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冬季裡原汁原味的河南豫北農村,中原古韻盡顯

位於河南省焦作市寨蔔昌村,是由明朝時期就遷至此地的藥王蔔昌、油王卜昌、喬蔔昌三個叫村組成的,

為了防匪患,他們又共同修築了寨牆。村裡現在保存的建築有少數是建於明末清初的,大部分則為清乾隆、嘉慶和道光年間修建。除了這些老房子之外,還有古寨牆、寨河和石橋。

蔔昌二字是啥意思?相傳武王駐屯期間,大軍中樞位於今寨蔔昌一帶。出征在即,姜太公于此卜卦,占得“昌”字,大吉,喜出望外,脫口而出:“卜昌、蔔昌”,

遂統軍北進,於牧野大敗殷軍,一舉攻克朝歌,殷商遂滅,兩周八百年基業由此開創。“蔔昌”使這一帶成為風水寶地,居此地的先民紛紛用“蔔昌”作村名,或于“蔔昌”前加姓,如劉卜昌、王蔔昌、候卜昌、喬蔔昌;或于“蔔昌”前加職業,如油王蔔昌、藥王蔔昌,此地共有八個叫“蔔昌”的村落。而組成寨蔔昌的三個村落,油王卜昌的村民,藥王卜昌的村民,顧名思義,種藥、製藥、賣藥的居多,四大懷藥的種植史可能起于商周時期。
鐵棍山藥若從那時便開始栽種,延續至今,也沒見種多了地受不了,可見懷川一帶地力之厚。如此推測,喬蔔昌村的先民以喬姓居多。後來喬姓人家逐漸衰落,王姓人家成為顯族。

這麼奇特的村名,自然會有它的不凡之處,想當年這個村子也是撥過蘿蔔甩過纓的,遠非那些普通的村寨所能比肩的。寨蔔昌村背靠太行,南瀕沁河,依山傍水,位於焦作博愛縣城東的蘇家作鄉。

現存的寨牆,建于同治七年,高9米,現存2000米,原有4座寨門,均已毀。設寨門和敵臺,有寨河環繞,寨牆和古村由西北向東南呈龜背形。1947年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的司令部就設在這個村的一座大院中。

先來這個大院看看吧,當年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的司令部就在這裡,現在這個院子改成了當地的民俗博物館。院落門前的石鼓、木門、木窗上有渾然一體的木雕,

圖案生動,線條流暢,鳥兒振翅欲飛,百獸自在奔跑,花兒怒放,人物微笑,無不精緻細膩,呼之欲出。以及門口掛著的對聯和牌子都顯示著這裡曾經不平凡的過往。

這門樓看著就透著高大上,大門是懸挑式簷廊,門口立著兩個抱鼓,上邊雕刻著荷花、牡丹等圖案。

大門上方掛著“梓裡屏藩”四字匾額,匾額上方是雕刻精細的垂柱蓮花。不得不說九縱當年也真會選地方。

走進院子迎面看到的上房就顯得與眾不同,前廊是通體的木質隔扇窗,簷下的掛落與垂柱雖然油彩全無,但其雕刻精細,生動優美,花鳥蟲魚、仙人走獸等圖案無不營造出中國古代特有的文化氛圍。門墩、柱礎、石窗臺,還有這隨處可見的磚雕木刻,無不工藝精巧,異常考究。

這位負責管理這個民俗博物館的當地人很熱情的給我們介紹著這座百年老宅的前世今生。

當初在修築寨蔔昌寨牆時,共耗銀6萬兩,泰順家出資4.2萬兩。寨牆建成後,泰順家又請人為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大門題寫了“納春融、挹秋漿、攬榮光、迎疊翠”四塊青石匾額,取意“東納春天紫氣,西挹秋實累累,南攬黃(河)沁(河)之光,北迎太行疊翠”。院子裡保存的這塊石牌上刻著納春融三個字,正是當年四個寨門上僅留下來的一塊青石匾額。

