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古代憑畫像抓罪犯,根本不像為何還能抓到人?竅門無非這3個

記得以前在看電視劇《重案六組》時,員警往往根據旁人的描述,就可以找專門的人來畫出犯罪嫌疑人的頭像,而且極其傳神。這對案件的偵破往往有著出其不意的效果。然而,

這會讓人產生一個疑問,中國古代是如何追捕逃犯的呢?

之所以產生這個疑問,那是有原因的。中國古代的繪畫注重的是寫意而非寫形,像追捕逃犯這一類的工作往往重視的是形。這就使得中國古代的人物畫基本看不出本人的本來面貌,甚至可能出現錯誤。

本來人的面貌就很有可能出現“撞臉”的情況,再加上古代那“不靠譜”的畫像(中國最早在通緝令畫像是在唐朝,名曰“畫影圖形”)技巧以及畫像師的個人能力(在素描出現前幾乎沒有人能夠做到這點),指望通緝令上的畫像能夠幫人們清晰地捕捉到囚犯幾乎沒有可能。

況且,在得知自己被通緝,只要改變一下樣貌就可以。著名典故“豫讓刺趙襄子”中,豫讓就通過改變自己的外貌,

即全身塗抹上油漆、口裡吞下煤炭,來躲避趙襄子的追捕,甚至對趙襄子發動襲擊(因為豫讓刺殺過趙襄子,所以很多人都認識他)。

然而,事實證明,中國古代的通緝令還是能夠發揮作用的。那麼,這具體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通緝令之所以發揮作用是因為中國古代的制度,

完善的制度是對通緝令的重要補充。這發揮作用的共有三大制度。

第一項制度在現代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並且被絕大多數國家採用,那就是身份證制度。這種制度在中國古代名字各有不同,最早的是商鞅變法時期的“照身貼”。值得一提的是,商鞅就曾受過這種沒有身份證的“苦楚”。

秦惠文王繼位後,保守勢力反撲。商鞅逃出咸陽,晚上準備住店時因沒有這種身份證而被拒絕,

甚至被舉報。最後,商鞅只得無奈回到封地,並舉兵反叛,失敗被殺。

隨著時代發展,身份證制度逐漸完善,後來包括僧侶也有專門的身份證“度牒”,出門在外時有專門的“路引”。試想,一個囚犯哪會有“路引”,除非躲到深山老林中,

否則就可能被發現。

第二種制度依然是商鞅創建的,那就是保甲制,一直延續到民國。說起保甲制,很多人會想到電視劇《王保長新編》。各時代的保甲制會出現不同的變化,但總體目標不變,就是將農民固定在土地上。

而限於古代的交通條件,各地區的交流是非常困難的,人員流通性小。這就使得本地人對外來的人口非常的敏感。按照規定,陌生人口若無憑證,是要被“朝陽群眾”舉報的。因此,保甲制也是使通緝令發揮作用的重要制度。

第三項制度是懸賞制度。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面對巨額的懸賞,很少有人不會動心。對於那些無業的遊民或者貧窮的人來說,這是一個發家手段。甚至,同行的人就有可能因為懸賞殺掉朋友或長官。中國古代打仗時戰敗的一方有很多人是死在自己人手下的。

所以有此三大法寶,通緝令上有沒有畫像還重要嗎?

因此,保甲制也是使通緝令發揮作用的重要制度。

第三項制度是懸賞制度。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面對巨額的懸賞,很少有人不會動心。對於那些無業的遊民或者貧窮的人來說,這是一個發家手段。甚至,同行的人就有可能因為懸賞殺掉朋友或長官。中國古代打仗時戰敗的一方有很多人是死在自己人手下的。

所以有此三大法寶,通緝令上有沒有畫像還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