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揭秘:溥儀背後你所不知道的秘密(2)

光緒三十四年初,即西元1908年,光緒皇帝載恬病重,由於光緒皇帝沒有子嗣,慈禧太后下令將溥儀養在宮中,消息傳來醇親王府頓時發生了一場大亂,溥儀的祖母剛聽完載灃帶回來的聖旨,

就暈厥了過去,小溥儀連哭帶打不讓太監抱走。十一月十四日光緒皇帝駕崩,慈禧太后命溥儀繼承皇位,次日,慈禧太后病逝,慈禧太后這個決定讓幼小的溥儀走上了一條艱難的人生道路,關於溥儀的人生經歷我們多少都會有些瞭解,可是關於溥儀進宮後的那些不為人知的細節,恐怕就沒有多少人知道了,那麼溥儀進宮後都經歷了什麼?溥儀跟慈禧太后的唯一一次會面又是怎樣的情景?慈禧又是為什麼非要讓不滿三歲的溥儀做大清的皇帝呢?

說起溥儀我們就不得不講到慈禧太后,因為溥儀是被慈禧太后立為皇帝的,換句話說如果沒有慈禧太后溥儀不可能成為宣統皇帝,究其根本溥儀只不過是慈禧太后收官之棋當中的最後一顆棋子,

也就是第四顆棋子,這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講第一個問題,慈禧太后面臨的這三種壓力,晚清末年朝廷上下腐敗透頂,當時國內外的政局糟糕的程度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內憂外患,風雨飄搖。作為實際執政的慈禧太后,她面臨的至少是三個方面的壓力。第一、來自外國侵略者的壓力。在庚子事件之後,由於八國聯軍的入侵,
當時清廷屈服於外國人的勢力,如果沒有外國人的同意,她任何一件事也辦不成,比如立皇儲這件事,這件事是事關國體的大事,這事對於國家來說可謂是天大的事,當時慈禧天后已經拿定了注意了,想讓端王載漪之子溥儁來當大阿哥,大阿哥在滿語裡面是皇位繼承人的意思,這事應該是天大的事了,可是外國人不同意,慈禧又想了一招,發下請柬讓各國的公使前來赴宴,
她萬萬沒想到各國公使串通一氣,來了個集體罷宴,此事以失敗而告終,外國侵略者對於中國朝廷內政的干預程度由此可見一斑。第二、宮廷內外矛盾重重。以光緒帝為代表的維新派,對慈禧太后形成了致命的威脅,維新變法之後,慈禧與光緒皇帝徹底反目,慈禧把光緒囚禁在了中南海的瀛台,但是社會上時時傳出母子尖銳鬥爭的一些所謂內幕,造成社會上政局的一些混亂,
各地所謂內亂,風起雲湧。當時最突出的就是立憲,立憲當時已成燎原之勢,只需一根火柴就燒毀清政權,此後辛亥革命就是一個重要的例證。第三、朝廷內外相互勾結形成利益集團。一袁世凱為首的軍權實力派,勾結朝廷內的譬如慶親王奕劻,形成了一個特殊的利益集團,這個慶親王奕劻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他是乾隆皇帝第十七子的直系後人,他不但是軍機大臣而且還是領班軍機大臣,他在朝廷內外和皇族當中具有巨大的影響,他的兒子載振是商部的尚書,當時全國的政治、軍事、經濟相當一部分的運轉都操控在了這父子倆手中,這些都是對慈禧形成了重要的威脅當時在京城內外,幾乎每天都在瘋傳著所謂的大內的各種消息,但是這些謠言,所謂的大內消息統統都圍繞著一個主要的目標,那就是皇位的繼承。

晚清的政治局勢,可以說是風雲變幻,危機四伏,1898年慈禧發動戊戌政變,囚禁光緒帝,再度執政。1908年11月14日,光緒皇帝駕崩,因為光緒帝沒有子嗣,慈禧立溥儀為帝,其父醇親王載灃為攝政王,年號宣統,那麼幼小的溥儀,究竟是怎麼被慈禧看上而成為了慈禧最後的一顆棋子呢?

