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盤點:2017年俄軍列裝哪些新式裝備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俄羅斯軍隊的裝備升級換代取得了明顯的進展,各軍兵種陸續裝備了最新的武器裝備,以下就讓我們來盤點2017年俄軍新式武器裝備的列裝情況。

RPK-16機槍

由卡拉什尼科夫康采恩研發,

替換RPK-74機槍。可裝備常規軍,也適用于特種兵,吸取了AK-12的所有優點,同時在瞄準系統上加入最新創新元素—折疊式槍托、望遠鏡式瞄準器、最新戰術消音器。

RPK-16機槍

米格-35殲擊機

最新殲擊機米格-35,蘇制米格-29的升級版。在外形上繼承了前輩傳統造型,

但在技術性能全面升級:首先,最大起飛重量增加了30%,達23.5噸;其次,米格-35生存能力得到極大提升,被發現、追蹤和擊中的概率大大降低—飛行高度可達17千米,可以在10千米高空打擊空中目標,速度達2300千米每小時,可攜帶4.5噸重的武器飛行5.5千米,可在120千米的距離上發現並追蹤敵機。武器方面,可攜帶“空-空”和“空-面”導彈,也可裝備校正航彈和非制導導彈。

米格-35

“伊利亞·穆羅梅茨”號破冰船

21180型柴電動力破冰船“伊利亞·穆羅格茨”號2017年6月在聖彼德堡下水,編入北方艦隊服役。它不僅僅是破冰船,還是一艘多功能輔助船,可在水面結冰條件下向北極海岸和島嶼基地、拖船提供物資供給。其適航性、機動機、多功能性等特點使其成為北極地區獨一無二的未來型艦船。

長85米,寬20米,航速15節,可航海2個月,航程22244千米。

“伊利亞•穆羅梅茨”號破冰船

米-28UB直升機

為米-28N攻擊直升機的教練機型,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米-28UB擁有雙控制系統,分別為教員與學員配製,因此其前後艙都做了加寬處理。新型吸能座椅也可在硬著陸時保障乘員安全,

可將飛行員訓練週期縮短30-50%,2020年前將裝備40-60架。

米-28UB直升機

AGS-40“巴爾幹”自動榴彈發射器

AGS-40“巴爾幹”自動榴彈發射器用於消滅敵軍有生力量。口徑40mm,使用新式彈藥,與其前輩AGS-17相比,火力極大提升,配有三角架,光學瞄準具,總重32千克,

20發裝彈匣重14千克,每分鐘400發。

AGS-40“巴爾幹”自動榴彈發射器

“喀山”號核潛艇

“喀山”號核潛艇屬第4代“白蠟樹-M”級核潛艇,也是該級別第二艘潛艇,編入北方艦隊。主要功能是消滅敵軍潛艇和水面艦艇、打擊敵軍海軍基地、海港、潛艇編隊。除魚雷外,攜帶有“縞瑪瑙”和“口徑”巡航導彈。

“喀山”號核潛艇

“完美號”巡洋艦

2017年3月在太平洋艦隊初試,夏季展開武器系統試驗,2017年7月23日列裝,不僅可執行護衛任務,還可用於搜索和消滅敵軍潛艇、水面艦艇、戰機、巡航導彈和魚雷,其獨特的導彈和火炮火力配置還可用于支援登陸作戰。

“完美號”巡洋艦

“終結者”戰車

“終結者”坦克火力支援戰車用於殲滅敵軍反坦克兵器。乘員5人,裝備有兩挺30mm機炮--900發、“突擊”型鐳射制導反坦克導彈,2架火箭筒--300發,2挺升級型卡拉什尼科夫機槍--2000發,同時可打擊4個目標,配有輔助柴油機,在坦克主動力系統未啟動時可向各系統供電。

“終結者”戰車

“馬卡羅夫海軍上將號”護衛艦

1135.6型“馬卡羅夫海軍上將號”護衛艦2015年9月下水,用於遠洋護航、反恐和反潛、突襲防禦,配有100mm A-190艦炮、防空導彈、魚雷和反潛武器、“口徑-NK”巡航導彈,可搭載卡-27或卡-31艦載直升機。

“馬卡羅夫海軍上將號”護衛艦

(原創文章,喜歡請關注)

“喀山”號核潛艇

“完美號”巡洋艦

2017年3月在太平洋艦隊初試,夏季展開武器系統試驗,2017年7月23日列裝,不僅可執行護衛任務,還可用於搜索和消滅敵軍潛艇、水面艦艇、戰機、巡航導彈和魚雷,其獨特的導彈和火炮火力配置還可用于支援登陸作戰。

“完美號”巡洋艦

“終結者”戰車

“終結者”坦克火力支援戰車用於殲滅敵軍反坦克兵器。乘員5人,裝備有兩挺30mm機炮--900發、“突擊”型鐳射制導反坦克導彈,2架火箭筒--300發,2挺升級型卡拉什尼科夫機槍--2000發,同時可打擊4個目標,配有輔助柴油機,在坦克主動力系統未啟動時可向各系統供電。

“終結者”戰車

“馬卡羅夫海軍上將號”護衛艦

1135.6型“馬卡羅夫海軍上將號”護衛艦2015年9月下水,用於遠洋護航、反恐和反潛、突襲防禦,配有100mm A-190艦炮、防空導彈、魚雷和反潛武器、“口徑-NK”巡航導彈,可搭載卡-27或卡-31艦載直升機。

“馬卡羅夫海軍上將號”護衛艦

(原創文章,喜歡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