院內保存的石磨,也見證了這裡曾經的繁華。

再看看放在院中的這個用整塊石頭鑿成的馬槽,3米多長的馬槽外側,刻著酷似青龍的圖案。這可是清乾隆年間泰順家族留下來的一件珍品。據說這個馬槽還經歷過一場官司。乾隆年間,因為馬槽上刻有青龍圖案而被人以欺君之罪告官。差點犯下殺頭大罪,最後,泰順族人歷盡艱難打贏了官司,但皇帝下令從此之後不許民間在馬槽上雕刻此類紋樣。因此,該馬槽便有了個很牛逼的稱呼:“中國第一馬槽”,堪稱“吐槽”利器。

走進院內的上房屋裡看一看,外面的光線通過前簷牆木質的隔扇窗射進房間,屋內的光線也好了很多。這裡擺放的木質轎車,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絕對稱得上是豪車。

牆上掛著幾幅介紹當年九縱的作戰線路圖和一些第九縱隊的相關歷史。在70年前的8月15日,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在這裡正式成立,秦基偉任司令員。這支勁旅由此出發,渡黃河挺進豫西,先後攻洛陽、克鄭州,參加淮海戰役,配合大兵團作戰,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1949年該部隊整編為二野十五軍,參加了渡江戰役、解放兩廣和西南剿匪。1951年,該部隊改番號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十五軍入朝作戰,殲敵7萬餘人,特別是在上甘嶺戰役中打出了軍威,湧現出黃繼光、邱少雲、孫占元等多位英雄人物。1961年,部隊整編為空降兵第十五軍,現今又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降兵軍。

這個上面雕刻著祥雲圖案的柱基,在經歷了無數歲月的洗禮後,刻在上面的圖案依然精細如新。

院內的這棵洋槐樹,歷盡芳華與衰落,至今也有200餘年的樹齡了。

再走進臨街房中看看。古老的織布機,在那個男耕女織的年代中,這個可是家中的一件寶貝。並不是每個家庭都能擁有的。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些像以前的收音機什麼的老物件。

在那個火紅的年代,像這面牆上寫的“毛主席萬歲”的標語在全國都是隨處可見。但現在能看到的卻少之又少了。

這些古民居為磚木結構,多為一進二或二進四的四合院。有的四合院裡,還建有花園,巧妙地將北方的四合院和南方的樓閣建築風格融為一體。這處老宅就只有鄰街和上房,而沒有廂房,這樣設計就是為了增加院子的面積。在這所老宅外面的這側空地上,立有一塊石碑,是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成立的紀念碑。

這個院子應該是個後院了,前面是一大塊空地,估計是把前院給拆了。小巧而精緻的門樓把兩座廂房連了起來。

走進來看看,這兩邊的廂房全是二層建築,院內方磚鋪地。

房間由清一色的大青磚砌成,房屋的前廊是通體木質隔扇窗,蓮花垂柱,房檐上雕刻著石獸頭。仔細看每一處細節都精美考究。

玉米穗在這裡不叫玉米,也不叫包穀,更不叫棒子,這裡叫玉黍(shu)穗,像這樣把玉黍穗辮起來掛牆上的場景,在北方的農家院裡隨處可見。滿牆金黃色看著也喜慶。

精美的木構件細節,在這時也是隨處可見。

造型優美,雕刻精美,堪稱藝術。

這些老房開間大多數都是五間,單是大門這一塊正好佔用一間。大門是懸挑式簷廊,上面這些精美的木雕和磚雕異常醒目。

兩位在門口曬暖的老人,門口那對被摸的錚亮的古獅子吸引了我。

寨蔔昌村的民俗博物館史料曾記載;在抗日戰爭中這個村曾遭受過一次戰爭的劫難。1938年,當時盤踞在博愛縣城的幾個日本鬼子在一名軍官的帶領下,來到寨蔔昌村旁,恰好被在此偵查的中國軍隊發現,他們一行三十餘人立即進入寨中,關閉寨門,利用寨牆做掩護,向鬼子開火,結果日本軍官被打死,其餘人員皆狼狽逃竄,他們把日軍官屍體扔進糞坑後便撤退了,寨中居民害怕鬼子報復,大部分村民扶老攜幼紛紛逃離村寨。果然沒過幾天,一隊鬼子沖進寨中,見人就砍見物就搶,並放火焚燒了寨中的房屋。在這次劫難中,寨中有七名無辜百姓被殺,數百間房屋被燒,而且日軍還搶走了一大批古玩寶藏。那門口這對殘缺的古獅子是不是當年那些“老日”們破壞的呢?