咱們先從第一招棋說起,第一、將親妹妹嫁給奕譞。他把第一課棋子布在了自己妹妹身上,她的妹妹咱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了就是葉赫那拉.婉貞,她把自己的妹妹當成一顆棋子就嫁給了咸豐皇帝的七弟奕譞,在此之後她馬上晉封奕譞為親王,這樣就成了醇親王奕譞了,而且授予奕譞一系列的軍事實權和政治上的權利,譬如最厲害的一招,慈禧把滿八旗當中的正黃旗的漢軍統領交給了奕譞,這事一支非常能打仗的隊伍,是主要由漢人來組成的,接著她又任命這個妹夫為參政大臣,能參政議政,之後又交給奕譞兩支特殊的軍隊,一支是善撲營,另一支是神機營。善撲營大家可能有所不知,裡面全部都是大內高手,全國的武術高手,武林高手,全部被它攘括其中,這是一支能夠近身格鬥的特殊部隊,有利於保護慈禧的身價姓名。另外一支神機營,說是神機營,實際上是當時大清政權裝備最現代化武器的一支最快速的衛戍部隊,這樣她把軍權統統的交給了自己的親妹夫,以讓他執掌軍權以鞏固慈禧的政權。慈禧的第二招棋是讓自己妹妹的兒子載恬進宮當上了光緒皇帝,慈禧還有招備用棋,讓自己弟弟桂祥的第二個女兒靜芬進攻當上了光緒的皇后,成了大清的第一夫人,這就是隆裕皇后,隆裕皇后整整比光緒大了三歲,這個人有個特點,外界有所不知她是個駝背,這樣的皇后光緒不喜歡,光緒喜歡珍妃,而且尤其是戊戌變法之後慈禧太后與光緒帝之間的關係,已經變成了水火不相容,隆裕皇后夾在當中不會有好果子吃,這樣隆裕就成了被冷落的獨守空房的皇后,關於這個皇后末代太監孫耀庭老先生有個回憶他說:“甭說別的隆裕死後給她的諡號,那簡直是太準確了,她叫孝定景皇后,為什麼叫景皇后?那就是宮中的一景,不過就是一個擺設沒用”。老太監對她的評價也非常的準確。超乎常人想像的是隆裕在宮裡的經濟上很窘迫,窮到什麼份上呢?她能把光緒皇帝的龍袍悄悄的抵押到當鋪裡去,窮到這份上了,別看這麼一件事情,可為後來隆裕成為皇太后在溥儀遜位時候的聖旨上蓋大印埋下了伏筆,她貪圖當時民國政府許諾給她的400萬兩白銀。第三招棋化敵為友,是慈禧太后絞盡腦汁琢磨出來的,她非常清楚醇清王府上上下下都十分仇視慈禧太后,為什麼呢?光緒被慈禧囚禁在瀛台被折磨的死去活來,醇親王府對她的態度能好嗎?再加上慈禧的嫡系是榮祿,是她的心腹愛將,他的鐵杆部下就是袁世凱,光緒變法失敗就是因為袁世凱告密的才囚禁的光緒。慈禧意識到這一點之後,她就索性想出了一招棋化敵為友。索性就把榮祿的女兒瓜爾佳氏就嫁給了溥儀的父親載灃了,這個目的很明顯,她就想力圖化解整個醇親王府對她這一派包括她本人的仇視,同時進一步控制醇親王載灃。慈禧第四招棋立溥儀為宣統皇帝,慈禧把自己的乾女兒(瓜爾佳氏)之子溥儀立為了宣統皇帝,這也是慈禧的終局之棋,因為慈禧太后她的出發點很明確,就兩條,第一條這個溥儀是她親妹妹的親孫子,同時他又是自己養女瓜爾佳氏的親兒子,血親加親情這個關係非同一般,而且她非常重視這種血緣,有人曾經問過我你如何評價慈禧,我說評價慈禧寫幾本書也不一定能寫清楚,就用一句話吧!慈禧把“國家”這兩個字顛倒了,把過當成她們家了,她注重的是血緣。第二條是溥儀是個尚未懂事的小孩子,便於她掌控,當然慈禧沒有料到她壽短,她還想著垂簾聽政呢。這兩條出發點非常清楚,這樣慈禧就把醇親王載灃和溥儀這父子兩代人同時成為了她指定的接班人,溥儀是不是一進宮就成了宣統皇帝了呢?答案:不是。《清史稿》是這樣記載的:“醇親王載灃之子溥儀,著在宮內教養,並在上書房讀書”。這是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號頒佈的懿旨,可是為什麼僅隔了一夜之間也就是在二十一號那天慈禧又頒佈了另一道懿旨,這道懿旨兩個內容,第一、立溥儀為宣統皇帝,第二、溥儀的父親醇親王載灃為攝政監國。為什麼突然間出現了這麼大的變化呢?原因就在光地皇帝病危急需馬上立嗣,實際就在前一天也就是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號這天慈禧她就悄悄地頒佈了另一道聖旨,什麼內容呢?“帶午格進宮”,那天下午申時就是現在咱們說的下午三點到五點之間一台小轎子就把溥儀從醇親王府經紫禁城的神武門抬進了宮內。

