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歷史上只存在了八年的西南聯大,不是一所一般的大學

1937年11月1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在湖南長沙嶽麓山下組成了“國立長沙臨時大學”。但在開學一個月後,由於日軍沿長江一線步步緊逼,師生們又繼續向西南行進,在1938年2月搬遷入雲南,

同年4月2日,正式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八年之後,抗戰勝利,三所大學回歸原址,各自辦學。

西南聯大的校史只有短短八年時間,但因其英才輩出,又產生了無數故事與傳奇,成為了中國大學史上獨一無二的奇跡。

“身處逆境而正義必勝的信念永不動搖”

談及西南聯大對於抗日戰爭的貢獻,容易說的,是有形的,如培養人才、推動科研以及投身戰場;不太好說的,

是無形的,那就是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如何凸顯某種高貴的精神氣質。具體說來,硝煙彌漫中,眾多大學師生弦歌不輟,這本身就是一種穩定人心的力量。

當初聯大教授曾昭掄撰《大時代在等著青年們》,稱:“古今中外一切戰爭,凡一交戰國家,充滿失敗主義者,大敗即不在遠。難民比敵人跑得快,謠言比難民跑得更快,這是何等危險的現象。”從最初的殊死抵抗,到漫長的相持階段,

再到最後的戰略反攻,有很長的路要走。用曾昭掄的話來說,就是:“環觀國際形勢,同盟國家必獲最後勝利,誠屬必然之事。日寇何時得以完全擊潰,則尚無把握。”因此,西南聯大以及眾多撤退到大後方的中國大學,無論如何顛沛流離,堅持“笳吹弦誦”,這本身便是抗戰必勝信念的最好體現。

著名數學家陳省身晚年接受採訪,談及西南聯大師生“堅持抗戰的決心”,“精神上,覺得中國可以站起來”。堅信中國不會亡、中國人能夠站起來,正是這種民族自信,支撐著西南聯大以及無數內遷大學的師生。今天看來是很自然的事,當初卻困擾不少讀書人——正因為瞭解中日兩國經濟及軍事實力,不太相信中國能獲勝(周作人的北平“苦住”乃至“落水”,

根本原因在此)。在我看來,西南聯大等內遷大學的歷史貢獻,精神感召是第一位的。在大後方是穩定民心,而對於淪陷區民眾,則是民族復興的希望所在。因此,穿越封鎖線,奔赴大後方任教或求學,本身就是一種政治選擇。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兵開進了燕京大學,不願做亡國奴的燕大學生林燾等一行六人,決心投奔自由,從北平輾轉來到成都燕京大學複學。

據林燾日後追憶,中間諸多艱險,“一般同學從北平到成都只需要二十來天,我們竟走了兩個多月”。而中文系教授浦江清為踐西南聯大之約,1942年5月29日從上海出發,曆千辛萬苦,經蘇、皖、贛、閩、粵、桂、貴、雲八省,來到昆明任教,讀其《西行日記》,讓人感慨萬千。1942年11月21日,星期六,浦江清終於到達昆明,那天的日記是:“自五月二十九日離滬,今日抵昆,在途凡一百七十七日,所曆艱難有非始料所及者。”

《清華園日記·西行日記》

作者:浦江清

版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年11月

瞭解這些,你才能理解,為何前西南聯大經濟學系教授、系主任陳岱孫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史》撰寫序言,會特別表彰聯大師生“身處逆境而正義必勝的信念永不動搖”,以及“對國家民族所具有的高度責任感”。在他看來,正是這兩點,“曾啟發和支撐了抗日戰爭期間西南聯大師生們對敬業、求知的追求”,而“這精神在任何時代都是可貴的,是特別值得紀念的”。我曾在一次專題演講中提及:“聯大有什麼值得驕傲的?聯大有精神:政治情懷、社會承擔、學術抱負、遠大志向。聯大人貧困,可人不猥瑣,甚至可以說‘器宇軒昂’,他們的自信、剛毅與聰慧,全都寫在臉上—這是我閱讀西南聯大老照片的直接感受。”

“戰時須作平時看”

當國家處在危急關頭,各大學的教授及學生如何盡到一個國民的責任、為抗戰做貢獻?這不僅是個人選擇,還牽涉大後方諸多大學的辦學方向,以及無數師生的教學和日常生活。教育部的基本方針是“戰時須作平時看”,課程設置略為調整,以適應戰爭需要,“但一切仍以維持正常教育為其主旨”。1939年3月4日,蔣介石在第三屆全國教育會議上講話,進一步明確戰時教育的大政方針:“總而言之,我們切不可忘記戰時應作平時看,切勿為應急之故而就丟卻了基本。我們這一戰爭,一方面是爭取民族生存,一方面就要於此時期中改造我們的民族,復興我們的國家。所以我們教育上的著眼點,不僅在戰時,還應當看到戰後。”

國民政府的這一重大決策,得到大學校長及教授們的支持。中央大學校長羅家倫寫於1941年6月的《炸彈下長大的中央大學》稱:

當我們初來的時候,學生受外間不成熟輿論的影響,常有要求改變課程,受所謂戰時教育的聲浪。那時候他們心目中以為有一種短期速成的教育,像“萬應靈丹”一樣,一吞下去就可以抗日的。我很懇切的告訴他們,說是教育,尤其是近代科學教育裡面,絕無“王者之路”(捷徑),何況大家不是王者。學問是謹嚴的,是有步驟的。一種學問學好了,平時可用,戰時也可用。到那境界,只看你們能不能“一隅三反”。戰時教育,只須把平時教育加緊,更須加重軍事體育的訓練,加強國家民族的意識,就可以了。

抗戰八年間,向西南內遷、堅持辦學的大學遠不止西南聯大,而有幾十所之多。這些大學和師生們在戰火中的堅持,既為國家培養了人才、延續了文化命脈,也彰顯了堅強不屈的民族精神。圖為抗戰期間遷至重慶的中央大學。

即便是思想激進的聯大中文系教授聞一多,在《八年的回憶與感想》中也談及,當校園裡爭執如何實行“戰時教育”時:“教授大都與政府的看法相同:認為我們應該努力研究,以待將來建國之用,何況學生受了訓,不見得比大兵打得更好,因為那時的中國軍隊確乎打的不壞。”

基於中國人對“知識”的渴求以及對“學問”的敬重,國民政府一方面調整總體佈局,在協助眾多沿海教育機關遷往西南的同時,特意搬遷了一些學校到西北(設立西北工學院、西北農學院、西北師範學院等),另一方面,大量擴充理、工、農、醫等院校(科系),以適應戰爭對國防建設及科技人才的特殊需要。教育部之指令各高校開設若干配合抗戰的課程,但堅持不降低教育水準,拒絕將大學改造成應急的培訓學校,此舉對於保存中華民族的文化命脈起很大作用,應給予充分肯定。

正因為政府及學界有此共識,抗戰中中國大學的整體水準沒有下降,很多專業領域甚至有明顯的提升。如西南聯大,各院系都有很好的教授及研究成果。這裡不準備仔細清理教授們“學術參戰”的決心與能力,只想從“心態史”角度,談論教授們著述時的心情——南渡的悲憤,北歸的願望,艱難中的崛起,不屈的意志力,如何滲透到具體的著述中去。

1941年,由西南聯大曾昭掄教授率領的“西康科學考察團”師生,從昆明出發橫渡金沙江,經西昌,越大涼山,進入彝族區,對沿途礦產資源、交通情況進行普查和核實。後來成為攀枝花礦區開採時的重要資料。圖為西康科學考察團全體成員合影。

在1946年刊行的《聯大八年》中,有費孝通教授的《疏散——教授生活之一章》,其中提及自己的寫作:“跑警報已經成了日常的課程。經驗豐富之後,很能從容應對。……我在這些日子,把翻譯《人文類型》排成早課。因為翻譯不需要有系統的思索,斷續隨意,很適合於警報頻煩時期的工作。”

至於北大校長、西南聯大常委蔣夢麟在躲避空襲的間隙,陸續寫成日後成為一代名著的《西潮》。此書的原稿是英文,據說是因為防空洞裡既無桌椅,又無燈光,用英文寫作,“可以閉起眼睛不加思索的畫下去”。

作為後來者,我們往往只看見著述,而未能真切體會前輩那“壓在紙背的心情”。馮友蘭曾提及聯大教授為何埋頭著述:

從表面上看,我們好像是不顧國難,躲入了“象牙之塔”。其實我們都是懷著滿腔悲憤無處發洩。那個悲憤是我們那樣做的動力。金先生的書名為《論道》,有人問他為什麼要用這個陳舊的名字。金先生說,要使它有中國味。那時我們想,哪怕只是一點中國味,也是對抗戰有利的。

《西南聯大行思錄》

作者:張曼菱

版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6月

至於謙謙君子湯用彤的講課,同樣蘊涵著時代的憂憤:“湯先生也具有強烈的歷史感,內心隱藏著對專制腐敗統治的極度不滿,但卻與感時憂世低徊吟詠的詩人不同,有哲人的氣質,寓悲憤於超逸之中。這一點,在講授魏晉玄學一課中不時流露出來。對於魏晉的哲學思想體系,他推崇王弼、郭象,更欣賞僧肇。但對當時社會的實際影響,他卻強調阮籍、嵇康,指出他們才是魏晉名士風流的代表人物。”

關於聯大師生為何格外關注中古時代的思想及文章,我曾有過如此表述:“南渡的感時傷世、魏晉的流風餘韻,配上嵇阮的師心使氣,很容易使得感慨遙深的學子們選擇‘玄學與清談’。四十年代之所以出現不少關於魏晉南北朝的優秀著述,當與此‘天時’‘地利’不無關聯。”可以這麼說,所學專業有別,可那個時代的聯大師生,全都是“有情懷的”。

“最可貴的是友愛和團結”

世人談及聲名顯赫的西南聯大,喜歡從蔣夢麟、梅貽琦、張伯苓三位校長(常委)入手。其實,三人中長期在昆明的只有梅貽琦,而梅發揮的作用也沒有想像的那麼大。閱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雲南師範大學合編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史料》(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印象最深的是教授會的權力與決策之果斷。

三校聯合,取北大的相容並包(學術自由)、清華的教授治校(嚴格要求)以及南開的應用實幹(堅韌不拔),合成一種新的聯大校風。而在制度建設方面,清華貢獻最大。西南聯大決策和管理之相對民主,與梅貽琦長期主持常委會工作以及教授會制度的確立不無關係。西南聯大的教授會,比起清華時期來,許可權有所縮減,基本上屬於諮詢機構;但在處理突發事件的關鍵時刻,教授會挺身而出,支持學生爭取民主運動,作用非同小可。