問過這位老先生才知道,這事還真不是當年那些“老日”們幹的,真正原因是毀于文革,提起當年的破四舊,唉,那麼多的好東西都~~

老先生很高興的邀請我們進來看看,太好了,我也是這樣想的。正對著大門擺放一件石條几,上面隨意的擺放個幾個花盆。再往左面看,已經有人捷足先登了,這位老師正在拍攝木門的細節。

房主人熱情的在給我們介紹這裡的情況。

鄰街屋屋簷下也是掛滿了玉黍穗,看著喜人。

牆上掛著的這個物件是什麼?估計很多北方人都認得,這東西叫爐圈,讀起來發音是爐quang,多念幾遍你就也會說焦作話了。哈哈!這東西是做燒餅用的,做燒餅的時候,在這個上面還有塊圓型的鐵板,這個鐵板也不是平的,中間是帶有些孤度凸起來的,但沒有鐵鍋的鍋底凸的那麼誇張。這塊鐵板叫澳(發音)。烙燒餅的時候,先把做好的燒餅放到這個澳上面加熱到定型後,再拿下來放到下面的爐圈中繼續加熱一直到熟。不說了,再說跑題了。

這是廂房的前簷牆上的木質門窗,門上的木雕太漂亮了。

看看門板上的精美細節。

再換一家人家的院子看看吧。

門口放著的這對石鼓上,也雕刻著精美的鳳凰牡丹圖。

進門處的這堵牆看著很破舊了,這牆叫做影壁牆,就是擋著大門外面的人,不能一眼看到院內的景象。這風水上也牆也是很講究的。

這一家感覺人不少,掛在大門口的這些玉黍穗都給吃完了。只剩下這幾串玉黍褲子無奈的在風中淩亂著。

寨卜昌村崇尚耕讀傳家,處處充盈著濃濃的書香氣息。泰順家族的不少人考取功名,步入仕途,有八代人在朝中為官,可謂官宦之族。清末舉人王應堂是泰順家族中的最後一位高官,王應堂曾擔任正四品的“七省經略”和欽差大臣,在民國年間去世。五號院門前的主聯高4.25米,寬0.38米,厚0.32米,通體石刻。主聯內容是:“門外擁珠旗報國曾持三尺劍,庭前羅玉樹傳家惟有五車書”。寓意文武兼備,詩書傳家,人才輩出,蘊含著王氏家族文治武功、精忠報國的豪情壯志。這幅石刻對聯被認為是目前已發現的華夏民居中最大的石對聯。 副聯的措辭也極有韻味:“燕翼貽謀纘承世澤,圭璋器重黼黻皇猷。”寓意品德高尚,博取功名,效忠朝廷。

再說說王家祠堂,首先就是這棵大門口掛滿紅燈籠的老槐樹,明朝時栽種的,500多歲了。看看這樹上掛這麼多還願的大燈籠,說明它已經是一棵神樹了。

王氏宗祠的大門。建于乾隆三十年的王氏宗祠裡,沉澱著王氏家族的昔日榮耀和顯赫身份。當時的清代一品大員毛昶熙,曾為王家祠堂撰寫建祠碑記,並題寫“王氏家廟”牌匾。這位一品大員毛昶熙,也是焦作當地的先賢, 其父毛樹棠,字蔭南,號芾村,武陟縣木欒店人。在武陟縣城的老城區,還一塊地勢較低的地方叫毛宅坑,想必也都和毛家有關。毛樹棠“學以宋儒為宗”,嘉慶二十二年進士,改庶起士,散館,授編修。道光四年大考一等第二名。晉侍讀,累升內閣學士,數掌文衡。二十一年補禮部侍郎,旋授戶部右侍郎,總督倉場。《武陟縣誌》記載,“(毛樹棠)在京居官時,凡是去找他的親朋好友,都熱情相待。”說明,他是個有情有意的人,不忘家鄉,不忘鄉親,與人為善。