我們今天回過頭來看溥儀,他的不幸應該就是從被慈禧看上開始的,一個不到三歲的孩子被迫離開自己熟悉的家,離開自己的親人,這種痛也許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這樣的經歷給一個幼小的孩子帶來的影響更是無法估量的,那麼溥儀進攻之後都經歷了什麼?溥儀和慈禧的第一次見面又是怎樣的情景呢?

溥儀進宮之後馬上就被帶著見到了慈禧,這就發生了溥儀精工之後的第一哭,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做了記載,我把它歸納成了三個“陌生”,溥儀進宮之後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地點,見到了一群他所不認識的陌生人,之後又見到了一位陌生的瘦的嚇人的老太婆,這就是慈禧。當時慈禧倚在病床上,就想伸手抱溥儀,她一抱溥儀,嚇得小溥儀是嚎啕大哭,大夥驚呆了怎麼辦?慈禧實際是個老謀深算,她已經早就準備好了一串糖葫蘆,她是一個心思縝密的人,馬上命令太監給溥儀拿一串糖葫蘆,沒想了年幼的溥儀根本不買帳,就把糖葫蘆一下摔在了地上,又是繼續放聲大哭,邊哭邊喊我要乳母,也就是喊的是乳母王焦氏,溥儀想見自己的乳母,想吃奶了,溥儀直到9歲的時候還在吃乳母王焦氏的奶。一般生命垂危的老人最怕孩子哭,往往視為不吉利,一看溥儀嚎啕大哭慈禧心情非常的不愉快,命令太監把溥儀帶出了自己的宮殿,就這樣溥儀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與慈禧會面,這是溥儀一生當中唯一的一次見到慈禧太后。從慈禧的屋裡出來之後溥儀馬上又被抱到了光緒皇帝的屋裡,根據《清史稿》的記載溥儀當這個皇帝是有說法的,對於溥儀進宮成為宣統皇帝,寫的非常明確“承繼同治,兼挑光緒”。意思是他承繼了同時的皇位同時也繼承了光緒的皇位,換句話說就是他既是同治的兒子也是光緒的兒子,那自然就得見了慈禧之後就得去見光緒,但是從《清史稿》中沒有發現明確的溥儀見光緒的記載,所幸一位元資深的老太監信修明他在日記和回憶當中詳細地記載了,溥儀見到光緒皇帝的整個過程,他說溥儀進宮之後,見到光緒皇帝馬上跪拜行大理,那就是三跪九叩之禮,原話這樣記載的”幸好皇上尚明白光緒爺張開口直樂,含笑而崩”,

就在光緒駕崩十九個小時之後,慈禧也突然去世了,一個多月之後也就是1908年12月2號這一天,溥儀才僅僅2歲十個月,清廷就在宮內舉行了小皇帝溥儀的登基大典,在登基大典上幼小的溥儀大哭不止,典禮無法順利進行,而當時陪在他身邊的他的父親攝政監國載灃的幾句話竟然說成了大清王朝滅亡的暗示,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溥儀繼位就當上了宣統皇帝,非常遺憾的是溥儀在寫《我的前半生》的時候,他在未定稿當中他就錯把自己等級的日子寫成了陰曆十二月初二,溥儀把陽曆寫成了陰曆,這事一段歷史的逸事。我們前面講了見到慈禧太后的時候是他進宮的第一哭,他在太和殿登基有了他的第二哭,人所不知的是在他舉行登基大典之前,還有一個外界所不知道的一個並不公開的儀式,他在中和殿有他的侍衛內大臣保鏢來集體對新任的皇帝大禮參拜,表示他們的忠心,在這之後溥儀才被抬入太和殿,參加登基大典,這個登基大典當中,他坐在金龍寶座上,他的父親監國載灃就側身跪在金鑾寶座的旁邊,載灃唯恐溥儀亂哭亂鬧摔下來,沒想到溥儀還真是鬧開了,在金鑾寶座上又哭又鬧說“