世人之所以喜歡從三位校長說起,除了這樣“講故事”線索簡單,效果很好,我懷疑還有“官本位”的潛在影響。查閱大量檔案公文、書信日記、回憶錄,以及散文小說等,逐漸展開五彩繽紛的歷史場景,你會發現,戰爭中西南聯大之所以波瀾不驚、弦歌不輟,教授起關鍵性作用。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三位校長:張伯苓、梅貽琦、蔣夢麟。

所謂“教授治校”,乃基於對學術共同體的信任。西南聯大教授大都是留學生(尤其是理工科方面),有基本相同的學術理念,故能真誠合作。西南聯大除夕副刊主編的《聯大八年》(1946),其“聯大教授”部分有一類似“小引”的插頁,稱:

聯大一百七十九位教授當中:九十七位留美,三十八位留歐陸,十八位留英,三位留日,廿三位未留學。三位常委:兩位留美,一位未留學。五位院長,全為美國博士。廿六位系主任,除中國文學系及兩位留歐陸,三位留英外,皆為留美。

一所大學的教授,留學生占86%(留美學生占55%),這種學術背景的高度同質,在那個特定時代,使得教授們容易就某些重大問題達成共識,減少不必要的內部紛爭。而環境的艱難,使得文、理科教授混合居住,彼此之間很容易溝通。

比起教授之合作無間,更重要的是師生關係十分融洽。聯大西遷昆明後,1938年春曾在蒙自設文法學院,負責籌備的鄭天挺教授日後回憶:“西南聯大的八年,最可貴的是友愛和團結。教師之間、師生之間、三校之間均如此。在蒙自的半年,已有良好的開端。同學初到蒙自時,我每次都親到車站迎接,悉心照料,協助幫運行李。其他教授亦如此。”

我曾引用馮友蘭1948年撰寫的《回念朱佩弦先生與聞一多先生》,談及那個時期“中國的大學教育,有了最高底表現”。關鍵在於:“教授學生,真是打成一片。……那一段的生活,是又嚴肅,又快活。”把這段話略為引申—放長視野,九年聯大,最讓後來者懷想不已的,很可能正是此逆境中的師生“打成一片”,一起經歷苦難,一起探索學問,因而,“又嚴肅,又快活”。這一狀態,在我看來,既學術,也精神,乃大學之為大學的理想境界。

西南聯大中文系畢業生合影

這種師生親密無間,除了中國書院傳統,某種程度上也是戰時經濟困難以及生活空間縮小造成的。著名史學家、當年聯大歷史系助教何炳棣,晚年在《讀史閱世六十年》中提及:“我相信當時‘聯大人’的日常活動半徑不會超過25或30分鐘的步行,生活空間如此急劇的緊縮是造成聯大高度‘我群’意識的有力因素”;“從1941和1942年起,持續的惡性通貨膨脹,逐漸使一貫為民主自由奮鬥的聯大,變成一個幾乎沒有‘身份架子’,相當‘平等’、風雨同舟、互相關懷的高知社群。”

而著名數理邏輯學家、當年聯大研究生王浩,也在回憶文章中稱:“教師與學生相處,親如朋友,有時師生一起學習新材料。同學之間的競爭一般也光明正大,不傷感情,而且往往彼此討論,以增進對所學知識的瞭解。離開昆明後,我也交過一些別的朋友,但總感到大多不及聯大的一些老師和同學親近。”

《聯大八年》

主編:西南聯大《除夕副刊》

版本:新星出版社2013年6月

事隔多年,追憶逝水年華,難免夾雜個人感情☆禁☆色彩。可對照當初的歷史資料,不難發現,聯大師生關係確實非同一般。《聯大八年》中,“聯大教授”的“小引”稱:“這裡收集到的關於教授報導的文字在我們是沒有什麼標準的。這中間差不多是每位同學描寫他熟識的先生”,至於那些只開列教授履歷,或者炫耀其官銜的,“我們也就只有從略”了。除了《聞一多先生死難經過》《聞一多先生最後一次演講》《聞一多先生事略》,接下來就是總共33頁篇幅的《教授介紹》。作者採用“剪影”手法,雖只聊聊數語,卻相當傳神。這裡引述若干則,以見當年學生眼中的著名教授:

哲學心理系主任湯用彤:

“湯先生歲數並不太高,頭髮卻已全白,胖胖的身材,走起路來,一歪一歪的。在家庭的重擔之下,湯先生遠在1942年就賣去了皮氅,家裡經常吃稀飯過活。然而對同學仍然教誨不倦,而且面色毫無憂容。講起書來毫不使人乏味。”

歷史系主任雷海宗:

“教書有條不紊,同學認為雷先生寫黑板都是有計劃的。雷先生的腦筋是超級冷靜的,只有在這次東北問題中是僅有例外,講得來老淚橫流。雷先生常為《中央日報》寫點星期論文,以彌補日常費用。”

歷史系教授劉崇鋐:

“劉先生熱忱愛國,昆明有什麼關於政局的講演,是他常去聽的。前次知識青年從軍,劉先生送了自己的孩子去入營。可是後來在歡迎從軍同學返昆席上,劉先生致詞,當他說到這批青年人所受到政府的待遇時,眼淚不禁奪眶而去。”