聖旨碑,清朝皇帝封賜的“經魁”“武魁”“副魁”等匾額懸掛在王氏宗祠內,筆鋒舒展,筆力遒勁。

宗祠裡矗立著5通保存完好的聖旨碑,聖旨碑由碑額、碑體和碑座組成。碑額雕刻著精美的雙龍戲珠圖案,碑文遒勁有力,舒展飄逸,均為書法石刻上品。清光緒、道光、嘉慶皇帝多次下聖旨褒獎王氏族人,聖旨碑上記載了王氏家族歷代先人所受的皇恩內容。除了聖旨碑外,這裡還有幾十通其他碑刻,有記事碑,如光緒年間賑災碑;有碑記類,如新祠堂碑記,記事清晰。

村子裡隨處走走,像這樣的老房子還是隨處可見。

新一代的寨蔔昌人,紅朴樸的小臉上灑滿了陽光。

寨卜昌古村四周被宏偉高大的寨牆環抱,四個寨門分為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在村口,殘缺不全的寨牆依稀可見,和古民居一樣,雖飽經滄桑,依舊默默矗立。

生動優美,花鳥蟲魚、仙人走獸等圖案無不營造出中國古代特有的文化氛圍。門墩、柱礎、石窗臺,還有這隨處可見的磚雕木刻,無不工藝精巧,異常考究。

這位負責管理這個民俗博物館的當地人很熱情的給我們介紹著這座百年老宅的前世今生。

當初在修築寨蔔昌寨牆時,共耗銀6萬兩,泰順家出資4.2萬兩。寨牆建成後,泰順家又請人為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大門題寫了“納春融、挹秋漿、攬榮光、迎疊翠”四塊青石匾額,取意“東納春天紫氣,西挹秋實累累,南攬黃(河)沁(河)之光,北迎太行疊翠”。院子裡保存的這塊石牌上刻著納春融三個字,正是當年四個寨門上僅留下來的一塊青石匾額。

院內保存的石磨,也見證了這裡曾經的繁華。

再看看放在院中的這個用整塊石頭鑿成的馬槽,3米多長的馬槽外側,刻著酷似青龍的圖案。這可是清乾隆年間泰順家族留下來的一件珍品。據說這個馬槽還經歷過一場官司。乾隆年間,因為馬槽上刻有青龍圖案而被人以欺君之罪告官。差點犯下殺頭大罪,最後,泰順族人歷盡艱難打贏了官司,但皇帝下令從此之後不許民間在馬槽上雕刻此類紋樣。因此,該馬槽便有了個很牛逼的稱呼:“中國第一馬槽”,堪稱“吐槽”利器。

走進院內的上房屋裡看一看,外面的光線通過前簷牆木質的隔扇窗射進房間,屋內的光線也好了很多。這裡擺放的木質轎車,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絕對稱得上是豪車。

牆上掛著幾幅介紹當年九縱的作戰線路圖和一些第九縱隊的相關歷史。在70年前的8月15日,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在這裡正式成立,秦基偉任司令員。這支勁旅由此出發,渡黃河挺進豫西,先後攻洛陽、克鄭州,參加淮海戰役,配合大兵團作戰,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1949年該部隊整編為二野十五軍,參加了渡江戰役、解放兩廣和西南剿匪。1951年,該部隊改番號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十五軍入朝作戰,殲敵7萬餘人,特別是在上甘嶺戰役中打出了軍威,湧現出黃繼光、邱少雲、孫占元等多位英雄人物。1961年,部隊整編為空降兵第十五軍,現今又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降兵軍。

