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此國人被稱為“蟲子”,卻成為中國最好的盟友!差點統一中國

西元428年,一支身著草原遊牧民族服裝的輕騎兵悄悄渡過長江,在襄陽下馬,乘舟順流東下。

這一年是南朝劉宋元嘉五年,21歲的宋文帝劉義隆,正在建康城滿懷欣喜地等著這支隊伍到達。

這支輕騎兵來自最遙遠的蒙古高原貝加爾湖畔,他們繞道西域,穿過吐谷渾,到達益州,然後一路東行,繞了一大圈,足足走了一年,才到達南朝地界,一路上受到北魏騎兵的圍追堵截,可謂是九死一生。

他們是誰?

他們是柔然國的使臣,來向南朝皇帝呈上貢品,

這也是柔然第一次向南朝進貢。

柔然是最北方一支神秘的民族,他們的來源至今無可考證,有的說是來自於匈奴的一支,有的說是與拓跋鮮卑同源,還有的說他們是東胡的一個分支,總之,在中國的南北朝時期,趁著中原地區和南朝交戰不休,這個北方遊牧民族突然強大起來,統一了漠北。

402年,柔然仿效北魏制度,稱大可汗,建立柔然汗國。史書記載,柔然國的疆域"西則焉耆之地,東則朝鮮之地,北則渡沙漠,窮瀚海,南則臨大磧。"也就是說,東起大興安嶺,南臨大漠,西逾阿爾泰山,北至貝加爾湖,佔據了極其廣袤的土地,東西五千餘裡,南北三千里,"盡有匈奴故庭,威服西域"。

柔然騎兵戰鬥力非常之強,常常風馳電掣,

所向披靡,可以三天三夜不吃不喝不下馬,讓北魏騎兵吃盡了苦頭,《木蘭辭》裡的"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說的"燕山胡騎"其實就是南下侵擾北魏邊境的柔然騎兵。

這麼牛的柔然國,卻還有另外一個不雅觀的名字—— "蠕蠕"。

這個名字啥意思?就是一堆蟲子的意思。

這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取的,北魏皇帝認為柔然智力低下,嘲諷他們是不會思考的蟲子,下令稱其為"蠕蠕"。

然而,就是這些"蟲子",讓北魏在北方邊境駐紮了數十萬精兵,無力大舉南下,給了南朝喘息之機。

特別是本文開頭那一幕,柔然國的使者來到南朝,向南朝皇帝稱臣,並提出夾擊北魏的計畫。

年輕的宋文帝聞訊大喜,他本身就志在勵精圖治、渴望收復中原,立即答應了柔然國。

兩年之後,柔然果然大舉出兵,柔然可汗親自率領精騎十萬南下,與北魏交戰,牽制了四十多萬北魏主力軍。

宋文帝也踐行約定,毅然出兵北伐中原,趁春夏雨季北進,並迅速打到黃河一線,在中原父老的回應下,收復河南,設立了洛陽、虎牢、滑台、碻磝等河南四鎮,史稱"元嘉北伐"。

可惜"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因為當時的南朝軍隊久未打過打仗,名將檀道濟等人又在北伐前被殺,導致功敗垂成!

細細想來,如果沒有柔然國的存在,北魏傾力南下,南朝估計早就被滅亡了!

後來,柔然國衰落了,柔然民族也消失在歷史長河,被其他民族融合了。

宋文帝也踐行約定,毅然出兵北伐中原,趁春夏雨季北進,並迅速打到黃河一線,在中原父老的回應下,收復河南,設立了洛陽、虎牢、滑台、碻磝等河南四鎮,史稱"元嘉北伐"。

可惜"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因為當時的南朝軍隊久未打過打仗,名將檀道濟等人又在北伐前被殺,導致功敗垂成!

細細想來,如果沒有柔然國的存在,北魏傾力南下,南朝估計早就被滅亡了!

後來,柔然國衰落了,柔然民族也消失在歷史長河,被其他民族融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