我不挨這,我不挨這,我要回家。”這個眾大臣一聽這乃不祥之兆啊!溥儀果真對當年登基的事記載的這麼清楚嗎?1956年一個香港的記者潘際垌,他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採訪了正在關押改造的溥儀時就問起了當年登基大典的這段往事,他當時問起溥儀您記得登基的時候是那麼清楚嗎?溥儀說是的先生。溥儀對這個雖然幼小時候的事情給他帶來巨大刺激的事記得很清楚,溥儀繼而談到的一個細節也披露了當時大夥兒所知道的為什麼溥儀會在金鑾寶座上嚎啕大哭,披露了這個細節也揭露了這個謎底,溥儀說:“一個是眾大臣前來參拜朝賀,這聲音非常巨大同時另外一種聲音出來了奏樂聲轟然而起”。這時把坐在金鑾寶座上的小溥儀嚇哭了,溥儀從小愛哭是有遺傳的據說光緒也愛哭,溥儀天生膽小,嚇哭了。這就是溥儀進宮的第二哭,說道這裡潘際垌是有備而來他從口袋裡拿出一本光緒朝的進士叫金梁的一本書叫做《光宣小紀》,上面是文言文,他問溥儀這本書您讀過嗎?我給您念念,大概意思就是:就在溥儀嚎啕大哭的時候攝政監國載灃實在沒轍了,這時候就讓太監給溥儀遞上來一件東西,溥儀見了這件東西立刻哭聲終止,眾大臣非常驚訝什麼東西放在溥儀手裡立刻就不哭了呢?也許是不是不祥之兆啊,大夥都猜這是什麼東西,後來才知道塞到溥儀手裡的東西是在廟會上買到的一個“虎小兒”外界有人也叫“傀儡虎”的玩具,後來有人赴會說這個傀儡虎給溥儀真是太確切了,溥儀一生猶如傀儡,尤其是他在偽滿當漢奸傀儡皇帝的時候,那就是一個日本人的一個傀儡,這一點很確切,也有人產生了聯想說:光緒皇帝四歲登基的時候,也是大哭不止,有人也給光緒手裡塞了一件東西,光緒立刻停止了大哭,塞的什麼東西呢?有人說是一團綿線,又有人附會說光緒一生被慈禧太后玩弄于掌上,猶如手裡的棉花一般,當然這都是所謂的附會之說。在登基大典溥儀嚎啕大哭的時候攝政監國載灃為哄溥儀不哭他就慌不擇言了,對溥儀說:別哭了,別哭了,快完了,快完了。這句話傳的滿世界都是,文武百官一聽這話,這真乃不祥之兆啊!大清國完了,這個說法連溥儀後來也當真了,他把這種說法寫進了他的自傳。