這個上面雕刻著祥雲圖案的柱基,在經歷了無數歲月的洗禮後,刻在上面的圖案依然精細如新。

院內的這棵洋槐樹,歷盡芳華與衰落,至今也有200餘年的樹齡了。

再走進臨街房中看看。古老的織布機,在那個男耕女織的年代中,這個可是家中的一件寶貝。並不是每個家庭都能擁有的。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些像以前的收音機什麼的老物件。

在那個火紅的年代,像這面牆上寫的“毛主席萬歲”的標語在全國都是隨處可見。但現在能看到的卻少之又少了。

這些古民居為磚木結構,多為一進二或二進四的四合院。有的四合院裡,還建有花園,巧妙地將北方的四合院和南方的樓閣建築風格融為一體。這處老宅就只有鄰街和上房,而沒有廂房,這樣設計就是為了增加院子的面積。在這所老宅外面的這側空地上,立有一塊石碑,是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成立的紀念碑。

這個院子應該是個後院了,前面是一大塊空地,估計是把前院給拆了。小巧而精緻的門樓把兩座廂房連了起來。

走進來看看,這兩邊的廂房全是二層建築,院內方磚鋪地。

房間由清一色的大青磚砌成,房屋的前廊是通體木質隔扇窗,蓮花垂柱,房檐上雕刻著石獸頭。仔細看每一處細節都精美考究。

玉米穗在這裡不叫玉米,也不叫包穀,更不叫棒子,這裡叫玉黍(shu)穗,像這樣把玉黍穗辮起來掛牆上的場景,在北方的農家院裡隨處可見。滿牆金黃色看著也喜慶。

精美的木構件細節,在這時也是隨處可見。

造型優美,雕刻精美,堪稱藝術。

這些老房開間大多數都是五間,單是大門這一塊正好佔用一間。大門是懸挑式簷廊,上面這些精美的木雕和磚雕異常醒目。

兩位在門口曬暖的老人,門口那對被摸的錚亮的古獅子吸引了我。

寨蔔昌村的民俗博物館史料曾記載;在抗日戰爭中這個村曾遭受過一次戰爭的劫難。1938年,當時盤踞在博愛縣城的幾個日本鬼子在一名軍官的帶領下,來到寨蔔昌村旁,恰好被在此偵查的中國軍隊發現,他們一行三十餘人立即進入寨中,關閉寨門,利用寨牆做掩護,向鬼子開火,結果日本軍官被打死,其餘人員皆狼狽逃竄,他們把日軍官屍體扔進糞坑後便撤退了,寨中居民害怕鬼子報復,大部分村民扶老攜幼紛紛逃離村寨。果然沒過幾天,一隊鬼子沖進寨中,見人就砍見物就搶,並放火焚燒了寨中的房屋。在這次劫難中,寨中有七名無辜百姓被殺,數百間房屋被燒,而且日軍還搶走了一大批古玩寶藏。那門口這對殘缺的古獅子是不是當年那些“老日”們破壞的呢?

問過這位老先生才知道,這事還真不是當年那些“老日”們幹的,真正原因是毀于文革,提起當年的破四舊,唉,那麼多的好東西都~~

老先生很高興的邀請我們進來看看,太好了,我也是這樣想的。正對著大門擺放一件石條几,上面隨意的擺放個幾個花盆。再往左面看,已經有人捷足先登了,這位老師正在拍攝木門的細節。

房主人熱情的在給我們介紹這裡的情況。

鄰街屋屋簷下也是掛滿了玉黍穗,看著喜人。

牆上掛著的這個物件是什麼?估計很多北方人都認得,這東西叫爐圈,讀起來發音是爐quang,多念幾遍你就也會說焦作話了。哈哈!這東西是做燒餅用的,做燒餅的時候,在這個上面還有塊圓型的鐵板,這個鐵板也不是平的,中間是帶有些孤度凸起來的,但沒有鐵鍋的鍋底凸的那麼誇張。這塊鐵板叫澳(發音)。烙燒餅的時候,先把做好的燒餅放到這個澳上面加熱到定型後,再拿下來放到下面的爐圈中繼續加熱一直到熟。不說了,再說跑題了。

