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寶寶冬天總生病是因為免疫力低?真相是……

當媽之後,“免疫力”成了咱身邊繞不開的名詞。

寶寶換季就生病?免疫力低;寶寶容易被傳染?免疫力低!寶寶生病總好不了?免疫力低~寶寶來不來就過敏?免疫力低……

其實絕大多數孩子並不存在真正的免疫功能低下,

而且易生病≠免疫力低!然而這中間的差別究竟是什麼呢?

生病是孩子獲得自然免疫的一個重要途徑

六歲以下的孩子,由於他們的免疫系統發育還不夠完善,計畫免疫接種也還沒有完成,(易生病)所以容易出現一些常見病,這是成長過程中的自然規律,不能就此判斷他們存在免疫功能低下。

從積極的方面來說,生病還是孩子獲得自然免疫的一個重要途徑。

【新生兒階段】

由於從母體中獲得了比較多的免疫球蛋白,因此抗病能力比較強,對於常見細菌和病毒的侵襲都可以抵抗。

但新生兒的皮膚非常嬌嫩,對一些化膿性細菌和引起破傷風的細菌缺乏免疫力,因此對於皮膚破損或臍帶損傷要格外注意,

避免發生化膿性☆禁☆感染或破傷風。

【0~6個月】

此時寶寶體內仍有較多的免疫球蛋白,可抵禦多種病毒和部分細菌的感染,所以一般較少發生感冒,也較少發生其他感染性性疾病。

【6個月~2歲】

之前從母體獲得的免疫球蛋白逐漸減少,而自身產生免疫球蛋白的能力還比較低,因此抗病能力較差,通常每年要患5~6次感冒,且容易併發肺炎。對於麻疹、百日咳等病易受傳染,

因此應按時注射疫苗。

8歲以後,寶寶整個免疫系統的抵抗力才會基本與成人相當。

有這幾種表現才是真正的“免疫力低”

如果孩子反復出現深部細菌感染。例如中耳炎、皮膚或組織膿腫,尿路感染、肺炎、腦膜炎、敗血症,或者像結核之類的特殊感染,是需要考慮免疫功能低下的,可以通過一些實驗室檢查來判斷。

所以,絕大多數孩子並不存在真正的免疫功能低下。

保持一個均衡豐富的飲食結構,

就能夠維持孩子正常的免疫功能,並不需要借助其他的營養品,或者所謂的增強免疫的藥物。有些免疫增強劑,反而可能導致孩子免疫功能紊亂,不能濫用。

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其實很簡單

事實上,自寶寶出生開始,他的免疫系統的成分就和成年人是一樣的,只不過,它還太脆弱——因為它還沒有積累足夠的防禦經驗、沒有得到足夠的防病鍛煉。

所以,

除了一次次感冒或者疾病的“經驗積累”之外,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最經濟有效的辦法就是按照免疫接種程式,按時接種疫苗。

1.室外活動,享受日光和空氣浴

這“兩浴”對於小寶寶來說非常重要。滿月後的寶寶即可按照月齡能夠適應的時長,充分享受“三浴”(水浴當然是在室內了)。

它們能夠説明寶寶調節身體對於溫度的適應和調節,對增強寶寶的體質,鍛煉抵抗力,使非常有幫助的。

2.經常接觸外人

在開闊的公共場所和其他小寶寶接觸,不僅是增強和鍛煉寶寶免疫力的途徑,也能夠幫助寶寶的心理健康成長。

不少父母害怕見人多了會生病,其實只要在空氣流通、開闊的場所,例如公園這樣的地方,接觸健康的人群,是不會導致寶寶生病的。

但像商場、超市等人群密集雜亂的地方,還是最好不要帶寶寶去。

3.保證充足的睡眠

另外想提醒父母的是,在享受戶外運動的同時,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研究顯示,成年人的睡眠缺失會導致自然殺傷細胞的減少、免疫系統以及癌細胞防禦功能的減退,從而使得人更容易生病。這對寶寶來說是同樣的。

2.經常接觸外人

在開闊的公共場所和其他小寶寶接觸,不僅是增強和鍛煉寶寶免疫力的途徑,也能夠幫助寶寶的心理健康成長。

不少父母害怕見人多了會生病,其實只要在空氣流通、開闊的場所,例如公園這樣的地方,接觸健康的人群,是不會導致寶寶生病的。

但像商場、超市等人群密集雜亂的地方,還是最好不要帶寶寶去。

3.保證充足的睡眠

另外想提醒父母的是,在享受戶外運動的同時,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研究顯示,成年人的睡眠缺失會導致自然殺傷細胞的減少、免疫系統以及癌細胞防禦功能的減退,從而使得人更容易生病。這對寶寶來說是同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