載灃的這幾句話被廣為流傳,甚至很多人把大清朝滅亡的原因就歸結到他這句話上,可是關於這個問題有媒體當時採訪了溥儀的二妹韞龢老人得到了不同的說法。

在這裡獨家披露另外一種說法,多年前有人採訪過溥儀的二妹韞龢老人,韞龢老人是這麼說的:這件事在我父親載灃的眼裡太大了,這事壓了他一輩子,父親多次說過他沒有說過這種不吉利的話,父親說的是:別哭了,快好了。可是傳來傳去包括文武百官都把這事當成了真事兒。把大清朝滅亡的原因都歸結到了父親的這句話上,父親很冤枉,這口冤氣知道死他父親也沒咽下。大家知道溥儀登基用的年號是宣統,為什麼會用這兩個字呢?這裡面有特定的含義,溥儀是道光皇帝的曾孫,道光皇帝駕崩之後給他的廟號宣宗二字,這個在《清史稿》中有明確的記載,溥儀起宣統的年號就是承繼宣宗的正統的意思,所以叫做宣統。咱們聯想到光緒,光緒是溥儀的大爺,他起的年號是光緒,光緒是道光皇帝之孫,他年號的意思是纘道光之緒也,這個纘字是繼承,承繼或者是繼續的意思。我們對比光緒和宣統這兩個年號可以發現驚人的一致,二人都是要繼承道光皇帝之業,然而《三字經》早有結論了,“道光後,日國衰”,意思就是道光皇帝之後大清的政權是一天不如一天,那麼光緒就成了大清政權最後兒皇帝的一個符號,宣統就成了大清政權最後一個結束的句號,以上講的是溥儀的前兩哭。溥儀的第三哭是發生在慈禧的葬禮上,出殯那天文武百官和太監首領都簇擁在慈禧太后的棺材之前,宮內當時有個秘不外宣的規定,就是要由太監首領發出一個信號叫“舉哀”,太監首領高喊舉哀,這個信號發出越響亮聲音拉的越長越好,讓大家一起哭喪,當時只有溥儀是真哭,其它的眾大臣都是照例假哭,溥儀為什麼哭了呢?據末代太監孫耀庭老人說:當時一生舉哀之後,百官齊哭,哭聲震天,把溥儀嚇哭了,這是真哭。宮內規矩跟現在規矩不同,現在上級來了大家表示歡迎,一起鼓掌。過去在宮內是決不允許拍巴掌鼓掌的,只有皇帝或者皇后死去的時候,太監首領喊舉哀之後,鼓掌三下之後再喊舉哀,所以這個巴掌在宮內是絕不能輕易拍的。

從溥儀三哭登基前後,至少可以看出一個突出的問題。封建制度除皇權世襲的特徵以外,血緣或姻親成了政權交替關鍵時刻的取信標誌。

他在朝廷內外和皇族當中具有巨大的影響,他的兒子載振是商部的尚書,當時全國的政治、軍事、經濟相當一部分的運轉都操控在了這父子倆手中,這些都是對慈禧形成了重要的威脅當時在京城內外,幾乎每天都在瘋傳著所謂的大內的各種消息,但是這些謠言,所謂的大內消息統統都圍繞著一個主要的目標,那就是皇位的繼承。

晚清的政治局勢,可以說是風雲變幻,危機四伏,1898年慈禧發動戊戌政變,囚禁光緒帝,再度執政。1908年11月14日,光緒皇帝駕崩,因為光緒帝沒有子嗣,慈禧立溥儀為帝,其父醇親王載灃為攝政王,年號宣統,那麼幼小的溥儀,究竟是怎麼被慈禧看上而成為了慈禧最後的一顆棋子呢?