化學系主任曾昭掄喜歡寫時評,且從事民主運動:

“他很能和同學接近,同學舉辦的各種活動,他常是很慷慨的接受邀請,這一點不像旁的教授。而且‘貫徹始終’的跟同學一道吃,玩,鬧。……曾先生不修邊幅,有時一隻腳穿襪,另外一隻卻沒有。衣服的扭(紐)扣老是不齊全,而鞋子老是拖在腳上。有一次,曾師母俞大絪先生到昆明來了,曾先生同曾師母常在翠湖堤畔文林街上挽臂而行。”

政治學系主任張奚若:

“這位敢怒敢言的老政治學者,想來是大家所熟知的了。遠在三十三年冬,張先生就指出國民黨一党專政和蔣主席個人獨裁所引起的嚴重後果。……張先生對同學非常親近和藹,你可以一直坐在張先生家裡談上三四個鐘頭。張先生是胡適先生的好朋友,遠在‘一二·九’時候,他曾經以《晉察不應以特殊自居》為題而使《獨立評論》封閉。”

物理學教授王竹溪:

“據我粗粗的觀察,王先生是教授群中最虛心而又興趣寬廣的一位,譬如三十三年姜立夫先生開高等幾何一課時,王先生幾乎每堂必到,很注意地細心諦聽;而且還勇於發問,頗有西洋人的作風。此外王先生對中國文字很有興趣,為了中國辭書的部首太多翻閱不便,王先生正在編訂一部部首非常簡單的字典。去年時見他在唐蘭先生的《說文解字》課上旁聽,大概就是為的這個罷。”

教務長、社會系主任潘光旦:

“潘先生是社會學家同時是優生學家,常在優生學班上談起自己站在國民的立場也算盡了一己之責,因為潘先生刻已膝下五女。在歡送畢業同學會上常勸大家努力解決婚姻問題……潘先生自己承認有演講癮,的確潘先生的口才是少有的,演講起來,如黃河長江滔滔不絕,而所講的又是層次清楚有條不紊。”

文學院院長馮友蘭:

“根據馮先生最近幾年的行動,有很多人以為馮先生由‘風流’而轉變為‘現實’,由‘為無為’而轉變到‘有有為’了。假若太虛是‘政治和尚’,那麼馮先生可以稱為‘政治哲學家’了。”

算學系主任楊武之:

“為人忠厚老誠,對同學異常和善。上課的時候,頗愛講一點共產黨教人放火的大道理。”

社會系教授費孝通:

“跟同學關係很合得來,打球開會常跟同學們在一道。……費先生寫的論文有散文小說的筆調,看起來毫不使人厭倦。”

因為是小品文字,對於這102位教授的介紹,不太涉及各自的專門學問,關注點有三:一是演講口才,二是對待同學的態度,三為介入社會的熱情。尤其是談及中文系教授,更是格外看重講課效果。羅庸:“他尊崇儒家,口才很好”;聞一多:“他的課最叫座,沒有一門課不擠擁”;唐蘭:“唐先生的課以前很叫座,現在卻不行了”;羅常培:“一口流利北平話,聽起來稍使人感覺有點‘油滑’”。這種三言兩語的“評點”,有很大的隨意性,不能當“學術鑒定”看待;但從行文風格可以看出,作者未取“高山仰止”的視角,甚至還略帶調侃。如此相濡以沫、平等相待的師生關係,此前此後都難得一見。

“應叫青史有專篇”

原聯大經濟學系主任陳岱孫為西南聯合大學五十周年紀念文集作序,稱:“我們聯大師生是否常有這種遺憾:西南聯大只有八年(或者只有八年半……),可惜,聯大的實體已不復存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其實,正因為西南聯大早已結束,才更值得後人追懷。就好像清華國學院、無錫國專、延安魯藝、燕京大學,以及香港的新亞書院、新加坡的南洋大學,因為過早“凋謝”,所以格外淒美。

倘若西南聯大不解散,一直延續到今天,評價肯定沒有這麼高。再好的大學,也有不如意的地方。只有消失在歷史深處的西南聯大,冰清玉潔,白璧無瑕。我們都只記得其風姿綽約,熱心談論其如何“回眸一笑百媚生”,而很少追究其存在的缺憾。翻閱1946年聯大學生編印的《聯大八年》,你會看到很多刻毒的批評與抱怨;幾十年後,這些老學生若撰寫回憶錄,必定是滿口讚揚之聲。我曾認真翻閱北大歷年“紀念冊”,得出一個結論:凡在校生編的,大都是批評意見;凡老校友編的,大都是溫馨回憶。兩種感覺都是真實的,最好是對照閱讀,方能見其真面目與真性情。

當然,西南聯大有其特殊性,以南渡始,以北歸終,這個故事實在太完美了。早先是“南渡自應思往事,北歸端恐待來生”;後來又“國仇已雪南遷恥,家祭難忘北定詩”。借用宗璞的系列長篇小說“野葫蘆引”:《南渡記》《東藏記》《西征記》《北歸記》。起承轉合之間,有充分的戲劇性,但又未見抹不去的陰影。那些被迫關閉的大學,當事人壯志未酬,深感壓抑;而西南聯大則是以勝利者的姿態,主動解散,班師回朝,故壯志多而悲情少。