這是廂房的前簷牆上的木質門窗,門上的木雕太漂亮了。

看看門板上的精美細節。

再換一家人家的院子看看吧。

門口放著的這對石鼓上,也雕刻著精美的鳳凰牡丹圖。

進門處的這堵牆看著很破舊了,這牆叫做影壁牆,就是擋著大門外面的人,不能一眼看到院內的景象。這風水上也牆也是很講究的。

這一家感覺人不少,掛在大門口的這些玉黍穗都給吃完了。只剩下這幾串玉黍褲子無奈的在風中淩亂著。

寨卜昌村崇尚耕讀傳家,處處充盈著濃濃的書香氣息。泰順家族的不少人考取功名,步入仕途,有八代人在朝中為官,可謂官宦之族。清末舉人王應堂是泰順家族中的最後一位高官,王應堂曾擔任正四品的“七省經略”和欽差大臣,在民國年間去世。五號院門前的主聯高4.25米,寬0.38米,厚0.32米,通體石刻。主聯內容是:“門外擁珠旗報國曾持三尺劍,庭前羅玉樹傳家惟有五車書”。寓意文武兼備,詩書傳家,人才輩出,蘊含著王氏家族文治武功、精忠報國的豪情壯志。這幅石刻對聯被認為是目前已發現的華夏民居中最大的石對聯。 副聯的措辭也極有韻味:“燕翼貽謀纘承世澤,圭璋器重黼黻皇猷。”寓意品德高尚,博取功名,效忠朝廷。

再說說王家祠堂,首先就是這棵大門口掛滿紅燈籠的老槐樹,明朝時栽種的,500多歲了。看看這樹上掛這麼多還願的大燈籠,說明它已經是一棵神樹了。

王氏宗祠的大門。建于乾隆三十年的王氏宗祠裡,沉澱著王氏家族的昔日榮耀和顯赫身份。當時的清代一品大員毛昶熙,曾為王家祠堂撰寫建祠碑記,並題寫“王氏家廟”牌匾。這位一品大員毛昶熙,也是焦作當地的先賢, 其父毛樹棠,字蔭南,號芾村,武陟縣木欒店人。在武陟縣城的老城區,還一塊地勢較低的地方叫毛宅坑,想必也都和毛家有關。毛樹棠“學以宋儒為宗”,嘉慶二十二年進士,改庶起士,散館,授編修。道光四年大考一等第二名。晉侍讀,累升內閣學士,數掌文衡。二十一年補禮部侍郎,旋授戶部右侍郎,總督倉場。《武陟縣誌》記載,“(毛樹棠)在京居官時,凡是去找他的親朋好友,都熱情相待。”說明,他是個有情有意的人,不忘家鄉,不忘鄉親,與人為善。

聖旨碑,清朝皇帝封賜的“經魁”“武魁”“副魁”等匾額懸掛在王氏宗祠內,筆鋒舒展,筆力遒勁。

宗祠裡矗立著5通保存完好的聖旨碑,聖旨碑由碑額、碑體和碑座組成。碑額雕刻著精美的雙龍戲珠圖案,碑文遒勁有力,舒展飄逸,均為書法石刻上品。清光緒、道光、嘉慶皇帝多次下聖旨褒獎王氏族人,聖旨碑上記載了王氏家族歷代先人所受的皇恩內容。除了聖旨碑外,這裡還有幾十通其他碑刻,有記事碑,如光緒年間賑災碑;有碑記類,如新祠堂碑記,記事清晰。

村子裡隨處走走,像這樣的老房子還是隨處可見。

新一代的寨蔔昌人,紅朴樸的小臉上灑滿了陽光。

寨卜昌古村四周被宏偉高大的寨牆環抱,四個寨門分為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在村口,殘缺不全的寨牆依稀可見,和古民居一樣,雖飽經滄桑,依舊默默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