咱們先從第一招棋說起,第一、將親妹妹嫁給奕譞。他把第一課棋子布在了自己妹妹身上,她的妹妹咱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了就是葉赫那拉.婉貞,她把自己的妹妹當成一顆棋子就嫁給了咸豐皇帝的七弟奕譞,在此之後她馬上晉封奕譞為親王,這樣就成了醇親王奕譞了,而且授予奕譞一系列的軍事實權和政治上的權利,譬如最厲害的一招,慈禧把滿八旗當中的正黃旗的漢軍統領交給了奕譞,這事一支非常能打仗的隊伍,是主要由漢人來組成的,接著她又任命這個妹夫為參政大臣,能參政議政,之後又交給奕譞兩支特殊的軍隊,一支是善撲營,另一支是神機營。善撲營大家可能有所不知,裡面全部都是大內高手,全國的武術高手,武林高手,全部被它攘括其中,這是一支能夠近身格鬥的特殊部隊,有利於保護慈禧的身價姓名。另外一支神機營,說是神機營,實際上是當時大清政權裝備最現代化武器的一支最快速的衛戍部隊,這樣她把軍權統統的交給了自己的親妹夫,以讓他執掌軍權以鞏固慈禧的政權。慈禧的第二招棋是讓自己妹妹的兒子載恬進宮當上了光緒皇帝,慈禧還有招備用棋,讓自己弟弟桂祥的第二個女兒靜芬進攻當上了光緒的皇后,成了大清的第一夫人,這就是隆裕皇后,隆裕皇后整整比光緒大了三歲,這個人有個特點,外界有所不知她是個駝背,這樣的皇后光緒不喜歡,光緒喜歡珍妃,而且尤其是戊戌變法之後慈禧太后與光緒帝之間的關係,已經變成了水火不相容,隆裕皇后夾在當中不會有好果子吃,這樣隆裕就成了被冷落的獨守空房的皇后,關於這個皇后末代太監孫耀庭老先生有個回憶他說:“甭說別的隆裕死後給她的諡號,那簡直是太準確了,她叫孝定景皇后,為什麼叫景皇后?那就是宮中的一景,不過就是一個擺設沒用”。老太監對她的評價也非常的準確。超乎常人想像的是隆裕在宮裡的經濟上很窘迫,窮到什麼份上呢?她能把光緒皇帝的龍袍悄悄的抵押到當鋪裡去,窮到這份上了,別看這麼一件事情,可為後來隆裕成為皇太后在溥儀遜位時候的聖旨上蓋大印埋下了伏筆,她貪圖當時民國政府許諾給她的400萬兩白銀。第三招棋化敵為友,是慈禧太后絞盡腦汁琢磨出來的,她非常清楚醇清王府上上下下都十分仇視慈禧太后,為什麼呢?光緒被慈禧囚禁在瀛台被折磨的死去活來,醇親王府對她的態度能好嗎?再加上慈禧的嫡系是榮祿,是她的心腹愛將,他的鐵杆部下就是袁世凱,光緒變法失敗就是因為袁世凱告密的才囚禁的光緒。慈禧意識到這一點之後,她就索性想出了一招棋化敵為友。索性就把榮祿的女兒瓜爾佳氏就嫁給了溥儀的父親載灃了,這個目的很明顯,她就想力圖化解整個醇親王府對她這一派包括她本人的仇視,同時進一步控制醇親王載灃。慈禧第四招棋立溥儀為宣統皇帝,慈禧把自己的乾女兒(瓜爾佳氏)之子溥儀立為了宣統皇帝,這也是慈禧的終局之棋,因為慈禧太后她的出發點很明確,就兩條,第一條這個溥儀是她親妹妹的親孫子,同時他又是自己養女瓜爾佳氏的親兒子,血親加親情這個關係非同一般,而且她非常重視這種血緣,有人曾經問過我你如何評價慈禧,我說評價慈禧寫幾本書也不一定能寫清楚,就用一句話吧!慈禧把“國家”這兩個字顛倒了,把過當成她們家了,她注重的是血緣。第二條是溥儀是個尚未懂事的小孩子,便於她掌控,當然慈禧沒有料到她壽短,她還想著垂簾聽政呢。這兩條出發點非常清楚,這樣慈禧就把醇親王載灃和溥儀這父子兩代人同時成為了她指定的接班人,溥儀是不是一進宮就成了宣統皇帝了呢?答案:不是。《清史稿》是這樣記載的:“醇親王載灃之子溥儀,著在宮內教養,並在上書房讀書”。這是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號頒佈的懿旨,可是為什麼僅隔了一夜之間也就是在二十一號那天慈禧又頒佈了另一道懿旨,這道懿旨兩個內容,第一、立溥儀為宣統皇帝,第二、溥儀的父親醇親王載灃為攝政監國。為什麼突然間出現了這麼大的變化呢?原因就在光地皇帝病危急需馬上立嗣,實際就在前一天也就是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號這天慈禧她就悄悄地頒佈了另一道聖旨,什麼內容呢?“帶午格進宮”,那天下午申時就是現在咱們說的下午三點到五點之間一台小轎子就把溥儀從醇親王府經紫禁城的神武門抬進了宮內。

我們今天回過頭來看溥儀,他的不幸應該就是從被慈禧看上開始的,一個不到三歲的孩子被迫離開自己熟悉的家,離開自己的親人,這種痛也許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這樣的經歷給一個幼小的孩子帶來的影響更是無法估量的,那麼溥儀進攻之後都經歷了什麼?溥儀和慈禧的第一次見面又是怎樣的情景呢?