“野葫蘆引”第二卷:《東藏記》

作者:宗璞

版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4月

另外,西南聯大的歷史及精神遺產為三校師生所共有,不屬於其中的任何一所大學。這樣,今天的北大人、清華人、南開人,無論如何吹捧西南聯大,都不會被世人譏諷。陳岱孫曾感歎:“我們有的時候是否有些把西南聯大的歷史神話化了?”答案是肯定的,以老校友的回憶為主導,加上當地政府的大力策應,必定偏於溢美。更何況,今人之談論西南聯大,某種程度上是將其作為一面鏡子,來觀照今天的中國大學。因此,不僅僅是懷舊,更重要的是反省—反省21世紀中國的“大學之道”,到底該往哪兒走。在這個意義上,聯大校友發起的對於聯大歷史的搶救,既寄託了他們的個人情懷,也日漸成為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

……

西南聯大不是一所一般的大學,從教育史、學術史、思想史、文化史乃至政治史入手深入探究,都能有精彩的發現。讀文學的常說,有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談論中國大學,自然也不例外。面對日漸被“神話”的西南聯大,我的態度頗為騎牆:既欣喜,又惶惑。沒錯,作為戰時中國的最高學府,西南聯大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中,取得如此業績,實在讓人振奮。可我擔心,一次次充滿激情與想像力的“述說”,是否會熨平無數“傷疤”與“皺痕”,將九年艱苦卓絕的“聯大”之路,化簡為一個個激動人心的勵志故事?但願這只是我多慮。

《清華園日記·西行日記》

作者:浦江清

版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年11月

瞭解這些,你才能理解,為何前西南聯大經濟學系教授、系主任陳岱孫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史》撰寫序言,會特別表彰聯大師生“身處逆境而正義必勝的信念永不動搖”,以及“對國家民族所具有的高度責任感”。在他看來,正是這兩點,“曾啟發和支撐了抗日戰爭期間西南聯大師生們對敬業、求知的追求”,而“這精神在任何時代都是可貴的,是特別值得紀念的”。我曾在一次專題演講中提及:“聯大有什麼值得驕傲的?聯大有精神:政治情懷、社會承擔、學術抱負、遠大志向。聯大人貧困,可人不猥瑣,甚至可以說‘器宇軒昂’,他們的自信、剛毅與聰慧,全都寫在臉上—這是我閱讀西南聯大老照片的直接感受。”

“戰時須作平時看”

當國家處在危急關頭,各大學的教授及學生如何盡到一個國民的責任、為抗戰做貢獻?這不僅是個人選擇,還牽涉大後方諸多大學的辦學方向,以及無數師生的教學和日常生活。教育部的基本方針是“戰時須作平時看”,課程設置略為調整,以適應戰爭需要,“但一切仍以維持正常教育為其主旨”。1939年3月4日,蔣介石在第三屆全國教育會議上講話,進一步明確戰時教育的大政方針:“總而言之,我們切不可忘記戰時應作平時看,切勿為應急之故而就丟卻了基本。我們這一戰爭,一方面是爭取民族生存,一方面就要於此時期中改造我們的民族,復興我們的國家。所以我們教育上的著眼點,不僅在戰時,還應當看到戰後。”

國民政府的這一重大決策,得到大學校長及教授們的支持。中央大學校長羅家倫寫於1941年6月的《炸彈下長大的中央大學》稱:

當我們初來的時候,學生受外間不成熟輿論的影響,常有要求改變課程,受所謂戰時教育的聲浪。那時候他們心目中以為有一種短期速成的教育,像“萬應靈丹”一樣,一吞下去就可以抗日的。我很懇切的告訴他們,說是教育,尤其是近代科學教育裡面,絕無“王者之路”(捷徑),何況大家不是王者。學問是謹嚴的,是有步驟的。一種學問學好了,平時可用,戰時也可用。到那境界,只看你們能不能“一隅三反”。戰時教育,只須把平時教育加緊,更須加重軍事體育的訓練,加強國家民族的意識,就可以了。

抗戰八年間,向西南內遷、堅持辦學的大學遠不止西南聯大,而有幾十所之多。這些大學和師生們在戰火中的堅持,既為國家培養了人才、延續了文化命脈,也彰顯了堅強不屈的民族精神。圖為抗戰期間遷至重慶的中央大學。

即便是思想激進的聯大中文系教授聞一多,在《八年的回憶與感想》中也談及,當校園裡爭執如何實行“戰時教育”時:“教授大都與政府的看法相同:認為我們應該努力研究,以待將來建國之用,何況學生受了訓,不見得比大兵打得更好,因為那時的中國軍隊確乎打的不壞。”

基於中國人對“知識”的渴求以及對“學問”的敬重,國民政府一方面調整總體佈局,在協助眾多沿海教育機關遷往西南的同時,特意搬遷了一些學校到西北(設立西北工學院、西北農學院、西北師範學院等),另一方面,大量擴充理、工、農、醫等院校(科系),以適應戰爭對國防建設及科技人才的特殊需要。教育部之指令各高校開設若干配合抗戰的課程,但堅持不降低教育水準,拒絕將大學改造成應急的培訓學校,此舉對於保存中華民族的文化命脈起很大作用,應給予充分肯定。

