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8第一發:如果一輩子隻跟一個人睡過,會不會覺得虧了?

我沒有性☆禁☆生☆禁☆活礙著誰了?

前一段時間要過28歲生日,

我有點兒階段性焦慮,拉著閨蜜長籲短歎地討論人生。說著說著對面妹子突然嗤笑一聲,說你犯什麼病,就是荷爾蒙分泌不穩定了,趕快去交個男朋友結束你的處☆禁☆女生涯,要不就去約個炮。

我當時就懵逼了,心想我是處☆禁☆女招誰惹誰了,我還覺得自己是個大膽張揚的新時代女性呢,憑什麼就要被你想低了。

我決定和沒有過性☆禁☆生☆禁☆活的妹子們去聊聊,想要知道她們對現在這個世界是怎麼想的。

“我對性有點恐懼”

R今年27歲,在互聯網公司工作,去年年底剛和相戀七年的男朋友領了證,準備今年五一辦酒。到目前為止,兩個人還沒有過性行為。

“其實我並不怕結婚,我是怕結婚之後就躲不過去了。現在我可以跟他說婚禮以後才算是正式結婚,然後才可以那啥,但是婚禮之後就沒有藉口可以躲掉了。”

R和她先生感情很好,彼此都是對方的初戀,日常的相處非常親密。

雖然還沒有住在一起,但她先生已經常常在她家留宿。所以在得知他們還從來沒滾過床單的時候,我其實是非常驚訝的。

“你到底在怕啥嘞?”我問她。

“我覺得人尿尿的地方,讓別人進到你的身體裡頭,特別髒”。

“那不是一個地方”,我糾正她。

“誒呀你幹嘛要問這種問題,我為什麼要和你聊這樣的話題呀!”她非常尷尬,大聲嚷嚷。

“家裡就從來沒有這方面教育”。

R成長在一個大城市的家庭,

但是家裡的觀念意外的保守,以前在家裡看電視的時候,出現親熱的鏡頭,哪怕是有親嘴的畫面,家人都會立刻換台,或者可以捂著孩子的眼睛不讓看,所以R說她本能的就會對這種事比較避諱,覺得是不好的。

“我直到大學的時候都不知道結婚之後就得有夫妻生活。我就覺得那事兒的目的就是為了生孩子,生完小孩兒就沒事兒了。大二那年有一次晚上失眠,

聽見我爸和我媽那啥來著。然後我就特別生氣,第二天我就發無名火不理他們,覺得他們兩個怎麼能做這樣的事情。”

我突然想起《廊橋遺夢》裡,弟弟在得知母親的婚外情之後,震驚到無法接受轉身離開,他說:

因為是獨生子,所以,自己就像……家裡的王子。

潛意識裡總認為,自己的母親不該有這種激情,因為她是母親。

而母親這個角色,似乎本來就是沒有性☆禁☆欲的。

我嘗試在自己腦子裡YY了一下,想著將影視裡那些情☆禁☆色的,激情的感官世界,和自己充滿正經和瑣碎的家庭拼接在一起。

只是想了一下就渾身起了一層雞皮疙瘩,好像觸發了某種違反倫常的禁忌。

“我想把第一次留給婚姻”

W今年28歲,她有一副大家閨秀的尊貴氣質,脾氣也是極好,研究生畢業之後去當了老師,眼看著追她的人前赴後繼,但是她遲遲沒有合適的交往物件,我問她是怎麼想的。

“我談戀愛都挺慎重的,我希望戀愛就是能夠開花結果的,而不是一種衝動。”

在W眼裡,性是對感情的認可,而與之密切相連的就是婚姻。婚姻是一件神聖的、社會性的人生規劃,是升學通關、工作進階之後必然會面對的新的副本。對於婚姻的預熱期——戀愛,她也是抱有對婚姻同等的重視,也相信童貞是對婚姻尊重所應該付出的道德約束。

“我自己的原則是反對婚前性行為。我覺得南方的觀念還是很傳統,很看重女生的貞潔的,我身邊的處☆禁☆女很多,身邊的男生也會珍視處☆禁☆女。”