溥儀進宮之後馬上就被帶著見到了慈禧,這就發生了溥儀精工之後的第一哭,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做了記載,我把它歸納成了三個“陌生”,溥儀進宮之後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地點,見到了一群他所不認識的陌生人,之後又見到了一位陌生的瘦的嚇人的老太婆,這就是慈禧。當時慈禧倚在病床上,就想伸手抱溥儀,她一抱溥儀,嚇得小溥儀是嚎啕大哭,大夥驚呆了怎麼辦?慈禧實際是個老謀深算,她已經早就準備好了一串糖葫蘆,她是一個心思縝密的人,馬上命令太監給溥儀拿一串糖葫蘆,沒想了年幼的溥儀根本不買帳,就把糖葫蘆一下摔在了地上,又是繼續放聲大哭,邊哭邊喊我要乳母,也就是喊的是乳母王焦氏,溥儀想見自己的乳母,想吃奶了,溥儀直到9歲的時候還在吃乳母王焦氏的奶。一般生命垂危的老人最怕孩子哭,往往視為不吉利,一看溥儀嚎啕大哭慈禧心情非常的不愉快,命令太監把溥儀帶出了自己的宮殿,就這樣溥儀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與慈禧會面,這是溥儀一生當中唯一的一次見到慈禧太后。從慈禧的屋裡出來之後溥儀馬上又被抱到了光緒皇帝的屋裡,根據《清史稿》的記載溥儀當這個皇帝是有說法的,對於溥儀進宮成為宣統皇帝,寫的非常明確“承繼同治,兼挑光緒”。意思是他承繼了同時的皇位同時也繼承了光緒的皇位,換句話說就是他既是同治的兒子也是光緒的兒子,那自然就得見了慈禧之後就得去見光緒,但是從《清史稿》中沒有發現明確的溥儀見光緒的記載,所幸一位元資深的老太監信修明他在日記和回憶當中詳細地記載了,溥儀見到光緒皇帝的整個過程,他說溥儀進宮之後,見到光緒皇帝馬上跪拜行大理,那就是三跪九叩之禮,原話這樣記載的”幸好皇上尚明白光緒爺張開口直樂,含笑而崩”,

就在光緒駕崩十九個小時之後,慈禧也突然去世了,一個多月之後也就是1908年12月2號這一天,溥儀才僅僅2歲十個月,清廷就在宮內舉行了小皇帝溥儀的登基大典,在登基大典上幼小的溥儀大哭不止,典禮無法順利進行,而當時陪在他身邊的他的父親攝政監國載灃的幾句話竟然說成了大清王朝滅亡的暗示,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溥儀繼位就當上了宣統皇帝,非常遺憾的是溥儀在寫《我的前半生》的時候,他在未定稿當中他就錯把自己等級的日子寫成了陰曆十二月初二,溥儀把陽曆寫成了陰曆,這事一段歷史的逸事。我們前面講了見到慈禧太后的時候是他進宮的第一哭,他在太和殿登基有了他的第二哭,人所不知的是在他舉行登基大典之前,還有一個外界所不知道的一個並不公開的儀式,他在中和殿有他的侍衛內大臣保鏢來集體對新任的皇帝大禮參拜,表示他們的忠心,在這之後溥儀才被抬入太和殿,參加登基大典,這個登基大典當中,他坐在金龍寶座上,他的父親監國載灃就側身跪在金鑾寶座的旁邊,載灃唯恐溥儀亂哭亂鬧摔下來,沒想到溥儀還真是鬧開了,在金鑾寶座上又哭又鬧說“