正因為政府及學界有此共識,抗戰中中國大學的整體水準沒有下降,很多專業領域甚至有明顯的提升。如西南聯大,各院系都有很好的教授及研究成果。這裡不準備仔細清理教授們“學術參戰”的決心與能力,只想從“心態史”角度,談論教授們著述時的心情——南渡的悲憤,北歸的願望,艱難中的崛起,不屈的意志力,如何滲透到具體的著述中去。

1941年,由西南聯大曾昭掄教授率領的“西康科學考察團”師生,從昆明出發橫渡金沙江,經西昌,越大涼山,進入彝族區,對沿途礦產資源、交通情況進行普查和核實。後來成為攀枝花礦區開採時的重要資料。圖為西康科學考察團全體成員合影。

在1946年刊行的《聯大八年》中,有費孝通教授的《疏散——教授生活之一章》,其中提及自己的寫作:“跑警報已經成了日常的課程。經驗豐富之後,很能從容應對。……我在這些日子,把翻譯《人文類型》排成早課。因為翻譯不需要有系統的思索,斷續隨意,很適合於警報頻煩時期的工作。”

至於北大校長、西南聯大常委蔣夢麟在躲避空襲的間隙,陸續寫成日後成為一代名著的《西潮》。此書的原稿是英文,據說是因為防空洞裡既無桌椅,又無燈光,用英文寫作,“可以閉起眼睛不加思索的畫下去”。

作為後來者,我們往往只看見著述,而未能真切體會前輩那“壓在紙背的心情”。馮友蘭曾提及聯大教授為何埋頭著述:

從表面上看,我們好像是不顧國難,躲入了“象牙之塔”。其實我們都是懷著滿腔悲憤無處發洩。那個悲憤是我們那樣做的動力。金先生的書名為《論道》,有人問他為什麼要用這個陳舊的名字。金先生說,要使它有中國味。那時我們想,哪怕只是一點中國味,也是對抗戰有利的。

《西南聯大行思錄》

作者:張曼菱

版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6月

至於謙謙君子湯用彤的講課,同樣蘊涵著時代的憂憤:“湯先生也具有強烈的歷史感,內心隱藏著對專制腐敗統治的極度不滿,但卻與感時憂世低徊吟詠的詩人不同,有哲人的氣質,寓悲憤於超逸之中。這一點,在講授魏晉玄學一課中不時流露出來。對於魏晉的哲學思想體系,他推崇王弼、郭象,更欣賞僧肇。但對當時社會的實際影響,他卻強調阮籍、嵇康,指出他們才是魏晉名士風流的代表人物。”

關於聯大師生為何格外關注中古時代的思想及文章,我曾有過如此表述:“南渡的感時傷世、魏晉的流風餘韻,配上嵇阮的師心使氣,很容易使得感慨遙深的學子們選擇‘玄學與清談’。四十年代之所以出現不少關於魏晉南北朝的優秀著述,當與此‘天時’‘地利’不無關聯。”可以這麼說,所學專業有別,可那個時代的聯大師生,全都是“有情懷的”。

“最可貴的是友愛和團結”

世人談及聲名顯赫的西南聯大,喜歡從蔣夢麟、梅貽琦、張伯苓三位校長(常委)入手。其實,三人中長期在昆明的只有梅貽琦,而梅發揮的作用也沒有想像的那麼大。閱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雲南師範大學合編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史料》(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印象最深的是教授會的權力與決策之果斷。

三校聯合,取北大的相容並包(學術自由)、清華的教授治校(嚴格要求)以及南開的應用實幹(堅韌不拔),合成一種新的聯大校風。而在制度建設方面,清華貢獻最大。西南聯大決策和管理之相對民主,與梅貽琦長期主持常委會工作以及教授會制度的確立不無關係。西南聯大的教授會,比起清華時期來,許可權有所縮減,基本上屬於諮詢機構;但在處理突發事件的關鍵時刻,教授會挺身而出,支持學生爭取民主運動,作用非同小可。

世人之所以喜歡從三位校長說起,除了這樣“講故事”線索簡單,效果很好,我懷疑還有“官本位”的潛在影響。查閱大量檔案公文、書信日記、回憶錄,以及散文小說等,逐漸展開五彩繽紛的歷史場景,你會發現,戰爭中西南聯大之所以波瀾不驚、弦歌不輟,教授起關鍵性作用。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三位校長:張伯苓、梅貽琦、蔣夢麟。

所謂“教授治校”,乃基於對學術共同體的信任。西南聯大教授大都是留學生(尤其是理工科方面),有基本相同的學術理念,故能真誠合作。西南聯大除夕副刊主編的《聯大八年》(1946),其“聯大教授”部分有一類似“小引”的插頁,稱:

聯大一百七十九位教授當中:九十七位留美,三十八位留歐陸,十八位留英,三位留日,廿三位未留學。三位常委:兩位留美,一位未留學。五位院長,全為美國博士。廿六位系主任,除中國文學系及兩位留歐陸,三位留英外,皆為留美。

一所大學的教授,留學生占86%(留美學生占55%),這種學術背景的高度同質,在那個特定時代,使得教授們容易就某些重大問題達成共識,減少不必要的內部紛爭。而環境的艱難,使得文、理科教授混合居住,彼此之間很容易溝通。