在和W聊天的過程中,“傳統道德”這個詞反復出現,透露出一種對於“第一次”這件事的神秘尊崇。雖然說目前一直沒有遇到合適的物件讓她也感覺有點焦慮,但是她並不準備放棄自己的原則。

“(對於性行為)也會期待啊,我也希望把我的第一次給一個喜歡的人,但是又害怕萬一以後出現裂痕不是很傷心,也會擔心未來老公在意這件事。”

“不是耍得開的就不要學人家性開放”

“現在我們都算奇葩了”,S說。

在大學畢業7年的同學聚會上,有男生戲謔地問“在座還有人是處嗎?”她就舉手說我就是啊。當場的同學就全部傻眼,S說你們看我幹嘛,這是我的選擇。

“因為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不是耍得開的就不要學人家性開放”。

S有一個交往了好幾年的男朋友,但是她一直很堅持要等兩個人在婚事確定了之後再去滾床單,我問她,如果一輩子隻跟一個人睡過,會不會覺得虧了。她特別迅速乾脆地回答我“不會”。

她認為如果有兩個以上的性☆禁☆伴☆禁☆侶,就會比較,這樣比較容易不幸福。

“這種事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而且一輩子只有一個人,想想還有一點浪漫。”

“感覺我已經錯過了‘犯錯誤’的年齡”

和Y聊天,她總是一言不合就開車,閃亮亮的眼神總是能把她身邊的漢子妹子撩得面紅耳赤。所以在知道這姑娘其實並沒有真刀真槍地幹過之後相當崩人設,再聽她開黃腔的時候總有種跳痛感。

問她沒滾過是啥情況,她怒道“有人可以滾當然就去滾了!”

男朋友她倒是交過幾個,最近一個還是在學校的時候,那個男生眉清目秀,1米9幾的個子,特別符合顏值黨Y的審美。“但是他是真的不敢睡我,我覺得也不能勉強,那就算了吧。可是老娘也不會纏著他對我負責啊。慫逼慫的,這有什麼不敢睡的,還要我給他立個字據嗎?當時還蠻想睡的,可是這個慫逼不乾脆不徹底,想得太多。”

Y今年24歲,身邊的朋友基本上沒有都有過性經驗,她表示曾經被朋友問的很死最後承認了自己沒經驗,導致“出現了跟朋友的交流障礙,嚴重阻礙了我講黃段子,每次一講就有人在旁邊說‘呦,你這學習能力挺強啊’”。

有個在微信上滿嘴討論FUCK的微信號“洗奶娃” 說過什麼20歲如果還沒破處,就很難破處了之類的話:“閨蜜飯局聊天,一聽你還是處☆禁☆女,媽呀,用別樣的眼神看你,然後整個圈子都知道他媽的你是處☆禁☆女了,你就再也破不了處了。”

“錯過了上學的時候,開張確實不容易了啊”,Y看到這篇文章之後,心有戚戚焉的說。

性☆禁☆生☆禁☆活的新準則

在那些婚前性行為已成大多數人的行為的國家,很難認為這種行為還是違反社會性規範的行為。因為所謂規範就是大多數人的行為準則。某種行為一旦成為大多數人的實踐,就不應當被認為仍是違反社會行為規範的行為了。

——李銀河

這篇文章的核心觀點在於:“婚前性行為沒有什麼可以羞恥的”。

李銀河老師一輩子致力於中國的性解放,還在擔心中國的年輕人把婚前性☆禁☆生☆禁☆活當做一種心理負擔,殊不知時代已經把“掌控自己身體的自由”蔓延到讓新的少數群體羞愧的地步。

在現在的中國,尤其是大城市,擁有性☆禁☆生☆禁☆活儼然已經是一種新的行為準則了。

貞潔、童貞曾幾何時還是一個特別重要的事情。一個80後的妹子,在她少女時期如果翻過幾本《讀者》、《知音》的話,應該還看過因為失貞自殺的狗血故事。然而時代的更替是如此迅速,就在這群少女的成長中,時代已經天翻地覆的變化,“處☆禁☆女”反倒成為一個令人側目的名詞。