我不挨這,我不挨這,我要回家。”這個眾大臣一聽這乃不祥之兆啊!溥儀果真對當年登基的事記載的這麼清楚嗎?1956年一個香港的記者潘際垌,他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採訪了正在關押改造的溥儀時就問起了當年登基大典的這段往事,他當時問起溥儀您記得登基的時候是那麼清楚嗎?溥儀說是的先生。溥儀對這個雖然幼小時候的事情給他帶來巨大刺激的事記得很清楚,溥儀繼而談到的一個細節也披露了當時大夥兒所知道的為什麼溥儀會在金鑾寶座上嚎啕大哭,披露了這個細節也揭露了這個謎底,溥儀說:“一個是眾大臣前來參拜朝賀,這聲音非常巨大同時另外一種聲音出來了奏樂聲轟然而起”。這時把坐在金鑾寶座上的小溥儀嚇哭了,溥儀從小愛哭是有遺傳的據說光緒也愛哭,溥儀天生膽小,嚇哭了。這就是溥儀進宮的第二哭,說道這裡潘際垌是有備而來他從口袋裡拿出一本光緒朝的進士叫金梁的一本書叫做《光宣小紀》,上面是文言文,他問溥儀這本書您讀過嗎?我給您念念,大概意思就是:就在溥儀嚎啕大哭的時候攝政監國載灃實在沒轍了,這時候就讓太監給溥儀遞上來一件東西,溥儀見了這件東西立刻哭聲終止,眾大臣非常驚訝什麼東西放在溥儀手裡立刻就不哭了呢?也許是不是不祥之兆啊,大夥都猜這是什麼東西,後來才知道塞到溥儀手裡的東西是在廟會上買到的一個“虎小兒”外界有人也叫“傀儡虎”的玩具,後來有人赴會說這個傀儡虎給溥儀真是太確切了,溥儀一生猶如傀儡,尤其是他在偽滿當漢奸傀儡皇帝的時候,那就是一個日本人的一個傀儡,這一點很確切,也有人產生了聯想說:光緒皇帝四歲登基的時候,也是大哭不止,有人也給光緒手裡塞了一件東西,光緒立刻停止了大哭,塞的什麼東西呢?有人說是一團綿線,又有人附會說光緒一生被慈禧太后玩弄于掌上,猶如手裡的棉花一般,當然這都是所謂的附會之說。在登基大典溥儀嚎啕大哭的時候攝政監國載灃為哄溥儀不哭他就慌不擇言了,對溥儀說:別哭了,別哭了,快完了,快完了。這句話傳的滿世界都是,文武百官一聽這話,這真乃不祥之兆啊!大清國完了,這個說法連溥儀後來也當真了,他把這種說法寫進了他的自傳。

載灃的這幾句話被廣為流傳,甚至很多人把大清朝滅亡的原因就歸結到他這句話上,可是關於這個問題有媒體當時採訪了溥儀的二妹韞龢老人得到了不同的說法。

在這裡獨家披露另外一種說法,多年前有人採訪過溥儀的二妹韞龢老人,韞龢老人是這麼說的:這件事在我父親載灃的眼裡太大了,這事壓了他一輩子,父親多次說過他沒有說過這種不吉利的話,父親說的是:別哭了,快好了。可是傳來傳去包括文武百官都把這事當成了真事兒。把大清朝滅亡的原因都歸結到了父親的這句話上,父親很冤枉,這口冤氣知道死他父親也沒咽下。大家知道溥儀登基用的年號是宣統,為什麼會用這兩個字呢?這裡面有特定的含義,溥儀是道光皇帝的曾孫,道光皇帝駕崩之後給他的廟號宣宗二字,這個在《清史稿》中有明確的記載,溥儀起宣統的年號就是承繼宣宗的正統的意思,所以叫做宣統。咱們聯想到光緒,光緒是溥儀的大爺,他起的年號是光緒,光緒是道光皇帝之孫,他年號的意思是纘道光之緒也,這個纘字是繼承,承繼或者是繼續的意思。我們對比光緒和宣統這兩個年號可以發現驚人的一致,二人都是要繼承道光皇帝之業,然而《三字經》早有結論了,“道光後,日國衰”,意思就是道光皇帝之後大清的政權是一天不如一天,那麼光緒就成了大清政權最後兒皇帝的一個符號,宣統就成了大清政權最後一個結束的句號,以上講的是溥儀的前兩哭。溥儀的第三哭是發生在慈禧的葬禮上,出殯那天文武百官和太監首領都簇擁在慈禧太后的棺材之前,宮內當時有個秘不外宣的規定,就是要由太監首領發出一個信號叫“舉哀”,太監首領高喊舉哀,這個信號發出越響亮聲音拉的越長越好,讓大家一起哭喪,當時只有溥儀是真哭,其它的眾大臣都是照例假哭,溥儀為什麼哭了呢?據末代太監孫耀庭老人說:當時一生舉哀之後,百官齊哭,哭聲震天,把溥儀嚇哭了,這是真哭。宮內規矩跟現在規矩不同,現在上級來了大家表示歡迎,一起鼓掌。過去在宮內是決不允許拍巴掌鼓掌的,只有皇帝或者皇后死去的時候,太監首領喊舉哀之後,鼓掌三下之後再喊舉哀,所以這個巴掌在宮內是絕不能輕易拍的。

從溥儀三哭登基前後,至少可以看出一個突出的問題。封建制度除皇權世襲的特徵以外,血緣或姻親成了政權交替關鍵時刻的取信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