我們的課堂能得到小孩的喜歡。

來源丨語文榕

責任編輯 | 郭可暢

教育,要用“廣角”來看

我們開闢起了一個新的主題,那就是教育類話題優質原創內容的刊發。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更多優質教育類原創內容;

在這裡,你可以發現有意思的教育類自媒體公號;

在這裡,你可以從不一樣的視角看教育。

讓我們在這裡遇見更多的朋友,讓我們在這裡用廣角看世界。

優質+原創+教育+自媒體,這是中教君想要在每個周日與您共同分享的精彩,不知道您喜不喜歡呢?

各位老師、家長,如果您平時也關注了這樣的公號,如果您在平時發現了這樣的文章,中教君也歡迎您分享給我們。說不定在下周,我們也會推送給更多的朋友的!

各位自媒體朋友,如果您想要在周日出現在中國教育報微信的平臺上,我們也歡迎大家來自薦!

那麼,怎樣才能找到中教君呢?您只需要將您想要推薦的文章連結留言發送到我們的後臺,如果您覺得留言推薦不夠靠譜的話,我們也歡迎您發送文章連結到我們的郵箱:zgjybwx@163.com

我們下周見!

有的時候,偶然有創意,我自己也很歡喜。但如常的教學,好像是我們逃不掉的業。日復一日,如同做工。

直到有一天,北京市特級教師來福州講學,教育局安排到我的學校借班上課,用的就是我的班。特級老師的課上得非常好,大家都說這才是真正的語文課,而且同事們都給我點贊,說在這節課上,孩子表現出來的能力真的能夠展示他們的素養。

重要的是,大家還說:看來你每天教得不錯啊。我很高興,那時,我是一個十年左右教齡的年輕教師,平時做了什麼,如何做更好,我沒有想法。有的就是不斷教,不斷練,有點枯燥。因為除了這樣往前走之外,我也沒有別的更好的方法。現在才明白——

語文,其實是很樸素的。

一線老師們,我們日復一日教學,雖然枯燥,但是請不要懷疑,小孩每天都在一點一滴地積累。每節課上小孩和文字接觸,和文章打交道,我們在素養大廈上疊加一塊塊磚。砌磚的,就是教師和小孩,砌磚的工作,原本就是枯燥單調。

語文,期待的可能僅是一次頓悟。

平日裡懵懵懂懂,突然間語出驚人;看上去波瀾不驚,暫態間翻江倒海。所有的變化都是力量蓄積到一定程度後的反應。只不過,反應本身也在等待時機。

日常教學,蓄積的就是這種突變的爆發力。日常教學樣態統一,所以爆發的時機並不合適;名師執教時有了變化,容易誘導力量噴薄而出。我們要堅信一線教學中,教師帶著小孩進入最為原始的反復打磨,其實已經開始邁向那不期而遇的頓悟。

每一次的意外,都來源於日常的真實。

其實,這裡還有一個“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差距。例如,你看到臺上芭蕾舞演員那樣曼妙的身姿,但是卻看不到她卻有一雙你看都不想看的恐怖的腳;

又如,你看到電影畫面中演員翻飛騰挪、飛簷走壁,但是背後卻有一根你看不到的鋼絲,還有設備將其如貨物般吊起。把特技剝除後,剩下的只是和你一樣的人在藍背景前做著各種讓人發笑的動作。

每一個好看的背後,都有無數難看的樣子。二者,無法割裂的。一線教師不要懷疑自己……

平時我們所做的,只是很樸素而已。但也不否認,有難看的成分。難看的,錯誤的,就是我們要盡力避免的。

例如,抄詞要不要,可以有,但不要超過三遍;背誦默寫要不要,可以有,但不要精准到“一字不錯”;串講串問可以有,但不要至始至終。你總得有點變化才好,否則自己也會感到無聊……日常教學,把握的原則很簡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當你的小孩走上台去,和來借班的名師一起上課時,軍功章上有你的一半。

這篇文章,獻給我親愛的一線朋友。

不要羡慕別人,扎扎實實做好自己每一天該做的事。學習名師,看看他人在提升語文素養上做的和我們有哪些不同,發現遺漏,為了小孩及時彌補。

讓我們每一天的課堂,都與精彩不期而遇,至少,讓我們的課堂能得到小孩的喜歡。

來源丨語文榕

責任編輯 | 郭可暢

教育,要用“廣角”來看

我們開闢起了一個新的主題,那就是教育類話題優質原創內容的刊發。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更多優質教育類原創內容;

在這裡,你可以發現有意思的教育類自媒體公號;

在這裡,你可以從不一樣的視角看教育。

讓我們在這裡遇見更多的朋友,讓我們在這裡用廣角看世界。

優質+原創+教育+自媒體,這是中教君想要在每個周日與您共同分享的精彩,不知道您喜不喜歡呢?

各位老師、家長,如果您平時也關注了這樣的公號,如果您在平時發現了這樣的文章,中教君也歡迎您分享給我們。說不定在下周,我們也會推送給更多的朋友的!

各位自媒體朋友,如果您想要在周日出現在中國教育報微信的平臺上,我們也歡迎大家來自薦!

那麼,怎樣才能找到中教君呢?您只需要將您想要推薦的文章連結留言發送到我們的後臺,如果您覺得留言推薦不夠靠譜的話,我們也歡迎您發送文章連結到我們的郵箱:zgjybwx@163.com

我們下周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