如果說沒有性☆禁☆生☆禁☆活的女生已經感到焦慮,那麼男生就就幾乎被視作怪胎了。相親節目《非誠勿擾》之前來一個24歲的男嘉賓,公然宣稱自己沒有過性經驗,也希望自己未來的伴侶也是處☆禁☆女。

這麼“不正確”的言論讓他在節目中幾乎成了被戲謔的對象,還被主持人公開評價“沒(男人)味兒”。

可是性☆禁☆生☆禁☆活真的已經無處不在了嗎?

2016年中國社會學年會上,人民大學性社會學研究所名譽所長潘綏銘,通過十六年來的全國調查做出報告,提出現在的性開放是“性意識的開放“,而在總體的性行為和性關係上實際增加的並沒有那麼厲害。

“以27-35歲這個年輕氣盛的群體為例,從2000年開始,不論男女,‘無性者’的資料都一直在上升。不但沒結婚,也沒有過性☆禁☆生☆禁☆活的人,在2015年居然達到10%左右,預計到2020年很可能達到20%左右。”

性☆禁☆生☆禁☆活的年齡在提前,無性者的人數也在增加,無數的選擇將生活撕扯得更碎,原本整齊劃一的人群不復存在。而性和婚姻之間之間不再牢固的關係也被日復一日的衝擊,也許終有一日會變成兩個獨立的個體。在失去了坐標軸和參考系的人生中,選擇要還是不要的時候,變成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想起洗奶娃在她的文章裡說:

“自己怎麼開心怎麼來吧,因為沒人真的care”。

研究生畢業之後去當了老師,眼看著追她的人前赴後繼,但是她遲遲沒有合適的交往物件,我問她是怎麼想的。

“我談戀愛都挺慎重的,我希望戀愛就是能夠開花結果的,而不是一種衝動。”

在W眼裡,性是對感情的認可,而與之密切相連的就是婚姻。婚姻是一件神聖的、社會性的人生規劃,是升學通關、工作進階之後必然會面對的新的副本。對於婚姻的預熱期——戀愛,她也是抱有對婚姻同等的重視,也相信童貞是對婚姻尊重所應該付出的道德約束。

“我自己的原則是反對婚前性行為。我覺得南方的觀念還是很傳統,很看重女生的貞潔的,我身邊的處☆禁☆女很多,身邊的男生也會珍視處☆禁☆女。”

在和W聊天的過程中,“傳統道德”這個詞反復出現,透露出一種對於“第一次”這件事的神秘尊崇。雖然說目前一直沒有遇到合適的物件讓她也感覺有點焦慮,但是她並不準備放棄自己的原則。

“(對於性行為)也會期待啊,我也希望把我的第一次給一個喜歡的人,但是又害怕萬一以後出現裂痕不是很傷心,也會擔心未來老公在意這件事。”

“不是耍得開的就不要學人家性開放”

“現在我們都算奇葩了”,S說。

在大學畢業7年的同學聚會上,有男生戲謔地問“在座還有人是處嗎?”她就舉手說我就是啊。當場的同學就全部傻眼,S說你們看我幹嘛,這是我的選擇。

“因為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不是耍得開的就不要學人家性開放”。

S有一個交往了好幾年的男朋友,但是她一直很堅持要等兩個人在婚事確定了之後再去滾床單,我問她,如果一輩子隻跟一個人睡過,會不會覺得虧了。她特別迅速乾脆地回答我“不會”。

她認為如果有兩個以上的性☆禁☆伴☆禁☆侶,就會比較,這樣比較容易不幸福。

“這種事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而且一輩子只有一個人,想想還有一點浪漫。”

“感覺我已經錯過了‘犯錯誤’的年齡”

和Y聊天,她總是一言不合就開車,閃亮亮的眼神總是能把她身邊的漢子妹子撩得面紅耳赤。所以在知道這姑娘其實並沒有真刀真槍地幹過之後相當崩人設,再聽她開黃腔的時候總有種跳痛感。

問她沒滾過是啥情況,她怒道“有人可以滾當然就去滾了!”