比起教授之合作無間,更重要的是師生關係十分融洽。聯大西遷昆明後,1938年春曾在蒙自設文法學院,負責籌備的鄭天挺教授日後回憶:“西南聯大的八年,最可貴的是友愛和團結。教師之間、師生之間、三校之間均如此。在蒙自的半年,已有良好的開端。同學初到蒙自時,我每次都親到車站迎接,悉心照料,協助幫運行李。其他教授亦如此。”

我曾引用馮友蘭1948年撰寫的《回念朱佩弦先生與聞一多先生》,談及那個時期“中國的大學教育,有了最高底表現”。關鍵在於:“教授學生,真是打成一片。……那一段的生活,是又嚴肅,又快活。”把這段話略為引申—放長視野,九年聯大,最讓後來者懷想不已的,很可能正是此逆境中的師生“打成一片”,一起經歷苦難,一起探索學問,因而,“又嚴肅,又快活”。這一狀態,在我看來,既學術,也精神,乃大學之為大學的理想境界。

西南聯大中文系畢業生合影

這種師生親密無間,除了中國書院傳統,某種程度上也是戰時經濟困難以及生活空間縮小造成的。著名史學家、當年聯大歷史系助教何炳棣,晚年在《讀史閱世六十年》中提及:“我相信當時‘聯大人’的日常活動半徑不會超過25或30分鐘的步行,生活空間如此急劇的緊縮是造成聯大高度‘我群’意識的有力因素”;“從1941和1942年起,持續的惡性通貨膨脹,逐漸使一貫為民主自由奮鬥的聯大,變成一個幾乎沒有‘身份架子’,相當‘平等’、風雨同舟、互相關懷的高知社群。”

而著名數理邏輯學家、當年聯大研究生王浩,也在回憶文章中稱:“教師與學生相處,親如朋友,有時師生一起學習新材料。同學之間的競爭一般也光明正大,不傷感情,而且往往彼此討論,以增進對所學知識的瞭解。離開昆明後,我也交過一些別的朋友,但總感到大多不及聯大的一些老師和同學親近。”

《聯大八年》

主編:西南聯大《除夕副刊》

版本:新星出版社2013年6月

事隔多年,追憶逝水年華,難免夾雜個人感情☆禁☆色彩。可對照當初的歷史資料,不難發現,聯大師生關係確實非同一般。《聯大八年》中,“聯大教授”的“小引”稱:“這裡收集到的關於教授報導的文字在我們是沒有什麼標準的。這中間差不多是每位同學描寫他熟識的先生”,至於那些只開列教授履歷,或者炫耀其官銜的,“我們也就只有從略”了。除了《聞一多先生死難經過》《聞一多先生最後一次演講》《聞一多先生事略》,接下來就是總共33頁篇幅的《教授介紹》。作者採用“剪影”手法,雖只聊聊數語,卻相當傳神。這裡引述若干則,以見當年學生眼中的著名教授:

哲學心理系主任湯用彤:

“湯先生歲數並不太高,頭髮卻已全白,胖胖的身材,走起路來,一歪一歪的。在家庭的重擔之下,湯先生遠在1942年就賣去了皮氅,家裡經常吃稀飯過活。然而對同學仍然教誨不倦,而且面色毫無憂容。講起書來毫不使人乏味。”

歷史系主任雷海宗:

“教書有條不紊,同學認為雷先生寫黑板都是有計劃的。雷先生的腦筋是超級冷靜的,只有在這次東北問題中是僅有例外,講得來老淚橫流。雷先生常為《中央日報》寫點星期論文,以彌補日常費用。”

歷史系教授劉崇鋐:

“劉先生熱忱愛國,昆明有什麼關於政局的講演,是他常去聽的。前次知識青年從軍,劉先生送了自己的孩子去入營。可是後來在歡迎從軍同學返昆席上,劉先生致詞,當他說到這批青年人所受到政府的待遇時,眼淚不禁奪眶而去。”

化學系主任曾昭掄喜歡寫時評,且從事民主運動:

“他很能和同學接近,同學舉辦的各種活動,他常是很慷慨的接受邀請,這一點不像旁的教授。而且‘貫徹始終’的跟同學一道吃,玩,鬧。……曾先生不修邊幅,有時一隻腳穿襪,另外一隻卻沒有。衣服的扭(紐)扣老是不齊全,而鞋子老是拖在腳上。有一次,曾師母俞大絪先生到昆明來了,曾先生同曾師母常在翠湖堤畔文林街上挽臂而行。”

政治學系主任張奚若:

“這位敢怒敢言的老政治學者,想來是大家所熟知的了。遠在三十三年冬,張先生就指出國民黨一党專政和蔣主席個人獨裁所引起的嚴重後果。……張先生對同學非常親近和藹,你可以一直坐在張先生家裡談上三四個鐘頭。張先生是胡適先生的好朋友,遠在‘一二·九’時候,他曾經以《晉察不應以特殊自居》為題而使《獨立評論》封閉。”

物理學教授王竹溪:

“據我粗粗的觀察,王先生是教授群中最虛心而又興趣寬廣的一位,譬如三十三年姜立夫先生開高等幾何一課時,王先生幾乎每堂必到,很注意地細心諦聽;而且還勇於發問,頗有西洋人的作風。此外王先生對中國文字很有興趣,為了中國辭書的部首太多翻閱不便,王先生正在編訂一部部首非常簡單的字典。去年時見他在唐蘭先生的《說文解字》課上旁聽,大概就是為的這個罷。”

