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古代通緝令上的畫像根本不像,為何還能抓到罪犯?無非3個竅門

眾所周知,人物畫像是古代官府發佈的通緝令上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但中國古代人物畫像主要以寫意為主,力求表現人物的神態,所以古代的人物畫像一般來說與真人都存在很大的差異。

既然如此,那麼古人又是憑藉什麼抓到罪犯的呢?其實很簡單,無非3個竅門。

一,保甲制度。為了控制民眾,中國從秦朝開始,歷朝歷代都會施行類似“保甲”(連坐)的制度,即將一定區域的人劃分為一保甲,如果這個區域發生犯罪,卻沒有人舉報,

這個區域所有的人都會遭到懲罰。所以一旦有人發現自己保甲內有人疑似通緝令上的罪犯,就會報告給官府。

二,路引。雖然古代沒有現代的身份證,但古代統治者對人口流動有很大的限制,以明朝為例,如果一個人遠離自己居住地百里之遠,

就需要“路引”,即當地政府簽發的類似於通行證之類的東西。因此古代的罪犯逃亡到其他地方後,一旦遭到盤問,身份得不到證明,又拿不出路引,就會被官府收押。

三,層層篩選。古代對罪犯的通緝一般來說都是有懸賞的,所以人們一旦發現有人神似通緝令上的畫像,

就會報告給官府,然後將其作為嫌疑人收押。當然,官府最終抓到的嫌疑人不可能只有一個,所以這些嫌犯就需要找人來給自己做擔保了,對於那些沒有人擔保的嫌犯,官府就會進行下一步的調查和審問,直到抓到罪犯為止(古代不乏冤案,因為古代可以對犯人用刑,因此屈打成招的事情時有發生)。