男朋友她倒是交過幾個,最近一個還是在學校的時候,那個男生眉清目秀,1米9幾的個子,特別符合顏值黨Y的審美。“但是他是真的不敢睡我,我覺得也不能勉強,那就算了吧。可是老娘也不會纏著他對我負責啊。慫逼慫的,這有什麼不敢睡的,還要我給他立個字據嗎?當時還蠻想睡的,可是這個慫逼不乾脆不徹底,想得太多。”

Y今年24歲,身邊的朋友基本上沒有都有過性經驗,她表示曾經被朋友問的很死最後承認了自己沒經驗,導致“出現了跟朋友的交流障礙,嚴重阻礙了我講黃段子,每次一講就有人在旁邊說‘呦,你這學習能力挺強啊’”。

有個在微信上滿嘴討論FUCK的微信號“洗奶娃” 說過什麼20歲如果還沒破處,就很難破處了之類的話:“閨蜜飯局聊天,一聽你還是處☆禁☆女,媽呀,用別樣的眼神看你,然後整個圈子都知道他媽的你是處☆禁☆女了,你就再也破不了處了。”

“錯過了上學的時候,開張確實不容易了啊”,Y看到這篇文章之後,心有戚戚焉的說。

性☆禁☆生☆禁☆活的新準則

在那些婚前性行為已成大多數人的行為的國家,很難認為這種行為還是違反社會性規範的行為。因為所謂規範就是大多數人的行為準則。某種行為一旦成為大多數人的實踐,就不應當被認為仍是違反社會行為規範的行為了。

——李銀河

這篇文章的核心觀點在於:“婚前性行為沒有什麼可以羞恥的”。

李銀河老師一輩子致力於中國的性解放,還在擔心中國的年輕人把婚前性☆禁☆生☆禁☆活當做一種心理負擔,殊不知時代已經把“掌控自己身體的自由”蔓延到讓新的少數群體羞愧的地步。

在現在的中國,尤其是大城市,擁有性☆禁☆生☆禁☆活儼然已經是一種新的行為準則了。

貞潔、童貞曾幾何時還是一個特別重要的事情。一個80後的妹子,在她少女時期如果翻過幾本《讀者》、《知音》的話,應該還看過因為失貞自殺的狗血故事。然而時代的更替是如此迅速,就在這群少女的成長中,時代已經天翻地覆的變化,“處☆禁☆女”反倒成為一個令人側目的名詞。

如果說沒有性☆禁☆生☆禁☆活的女生已經感到焦慮,那麼男生就就幾乎被視作怪胎了。相親節目《非誠勿擾》之前來一個24歲的男嘉賓,公然宣稱自己沒有過性經驗,也希望自己未來的伴侶也是處☆禁☆女。

這麼“不正確”的言論讓他在節目中幾乎成了被戲謔的對象,還被主持人公開評價“沒(男人)味兒”。

可是性☆禁☆生☆禁☆活真的已經無處不在了嗎?

2016年中國社會學年會上,人民大學性社會學研究所名譽所長潘綏銘,通過十六年來的全國調查做出報告,提出現在的性開放是“性意識的開放“,而在總體的性行為和性關係上實際增加的並沒有那麼厲害。

“以27-35歲這個年輕氣盛的群體為例,從2000年開始,不論男女,‘無性者’的資料都一直在上升。不但沒結婚,也沒有過性☆禁☆生☆禁☆活的人,在2015年居然達到10%左右,預計到2020年很可能達到20%左右。”

性☆禁☆生☆禁☆活的年齡在提前,無性者的人數也在增加,無數的選擇將生活撕扯得更碎,原本整齊劃一的人群不復存在。而性和婚姻之間之間不再牢固的關係也被日復一日的衝擊,也許終有一日會變成兩個獨立的個體。在失去了坐標軸和參考系的人生中,選擇要還是不要的時候,變成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想起洗奶娃在她的文章裡說:

“自己怎麼開心怎麼來吧,因為沒人真的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