教務長、社會系主任潘光旦:

“潘先生是社會學家同時是優生學家,常在優生學班上談起自己站在國民的立場也算盡了一己之責,因為潘先生刻已膝下五女。在歡送畢業同學會上常勸大家努力解決婚姻問題……潘先生自己承認有演講癮,的確潘先生的口才是少有的,演講起來,如黃河長江滔滔不絕,而所講的又是層次清楚有條不紊。”

文學院院長馮友蘭:

“根據馮先生最近幾年的行動,有很多人以為馮先生由‘風流’而轉變為‘現實’,由‘為無為’而轉變到‘有有為’了。假若太虛是‘政治和尚’,那麼馮先生可以稱為‘政治哲學家’了。”

算學系主任楊武之:

“為人忠厚老誠,對同學異常和善。上課的時候,頗愛講一點共產黨教人放火的大道理。”

社會系教授費孝通:

“跟同學關係很合得來,打球開會常跟同學們在一道。……費先生寫的論文有散文小說的筆調,看起來毫不使人厭倦。”

因為是小品文字,對於這102位教授的介紹,不太涉及各自的專門學問,關注點有三:一是演講口才,二是對待同學的態度,三為介入社會的熱情。尤其是談及中文系教授,更是格外看重講課效果。羅庸:“他尊崇儒家,口才很好”;聞一多:“他的課最叫座,沒有一門課不擠擁”;唐蘭:“唐先生的課以前很叫座,現在卻不行了”;羅常培:“一口流利北平話,聽起來稍使人感覺有點‘油滑’”。這種三言兩語的“評點”,有很大的隨意性,不能當“學術鑒定”看待;但從行文風格可以看出,作者未取“高山仰止”的視角,甚至還略帶調侃。如此相濡以沫、平等相待的師生關係,此前此後都難得一見。

“應叫青史有專篇”

原聯大經濟學系主任陳岱孫為西南聯合大學五十周年紀念文集作序,稱:“我們聯大師生是否常有這種遺憾:西南聯大只有八年(或者只有八年半……),可惜,聯大的實體已不復存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其實,正因為西南聯大早已結束,才更值得後人追懷。就好像清華國學院、無錫國專、延安魯藝、燕京大學,以及香港的新亞書院、新加坡的南洋大學,因為過早“凋謝”,所以格外淒美。

倘若西南聯大不解散,一直延續到今天,評價肯定沒有這麼高。再好的大學,也有不如意的地方。只有消失在歷史深處的西南聯大,冰清玉潔,白璧無瑕。我們都只記得其風姿綽約,熱心談論其如何“回眸一笑百媚生”,而很少追究其存在的缺憾。翻閱1946年聯大學生編印的《聯大八年》,你會看到很多刻毒的批評與抱怨;幾十年後,這些老學生若撰寫回憶錄,必定是滿口讚揚之聲。我曾認真翻閱北大歷年“紀念冊”,得出一個結論:凡在校生編的,大都是批評意見;凡老校友編的,大都是溫馨回憶。兩種感覺都是真實的,最好是對照閱讀,方能見其真面目與真性情。

當然,西南聯大有其特殊性,以南渡始,以北歸終,這個故事實在太完美了。早先是“南渡自應思往事,北歸端恐待來生”;後來又“國仇已雪南遷恥,家祭難忘北定詩”。借用宗璞的系列長篇小說“野葫蘆引”:《南渡記》《東藏記》《西征記》《北歸記》。起承轉合之間,有充分的戲劇性,但又未見抹不去的陰影。那些被迫關閉的大學,當事人壯志未酬,深感壓抑;而西南聯大則是以勝利者的姿態,主動解散,班師回朝,故壯志多而悲情少。

“野葫蘆引”第二卷:《東藏記》

作者:宗璞

版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4月

另外,西南聯大的歷史及精神遺產為三校師生所共有,不屬於其中的任何一所大學。這樣,今天的北大人、清華人、南開人,無論如何吹捧西南聯大,都不會被世人譏諷。陳岱孫曾感歎:“我們有的時候是否有些把西南聯大的歷史神話化了?”答案是肯定的,以老校友的回憶為主導,加上當地政府的大力策應,必定偏於溢美。更何況,今人之談論西南聯大,某種程度上是將其作為一面鏡子,來觀照今天的中國大學。因此,不僅僅是懷舊,更重要的是反省—反省21世紀中國的“大學之道”,到底該往哪兒走。在這個意義上,聯大校友發起的對於聯大歷史的搶救,既寄託了他們的個人情懷,也日漸成為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

……

西南聯大不是一所一般的大學,從教育史、學術史、思想史、文化史乃至政治史入手深入探究,都能有精彩的發現。讀文學的常說,有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談論中國大學,自然也不例外。面對日漸被“神話”的西南聯大,我的態度頗為騎牆:既欣喜,又惶惑。沒錯,作為戰時中國的最高學府,西南聯大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中,取得如此業績,實在讓人振奮。可我擔心,一次次充滿激情與想像力的“述說”,是否會熨平無數“傷疤”與“皺痕”,將九年艱苦卓絕的“聯大”之路,化簡為一個個激動人心的勵志故事?但願這只是我多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