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他的書法憑什麼很受日本人欣賞,勝過王羲之,與董其昌齊名?

王鐸的書法上追“二王”,尤以王獻之為主,此外廣泛涉獵魏晉唐宋諸名家,對《閣帖》的研究最為深入,師古臨帖是獨具特色。其書法獨具特色,世稱“神筆王鐸”。

他的書法與董其昌齊名,

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稱,他的墨蹟傳世較多,不少法帖、尺牘、題詞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是《擬山園帖》和《琅華館帖》。

其書法在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深受歡迎。日本人對王鐸的書法極其欣賞,還因此衍發成一派別,稱為“明清調”。他的《擬山園帖》傳入日本,曾轟動一時,把王鐸列為第一流的書法家,稱“後王(王鐸)勝先王(王羲之)”。

——王鐸,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十樵、嵩樵, 又號癡庵、癡仙道人,

別署煙潭漁叟 。明末清初書畫家 。他的書法與董其昌齊名,有“南董北王”之稱 。

在書法上王鐸是一位各體皆能、風格多樣的書法全才。

王鐸工正、行、草書,得力于鐘繇、王獻之、顏真卿、米芾,筆力雄健,長於佈局。

王鐸的書法作品有《擬山園帖》和《琅華館帖》等,其繪畫作品有《雪景竹石圖》等。

有北宋大家之風。當時書壇流行董其昌書風,王鐸與黃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人提倡取法高古,于時風中另樹一幟。

成熟老辣,其狂草技法已臻化境。書法成了其“貳臣”的心理矛盾和落寞情懷的排遣。


有北宋大家之風。當時書壇流行董其昌書風,王鐸與黃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人提倡取法高古,于時風中另樹一幟。

成熟老辣,其狂草技法已臻化境。書法成了其“貳臣”的心理矛盾和落寞情懷的排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